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邊墨痕》內容為硯,乃天降之物,是上蒼賜於東方賜予中國的神聖之物,也是先賢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的人間之物。有一方苴卻硯,它來自雲南北大門的永仁,它在永仁那片土地上有著綿延悠長令人難忘的歷史。《硯邊墨痕》便是對這方苴卻硯的深情書寫,也是對行走在永仁這片土地上的那顆文人心靈的叩問與撫慰——“香著硯屏春共來”,多親近硯,親近如硯之人,親近古老的文明與文化,或可以在紛繁的世事裡守住一方淨地,在莫測的季節里擁有一份春天。
基本介紹
- 書名:硯邊墨痕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152頁
- 開本:16
- 作者:萬利書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硯邊墨痕》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萬利書,1958年1月出生,雲南屏邊人,漢語言文學自學高考畢業。現居昆明。作品曾獲雲南日報文學獎、《邊疆文學》獎。著有小說、散文集等。雲南省作家協會常務理事,現為昆明鐵路局文聯秘書長。
圖書目錄
總序人文隨筆與口述歷史
濡毫開卷香著硯屏春共來
把玩一方硯天賜人和
陌上履痕山道上的使者
懸虹無聲兩棵樹的手語
筆墨內外半邊硯的旁邊
抱沖雅者但留一硯寵斯文
邊地況味永仁旁註
洗硯敲松遠方的回望
濡毫開卷香著硯屏春共來
把玩一方硯天賜人和
陌上履痕山道上的使者
懸虹無聲兩棵樹的手語
筆墨內外半邊硯的旁邊
抱沖雅者但留一硯寵斯文
邊地況味永仁旁註
洗硯敲松遠方的回望
序言
人眼太低,目光太短,山川形勝非登高遠望不可領略。
我心尤淺,情緒尤浮,文史精神不靜沉深思難得品嘗。
這算是副對聯。前一句是作家湯世傑《山川仁德》一文的開頭,平實而精彩,下一行是我憋的。以此開頭,因我喜與老湯“作對”,也因這話與本文相關。
老湯要我為這套叢書寫序,我說我不夠資格。但他給出了一個難以謝絕的理由,要我談談人文隨筆創作與口述歷史工作的關係。這些年,老湯一直在雲南大地上行吟,出版過長卷散文《殉情之都》《靈息吹拂》《夢幻高原》《古搖籃》《在高黎貢在》和隨筆集《煙霞邊地》《冥想雲南》。我對老湯充滿敬意,敬他行走的謙恭,傾聽的虔誠,冥想的寂寞,耕耘的精細,以及對大地、生命和文化的那一份摯愛痴情。70歲的老湯,繼續《杖藜拾青》,與萬利書的《硯邊墨痕》、後亞萍的《繡娘秘語》組成“永仁人文隨筆”叢書。我知道,老湯對文化散文或日人文隨筆的寫作與思考是極認真的,如今認真也稀有了,不能不以認真相對。此外,我熱愛口述歷史,又遇上了一個有創意的試題,於是,鴨子權且上架。
口述歷史是人類歷史記憶的源頭,沒有文字時,一切歷史記憶都只能口口相傳。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彝族的《梅葛》和藏族的《格薩爾王》等,即從口傳而來。現代口述歷史1948年開始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信念是採訪歷史的創造者、親歷者和見證人,彌補正式檔案文獻的不足,為歷史提供更多細節與質感。歐洲史學年鑑學派影響下的口述歷史運動,將口述歷史的範圍擴大,既採訪要人和名人及其社會生活公共記憶,也採訪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個人記憶,目的是讓“無聲的大多數”發出聲音,把歷史書寫權交還給人民。我們想再進一步,提出人類個體記憶庫概念,採集並收藏人類個體記憶,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積累大數據。基於數位技術的迅猛發展,這夢想不僅可能,而且可行。當然它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做的人多了,假以時日,才能積涓滴小流,成浩瀚江海。
