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津渡

碧津渡

碧津渡是益陽1700多年以來的主要渡口,每天清晨在這裡趕渡的人流擁擠,成為一道社會和人文景觀。益陽碧津渡分為官渡和義渡。益陽縣誌詳細記載了官渡和義渡的位置:“碧津官渡,‘碧津曉渡’舊志‘十景之一’,城東門大渡口……”“碧津義渡,城外東南官渡上,舊小南門。前乾隆十九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碧津渡
  • 性質:渡口
  • 地點:益陽
  • 類別:社會和人文景觀
名稱來由,碧津官渡,碧津義渡,退出歷史舞台,

名稱來由

先人將渡口冠名“碧津”二字,是因資江不論豐水或枯水,從上游流下來途經西流灣迴環,其水質較為清淀,用“碧”概括再恰當不過。字典對“碧”的解釋是:青綠色、青白色、淺藍色等,所以“碧”不一定是指綠色。而“津”則指渡口。

碧津官渡

官渡在城東門,是明代益陽“十景之一”,而縣誌中的“大渡口”,是指益陽縣城較早較大規模的一處渡口,而非現在的大渡口。現在的大渡口嚴格意義是在城牆的正南邊。這一點,筆者旱些年就曾實地考察過。一位80多歲一直生活在東門口的市人民織布廠退休工人張大爺,帶筆者看了“碧津官渡”原址,原址在古城牆東南角河岸上首10多米處。另據73歲的雲南地質隊退休工人諶憲章說,他家過去就住在官渡附近,碼頭約5米寬,上有一牌坊式木牌,藍底白字為“碧津曉渡”。

碧津義渡

小南門處的“碧津義渡”是商業碼頭,為促進商貿繁榮,邑中一些殷實大戶經常捐錢捐物,這些在縣誌中均有描述,其他書上亦有記載。如嘉慶年間皇上愛新覺羅顒琰曾頒詔:以彰益陽衡龍橋殷實善戶劉安鉞先生“聯家族而安先靈。修橋樑,以濟行人。”劉安鉞除了捐建考棚、龍洲書院田土及銀兩四千,還力舉修繕“碧津義渡”南北堤面的護坡,上下碼頭和過渡船隻。其善舉在小南門城牆上有碑文記載。碧津義渡建成後,民眾刻碑紀念,此碑後來發現於益陽市電容器廠一帶,修宿舍樓時損壞,殘碑現已不復存在。碑文在雨疇先生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一篇文章《益陽建築碑文考略》中有詳細記載:同治甲戌年(1874),鄉人募捐重修義渡。光緒己卯年(1879)告成。
義渡《募捐建渡序》云:“今所置義田,恐歷久而弊生,無稽而被淹沒,特將其興廢故事刻於石,載於書,多冊保存,以期近可志諸君募捐之心,遠可祈後腎(賢)之繼續,而碧津義渡可以永垂。故再修義渡,恐今後官吏又侵吞義產,乃刻石作文。”

退出歷史舞台

“碧津官渡”“碧津義渡”的消失是在“合作化”之前。解放後,市人民政府將“民權輪船公司”等客貨運輸船隻組織起來,成立了市航運局。小南門的“碧津義渡”向上移至100米處即現在的大渡口位置,南岸興建了輪渡碼頭和候輪室。東南段的“碧津官渡”則完成了歷史使命,不復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