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介紹
中國人民解放軍某步兵團第6連,以當尖刀、打硬仗著稱,連隊建設過得硬的英雄集體。1939年3月組建。在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作戰137次,用刺刀殺出了“硬骨頭”的英名,湧現出
劉四虎、
尹玉芬、李恩龍、高家凱等15名戰鬥英雄,榮獲“英勇善戰,殺敵先鋒”等獎旗和“戰鬥模範連”稱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出色地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戰備訓練、搶險救災、施工生產等任務。1962年,開赴東南沿海地區執行任務,以“戰備思想硬,戰鬥作風硬,
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而聞名。1964年1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該連硬骨頭六連稱號。1984年1月,中央軍事委員會贈予該連“發揚硬骨頭精神,開創連隊建設新局面”的錦旗。1985年6月,因在老山對越防禦作戰中戰績突出,中央軍事委員會又授予該連英雄硬六連稱號。
“硬骨頭六連”是1939年3月,以14名紅軍骨幹為基礎在河北省雄縣組建的。1964年1月22日,六連因“戰備思想硬、戰鬥作風硬、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被國防部授予“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
葉劍英、
劉伯承、
賀龍、
徐向前、
聶榮臻等先後為之題詞嘉勉。1984年1月22日,中央軍事委員會向該連頒發發揚硬骨頭精神,開創連隊建設新局面錦旗。1984年,第6連在收復被越南軍隊侵占的中國領土的
老山戰鬥中,敢打善拼,完成堅守1個陣地和收復2個高地的任務,先後打退入侵越軍排至營規模的9次進攻。1985年6月,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該連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
序言
數輛新型兩棲步戰車從山谷衝出,時而疾馳、時而迂迴、時而穿插,通過“敵”雷場、穿越“敵”炮火
封鎖區、避開“敵”多種電磁干擾,到達指定地域。“打!”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一時間,戰車火舌吞吐,槍炮齊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敵”發起猛烈的火力打擊……
官兵們駕駛新型步戰車馳騁練兵場,用一場全新戰術演練介紹連隊戰鬥力建設的情景。
1964年和1985年,硬骨頭六連是全軍唯一被國防部和中央軍委兩次授予榮譽稱號的英雄連隊。時代發展,硬六連戰旗別樣紅。五年來,年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連,12次參加師以上軍事比武11次奪得第一,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3次。
硬六連抓戰鬥力建設能時時過硬,處處過硬,奧妙何在?
訓練詳情
枕著敵情睡覺 時刻準備打仗
六連官兵睡覺,衣物按穿戴的順序疊放,睡上鋪的戰士鞋尖朝里,睡下鋪的戰士鞋尖朝外。一旦遇有敵情,就能迅即出動。
團里每次緊急出動演練,六連大都是戰備物資最全、行動預案最細、所用時間最短、標準摳得最嚴。連隊緊急集合過去是到器材庫拿模擬槍,現在是跑兵器室取真槍;過去是提前備水壺,現在是臨時灌水壺。
近些年來,六連裝備進行了兩次大換裝。
某軍區硬六連
