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名企DNA:中國企業軟實力建設》圍繞中國企業發展難題,為我們尋找到了問題背後的根源:文化是企業生命體中的血液,是血液中獨具特色的遺傳基因——DNA。同時,它也為我們揭示了根源深處的規律:順者生存,逆者淘汰。
基本介紹
- 書名:破解名企DNA:中國企業軟實力建設
- 作者:王毅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1509870
- 外文名:Decipher the DNA of the Famous Enterprise--Chinese Business Enterprise Soft Actual Strenght Construction
- 出版社:軍事誼文出版社
- 頁數:270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破解名企DNA:中國企業軟實力建設》結構新穎,概念清晰,例證豐富,語言生動,行文流暢,簡明易懂,兼顧企業授課和員工自學需要。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緒論
探索篇
第一章何為企業文化
第一節企業文化的概念
第二節企業文化建設的本源
第三節企業文化的實質
第四節企業文化的層次
第五節企業文化的生命周期
第二章企業文化的作用
第一節企業文化的基本功能
第二節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戰術的關係
第三節發展企業文化時認識中的幾個誤區
第四節企業劣文化對企業的影響
第三章塑造企業文化的方法和原則
第一節市場決定
第二節自上而下
第三節隨機制宜
第四節機制支持
第五節要素匹配
第六節專家輔助
第七節累積成果
第八節積極謹慎
第四章企業文化建設績效評估
第一節企業文化評估的特徵及原則
第二節企業文化建設績效評估方法
第三節企業文化評估的實施
信念篇
第五章使命文化
——產業報國,以民族昌盛為己任
第一節為國爭光,追求卓越
第二節愛黨愛國,舉業為民
第三節弘揚傳承,振興民族
第六章責任文化
——沒有責任心的企業不是合格的企業
第一節責任感對企業不可或缺
第二節責任應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第三節責任文化的實施和執行
第七章忠誠文化
——內育忠誠,外樹形象
第一節忠誠是不是落伍了?
第二節敬業愛崗是一種職業素養
第三節用忠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創業篇
第八章人本文化
——人始終是第一資源
第一節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是員工
第二節員工都渴望在優秀的企業文化中進步
第三節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是企業的職責
第四節員工的切身利益必須維護
第九章誠信文化
——企業的立身之本
第一節企業誠信問題由來已久
第二節誠信是企業文化的永恆主題
第三節誠信缺失將引來慘重代價
第四節市場經濟呼喚誠信文化
第十章狼性文化
——不怕輸的精神、不膽怯的信念
第一節獨闢蹊徑的狼性文化
第二節讓對手畏懼的競爭力
第三節永不懈怠的追逐能力
第十一章顧客文化
——始終如一地為上帝的滿意而努力
第一節永遠堅持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
第二節永遠保持對顧客的熱情
第三節永遠爭取在小時內解決顧客的問題
發展篇
第十二章團隊文化
——團結就是力量
第一節+>的團體競爭力
第二節道相同則心相知,心相知則力相合
第三節努力營造“家”的氛圍
第十三章安全文化
——長治久安的戰略之舉
第一節沒有安全的發展是脆弱的發展
第二節把簡單的事重複做好
第三節關鍵在領導、重點在基層、核心在崗位
第十四章軍事文化
——永遠保持衝鋒的姿勢
第一節軍隊是最優秀的“商學院”
第二節勝己克敵
第三節紀律嚴明
第四節絕對權威
第十五章大氣文化
——海納百川的氣度
第一節可以沒實力,不能沒氣度
第二節大氣終將成大器
第十六章保密文化
——三軍之重,莫過於密
第一節在更高層次築牢保密“防火牆”
第二節在國家安全戰線上沒有月月友
第三節保密就是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優勢
成功篇
第十七章創新文化
——企業唯一的生存與發展之路
第一節創新是一個優秀企業家必須具備的能力
第二節創新是一個優秀企業的出路
第三節敢於異想天開
第十八章憂患文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第一節公司離破產永遠只有天
第二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第三節憂患是發展的清醒劑
第四節從最壞的可能性出發,謀求最好的結果
第十九章慈善文化
——義不容辭的社會義務
第一節“慈善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第二節慈善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義的價值觀
第三節慈善文化亟待弘揚
第二十章總結
越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才能走得越遠
後記
序二
緒論
探索篇
第一章何為企業文化
第一節企業文化的概念
第二節企業文化建設的本源
第三節企業文化的實質
第四節企業文化的層次
第五節企業文化的生命周期
第二章企業文化的作用
第一節企業文化的基本功能
第二節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戰術的關係
第三節發展企業文化時認識中的幾個誤區
第四節企業劣文化對企業的影響
第三章塑造企業文化的方法和原則
第一節市場決定
第二節自上而下
第三節隨機制宜
第四節機制支持
第五節要素匹配
第六節專家輔助
第七節累積成果
第八節積極謹慎
第四章企業文化建設績效評估
第一節企業文化評估的特徵及原則
第二節企業文化建設績效評估方法
第三節企業文化評估的實施
信念篇
第五章使命文化
——產業報國,以民族昌盛為己任
第一節為國爭光,追求卓越
第二節愛黨愛國,舉業為民
第三節弘揚傳承,振興民族
第六章責任文化
——沒有責任心的企業不是合格的企業
第一節責任感對企業不可或缺
第二節責任應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第三節責任文化的實施和執行
第七章忠誠文化
——內育忠誠,外樹形象
第一節忠誠是不是落伍了?
