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硫酸金鈉

硫代硫酸金鈉

為雪白色單斜晶繫結晶。加熱至150~160℃便得到無水物,它不被硫酸亞鐵和氯化亞錫還原。極易溶於水,不溶於乙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硫代硫酸金鈉
  • 英文名:sodium aurothiosulfate
  • 別稱:二(一硫代硫酸根合-K.O,K.S)金酸三納
  • 化學式:Na3Au(S2O3)2
  • 分子量:492.20800
  • CAS登錄號:15283-45-1
  • EINECS登錄號:233-563-8
  • 水溶性:極易溶於水
  • 外觀:白色晶體
基本信息,編號系統,分子結構圖,計算化學數據,性質與穩定性,製備方法,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接觸控制/個體防護,穩定性和反應性,廢棄處置,

基本信息

英文別名:Sodium aurothiosulfate;EINECS 239-324-4;Crytion;Sodium gold thiosulfate;Sanocrysine;
分子式:Na3Au(S2O3)2
精確質量:491.80900
PSA:201.66000
LogP:1.70230

編號系統

CAS號:10233-88-2
MDL號:暫無
EINECS號:233-563-8
RTECS號:暫無
BRN號:暫無
PubChem號:暫無

分子結構圖

分子結構圖如圖所示:
分子結構圖分子結構圖

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2.氫鍵供體數量:0
3.氫鍵受體數量:8
4.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5.互變異構體數量:無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133
7.重原子數量:14
9.複雜度:189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6

性質與穩定性

為雪白色單斜晶繫結晶。加熱至150~160℃便得到無水物,它不被硫酸亞鐵氯化亞錫還原。極易溶於水,不溶於乙醇

製備方法

製法1
將41.2g氯金酸溶於75mL水中,逐滴加入40%的氫氧化鈉溶液,直至溶液對石蕊呈弱鹼性反應,此時氫氧化金沉澱出來。將102g五水硫代硫酸鈉溶於200mL水中,在攪拌下將前面所得的含氫氧化金懸浮物的溶液全部加入到此溶液中。此時氫氧化金懸濁物無明顯變化。大約5min後,邊攪拌邊從滴液漏斗中滴加濃度約為4mol/L硝酸。嚴格控制滴加硝酸的速度,使每滴硝酸加入時生成的紅色完全褪去後再滴入新的硝酸。大約需要45mL硝酸,當加入約一半的酸之後,氫氧化金全部溶解。當紅色物質不再生成時即達到反應的終點。應避免加入過量的酸,終點時溶液接近無色,對石蕊試紙呈中性反應。繼續攪拌大約5min 或稍長點時間,直至開始因有硫和硫化金生成而出現不太明顯的渾濁為止。將溶液過濾,濾液用4倍體積的乙醇處理,生成的沉澱為白色,但含有痕量的硫,一般結晶不好。將沉澱過濾出來後,溶於儘可能少的水中,濾除沉澱,加4倍體積的乙醇,此時生成的沉澱是結晶狀的,純度也可滿足一般套用的要求。進一步用水和乙醇處理可以得到更純的產品。
製法2
將119.5g Na2S2O3·5H2O溶於380mL水中,在不斷攪拌下將51.6gCsAuCl4中的小部分加入其中,反應立即發生,並生成無色的溶液,當先加入的CsAuCl4反應完後再加入其餘的CsAuCl4,整個反應過程約45min。反應完成後過濾,濾液中加入3倍體積的95%的乙醇,沉澱為白色的硫代硫酸金鈉結晶,濾出結晶後再向濾液中加入乙醇,還可以生成部分結晶。將粗產品溶於約2倍重量的水中,因有少量硫和其他雜質,溶液是渾濁的。向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醇,將生成的沉澱過濾除去。向濾液中加入3倍體積的乙醇,即可生成較純的結晶產品。還可按此法進行再次重結晶。

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 如果吸入,請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
皮膚接觸: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如有不適感,就醫。
眼晴接觸: 分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立即就醫。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醫。
對保護施救者的忠告:將患者轉移到安全的場所。諮詢醫生。出示此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給到現場的醫生看。

消防措施

滅火劑:用水霧、乾粉、泡沫或二氧化碳滅火劑滅火。避免使用直流水滅火,直流水可能導致可燃性液體的飛濺,使火勢擴散。
滅火注意事項及防護措施:消防人員須佩戴攜氣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發出聲音,必須馬上撤離。隔離事故現場,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收容和處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環境。

泄露應急處理

作業人員防護措施、防護裝備和應急處置程式: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攜氣式呼吸器,穿防靜電服,戴橡膠耐油手套。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儘可能切斷泄漏源。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液體流動、蒸汽或粉塵擴散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
環境保護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環境。防止泄漏物進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學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處置材料:
小量泄漏:儘可能將泄漏液體收集在可密閉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並轉移至安全場所。禁止沖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封閉排水管道。用泡沫覆蓋,抑制蒸發。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操作人員應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操作處置應在具備局部通風或全面通風換氣設施的場所進行。避免眼和皮膚的接觸,避免吸入蒸汽。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如需罐裝,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避免與氧化劑等禁配物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使用後洗手,禁止在工作場所進飲食。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宜超過37°C。應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保持容器密封。遠離火種、熱源。
庫房必須安裝避雷設備。排風系統應設有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定。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監測方法:GBZ/T 160.1 ~ GBZ/T 160.81-2004 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系列標準), EN 14042 工作場所空氣, 用於評估暴露於化學或生物試劑的程式指南。
工程控制:作業場所建議與其它作業場所分開。密閉操作,防止泄漏。加強通風。設定自動報警裝置和事故通風設施。設定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瀉險區。設定紅色區域警示線、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並設定通訊報警系統。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個體防護裝備: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攜氣式呼吸器。
手防護:戴橡膠耐油手套。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睛。
皮膚和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穩定性和反應性

穩定性:正常環境溫度下儲存和使用,本品穩定。
避免接觸的條件:靜電放電、熱、潮濕等。
禁配物:強氧化物,強酸,強鹼。

廢棄處置

廢棄化學品:儘可能回收利用。如果不能回收利用,採用焚燒方法進行處置。不得採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廢 棄處置本品。
污染包裝物:將容器返還生產商或按照國家和地方法規處置。
廢棄注意事項:廢棄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