六連官兵現在駕馭的某新型兩棲步戰車,是去年3月列裝的。在戰車未到之前,連隊官兵就提前進入了學習狀態。聽說兄弟單位新列裝了同一系列的戰車,連長俞樹明主動請纓,帶著連隊30名技術骨幹來到兄弟單位,與他們一起學習、探討、訓練,確保新裝備一到位,立即就能上裝操作。
新列裝的戰車技術含量高,操作控制複雜。訓練中,他們鑽進戰車,逐個熟悉操作部件和操作規程,主動把工廠師傅請過來指導。
很快,他們便摸索總結出新裝備的一些戰術和訓練管理要點,梳理出新裝備3大專業的訓練指導法、訓練口訣、疑難解答等,編寫出10餘萬字的教材資料,涵蓋了新裝備車長、駕駛和炮手3大專業、178個訓練課目,為新裝備列裝後的訓練探索了方法路子。
這是一場近似實戰的海上演習。空中戰鷹呼嘯,海上艦艇穿梭,岸上炮火轟鳴……六連官兵主動請纓,駕馭××輛新型戰車,擔負直航攻擊的試驗論證任務。某軍區硬六連
指揮車內,連長王勇敢打開指揮控制系統的電腦鍵盤,熟練地在平面和三維
電子地圖上標繪出進攻目標和線路,然後將命令迅速傳遞給其他戰車。剎那間,戰車編成戰鬥隊形,冒著敵岸重重炮火,鬥風浪,越障礙,穿雷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負隅頑抗的敵人發出怒吼……
這一仗,是六連新戰車列裝後首次進行近似實戰的兩棲機械化作戰演練。
也是在這一仗中,他們克服悶熱、眩暈、恐懼等困難,採取先少後多、先近後遠、先慢後快的方法,摸索了不同敵情、不同條件下的多種導航方式和多種編波隊形的運用方法,開掘出新裝備的作戰潛能。
瞄準“打贏”練兵,促進了連隊兩棲作戰能力躍升。六連官兵正是憑著執著的苦練、巧練,使新型戰車當年列裝當年形成戰鬥力。實現了全團第一個下海、第一個組織實彈射擊、第一個單裝形成戰鬥力、第一個組織連進攻等“六個第一”。
打贏先打假 練兵先練實
六連官兵把軍事訓練作為未來戰爭的預演,堅持打贏先打假,練兵先練實。某新式自動步槍夜間瞄準射擊訓練難度大。連隊組織幹部骨幹摸索出在準星上點螢光粉輔助瞄準的方法,果然夜間射擊效果很好。然而,在一次戰鬥力“揭短會”上,有人提出,這個辦法儘管能提高射擊成績,但不符合實戰要求。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寧要打贏需要的及格,不要脫離實戰的優秀。射擊考核時,六連主動放棄了這一做法。
某軍區硬六連
用實戰的標準要求官兵,用實戰的環境摔打官兵。一次,師組織兩棲裝甲步兵分隊進行海上生存訓練。六連官兵乘坐登入艇在海上連續航行,海上風大浪高,酷熱難當,許多人暈船中暑,嘔吐腹瀉,極為疲憊。原計畫上岸後乘車回營休整。哪知六連按實戰要求,又下達了“奪占陣地、背水攻堅”的命令,繼續演練“奪占一線陣地”等4個課目,一路“打”回宿營地。
日常訓練,連隊主動增設鋼板靶射擊、戰鬥攀崖、擒拿格鬥等特種課目;考核比武,堅持實打實,全員額參考,按百分之百計算成績;海訓演習,連隊有意識將官兵拉到山上、放到海里、困在島中,在生疏地形、惡劣環境中礪意志、練技能、強體魄。
戰場需要什麼本領,平時就練就什麼本領。2005年初,六連受命赴某海域孤島擔負攀崖訓練試點任務。這是一個全新的訓練課目,一沒有教材、二沒有器材、三沒有經驗,全靠官兵在訓練中摸索。
某軍區硬六連
他們根據實戰可能面對的情況,挑選了20多處臨海崖壁,抓住漲潮時機,組織官兵乘著衝鋒舟,泛水編波抵近崖壁組織訓練。
海風刺骨,海浪滔天。官兵冷得直打哆嗦,衝鋒舟一會兒被托到波峰,一會兒被顛到浪谷。在這次訓練中,連隊官兵自製了12種簡易器材,攻克了18個訓練難關,攀遍了島上30多處懸崖峭壁。同時,他們邊訓練、邊摸索、邊梳理,編寫了11份教案。
在後來的攀崖演示匯報中,六連官兵利用多種崖壁,徒手攀崖、利用繩索攀崖和利用鐵爪攀崖……官兵的身體像“壁虎”一樣緊貼崖壁,動作輕巧利索,贏得現場觀摩人員如潮的掌聲。
時刻想著打仗 時刻準備打仗
在硬骨頭六連營房前,記者看到,一塊土褐色的石頭上刻著一個碩大的硬字。硬,是這個連隊的本色。
六連官兵思考最多操心最多的是:能不能在未來信息化戰場上打贏戰爭?
