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日照市
嵐山區碑廓鎮地處兩省(蘇、魯)三縣區(莒南、贛榆、嵐山)交界,轄64個行政村、20個鎮直鎮辦單位,總面積96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2011年),其中鎮駐地人口1.3萬(2011年)。
碑廓鎮宋元明清皆屬日照縣,清末為碑廓社,民國初年屬日照縣第四區,1931年建碑廓區,1946年劃歸盧山縣第四區,1947年劃歸日照縣聖嵐區,1950年屬日照縣第九區,1958年撤區改為碑廓公社,1985年改為碑廓鎮。
碑廓鎮自古至今是商業重鎮。清末民初時,這裡有東油坊、西油坊、染房、冶煉廠、粉坊等;有山西人開的當鋪,當地人開的雜貨鋪、錢莊、飯館、麵館、旅社、坊子、中西藥鋪等。碑廓農曆四、九逢集,日上市4萬人以上。
區位交通
東臨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嵐山港,西接臨沂等內陸腹地,342省道和坪嵐鐵路橫穿鎮域中部,巨碑公路縱貫南北,東距同三高速公路、204國道分別為1公里公里,距嵐山港、日照港分別為10公里、40公里,距青島國際機場、連雲港機場分別為120公里、80公里。
在新興港城日照市嵐山區西部,有一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這裡因東漢兵部尚書馬武的御賜碑閣而得名——碑廓。該鎮轄64個行政村,5.03萬人口,總面積96平方公里,素有“日照糧倉”、“綠茶基地”、“蔬菜之鄉”等美譽。日照市工業園西區座落其中,占地42平方公里。
歷史人文
早在2000多年前,被孔子稱師的項橐就出生在該鎮的
聖公山下,小聖人三難孔子的故事,婦孺皆知,《三字經》上也留有“昔仲尼,師項橐”的記述。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濱海根據地的游擊區。鎮駐地曾是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部駐地,羅榮桓、肖華、谷牧等首長就在這裡工作戰鬥過。
旅遊風景
碑廓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自然景觀別具情調。這裡地處沿海,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12.6℃,年平均濕度大於72%,年降水量868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北有秀美群峰,南有萬畝沃野。遠古的傳說增添了聖公山的靈性,動人的故事描繪了繡針河的神韻。聖公廟、香塔寺遺蹟,羅榮桓軍事指揮所,繡針河綠色長廊,江北第一毛竹園,以及農業科技示範園、茶菜桑萬畝特色高效農業,構成了人們觀光旅遊、度假休閒的理想去處。
特色飲食
碑廓小鍋餅
碑廓小鍋餅製作工藝精細,小鍋餅一直面名于山東江蘇等地,形以蘑菇,大小如盤,中心薄,周圍厚,中間壓一“十”字,一餅可分四瓣,餅面色董紅,富有光澤,入口酥脆,既香又甜,是旅遊攜帶的方便食品。又是饋送親友的風味佳品。
地名由來
碑廓雖資格很老,但卻名出不一,其名稱之源,史書無記,碑刻無傳,《中國古今地名大辟典》“碑廓”條下,只記:
在山東省日照市西南繡針河東岸,接江蘇贛榆縣界。
至於名於何處、含意如何,未再隻言片語。
但據民間相傳和地下陶罐、陶碗為證,其說有二:
按其一:武則天稱帝後,為顯示“千古一帝”的風範,獨創了一個字“瞾”(同“照”)為“寡人”之名。因日月同照,天下為之一“空”,碑廓一帶連鬧三年饑荒,頭一年發大水,第二年過螞蚱,第三年遭大旱,三年顆粒不收,草根樹皮都吃光了。這時家住蓬萊仙島的張果老和何仙姑得知後,扮成父女前來救災,殺了張果老的小毛驢,支鍋煮肉,七天七夜,正好煮了一百鍋,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大塊吃肉、大碗喝湯。在因沾了“仙氣”而得救後,他們想方設法挽留這倆位“大救星”。張果老見無法脫身,便朝驢骨吹了一口仙氣,小毛驢“嗤”地一聲騰空而起,張果老倒騎毛驢,何仙姑手持蓮花,駕祥雲而去。