人文隨筆與口述歷史,差異明顯。前者是文學,歸藝術;後者是史料,歸學術,分類不同。前者是隨筆文章,後者是口述實錄,形態不同。前者是一種創造成型的文化產品,後者是一種檔案材料即文化資源,性質不同。前者採風,雖也要與人對話,且要觀察天地山川,傾聽自然信息,思索自然與人類的關聯;還要翻閱古籍,與文獻對話,並作相應的知識考古;更要打開心扉,與自己對話,讓思想在不同的時空中隨意穿越,在現實、歷史、哲學和美學的多維世界中自由飛翔。而後者,只是採訪人和受訪人的對話並作錄音或錄像紀錄,工作方法不同。前者是文學家即採風人的獨立創作,觀察及採訪都只是創作素材。如這套書的三位作者走遍了永仁所有鄉鎮,採訪了50餘人,作了5393分鐘的錄音,但成型文本是文學家的感受和思考後的生動轉述,聯想翩躚、思緒靈動,直接引語少之又少。後者是採訪人和被採訪人合作的產物,呈現形式須儘量保持訪談錄音的原有形態。二者的工作重點、程式、著作權歸屬、呈現形式均不同。
人文隨筆和口述歷史間,當然也有關聯性和相通處。地域人文隨筆創作的第一環節,是實地採風,而採風,正是現代口述歷史的重要源頭。在採風過程中,少不了要與當地居民對話、傾聽並記錄,而這也正是現代口述歷史工作的三個關鍵字。這樣說來,口述歷史也是一種採風,人文採風也有口述歷史特性。如此,二者或可共享一些經驗和規則。其一,不把採訪對象僅僅當成信息工具,而要當作生命主體。唯先知人,才能觀風、論世、談文化。其二,儘可能問得廣一點、深一點。個人是文化造物、歷史傳承者、社會關係結點,且是獨立生命個體。若採風人或採訪人有更多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和心理學知識,即能提出更多更好的問題,作更近距離和更深層次的交流,獲得更真且更具原生態價值的信息,貢獻更具生活質感和文化品質的作品。其三,無論是人文採風還是口述歷史,最好都能將採訪錄音歸檔保藏。在人文採風,它是一份證據;在口述歷史,它是工作檔案。要點是,任何個體記憶,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資源。
若打破專業壁壘,超越技術性差異,在更深的層面,人文隨筆和口述歷史還有更大的同一性:二者都是廣義的文化工作,存在於同一世界,服務於同一世界。無論是資源積累,還是材料加工,都要不斷激活傳統記憶,都要深入人群並活躍當代文化生活,都要為抵抗人類精神荒漠化盡其綿薄之力。無論是創造性的藝術語言,還是回憶生平的日常語言,所含都是人類個體生命信息。萬利書的書中有《永仁旁註》一文,或能說明問題:永仁歷史和文化是大塊文章,需要隨筆作者作富有想像力的創造性的“旁註”。史家唐德剛採訪記錄的《胡適口述自傳》,其中也有豐富而精彩的旁註,以至有“先看唐批,再讀胡說”之言。無論是採風創作還是採訪實錄,都是在用心採集、創造並記錄生命文化信息,所有信息都值得收藏,並豐富人類記憶庫。
老湯說:有人煙的地方就有文化。這是至理箴言。人是社會化產物,無人不被文化所化,文化在人類的生活中。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及音樂廳里的奇珍,作為文化的符號、標本或複製品,無不源於生活,且歸於生活。生活中的飲食男女、衣食住行、勞作歌哭、節慶嬉鬧及欲望夢想,是文化的曰常景觀與本真之相。
湯世傑、萬利書、後亞萍三位作家的“永仁人文隨筆”叢書所記,正是永仁文化的藝術證詞。觀山川仁德、民風淳厚、苴卻硯石,是一個層次。考蜀身毒滄桑古道、諸葛亮史跡遺存、黌學廟社學殘碑,又是一個層次。聽畢摩古歌、彝家故事、繡娘心語,又是一個層次。記起學惠教書失血、毛志品收藏意緒、李濟雁繡房夢想,又是一個層次。為這片土地的文化生活立傳作歌、錄史成文、憂思驚異、慷慨陳詞,又是一個層次。也可重溫高原的太陽,看方山的雲,浴永仁的風,聞直苴農家苦蕎粑粑香,鑒縣城名士硯邊墨痕,自然與生命交織成的文化景觀,不僅可滿足你我的好奇心,還拓展你我的精神邊境。當來自邊疆山野的清風,吹散眼前俗世的浮塵,澄澈心空中飄來鄉愁味道,感動之餘,總有人心會:作者不僅在引領我們閱讀永仁,更在不斷指向山巒高處、歷史深處。
400年前,徐霞客曾在中國大地行走,腳印成《徐霞客遊記》。當明朝末世,怕沒幾人關注這個興致勃勃又孤獨寂寞的旅行者。當徐霞客的生命信息穿透悠悠數百年時光,變得字字珠璣,似乎步步生蓮,你會想到什麼呢?