第二節敬業愛崗是一種職業素養
第三節用忠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創業篇
第八章人本文化
——人始終是第一資源
第一節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是員工
第二節員工都渴望在優秀的企業文化中進步
第三節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是企業的職責
第四節員工的切身利益必須維護
第九章誠信文化
——企業的立身之本
第一節企業誠信問題由來已久
第二節誠信是企業文化的永恆主題
第三節誠信缺失將引來慘重代價
第四節市場經濟呼喚誠信文化
第十章狼性文化
——不怕輸的精神、不膽怯的信念
第一節獨闢蹊徑的狼性文化
第二節讓對手畏懼的競爭力
第三節永不懈怠的追逐能力
第十一章顧客文化
——始終如一地為上帝的滿意而努力
第一節永遠堅持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
第二節永遠保持對顧客的熱情
第三節永遠爭取在小時內解決顧客的問題
發展篇
第十二章團隊文化
——團結就是力量
第一節+>的團體競爭力
第二節道相同則心相知,心相知則力相合
第三節努力營造“家”的氛圍
第十三章安全文化
——長治久安的戰略之舉
第一節沒有安全的發展是脆弱的發展
第二節把簡單的事重複做好
第三節關鍵在領導、重點在基層、核心在崗位
第十四章軍事文化
——永遠保持衝鋒的姿勢
第一節軍隊是最優秀的“商學院”
第二節勝己克敵
第三節紀律嚴明
第四節絕對權威
第十五章大氣文化
——海納百川的氣度
第一節可以沒實力,不能沒氣度
第二節大氣終將成大器
第十六章保密文化
——三軍之重,莫過於密
第一節在更高層次築牢保密“防火牆”
第二節在國家安全戰線上沒有月月友
第三節保密就是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優勢
成功篇
第十七章創新文化
——企業唯一的生存與發展之路
第一節創新是一個優秀企業家必須具備的能力
第二節創新是一個優秀企業的出路
第三節敢於異想天開
第十八章憂患文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第一節公司離破產永遠只有天
第二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第三節憂患是發展的清醒劑
第四節從最壞的可能性出發,謀求最好的結果
第十九章慈善文化
——義不容辭的社會義務
第一節“慈善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第二節慈善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義的價值觀
第三節慈善文化亟待弘揚
第二十章總結
越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才能走得越遠
後記
後記
最近,在上下班的路上老是在放著這樣一首曲《因為愛情》和一部劇《貓》,如泣如訴的情懷在車裡迅速蔓延,一瞬間畫面與聲音的雙重衝擊感讓人情難自已,絲絲入扣,如同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握著你的心臟跳動。隨後跟進的弦樂讓人思潮澎湃,內心有掌聲響起來,我想這應該就是音樂的共鳴,無與倫比的震撼感。這完全是世故不可改變的教唆,它表達出在人生的路上,絕情和痴情正好是一對,殘酷與熱情,正好對等。這太具鋒刃的歌和劇,好像一個人內在秘密:糾結。這糾結來自不確定的願望,也可以說是欲望吧。近一年來讓我糾結的就是博士論文了,聽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課,而真正要進入相關領域的研究中,探求那些我很感興趣的深水區,才感到仍是茫茫然。
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說:“我不能對過去所發生的一切視而不見,從而忽視我生命中的美麗。”而我生活中的美麗就是這些可以讓我做的事。所以,感謝此時此刻,我們在偉大的時代,擁有創造偉大的人民,這些都是我願意在糾結和茫然的學術路途上仍然堅持勇敢激進的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記不清我該走向哪裡。究竟哪一個是在清晨,哪一個是在黃昏。大概總以為,每一個清晨,光明重回大地,世界醒來,萬物生長。想來新的一天也必如孩童迎接歡悅的一天一樣,借陽光大聲歌詠讚嘆才對。得知現實恰恰相反之後,始知最後的結果原是和月亮共進退的,並不受太陽的驅使。面對自己的選擇無比自豪。