某軍區硬六連
他們時刻想著打仗、時刻準備打仗,戰備觀念特彆強。連隊基本實現了物資箱包化、出動精確化、演練常態化。一旦有什麼突發事件,六連能做到戰備物資不經補充就足額齊全,戰備方案不經調整就可立即啟用,戰備能力不經強化就能上陣。
隨著機械化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部隊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快,險難課目逐年增多,六連和其他連隊一樣,都面臨著訓練安全與訓練質量的問題。一方面,連隊訓練強度大,傳統課目訓練優勢需要官兵常年保持滿負荷訓練,新裝備實彈射擊、試驗性課目都帶一定風險;另一方面,六連堅持不偏訓、不漏訓,不論一般性課目,還是險難課目,全得按要求訓全、訓實、訓到位。
2005年初,連隊赴某孤島擔負攀崖訓練試點任務。一天,就在衝鋒舟離崖面兩三米遠處,一個大浪從側面推來,
衝鋒舟發生劇烈搖晃。上等兵陳偉被猛地甩入大海。幸好,他迅速抓住了崖壁下的一塊突出岩石。
六連官兵堅信,只有訓練抓好抓實抓到位了,才能有效減少訓練安全問題。相反,訓練抓偏了、抓空了、抓漏了,反而難保全全。平時,連隊在強調科學組訓的同時,注重讓戰士像在戰場上一樣,學會處置險情、有效避險。近20年來,六連沒有出一起訓練事故,就連訓練傷也很少見。
某軍區硬六連
六連的幹部認為,自身硬氣,工作才有底氣,戰士才會服氣,不敢叫響“看我的”,連隊就沒人“聽你的”。在六連,每次比武考核都是幹部第一個上,新增課目都是幹部第一個訓,險難攻關都是幹部第一個闖。 連隊7名幹部,步兵五大技術人人過硬,裝甲三大專業樣樣精通,重大比武考核次次靠前,每人都有兩個以上專業等級。
連長王勇敢一上任就趕上換裝。為了給官兵帶好頭,他給自己立下軍令狀:2個月內全面掌握新裝備的操作使用。結果,上任一個月,他就完成了電台構造與使用、夜間駕駛等41個課目的理論學習和實裝操作,成為全團組織新裝備訓練的“領頭雁”。
海訓期間,連隊擔負新裝備某戰法驗證任務,這個課題危險性大,一直沒人敢接手。王勇敢駕頭車下海,在搖晃顛簸的戰車裡,他帶領車組人員克服悶熱、眩暈、恐懼等困難,憑著過硬的專業技術和體能素質,探索出新型步戰車的多種導航方式和戰術打法,為新裝備海上作戰積累了經驗。
連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某步兵團第6連,以當尖刀、打硬仗著稱,連隊建設過得硬的英雄集體。1939年3月組建。在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作戰137次,用刺刀殺出了“硬骨頭”的英名,湧現出
劉四虎、
尹玉芬、李恩龍、高家凱等15名戰鬥英雄,榮獲“英勇善戰,殺敵先鋒”等獎旗和“戰鬥模範連”稱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出色地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戰備訓練、搶險救災、施工生產等任務。1962年,開赴東南沿海地區執行任務,以“戰備思想硬,戰鬥作風硬,
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而聞名。1964年1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該連硬骨頭六連稱號。1984年1月,中央軍事委員會贈予該連“發揚硬骨頭精神,開創連隊建設新局面”的錦旗。1985年6月,因在老山對越防禦作戰中戰績突出,中央軍事委員會又授予該連英雄硬六連稱號。
“硬六連”在戰爭年代以刺刀見紅威震敵膽著名,兩次榮獲“戰鬥模範連”榮譽稱號。1964年1月22日,被國防部授予“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1985年 6月,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近年來,隨著我軍現代化進程, “硬骨頭六連”改裝為兩棲機械化步兵。為了鑄造未來作戰過得硬的刀尖子,官兵們決心“讓硬骨頭插上科技的翅膀”。該連軍官中大學本科學歷達到80%,還出現了碩士、博士軍官;士兵中有了大學生;軍事訓練由原步兵五大技術為重點轉向機械化步兵三大專業並重。目前,該連先後有30名官兵取得了技術等級證書。訓練標準由體能型“米數、環數、秒數”向“體能、技能、智慧型”合一的綜合型轉化。連隊100%的官兵掌握了電腦基本操作技術。記者在訓練場上攝下了今日 “硬骨頭六連”刻苦訓練的英姿雄風。
連隊榮譽
一幀年代久遠的照片珍藏在“硬六連”榮譽室里:1946年12月5日,毛澤東同志身著
