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史:清初社會的工匠與士人

硯史:清初社會的工匠與士人

《硯史:清初社會的工匠與士人》是202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高彥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硯史:清初社會的工匠與士人
  • 作者:(美)高彥頤 
  • 原作品: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 
  • 譯者:詹鎮鵬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22年5月 
  • 頁數:348 頁
  • 定價:158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019612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作品評價,所獲榮譽,

內容簡介

高彥頤教授傾十餘年之精力,聚焦書寫用具兼文玩的硯台,以此切入清初工匠與士人之間、性別之間、身體經驗與知識生成之間的互動等社會問題,可謂別具慧眼。此書通過文獻解讀、田野調查、器物鑑賞、工藝過程描述、文人酬唱題銘、市場品牌營造,對以制硯名家顧二娘及其福州贊助人為中心的個案,做了細緻深入的研究,堪稱一部學術力作。而其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觀察與分析方法,也為物質文化領域辟出一條新徑。

圖書目錄

不合時宜的慢書 / I
致 謝 / VII
導 言 / 1
第一章 紫禁城造辦處:皇帝、包衣、匠役 / 15
新技術官僚文化 / 18
陶人之心:唐英和沈廷正 / 22
康熙朝宮廷的設計大師:劉源 / 26
劉源的跨媒材龍紋 / 31
“內廷恭造之式” / 42
雍正對造辦處的改造 / 46
工匠和皇帝:內廷樣式的締造者 / 49
雍正治下的硯作 / 53
宮廷和地方之間:帝國宣傳的局限 / 60
第二章 肇慶黃崗:硯工 / 65
靈硯和書寫 / 69
採石的工具 / 70
工匠的識字問題 / 74
勘探和採石的專門知識 / 78
士人:石工知識在北宋的文本化 / 83
米芾:打造權威的鑑賞家 / 86
清代考據學:外省目擊者重來端州 / 91
本土專家的自我展現 / 99
重訪石工 / 104
第三章 蘇州:女工匠 / 107
專諸巷 / 109
顧家父子 / 112
出師 / 116
作品群組 / 121
定製過程 / 123
技藝等級 / 126
鐫字 / 129
款識 / 133
楊氏兄弟 / 141
董滄門 / 146
造訪顧二娘 / 152
第四章 從蘇州至全國:顧二娘的超品牌 / 159
杏花春燕圖 / 160
地點、媒材和超品牌 / 168
顧二娘典型硯樣 / 177
富立體感的硯 / 181
王岫君的文人山水 / 185
量產的菌硯樣 / 193
銘文格套 / 195
從超品牌到神話 / 198
女性在父系家譜上的缺席 / 200
顧二娘與清初制硯之革新 / 202
第五章 福州:藏硯家 / 205
福州藏硯圈與《硯史》 / 208
藏硯在宋代的起源 / 214
玩硯與士人男性特質 / 219
建立一批收藏:家傳 / 224
市場中的實用專業知識 / 230
現代性和新奇性 / 235
贈硯 / 241
無形的傳家寶 / 250
結語:文匠精神 / 255
實踐文匠精神 / 258
金農和高鳳翰 / 261
從士大夫到工匠型學者 / 267
文匠的性別問題 / 271
附錄1 清初文獻記載的顧氏硯總錄 / 275
一、大致年代確定者 / 275
二、年代不詳者 / 279
附錄2 各大博物館藏帶顧二娘款硯 / 281
附錄3 福州賞硯圈成員 / 285
附錄4 林涪雲編輯《硯史》的版本史 / 289
參考文獻 / 295
他山之石,可以攻“硯”:讀高彥頤《硯史》 / 319
譯者後記 / 329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高彥頤(Dorothy Ko),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歷史系教授、台灣“中研院”院士。其研究方向是古代晚期和近代的中國科技與性別/婦女史、物質文化,著有《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等。
譯者簡介
詹鎮鵬,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從事明清中國藝術史、物質文化研究,曾於《台大美術史研究集刊》《故宮學術季刊》《故宮博物院院刊》,Late Imperial China,Arts of Asia,Religion and the Arts等期刊發表十餘篇論文。

作品評價

高彥頤的研究不斷地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分類範疇。她修正了我們對傳統明清女性社會角色的認識,顛覆了五四以來的纏足解釋。這本《硯史》更進一步拆除了身體與物、匠與士、工藝製作與文字文化之間的藩籬, 讓我們從嶄新的角度窺視清代知識建構與政治文化的關係。這也是一本美麗的藝術史著作, 透過石硯、礦工、工匠、雕匠、文人、收藏家的社會史展現中國工藝文明的一個盛世。
——梁其姿(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兼歷史講座教授)
高彥頤教授傾十餘年之精力,聚焦書寫用具兼文玩的硯台,以此切入清初工匠與士人之間、性別之間、身體經驗與知識生成之間的互動等社會問題,可謂別具慧眼。此書通過文獻解讀、田野調查、器物鑑賞、工藝過程描述、文人酬唱題銘、市場品牌營造,對以制硯名家顧二娘及其福州贊助人為中心的個案,做了細緻深入的研究,堪稱一部學術力作。而其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觀察與分析方法,也為物質文化領域辟出一條新徑。
——白謙慎(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教授)
社會史寫作關心“人”,乃題中應有之義;難得的是,這部著作同時展現了“物”(thing)的形狀、靈魂和光芒。我提醒自己,下學期的藝術史課程書單中,絕對不能漏掉這部書。
——鄭岩(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史系教授)
這是一部深具透物見人新境界的物質文化史研究力作。閱讀此書,猶如跟隨作者踏上關於硯台歷史、技藝和鑑賞的迷人之旅。你會流連於北京紫禁城、肇慶黃崗村、蘇州專諸巷、福州光祿坊,透過作者精心考證而構築起來的採料、雕制、題詠、流轉、收藏等諸多場景,體驗硯台的生命歷程。在這一旅程中,你會與皇帝、官僚、文人、硯匠、石工一一相遇,會心而行。與這些同一時空下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交織在一起,體悟清初社會政治運轉機制和人際關係網路的真實圖景,鮮活而生動。旅程過後,你也會產生擁有一方自己的硯台的衝動和欲望。
——郭福祥(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高彥頤的《硯史》從清代宮廷所帶動的整個帝國的物質轉向、廣東肇慶開採端石的第一現場進入,抽絲剝繭地展現一個出身蘇州專諸巷謎樣的治硯名家顧二娘,其如何在看似男性為主導的士人文化中成為一個全國性的超級品牌。
此書不僅為沒有自己文字歷史的工匠(尤其是女工匠)發聲,更重要的是,其讓我們看到田野調查、物質分析等經驗與身體型的學術勞動,如何可能衝破傳統歷史學的限制。高彥頤教授結合社會文化史的訓練,與其特有的對“物”的敏銳感官與細緻寫作,精彩地勾勒出一個由小人物與物品所推動,卻很少被注意到之歷史能動力。這是一本了解18世紀性別、文化史與藝術史的關鍵性著作。
——賴毓芝(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所獲榮譽

2022年6月,入選2022年6月“商務印書館十大好書”。
2022年11月,入選2022商務印書館年度大眾類十大好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