這讓人有了抑鬱落寞的性情,總於舉世歡騰的喧鬧中悄然退去,卻在繁華落幕萬籟俱寂的夜晚,獨自縱情。
這也許就是歌和劇,可以讓一個又一個的具有穿透力,讓人思緒千載,萬事悠悠,天地同此涼熱:即便飛鴻踏雪,鴻已遠,雪已化,但鴻音猶在耳;即便搖響昨天的鈴,但也能響徹今天。文化有這種穿透力,讓我們共享著不同時空的生活及生命體驗。他的作用,讓我們從事的學術研究活動成為確定學術史上坐標位置的因素,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對現實有所理解,我們就能在多大程度上體現出學術研究過程中的穿透力,反之亦然。
記得當初在選擇導師這個問題上,亞洲首長就讓我請北大黨委副書記吳志攀做導師,但想到是人文學科,吳副書記是法學大師,人文學科對我更為合適也,於是清華大學李希光院長向我推薦了北大知名教授孔慶東。待到那天,他真的出現時,有種氣場的和諧。這或許大家都是山東人,特哥們樣,一見如故,學生和導師關係就這樣建立起來了。我的這個導師學術上的紮實和視野的開闊,特別是說話的方式著實讓我吃驚:論人道玄,所舉甚小,所發甚大,他的那種純粹、他的那樣厚重,尤其是“翻盤子”的學術氣魄。反觀這些,都讓我感到對自己的失望。而他待人接物的豪爽大氣和幽默智慧,更是如夏日清風,冬日暖陽,讓人愜意和舒服,也照出我自身的膚淺,是我自身人格及學術的另一種成長方式。
在反覆權衡後,我在孔慶東教授的指導下,選擇了同歌和劇一樣有熱度的企業文化這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作為博士論文,理由如下:
近年來國內外不少企業重視文化的研究,但從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對企業文化問題的研究還處在探索階段,存在的問題是:在“是什麼”“為什麼”“怎么建”“怎么用”等方面淺嘗輒止,缺少突破,所提的對策因缺少理論根據和現實針對性而難以進入實踐,企業文化研究的泛化需要做進一步深化。這樣的研究現狀,是我對文化保持熱度的內驅力。
2001年我從一名部隊基層單位副教導員調入成都軍區戰旗報社工作。先後負責“兩用人才”“影視舞台”“學習與實踐”“金沙江”“政治工作”“軍旅青春”“軍營文化”“文化大觀園”等版面的編輯工作。每個版面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領域,其相關內容的言論、特寫、人物訪談諸見各種報刊。現在想起來,用“慶幸”二字完全表達不了內心的知遇之情,對於我來說,學校學習與工作實際不斷博弈,恰恰讓人不斷思考。在擔任總參13所院校的文化工作課的評審後,其相關的文章發表在《解放軍報》和《軍營文化天地》等報紙刊物上。在國防大學讀書時,畢業論文《軍隊美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得到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於是從先前的通訊、言論、小說、詩歌、散文、理論研究寫作中,選擇企業文化也算是自我的一個超越。2011年,在慶祝建黨90周年全軍文藝展演期間,就以總評的形式《把最美好的藝術獻給黨》發表在《軍營文化天地》雜誌上。朋友們來電話開玩笑說,文藝青年成了女評論家了。評論家當然算不上,但對文化美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就如之前采寫金一南、張繼鋼、楊利偉等文化名人一樣,對這一特殊領域有著不一樣的期待,不一樣的熱愛。隨著我對文化的不斷深入了解,而更為期待的是將多年關注的文化作一個系統總結。
我父親曾是一家國有大型企業的老總,說實話,面對父親,不知道該怎么形容才合適,如同遊子歸故里,觸景產生的不是好奇而是回憶,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思緒會不由自主開始紛飛:從小在他的疼愛下長大,我記得很小的時候,就有很多文化名人來家裡做客。還記得在演出前,父親的企業作為贊助單位,在活動開始前的他都要上台講話。我作為觀眾在台下激動無比,這樣的開場,符合我當年當學生時好奇的心境,從台下看著父親,有種自信,帶著一種炫耀的驕傲,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緊張。相較之下,我認為那是親人之感,有種蓋世英雄的開場,那才是英雄的真正到來,讓人產生無限共鳴的開始。接下來,盛宴拉開帷幕,時隔多年這樣的場景無數次出現過,我有一種故地重遊的歸屬感。我特別喜歡坐在舞台下的感覺,當然,舞台上的感覺更為迷人,也曾身穿海、陸、空漂亮的禮服,在舞台中間擔任節目主持人。而當下作為女兒一直想為父親做點什麼,如同學生時代家長會多么希望老師能表揚下我(記憶里父親從來沒有參加過我的家長會),也許是有著理想和大愛的父女間有著不盡言說的深情,但願這樣的情深到永遠。於是,用一種方式來做點什麼,用什麼方式來紀念我的成長,太重要了,當有一天這個想法蹦出,就再也揮之不去。