軍大衣,在延安機場檢閱為
保衛邊區立下赫赫戰功的部隊,六連就挺立於受閱部隊的行列。
硬六連誕生於抗日戰爭時期,曾作為八路軍120師的一把尖刀,轉戰華北、西北戰場。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歲月里,六連發揚毛澤東同志所倡導的“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精神,以敢於衝鋒陷陣、刺刀見紅而威震敵膽——先後參加戰役、戰鬥138次,湧現出“拼刺英雄”
劉四虎、“孤膽英雄”
尹玉芬等15名全國戰鬥英雄,兩次榮獲“英勇善戰殺敵先鋒”“戰鬥模範連”榮譽稱號。一身戰功的六連官兵曾經6次受到毛澤東同志的接見。
新中國成立後,六連繼承和發揚戰爭年代鑄就的“壓倒一切敵人的狠勁,百折不撓的韌勁,堅持到底的後勁”,出色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戰備執勤、搶險救災等一系列重大任務,以“戰備思想硬、戰鬥作風硬、
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而聞名全國全軍。
1964年1月22日,國防部授予這個能打善戰的連隊“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授稱當日,
劉伯承、
賀龍、
徐向前、
聶榮臻、
葉劍英等5位元帥欣然為六連題詞,號召全軍弘揚硬骨頭精神,鍛造過硬的思想、作風和軍事技術。
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精心培育下,“硬六連”鮮紅的戰旗高高飄揚。1977年1月,伴隨著春天的到來,中央軍委向全軍發出學習“硬骨頭六連”的號召。時隔7個月,鄧小平同志在軍委座談會上指出:“對連隊來說,學硬骨頭六連是對的,因為硬骨頭六連的作風不只是一個連隊的作風,所有的連隊以至各級幹部都應該像他們那樣勤學苦練,有他們那種政治思想。”這次講話後來被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硬六連”因此成為唯一一個在《
鄧小平文選》里出現的連隊。
轟轟烈烈學習“硬骨頭六連”運動在全軍蓬勃開展起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六連”式的連隊在全軍不斷湧現。
1984年1月22日,當“硬六連”迎來命名20周年的時候,鄧小平同志指示以中央軍委的名義,給六連贈送一面“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錦旗。
一年後,再立新功的六連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硬六連”因此成為我軍歷史上唯一兩次被最高統帥部授予榮譽稱號的英模連隊。
1991年秋天,江澤民同志來到駐守在西子湖畔的“硬六連”。在連隊榮譽室里,他詳細了解六連所走過的半個多世紀的戰鬥歷程,揮筆為連隊題詞:“弘揚硬骨頭精神,全面建設連隊。”
在接見駐浙部隊師以上幹部時,江澤民同志對“硬骨頭精神”作了高度概括,他指出:“‘硬骨頭六連’是老一輩革命家培育起來的一個典型。硬骨頭精神,是我們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精神財富。這種精神集中到一點,就是在任何艱難困苦面前都決不低頭,敢於拼搏、勇於犧牲,直至奪取勝利。這種硬骨頭精神,戰爭年代需要,在和平時期同樣也很需要。”
2003年10月,江澤民同志再次接見“硬六連”全體官兵。他特彆強調:在推進
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實現我軍機械化、信息化雙重歷史任務和加強
軍事鬥爭準備的進程中,堅持弘揚“硬骨頭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牢記黨的重託,不負人民的期望,六連在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征程中不斷創造出新的輝煌,先後4次榮立集體一等功、14次榮立集體
二等功——1985年,與
百萬大裁軍相同步,“硬六連”從“
騾馬化步兵”改編為“
摩托化步兵”。插上鋼鐵翅膀的“硬六連”,迅速實現了戰鬥力的大幅躍升。
1998年,伴隨著我軍加快推進精兵之路的步伐,“硬六連”從“摩托化步兵”改編為“兩棲
機械化步兵”。