為讓這方百姓一個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同時因這三年饑荒是“七分天災、三分人禍”,張果老、何仙姑下決心向玉皇大帝和東海龍王要個說法,約定黃昏開工,到雞叫頭遍,搭梯架橋率老百姓“越級集訪”。而且分工明確,張果老壘一座上天梯,何仙姑架一座下海橋。
張果老相中高鄉城(今莒南縣十字路),垛了一匙子千丈高的泥。何仙姑在東海邊安了一塊花崗岩,一下就伸到海里九丈九尺九寸。
玉皇大帝深知“集訪”的滋味,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下令張果老、何仙姑要以大局為重,做好說服工作,並表示只要能維護天庭的權威,可以嚴懲下界始作蛹者。誰知張果老、何仙姑一條路跑到黑,死活不買賬。於是,玉皇大帝急令:天雞、天雞,快快叫!“天雞”伸展雙翅,瞬間蒞臨工地,“喔”的一聲——“一唱雄雞天下白”。
“天機”已泄,張果老的上天梯、何仙姑的下海橋也就成了半拉子工程。
天地之間有桿秤,大秤砣是那老百姓,為使子子孫孫不忘救命之恩,當地民眾就把兩位神仙支鍋煮肉的地方起名“百鍋”,張果老垛的那一匙子泥叫做“匙泥山”,何仙姑安的那塊石頭呼之“丈九石”。一直千年萬年,這裡的老百姓還在唱著:
匙泥山,伸手撈著天,不是老天怕百姓,百姓定能上九天。
由此可見,民心不可違,民意不可欺,古今亦然。
後來,“百鍋”演變成“碑廓”,“匙泥山”成了“赤眉山”。
按其二:碑廓始於漢代,源於古冢,因於碑亭。
首先,根據來頭比較大的說法,小小碑廓竟與一篡位逆臣、一開國功勳和一中興聖君有糾葛。
西漢初始一年(9),安漢公王莽當了兩年多“攝皇帝”後,終覺不如真皇帝過癮,便一腳踢開兩歲時親手扶上皇座的外甥劉嬰,自披龍袍,改國號“新”,西漢遂亡,此年即為新朝建國元年。
如從此風調雨順,王莽會以一代開國之君而名垂青史,但人算不如天算,新朝建立後連年天災人禍,烽煙此起彼伏。
天鳳4年(17)呂母聚眾起義於琅琊海曲(今奎山街道崮河崖村),成丹、王鳳、馬武的綠林軍揭竿於湖北綠林山(大洪山)。
天鳳9年(22),綠林山大疫,成丹引部西行,號下江兵;王鳳、馬武北行,號新市兵。
同年,大漢龍子龍孫之一南陽劉秀舉兵舂陵。據民間傳說,一日劉秀軍一部過今碑廓地域時,遇一彪人馬,為首大將姓馬名武。當馬武得知對方乃大漢宗室劉秀之軍時,遂誠心歸服,後在討龐萌、擊隗囂、破匈奴諸役中屢建奇功。
雖馬武平時“好喝幾口”,而且動不動醉後在光武帝劉秀面前時而“豪言壯語”,時而“胡言亂語”。但因其很有自知之明——如不逢亂世、遇明君,自己一生充其量不過因“武勇”,可以守尉督盜賊”,相當今天的鄉鎮派出所所長。而光武帝則為其升了一格,評估任“亭長,斯可矣”,即鄉鎮長一級。但或因馬武心急口快,或因其拍馬有“術”,劉秀中興漢室後,按功行賞,委馬武為侍中、騎都尉、捕虜將軍,先封山都侯,定封楊虛侯。
永平4年(61),馬武去世,光武帝劉秀之子、明帝劉莊念馬武開國有功、輔佐盡力,遂賜人臣中最高規格的葬禮——金頂御葬,並送回“歸漢地”安葬,以示皇恩浩蕩。
據傳墓內棺套槨,墓前有石門、石人、石獅、石羊,並立龍頭石碑,再覆以碑亭,亦稱碑閣,以此相沿為地名,爾後演化為碑廓。
不過,這一說法有“產權糾紛”,據民間另一種傳言,馬家古墓乃一馬姓狀元的陰宅。
光緒《日照縣誌·藝文》宋佩玉詩《古墓行》:
此地相傳狀元墓,來游不見一抔土。
惟余翁仲兩片石,東西直立如官府。
又見古籍載:
崑山西有王墓嶺,傳為漢王葬處;衛西分水嶺北古墓,鹹稱齊王墓;碑廓鎮後有翁仲石獸,傳為馬狀元墓……
但據現存資料,日照史上尚無馬姓狀元之說,如該墓為馬姓狀元陰宅,則其人來自何方?