接下來,找尋企業的根,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也是一個振奮而快樂的過程。
有天中午,我在辦公室的沙發上午休來著,睜開眼,手機上顯示海航集團董事局陳峰董事長的張秘書的未接電話,一回過去,他說陳總有事找我。一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的論文怎么樣了,我一二三地回答起來,當然重點是海航了,他又在電話那頭輕描淡寫談道:“海航已進入世界500強,目前資產達1 200億,員工1 1萬。”面對這樣的優秀企業家,說著這樣的話,聽來好像是天書,對他來說這也許只是一個數字問題,但其間的文化含量可能可以寫成幾大本書。2012年春節,海航駐京辦事處工作人員專程給我送來陳峰老總親筆賀年楷書信的時候,不得不感嘆,能每天堅持練字的人不多了,對比他去年給我寫的信,字型明顯又有新意。在信息日益發達的今天,仍對中國傳統文化孜孜不倦,似乎看到了他率領的海航企業的文化底蘊。
是啊,傳統文史研究積累豐富的特點,我們有時做得更多的是一種描述和解釋,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儘管不必如卡爾·波普爾所言在於評判的檢驗,或者說一個學說或理論的科學性在於他有被經驗證偽的可能性。只是在這個描述和解釋的過程中,歷史中的那山、那樹、那人,在我們千年回眸的那一刻,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經驗潛入研究過程呢?又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看待他們,從而看清我們自身的位置呢?人如此,企業亦如此。
一天,有人特別要和我的導師孔慶東見一見面,電話接通後,導師說真的很忙,一則要上課,再則還要去外地講學。當然,我完全理解,但,好在真到那一天,導師又出現在大家的面前。還有我的好朋友戴旭戰友,他們的到來,讓我們興奮不已,大家不約而同站了起來。在嚮導師問好後,戴旭帶來了一些書給大家,還真心誠意向我兒子岳鳴飛推薦其中的一本《美國軍校的中國男孩》,該書是他作的序。他說這本書中國孩子們應該看。在座的人都翻起了這本書,書里相關的內容已成了大家的話題。在給我兒子寄語時戴旭寫道:岳鳴飛學友,“軍人是男人中的極品”。有人稱戴旭是中國第一鷹派人物,而我從他身上看到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和軍人的血性。我們的國民,我們的企業不正需要具備這些精神和靈魂嗎?思慮中,於是就有了“忠誠文化”“軍事文化”“憂患文化”等篇章。
書中的“保密文化”是我在參加國家保密局組織研討長篇電視連續劇《密戰2》創作會上突然想到增加的內容,國家保密局副局長杜永勝與參會的作家柳建偉和麥家都說,這會是提升《破解名企D N A》分量的重要篇章。
在寫作期間,不少企業相關人員都跟我強調,企業文化的落地不僅要有形式上的宣傳,更重要的是在於你、我、他的理解和認同以及踐行,企業文化應入心、入腦到每一名員工,並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是的,《破解名企DNA》只是嘗試著解開企業的一個小謎團,而塑造良好的DNA才是目的。這將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成不變,需要持之以恆,持續完善,與時俱進。我期待中國更多的企業注重積累改革發展實踐中積澱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展與企業的願景目標相適應的優秀時代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豐富,在套用的過程中突破創新,始終保持生命力。
10月26日晨曦,萬國城小區,推窗見到了2012年北京的第一場雪。那真是給我春天的第一縷美,前段時間樹葉盡落,滿目無趣。而今日,春日的斜陽,精緻地罩著花園裡的人工湖——這正是它的好,陽光本來就柔,再經結冰後的湖面在陽光下的反照,湖面上呈現出暖暖樣光滑的黃,像打碎的蛋清與蛋黃混合的顏色。單單注視著金黃色的光斑,親切得像凝脂壘在你的眼瞼上。近在眼前,觸手可及,刺眼?不,完全談不上,這時叫溫柔、可親!輕輕地合上雙眼,腦海中搜尋著,我能悠閒地享受如此般美景,心中翻著一種感恩,該感恩誰呢?人世間,最美的就是愛情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樣,不僅僅需要愛情、需要友情、需要理想、需要支持,更需要在喜歡的空間裡工作生活暇想……是誰這樣仁慈而體貼地眷顧我來著,成了最幸運的女子?
