碰撞與交融

碰撞與交融

《碰撞與交融》是2008年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班麗霞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奧地利作曲家阿諾爾德·勛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是西方現代音樂的領軍人物,他先後開創的自由無調性與十二音作曲法引發了20世紀音樂的深刻變革。1908-1922年間,勛伯格在德奧親歷了表現主義藝術的大潮,過人的創造天賦與大膽的革新精神,不僅使他成為表現主義音樂的主要創始人,還為他在表現主義繪畫領域贏得了一席之地。 表現主義時期也是音樂與視覺藝術聯繫異常緊密的時期。視聽藝術全方位的互動與交融對許多作曲家和畫家的創作都產生重要影響,這在“兩棲藝術家”勛伯格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因此,從視聽藝術之關係範疇中研究勛伯格的表現主義音樂,對於深入了解其形成發展、美學內涵、風格特性等具有重要意義。 全文主要由緒言、四個章節、結論等部分組成:緒言是關於課題研究意義與國內外研究現狀的陳述;第一章簡要回顧了視聽藝術關係在漫長歷史中的發展與演變;第二章分別對表現主義思潮、勛伯格的表現主義音樂與繪畫創作、勛伯格與先鋒派美術家的關係展開論述;第三章是對勛伯格的表現主義音樂與視覺藝術之間並行互動的關係研究,包括對美學觀念、主題內容、表現形式三方面的分析論述;第四章通過對音樂戲劇《幸運之手》的實例分析,探討勛伯格的表現主義音樂與視覺藝術交匯融合的關係;結論是對勛伯格的表現主義音樂與視覺藝術之關係的總結,肯定藝術間的互動融合在表現主義藝術發展中的積極意義。

目錄

內容摘要
緒言
一 研究視角與選題意義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一章 視聽藝術聯繫在早期現代主義中的新趨勢
第一節 傳統視聽藝術之關係概覽
一 繆斯藝術與造型藝術的混合與分立
二 浪漫主義音畫的互動傾向
三 “整體藝術”理想
第二節 視聽藝術聯繫在早期現代主義的擴展與深化
一 繪畫中的音樂性
二 音樂中的繪畫性
三 “整體藝術”實踐
第二章 勛伯格——表現主義的兩棲藝術家
第一節 表現主義的濫觴與興衰
一 名稱與限定
二 淵源與興衰
第二節 勛伯格與表現主義音樂
一 起始(1908)
二 高峰(1909)
三 持續(1910—1913)
四 終結(1913—1922)
第三節 勛伯格與先鋒派視覺藝術
一 勛伯格與先鋒派美術家
二 畫家勛伯格
第三章 勛伯格表現主義音樂與視覺藝術之並行互動
第一節 美學觀念
一 內在表現
二 神秘主義
第二節 主題內容
一 焦慮與吶喊
二 夢境與幻象
三 兩性衝突
第三節 表現形式
一 消除等級關聯
二 解放單個要素
三 排除非結構因素
四、重建結構力
第四章 勛伯格表現主義音樂與視覺藝術之交匯融合
第一節 《幸運之手》作為“整體藝術”
一 作品概況
二 “整體藝術”的構成要素
第二節 《幸運之手》中的視聽藝術交融
一 靜態交融
二 動態交融
結論
附錄一 《幸運之手》與《黃色聲響》比較分析
附錄二 《幸運之手》劇本翻譯
附錄三 《黃色聲響》劇本翻譯
附錄四 勛伯格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圖版目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