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門拳是江西省的名拳之一,相傳為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岳飛所創,故又名岳家拳。此拳以猛打快攻、剛勇剽悍、拳勢激烈、以勢逼人等特點而深受人們喜愛,流行全省各地,是中華民族寶貴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硬門拳
- 分類:拳術
- 地區:江西省
特點,流傳,
特點
作為優秀的武術拳種之一,硬門拳的主要技術內容有拳術、器械、基礎訓練及散手,形成完整的體系,在江西武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拳術套路以四門(包括四門紅拳、四門滾肘)、叉步、吞吐、猛虎下山、五虎下西川、八虎闖幽洲、八門解鎖、雙喜、勾白、霸王飲酒、落地金鉤剪、床封手、九蓮、萬法歸宗、金蟬脫殼、五馬歸曹、四對手等套路流行最廣。“四門拳”為硬門拳的基礎套路,又稱母拳,主要練手、步、進退閃躲的方向路線和勁路。硬門拳的器械有耙頭、板凳、虎叉、大刀、牛耳雙刀、棒等,某些器械形狀奇特,練法獨具風格,至今傳習不多,其中耙頭、虎叉、牛耳雙刀在全國比賽表演中頗歡迎。硬門套路小巧玲瓏,剛勁兇猛,動作樸實;講究攻防結合、手腳並用,左右開弓,連環往復;勢如暴風驟雨,銳不可當,實戰性頗強。
健等來評論運動員的功夫和演練水評。清江的黃仁太先生為江西省當代著名的硬門拳家、曾榮獲優秀獎。
硬門手型有柳葉掌、錘子手、四公手、不等。以沉橋手、拉弓手、馬蹄手、樓、拋、插、抄、扣、封、臂等為主要手法。步型有四平馬、弓步、仆步、跪步、虛步、騎龍步,步高體正,擊拳急。步走四面,拳打八方,手法密集,步法靈活,立足“拳打臥牛之地”。腿法以彈腿、蹭腿、踹腿、勾踢、掃腿為主,每種腿法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因勢運用,只要對手進入起腿的範圍內,不管前後左右均可發揮效力。
“主攻之勝”為硬門技擊要點,攻時則連續進攻,墊步而上,專吃對方之馬,使其無法可退,然後猛力進攻;防時以柔為主,遇敵拳打腳踢,肩靠臀撞時,則迅速含胸收腹,側身躲閃,轉身退讓,以避開衝擊之力,少受其害。這種收、放、閃、轉、進、退的機關在於腰,腰活一閃而過,所以硬門在技術上要求“重力活腰”、注重身法訓練。此拳既重視力量和硬功,又強調技巧,在技擊中即要能“一力降十會”又能“以巧破千斤”。
流傳
硬門拳在長期轉輾流傳中,形成許多練法不一、風格各異的流派。“萍鄉硬門拳”糅合了廣東南拳的特點,剛勁突出。相傳一百五十多年前,農民出身的李德和入粵習拳,藝成返鄉,將當地所傳的南拳結合廣東的南拳的特點而創“萍鄉硬門拳”在萍鄉一帶廣為傳授。迄今“萍鄉硬門拳”又衍望為龍門、蒼門、和烏鴉門三個支派。龍門招法猶如龍的動作形狀;蒼門的技法講究上下並重,樁步較低,烏鴉門具有湖南南拳的風格特點,習者稀少。據傳龍門和蒼門各有十個套路,但大部分已經失傳。流傳在宜春,萬載一帶的硬門拳吸取了湖南南拳中的手法和步法,套路內容較全面,還有跳躍和地趟法。清江、豐城等地的硬門拳,步法穩健,攻防嚴密,在密集的手法中配以腿法,左右出擊,攻勢凌厲,富於陽剛之美。有馮家、孔家之分。馮家的特點是;馬高、步小、動作緊湊,攻防結合;孔家則採用大弓大馬,動幅度大,進攻多於防守,剛中寓柔。
武術前輩在傳授硬門拳時特別注重“武德”教育,拳諺道“若受無援、莫謂不奇,奸匪莫傳,仁人莫沒”。要求習拳者必須謙虛、謹慎、忠實、善良,要有人道主義精神。練拳的目的是為了健身、防身,繼承武術遺產,使之發揚光大。
硬門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風格獨特,流傳廣泛,是一個優秀的傳統拳種。通過此瓣的練習可以強筋壯骨,發展力量。培養靈敏果斷的精神,掌握搏擊擊技術。急待我們進一步去發掘,整理、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