記得2009年前入學修哲學博士時,我還在成都軍區戰旗報社工作,如今已到了總參謀部,能順利畢業,特別感謝單位領導和同事們在入學和學習時間上給予我的種種寬限,這讓我的學習時間顯得充裕。可能很多年後,我們不在一起工作學習,但每每想起來,這都會成為我懷念大家的理由。
感謝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你們是這個春天隨風而來的雪花,輕輕地飄落窗前,讓我驚眸,久久難以釋懷,這也許就是相愛的使命。有首歌《征程》在唱:那些在旅行途中出現過的無數面孔,努力記住他們如何出現我真的不能,感謝你沒有忘記我。但願我的征程,永遠有你們的陪伴。
感謝我的先生岳峰、兒子岳鳴飛,是親人最無私的支持讓我保持幸福感!
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哥哥王翔,我能做到的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讓你們開心!
著者
2013年1月3日於北京萬國城
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說:“我不能對過去所發生的一切視而不見,從而忽視我生命中的美麗。”而我生活中的美麗就是這些可以讓我做的事。所以,感謝此時此刻,我們在偉大的時代,擁有創造偉大的人民,這些都是我願意在糾結和茫然的學術路途上仍然堅持勇敢激進的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記不清我該走向哪裡。究竟哪一個是在清晨,哪一個是在黃昏。大概總以為,每一個清晨,光明重回大地,世界醒來,萬物生長。想來新的一天也必如孩童迎接歡悅的一天一樣,借陽光大聲歌詠讚嘆才對。得知現實恰恰相反之後,始知最後的結果原是和月亮共進退的,並不受太陽的驅使。面對自己的選擇無比自豪。
這讓人有了抑鬱落寞的性情,總於舉世歡騰的喧鬧中悄然退去,卻在繁華落幕萬籟俱寂的夜晚,獨自縱情。
這也許就是歌和劇,可以讓一個又一個的具有穿透力,讓人思緒千載,萬事悠悠,天地同此涼熱:即便飛鴻踏雪,鴻已遠,雪已化,但鴻音猶在耳;即便搖響昨天的鈴,但也能響徹今天。文化有這種穿透力,讓我們共享著不同時空的生活及生命體驗。他的作用,讓我們從事的學術研究活動成為確定學術史上坐標位置的因素,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對現實有所理解,我們就能在多大程度上體現出學術研究過程中的穿透力,反之亦然。
記得當初在選擇導師這個問題上,亞洲首長就讓我請北大黨委副書記吳志攀做導師,但想到是人文學科,吳副書記是法學大師,人文學科對我更為合適也,於是清華大學李希光院長向我推薦了北大知名教授孔慶東。待到那天,他真的出現時,有種氣場的和諧。這或許大家都是山東人,特哥們樣,一見如故,學生和導師關係就這樣建立起來了。我的這個導師學術上的紮實和視野的開闊,特別是說話的方式著實讓我吃驚:論人道玄,所舉甚小,所發甚大,他的那種純粹、他的那樣厚重,尤其是“翻盤子”的學術氣魄。反觀這些,都讓我感到對自己的失望。而他待人接物的豪爽大氣和幽默智慧,更是如夏日清風,冬日暖陽,讓人愜意和舒服,也照出我自身的膚淺,是我自身人格及學術的另一種成長方式。
在反覆權衡後,我在孔慶東教授的指導下,選擇了同歌和劇一樣有熱度的企業文化這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作為博士論文,理由如下:
近年來國內外不少企業重視文化的研究,但從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對企業文化問題的研究還處在探索階段,存在的問題是:在“是什麼”“為什麼”“怎么建”“怎么用”等方面淺嘗輒止,缺少突破,所提的對策因缺少理論根據和現實針對性而難以進入實踐,企業文化研究的泛化需要做進一步深化。這樣的研究現狀,是我對文化保持熱度的內驅力。
