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山,位於山東省無棣縣城北30公里處的碣石山鎮境內,海拔63.4米,為省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
碣石山,位於山東省無棣縣城北30公里處的碣石山鎮境內,海拔63.4米,為省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此山夏商稱碣石,春秋稱無棣山,魏晉稱鹽山,唐宋稱馬谷山,元明稱大山。2001年9月,復名為碣石山。2004年完成一期旅遊開發工程,並舉辦首屆碣石山旅遊文化節,向社會和遊人開放。自2005年來,又恢復了一年一度的古廟會,吸引了大量遊客。
碣石山形成於73萬年前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屬岩漿中心式噴發形成的圓錐狀火山穹丘,是山東省內少有的第四紀火山中最為年輕的一座,也是華北平原惟一露頭的火山、魯北平原惟一的一座山體,被譽為“京南第一山”;位於黃河故道入海口,又被稱為黃河故道的“古化石”。碣石山對於揭示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的環境演變過程,追溯近代人類活動蹤跡及火山岩科研教學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獨特的人文地理意義。
碣石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大禹、秦始皇、漢武帝、魏武帝曹操等帝王,或治水,或巡遊,都在此留下了遺蹟和詩文。劉長卿、陸游以及明太宰楊巍等當地文人墨客游鑒此山,寫詩作賦,也留下了大量詩詞歌賦,是一座集佛、道、儒於一體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名勝。
碣石山形成於73萬年前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屬岩漿中心式噴發形成的圓錐狀火山穹丘,是山東省內少有的第四紀火山中最為年輕的一座,也是華北平原惟一露頭的火山、魯北平原惟一的一座山體,被譽為“京南第一山”;位於黃河故道入海口,又被稱為黃河故道的“古化石”。碣石山對於揭示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的環境演變過程,追溯近代人類活動蹤跡及火山岩科研教學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獨特的人文地理意義。
碣石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大禹、秦始皇、漢武帝、魏武帝曹操等帝王,或治水,或巡遊,都在此留下了遺蹟和詩文。劉長卿、陸游以及明太宰楊巍等當地文人墨客游鑒此山,寫詩作賦,也留下了大量詩詞歌賦,是一座集佛、道、儒於一體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名勝。
碣石山文化旅遊區規劃建設火山遺蹟科普、碣石山觀光、千童島民俗風情、曹公島主題公園、飲馬湖休閒娛樂五個功能片區。現建有碧霞祠、禹王亭、曹操橫槊賦詩群雕、觀海閣等景觀建築物;開發有福地洞天、龍馬洞、石林、石瀑等火山遺蹟景點;開挖有庫容1000萬方的飲馬湖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