今天,作為我軍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插上科技翅膀的“硬六連”正努力實現從傳統步兵向機械化信息化步兵、從單一地面作戰向陸地海上
兩棲作戰、從體能型士兵向智慧型化士兵的歷史性跨越。
在人民解放軍編制序列中,他們是唯一兩次奪得全軍最高榮譽的英雄連隊:
1964年1月,以“戰備思想硬、戰鬥作風硬、
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被國防部授予“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
1985年6月,在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中作風勇猛、戰功卓著,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
從騾馬化到摩托化,從摩托化到兩棲機械化,這支享有盛譽的英雄連隊在現代化跨越的進程中,以戰鬥精神過硬、作戰本領過硬、作風紀律過硬、班子隊伍過硬的“新四過硬”,為這面血染的戰旗增添了新的光彩。
牢記囑託
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六連官兵憑藉“四過硬”威震敵膽,聞名天下。毛澤東、鄧小平同志先後接見過連隊的官兵和英雄代表,
劉伯承、
賀龍等五位老帥給連隊題過詞。1984年1月22日,在“硬骨頭六連”命名20周年紀念日,中央軍委給六連贈送了“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錦旗。
時代在發展,六連在前進。1991年10月26日,江澤民同志來到六連。在掛滿錦旗獎狀的連隊榮譽室,他揮毫題詞:“弘揚硬骨頭精神,全面建設部隊。”他說:“硬骨頭六連是老一輩革命家培育起來的一個典型。硬骨頭精神,是我們人民解放軍的財富。這種精神集中到一點,就是在任何艱難困苦面前都決不低頭,敢於拼搏,勇於犧牲,直至奪取勝利。這種硬骨頭精神,戰爭年代需要,在和平時期同樣很需要。”
來自中南海的殷殷囑託,源源注入六連官兵心田,激勵官兵在現代化的跨越中大步向前。如今,六連在科技強軍的道路上與時俱進弘揚“硬骨頭精神”,又形成了“新四過硬”。
2003年10月20日,在杭州考察工作的江澤民同志再次來到六連,聽完匯報,他非常高興地說:“‘硬骨頭精神’是我軍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精神財富,在推進
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完成我軍機械化、信息化雙重歷史任務和加強
軍事鬥爭準備的進程中,堅持弘揚‘硬骨頭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一席話,表明了我們黨對發揚人民軍隊光榮傳統的高度重視。六連官兵沒有辜負厚望,連隊年年被軍區、集團軍評為基層建設標兵連隊,被
四總部表彰為全軍基層建設標兵單位,連隊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二等功9次、三等功1次。
突破障
“硬骨頭六連硬在哪?硬在刺刀見紅,殺出威風,千錘百鍊戰旗紅……”
這首六連官兵唱了幾十年的連歌,如今增加了新的內容:
“硬在鍥而不捨,鑽研現代化……”
1999年,六連改編為兩棲機械化步兵,在陸上稱雄的“猛虎”要下海,這可是一場全新的考驗。官兵們清醒地意識到,鍛造現代“兩棲硬骨頭”靠汗水更要靠墨水!他們大膽突破思想中的道道“障礙”:糾正單純以“臉曬得黑、繭磨得厚”論英雄的偏向,把科技素質作為“硬骨頭”的硬槓桿;擺脫單純靠傳統步兵技能打拚的慣性思維,把步兵五大技術和裝甲兵三大專業融為一體;在訓練既重“米數、秒數、環數”,更注重體能、技能、智慧型的複合;既注重陸上訓練,更注重向海上訓練拓展;既注重熟練掌握手中武器,更注重練指揮、練協同……
1997年,第一位軍事學碩士生陶向明在新型戰車列裝前走進硬六連,成為一名普遍戰士;2000年,第一位軍事學博士湯志文走進了硬六連,成為硬六連的副指導員。這些具有現代素質的官兵,給連隊帶來了勃勃生機,學知識鑽科技蔚然成風。近5年,連隊先後有17人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47人取得計算機二級證書,50多人取得了裝甲兵等級證書。
昔日跨越障礙的尖子駕駛著兩棲裝甲戰車在波濤中衝擊,昔日的神槍手使用車載武器準確地消滅敵人,昔日的投彈能手熟練操作指揮控制系統。一位將軍參觀六連後發出由衷讚嘆:過去靠“鐵腳板”鍛造出的一代“硬骨頭”,今天正成為指技合一的“兩棲硬骨頭”!
