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硝基胺
- 國標編號: 11040
- CAS號 :479-45-8
- 別 名: 硝基胺
基本信息,對環境的影響,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基本信息
物質的理化常數: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img/8/fab/cGcq5CZ4IDOidTYwQzYjJGM1cDM4AjM1ADN4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中文名稱: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
英文名稱: 2,4,6-trinitrophenylmethylnitramine;tetryl
分子式:C7H5N5O8;C6H2(NO2)3NNO2CH3 外觀與性狀 白色或淡色結晶粉末
分子量: 287.15 沸 點 187℃(爆炸)
熔 點:130℃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1.57(19℃)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1(爆炸品) 主要用途 用作引起爆藥、導爆索及雷管的副裝藥
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實驗室監測方法:
環境標準:美國 車間衛生標準 1.5mg/m3
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其主要危害由粉塵引起,接觸後皮膚被黃染,出現眼結膜刺激症狀。開始接觸2~3周內頸、胸、背和前臂內側可發生皮炎,最先為紅斑,後脫屑。嚴重者皮炎可加劇,散布全身,呈丘疹、皰疹和濕疹表現。如粉塵濃度高,接觸後可發生頭痛、鼻衄、乾咳、支氣管痙攣等症狀。偶見腹瀉和月經異常。
慢性影響:有胃腸道症狀如腹痛、嘔吐、體重減輕、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如失眠、反射亢進)等。也可見到白細胞增多和輕度貧血。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危險特性:受熱、接觸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動、撞擊時可發生爆炸。著火後會轉為爆轟。
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避免震動、撞擊和摩擦。小量泄漏:避免揚塵,使用無火花工具收於乾燥、潔淨、有蓋的容器中。運至空曠處引爆。大量泄漏:與有關技術部門聯繫,確定清除方法。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緊袖工作服,長筒膠鞋。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及時換洗工作服。工作前後不飲酒,用溫水洗澡。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在有防爆掩蔽處操作。用大量水滅火。遇大火切勿輕易接近。在物料附近失火,須用水保持容器冷卻。禁止用砂土壓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