碑廓古墓產權屬誰,是馬武還是見尾不見首的馬狀元,今已很難明晰。但“碑廓”之稱由此而來,卻大致可言。
傳說及景點
據考證,碑廓之名,始於漢代。相傳早在西漢時期,王莽篡漢稱帝,皇族劉秀以恢復漢家政權為號召,舉兵討伐王莽,其一軍隊路過碑廓時,斷絕糧草,軍心混亂。當地有一員外姓馬,聞知是漢家皇族劉秀的大軍時,慷慨解囊,資助糧草。臨走時馬老員外又把次子馬武送給劉秀當兵,為恢復漢室相助一臂之力。
馬武自幼習武,身體素質好,十八般兵器純熟,戰場上屢立戰功,在討伐王莽和鎮壓銅馬等起義軍的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劉秀當了皇帝,中興漢室,馬武被委任為侍中、騎都尉等職,封馬老元外為揚虛侯。馬武死後,劉秀的兒子漢明帝劉莊念其有功,又有先皇所封,賜給大宗葬禮,送回原籍安葬。
舊時馬武墓內有棺槨,墓前立有龍頭碑,覆有碑亭,神道內有翁仲、石狗、石羊、石馬等。因碑上有亭,俗稱碑閣,得名碑閣,後逐漸演化為鎮名“碑廓”。這些石刻文物至1950年後尚保存完整。1956年因修嵐兗公路,推倒後當橋石墊在公路南側,以後公路拓寬被埋在了路下,位置在今碑廓人民商場東北角。
碑廓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戰爭年代,有大批子弟參軍參戰,萬人次民工支前,抬擔架救傷員,運送武裝彈藥。各村民兵、兒童團站崗放哨,婦女烙煎餅、做軍鞋支援前線,這裡是濱海根據地和游擊區,羅榮桓、谷牧、肖華等首長曾在這裡工作、戰鬥過。
聖公山位於碑廓北面,因紀念項橐而得名。項橐,春秋時期魯國神童。7歲時,孔子把他當作師傅請教,後世遂尊項橐為聖公。項橐自幼喜歡觀察事物,遇事好刨根究底,提出的問題往往難倒成年人。時正在周遊列國的孔子也想借東遊看海,順便會會這位神童。一天午飯後,項橐隨父親下地,一人在地頭路上蓋小房子玩。此時孔子師徒一行乘車從此處路過。子路駕車,見項橐若無其事,滿臉怒氣。孔子下車問道:“怎么不讓路啊?”項橐說:“城躲馬還是馬躲城?”孔子師徒啞口無言,只好繞“城”而過。孔子斷定孩子就是要見的項橐,便吩咐弟子們找店住下。時此地風俗,家家種秋齊棘子當院牆。孔子進店時,袍子被棘針掛破了。一個弟子便若有所指地說:“此地棘子自幼長刺,實乃無用之材。”項橐問:“什麼是有用之材?”孔子說:“四季長青的松柏最好。”項橐問:“松柏為什麼四季長青?”孔子說:“松柏木質硬,無孔,心紅。”項橐又問:“那竹子可是心白有孔,為何也四季長青?”孔子無言以對。翌日早,孔子來到村東,見項橐和另一個孩子在池塘邊爭執。孔子便湊了過去,見一個孩子指著太陽說:“你看!早晨它像車輪子,中午就像個盤盂,這不是早晨離我們近,中午離我們遠嗎?”項橐說:“離我們近時必定曬人厲害,為何早晨大,而滄滄涼涼,中午小,卻像個火盆呢?”二人相持不下時,便請教孔子。孔子也難以回答。此時,有群鵝在池塘戲水,項橐問孔子:“鵝的叫聲為何這樣大?”孔子說:“它的脖子長。”項橐說:“蛤蟆脖子短,叫聲也不小。”孔子又無言以對。項橐誠懇地說:“人們都說你是聖人,為什麼不給我們解釋清楚?”孔子長嘆一聲,俯身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又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恥下問。” 項橐受到孔子的褒獎,於是便名揚天下,歷代典籍中都有記載。南宋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說:“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蓋出於此。今聖公山下有聖公紀念館及名勝景點50餘處。
繡針河在碑廓境內蜿蜒20餘公里,於安東衛南入海。繡針河北岸有唐代遺址“香塔寺”一處。關於繡針河和香塔寺來歷,《莒志》記載,繡針河舊名牡羊河。河水在陽光照耀下銀光四射,似無數繡花針,故名繡針河。另說,戰國時孫臏學藝於甲子山,因厭倦隱居生活,便離開甲子山,在河邊遇一老婦在磨一根鐵棒,說要磨成繡花針。孫臏深受感動,回山刻苦學藝成功,後任齊國軍師,大敗魏軍於馬陵。
香塔寺始建於漢朝,遺址位於田家寨村西。1975年日照市文化館會同有關考古人員在香塔寺舊址考查,發現磚屬漢代遺物。香塔寺原有建築共99間,現存3間。據相關文獻記載:唐貞觀二十三年(646年),香塔寺原有的基礎上擴建,續修百餘間,設“中金堂”“新仁堂”“仁禮堂”。此時寺院規模宏偉,里外3層99間。前層禮部廳,行人拜佛進香必須經此廳;二層為武部廳,供僧人演武之用。院中建塔一座,高約數丈,塔東西兩邊各有石鼎一個,重約千金。兩廂寬大,為演武場,後廳排列各種神像數十尊,廟前有碑數十幢,寺院於近年失火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