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寺石窯

碧落寺石窯

碧落寺石窟,位於晉城市西北約7.5公里處的澤州縣巴公鎮的碧落寺中,南連氏村東。它背靠碧落山,面對萬松嶺,坐北朝南,依山而築。碧落寺是古澤州境內創建時間最早、建築規模最大、聲望最為顯赫的寺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碧落寺石窯
  • 地理位置:晉城市西北約7.5公里處
  • 始建時間:北魏太和六年(482年)
  • 完成時間:唐大和六年(832年)
建築結構,建築景觀,北窯,西窯,中窯,東窯,

建築結構

據石窟西窟外石階旁題記,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六年(482年),完成於唐大和六年(832年),之後五代、宋、金、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碧落寺的整體布局和構建非常獨特,它不同於傳統寺院的中軸對稱形制,而是依山就勢分建南北兩院,北為主院,南山建觀音閣,溪水穿寺而過,中以雙橋相連,充分體現了早期佛寺建造自然隨意的特點。主院由東而西分列三院,主要建築有五佛殿、七星洞、西閣以及齋堂、僧舍等等。東院現存有北齊及唐代石窟三窟,為碧落寺最具價值之所在。
碧落寺石窯

建築景觀

三窟中開鑿年代以西窟為最早,就其風格特色及窟門外“大齊武平七年”題記可推斷其當屬北齊遺物。中、東二窟均為唐代遺物。造像神態自如,肌膚豐潤,比例適度,裝飾華美。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歷史上的多次破壞,碧落寺的石窟造像損壞程度非常嚴重,西窟還算相對完整,有9尊基本完整的佛像,中、東二窟的14尊唐代造像,全都沒有了頭部,肢體殘損也相當厲害。
碧落寺石窯

北窯

北面就巨大的連山石而開鑿洞窟3個,小龕64個,大小雕像共102尊,主要是佛、菩薩、弟子,還有武士、供養人等,有坐有立,形態各異,雕工洗鍊,雋秀精美。菩薩,圓形頭光及舟形背光全副素麵,蓮座簡化成圓形小蒲團狀或十脆不施蓮座。些許原始,些許古樸,卻氣魄天然,雍容自就。窟前原覆以殿宇,即東閣,八柱七開間,入則為窟龕,設計構思巧妙之至。今殿閣已毀,但從倖存的台明、柱頂石以及窟龕上方當年為架梁而鑿的小階台來看,我們仍可以想像其曾經的恢宏氣勢。

西窯

西窟門高1米,寬0.83米,平面為長方形。窟內雕佛、菩薩、供養人、力士等像工計65尊,坐佛著袈裟、羅結肉髻,結袈而坐,舟行背光,有北齊武平七年題記。
碧落寺石窯
在西窟的內壁上,在窟內或坐或立、或大或小的佛、菩薩、弟了間,布滿了供養人線刻畫像及題名,其中供養人題名84處,線刻供養人近千。略計有像主21人,大都邑主6人,邑主1人,教化主2人,都維那5人,維那4人,邑子44人,另外尚有比丘、比匠尼等多人。根據題記和記中職官等推斷,大部分為南北朝時刻,少量的為唐代物,可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增刻的結果。畫中人物大都頭梳高髻,腰系羊腸紋裙,袒胸露臂,或赤足,或高靴,顯露出一種莊重秀麗、溫柔典雅、明朗而含蓄的神情,衣褶紋飾隨肢體的運動而起伏聚散,流和如鐵線描,既顯現出絲質服裝的柔軟光潔的特性,又透露出覆蓋於衣服下的人的肌體之美。作者巧妙運用陰陽結合的線刻技法,使得線條柔和流暢、疏密有致、剛柔相濟,頗具神韻。

中窯

中窟平面呈長方形,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主尊阿彌陀佛通高2.3米,結跏跌坐,左手似結施與願印,右手似施無畏印,衣飾華美,線條流暢,衣裙由座上下垂,形成“落裙”。雖頭部已殘缺,但仍透體盡現雍容典雅的氣質。加上那美觀大方的火焰紋背光,更烘托出了大佛的崇高與神聖。窟外壁上有唐、武周、宋、金、元各代題記多處。

東窯

東窟門拱形,平面呈長方形。窟內北壁雕佛,坐於須彌座上,著袈裟,左手置於膝上,右手似為說法勢,佛兩側有阿難、迦葉2弟子,還雕有菩薩、力士等像總計7尊亦為唐代開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