我心尤淺,情緒尤浮,文史精神不靜沉深思難得品嘗。
這算是副對聯。前一句是作家湯世傑《山川仁德》一文的開頭,平實而精彩,下一行是我憋的。以此開頭,因我喜與老湯“作對”,也因這話與本文相關。
老湯要我為這套叢書寫序,我說我不夠資格。但他給出了一個難以謝絕的理由,要我談談人文隨筆創作與口述歷史工作的關係。這些年,老湯一直在雲南大地上行吟,出版過長卷散文《殉情之都》《靈息吹拂》《夢幻高原》《古搖籃》《在高黎貢在》和隨筆集《煙霞邊地》《冥想雲南》。我對老湯充滿敬意,敬他行走的謙恭,傾聽的虔誠,冥想的寂寞,耕耘的精細,以及對大地、生命和文化的那一份摯愛痴情。70歲的老湯,繼續《杖藜拾青》,與萬利書的《硯邊墨痕》、後亞萍的《繡娘秘語》組成“永仁人文隨筆”叢書。我知道,老湯對文化散文或日人文隨筆的寫作與思考是極認真的,如今認真也稀有了,不能不以認真相對。此外,我熱愛口述歷史,又遇上了一個有創意的試題,於是,鴨子權且上架。
口述歷史是人類歷史記憶的源頭,沒有文字時,一切歷史記憶都只能口口相傳。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彝族的《梅葛》和藏族的《格薩爾王》等,即從口傳而來。現代口述歷史1948年開始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信念是採訪歷史的創造者、親歷者和見證人,彌補正式檔案文獻的不足,為歷史提供更多細節與質感。歐洲史學年鑑學派影響下的口述歷史運動,將口述歷史的範圍擴大,既採訪要人和名人及其社會生活公共記憶,也採訪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個人記憶,目的是讓“無聲的大多數”發出聲音,把歷史書寫權交還給人民。我們想再進一步,提出人類個體記憶庫概念,採集並收藏人類個體記憶,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積累大數據。基於數位技術的迅猛發展,這夢想不僅可能,而且可行。當然它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做的人多了,假以時日,才能積涓滴小流,成浩瀚江海。
人文隨筆與口述歷史,差異明顯。前者是文學,歸藝術;後者是史料,歸學術,分類不同。前者是隨筆文章,後者是口述實錄,形態不同。前者是一種創造成型的文化產品,後者是一種檔案材料即文化資源,性質不同。前者採風,雖也要與人對話,且要觀察天地山川,傾聽自然信息,思索自然與人類的關聯;還要翻閱古籍,與文獻對話,並作相應的知識考古;更要打開心扉,與自己對話,讓思想在不同的時空中隨意穿越,在現實、歷史、哲學和美學的多維世界中自由飛翔。而後者,只是採訪人和受訪人的對話並作錄音或錄像紀錄,工作方法不同。前者是文學家即採風人的獨立創作,觀察及採訪都只是創作素材。如這套書的三位作者走遍了永仁所有鄉鎮,採訪了50餘人,作了5393分鐘的錄音,但成型文本是文學家的感受和思考後的生動轉述,聯想翩躚、思緒靈動,直接引語少之又少。後者是採訪人和被採訪人合作的產物,呈現形式須儘量保持訪談錄音的原有形態。二者的工作重點、程式、著作權歸屬、呈現形式均不同。
