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硼鋁鎂石
- 外文名:sinhalite
- 晶體習性:柱狀晶體
- 晶系:斜方晶系
- 光澤:玻璃光澤
- 學科:結晶學及礦物學
- 顏色:綠黃至褐黃色、褐色、淺粉
- 解理:不清晰
- 硬度:6~7
- 密度:3.48(±0.02)g/cm3
- 多色性:中等,淺褐,暗褐色
- 折射率:1.668~1.707
- 雙折射率:0.036~0.039
- 光性特徵:非均質體,二軸晶,負光性
- 化學成分:鎂鋁鐵硼酸鹽
- 斷口:貝殼狀
礦物學性質,產出與分布,區分,研究意義,
礦物學性質
硼鋁鎂石長期以來一直被當成褐色橄欖石,1952年經X射線分析,證實為一礦物新種,更名為硼鋁鎂石。分子式為MgAl[BO4],即一種硼酸鹽礦物。斜方晶系。柱狀晶體。摩氏硬度6.5至7。密度3.47至3.50g/cm。折射率1.67至1.71。雙折射率0.038,稍高於橄欖石。負光性。明顯的刻面棱重影。玻璃光澤。很淡的黃色到褐色、淡褐紅色和淡褐綠色,極少為無色。多色性明顯,顏色是淡褐色、綠褐色和深褐色。
產出與分布
硼鋁鎂石產於石灰岩與花崗岩侵入體接觸帶,多呈水蝕卵石出現於砂礦層中。寶石級原料主要來自斯里蘭卡和坦尚尼亞。國外主要產地就是斯里蘭卡寶石砂礦中有發現,美國紐約州 沃佗縣接觸變質石灰岩內原生礦床發現有小晶體。中國吉林 集安二道陽岔硼礦上採礦場有產。
區分
硼鋁鎂石的鑑定要點為RI與DR、光譜、相對密度和多色為區別相似寶石的關鍵特徵。如其在藍區和藍綠區有4個吸收帶,該光譜與橄欖石的光譜相似,所不同的是橄欖石在這個區間內只有3條吸收帶。在藍區和藍綠區有493,475,463,452處有4條吸收帶。
研究意義
遼東硼礦床是我國重要的硼資源基地,在對遼寧省寬甸縣花園溝硼礦床的研究中,筆者發現了硼鋁鎂石。該礦物在花園溝。礦床中的產出尚屬首次發現,關於硼鋁鎂石在遼東、吉林南部硼礦床中的產出前人曾提及過,但具體產地(或產狀)和礦物組合情況不清,也未對其進行過礦物學的研究及成因上的討論。硼鋁鎂石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硼酸鹽礦物。最早發現的硼鋁鎂石曾被誤認為橄欖石,後經研究確定其為富鎂和鋁的硼酸鹽新礦物,並定名為硼鋁鎂石,它產於斯里蘭卡石灰岩與花崗岩的接觸帶內。後來,在美國紐約州瓦倫郡也發現有硼鋁鎂石的產出圖,它產於石灰岩與花崗岩侵入體的接觸帶中,是由熱液接觸變質作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