創新
空中戰鷹呼嘯,海上艦艇穿梭,岸上炮火轟鳴……
這是一場三軍聯合渡海登入演習“精彩回放”。擔任第一波搶灘登入突擊任務的,是“硬骨頭六連”官兵駕駛的10輛新型兩棲裝甲戰車。
這一仗,是“硬骨頭六連”組建61年來首次進行近似實戰的兩棲機械化作戰演練。也是這一仗,引出了一場訓練改革的大討論。演習結束後,一位步兵班長提出建議,裝甲車搶灘登入後,步兵班長應該下車指揮,這樣便於觀察、指揮、協調和機動。
按照慣例,在實施連進攻時,搶灘登入後步兵班長應該留在車上指揮。敢不敢支持這項改革,大膽進行試驗?連隊黨支部討論後認為,只有瞄準“打贏”目標開拓創新,才能催生連隊過硬的現代化作戰能力。後來,這項改革獲得成功,並在許多裝甲部隊推廣套用,為全軍訓練改革作出貢獻。
瞄準打贏目標開拓創新,催生了連隊的
兩棲作戰能力。連隊換裝後,年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連,19次參加師以上組織的軍事比武16次奪得第一,4次被軍以上評為科技練兵先進單位,17項革新成果在師以上獲獎並被推廣。如今,這個在中國陸軍中享有盛譽的傳統步兵連隊,已經具備了全員額、全裝備下海,複雜天候、多種灘位搶灘登入能力,堪稱中國“陸軍海戰第一連”。
60餘年風雨征程,“硬骨頭六連”始終是一把不捲刃的鋼刀!
60餘年光輝經歷,“硬骨頭六連”始終是一面不褪色的戰旗!
這個當初以14名紅軍戰士為骨幹組建起來的紅軍連隊,在向機械化、信息化跨越的進程中,以其堅實的足跡向世人表明:與時俱進弘揚“硬骨頭精神”,光榮傳統就會產生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就能在促進部隊全面建設、完成“打得贏”、“不變質”的神聖使命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股勁
壓倒一切敵人的狠勁;堅持到底的後勁;百折不撓的韌勁!
這威震敵膽的“三股勁”,是“硬骨頭六連”戰鬥年代克敵制勝的“法寶”。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六連官兵在科技強軍的道路上又形成了“新三股勁”:
敢於攀登科技高峰,不怕一切風險和困難的狠勁;盯牢“打贏”目標,堅持到底百折不撓的恆勁;面對一切困難迎難而上,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拼勁!