人文隨筆和口述歷史間,當然也有關聯性和相通處。地域人文隨筆創作的第一環節,是實地採風,而採風,正是現代口述歷史的重要源頭。在採風過程中,少不了要與當地居民對話、傾聽並記錄,而這也正是現代口述歷史工作的三個關鍵字。這樣說來,口述歷史也是一種採風,人文採風也有口述歷史特性。如此,二者或可共享一些經驗和規則。其一,不把採訪對象僅僅當成信息工具,而要當作生命主體。唯先知人,才能觀風、論世、談文化。其二,儘可能問得廣一點、深一點。個人是文化造物、歷史傳承者、社會關係結點,且是獨立生命個體。若採風人或採訪人有更多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和心理學知識,即能提出更多更好的問題,作更近距離和更深層次的交流,獲得更真且更具原生態價值的信息,貢獻更具生活質感和文化品質的作品。其三,無論是人文採風還是口述歷史,最好都能將採訪錄音歸檔保藏。在人文採風,它是一份證據;在口述歷史,它是工作檔案。要點是,任何個體記憶,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資源。
若打破專業壁壘,超越技術性差異,在更深的層面,人文隨筆和口述歷史還有更大的同一性:二者都是廣義的文化工作,存在於同一世界,服務於同一世界。無論是資源積累,還是材料加工,都要不斷激活傳統記憶,都要深入人群並活躍當代文化生活,都要為抵抗人類精神荒漠化盡其綿薄之力。無論是創造性的藝術語言,還是回憶生平的日常語言,所含都是人類個體生命信息。萬利書的書中有《永仁旁註》一文,或能說明問題:永仁歷史和文化是大塊文章,需要隨筆作者作富有想像力的創造性的“旁註”。史家唐德剛採訪記錄的《胡適口述自傳》,其中也有豐富而精彩的旁註,以至有“先看唐批,再讀胡說”之言。無論是採風創作還是採訪實錄,都是在用心採集、創造並記錄生命文化信息,所有信息都值得收藏,並豐富人類記憶庫。
老湯說:有人煙的地方就有文化。這是至理箴言。人是社會化產物,無人不被文化所化,文化在人類的生活中。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及音樂廳里的奇珍,作為文化的符號、標本或複製品,無不源於生活,且歸於生活。生活中的飲食男女、衣食住行、勞作歌哭、節慶嬉鬧及欲望夢想,是文化的曰常景觀與本真之相。
湯世傑、萬利書、後亞萍三位作家的“永仁人文隨筆”叢書所記,正是永仁文化的藝術證詞。觀山川仁德、民風淳厚、苴卻硯石,是一個層次。考蜀身毒滄桑古道、諸葛亮史跡遺存、黌學廟社學殘碑,又是一個層次。聽畢摩古歌、彝家故事、繡娘心語,又是一個層次。記起學惠教書失血、毛志品收藏意緒、李濟雁繡房夢想,又是一個層次。為這片土地的文化生活立傳作歌、錄史成文、憂思驚異、慷慨陳詞,又是一個層次。也可重溫高原的太陽,看方山的雲,浴永仁的風,聞直苴農家苦蕎粑粑香,鑒縣城名士硯邊墨痕,自然與生命交織成的文化景觀,不僅可滿足你我的好奇心,還拓展你我的精神邊境。當來自邊疆山野的清風,吹散眼前俗世的浮塵,澄澈心空中飄來鄉愁味道,感動之餘,總有人心會:作者不僅在引領我們閱讀永仁,更在不斷指向山巒高處、歷史深處。
400年前,徐霞客曾在中國大地行走,腳印成《徐霞客遊記》。當明朝末世,怕沒幾人關注這個興致勃勃又孤獨寂寞的旅行者。當徐霞客的生命信息穿透悠悠數百年時光,變得字字珠璣,似乎步步生蓮,你會想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