“三股勁”的新變化,是六連官兵與時俱進弘揚“硬骨頭精神”的一個縮影。在六連,隨處可見、隨處可觸、隨處可感的傳統氣息,使官兵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激勵。一次,六連與師偵察連進行400米障礙比武,八班新戰士陸玉明因起跑用力過猛右腳解放鞋被蹬脫,他毫不猶豫抓起鞋子往前沖,翻越高牆不便就用嘴咬著,跑道上的煤渣把他右腳扎得血肉模糊,但他仍以1分42秒的優秀成績跑完全程。“硬骨頭精神”培育和塑造了一茬茬官兵,連隊先後湧現了
展亞平、
嵇琪等一批新時期的“硬骨頭”傳人。
硬根子
六連官兵有這樣的共識:六連全面建設過硬,是戰士們乾出來的;六連戰士過硬,是幹部帶出來的;六連幹部過硬,是
黨小組、支部管出來的。黨支部這個戰鬥堡壘過硬,才是硬六連的硬根子!
近10年來,六連黨支部年年被軍、師評為先進,1次被中組部、3次被總政治部、8次被軍區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7任黨支部書記都被師以上單位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在六連,黨管幹部有一著“高招”:幹部調進都要開“接風會”,調出都要開“洗塵會”,會上不說客套話,而是提要求、指問題、送諍言。這一好傳統六連堅持了幾十年。
原連長黃朝武被提升為二營副營長。赴任的前一天晚上,連隊黨支部專門給他安排了個“送別宴”。同志們沒有為黃朝武擺“功勞譜”、立“榮譽傳”,而是把他的缺點數落了一遍:“連長,作為軍事幹部,你管理上不夠潑辣”,“連長,你有時也打打個人的小算盤,流露出對地方高薪工作的嚮往”……
帶著六連官兵送給他的十九條“諍言”,黃朝武走上了副營長的工作崗位。
一位蹲點的集團軍領導感慨地說:“在團里轉一圈,一眼就能認出六連的兵;到六連轉一圈,一眼就能看出誰是黨員。”在六連,每次比武考核,都是黨員幹部射擊打第一槍、障礙跑第一組、駕駛開第一車、泛水編第一波。兩棲裝備列裝後的歷任連長指導員都不是裝甲兵出身,但他們深鑽細研,勤學苦練,很快成為行家裡手。新任指導員杜鵬帶頭學軍事練指揮,成為全團第一個取得通信、駕駛兩個一級技術能手證書的連主官,前不久摸索總結的“裝甲步兵班戰術閉合式循環訓練法”在全師推廣。
士兵利益
戰士是六連這把鋼刀的“刀尖子”。六連黨支部始終把士兵的利益舉過頭頂,想方設法為士兵排憂解難。戰士楊志勇從小父親去世,家境貧困,入伍後母親在廣東打工時摔斷脊椎,老闆卻推卸責任。黨支部得知後立即派幹部到地方協商做工作,依法為小楊母親爭得8萬元經濟補償。楊志勇把組織的關心轉化為學習訓練的強大動力,多次在比武考核中奪魁,被連隊評為“硬骨頭戰士”。
愛兵愛在心坎上,解難解在點子上。近5年來,連隊選送技術學兵、選改士官、送學提乾110多人,都做到公平公開公正,戰士說:在六連,老鄉觀念行不通,人情世故沒市場,處理問題講原則,我們服氣。黨支部還積極創造條件,滿足戰士求知成才願望。根據崗位需要和戰士的文化基礎、個人特長制訂學習計畫,設計成長成才之路。近10年,連隊先後有10名優秀班長直接提乾,25名戰士考上軍校,32名官兵受到軍以上表彰。
特種郵票
1978年8月1日,在慶祝“八一”建軍節之際,為了宣傳硬骨頭六連的事跡和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向硬骨頭六連學習》特種郵票,全套3枚。
(3-1)圖案採用了陳其創作的宣傳畫《反修防修的鐵拳》,畫面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整齊威武的佇列為背景,塑造了一位反修防修的鋼鐵戰士形象。
(3-2)圖案採用了趙光濤創作的宣傳畫《發揚革命傳統》,畫面以抗日烽火中六連戰士衝鋒陷陣的場面為背景,塑造了在現代化戰爭中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的人民戰士形象。
(3-3)圖案採用了陳堅創作的宣傳畫《苦練殺敵本領》,畫面描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戰士以硬骨頭六連為榜樣,從實戰出發,苦練殺敵本領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