2001年我從一名部隊基層單位副教導員調入成都軍區戰旗報社工作。先後負責“兩用人才”“影視舞台”“學習與實踐”“金沙江”“政治工作”“軍旅青春”“軍營文化”“文化大觀園”等版面的編輯工作。每個版面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領域,其相關內容的言論、特寫、人物訪談諸見各種報刊。現在想起來,用“慶幸”二字完全表達不了內心的知遇之情,對於我來說,學校學習與工作實際不斷博弈,恰恰讓人不斷思考。在擔任總參13所院校的文化工作課的評審後,其相關的文章發表在《解放軍報》和《軍營文化天地》等報紙刊物上。在國防大學讀書時,畢業論文《軍隊美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得到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於是從先前的通訊、言論、小說、詩歌、散文、理論研究寫作中,選擇企業文化也算是自我的一個超越。2011年,在慶祝建黨90周年全軍文藝展演期間,就以總評的形式《把最美好的藝術獻給黨》發表在《軍營文化天地》雜誌上。朋友們來電話開玩笑說,文藝青年成了女評論家了。評論家當然算不上,但對文化美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就如之前采寫金一南、張繼鋼、楊利偉等文化名人一樣,對這一特殊領域有著不一樣的期待,不一樣的熱愛。隨著我對文化的不斷深入了解,而更為期待的是將多年關注的文化作一個系統總結。
我父親曾是一家國有大型企業的老總,說實話,面對父親,不知道該怎么形容才合適,如同遊子歸故里,觸景產生的不是好奇而是回憶,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思緒會不由自主開始紛飛:從小在他的疼愛下長大,我記得很小的時候,就有很多文化名人來家裡做客。還記得在演出前,父親的企業作為贊助單位,在活動開始前的他都要上台講話。我作為觀眾在台下激動無比,這樣的開場,符合我當年當學生時好奇的心境,從台下看著父親,有種自信,帶著一種炫耀的驕傲,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緊張。相較之下,我認為那是親人之感,有種蓋世英雄的開場,那才是英雄的真正到來,讓人產生無限共鳴的開始。接下來,盛宴拉開帷幕,時隔多年這樣的場景無數次出現過,我有一種故地重遊的歸屬感。我特別喜歡坐在舞台下的感覺,當然,舞台上的感覺更為迷人,也曾身穿海、陸、空漂亮的禮服,在舞台中間擔任節目主持人。而當下作為女兒一直想為父親做點什麼,如同學生時代家長會多么希望老師能表揚下我(記憶里父親從來沒有參加過我的家長會),也許是有著理想和大愛的父女間有著不盡言說的深情,但願這樣的情深到永遠。於是,用一種方式來做點什麼,用什麼方式來紀念我的成長,太重要了,當有一天這個想法蹦出,就再也揮之不去。
接下來,找尋企業的根,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也是一個振奮而快樂的過程。
有天中午,我在辦公室的沙發上午休來著,睜開眼,手機上顯示海航集團董事局陳峰董事長的張秘書的未接電話,一回過去,他說陳總有事找我。一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的論文怎么樣了,我一二三地回答起來,當然重點是海航了,他又在電話那頭輕描淡寫談道:“海航已進入世界500強,目前資產達1 200億,員工1 1萬。”面對這樣的優秀企業家,說著這樣的話,聽來好像是天書,對他來說這也許只是一個數字問題,但其間的文化含量可能可以寫成幾大本書。2012年春節,海航駐京辦事處工作人員專程給我送來陳峰老總親筆賀年楷書信的時候,不得不感嘆,能每天堅持練字的人不多了,對比他去年給我寫的信,字型明顯又有新意。在信息日益發達的今天,仍對中國傳統文化孜孜不倦,似乎看到了他率領的海航企業的文化底蘊。
是啊,傳統文史研究積累豐富的特點,我們有時做得更多的是一種描述和解釋,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儘管不必如卡爾·波普爾所言在於評判的檢驗,或者說一個學說或理論的科學性在於他有被經驗證偽的可能性。只是在這個描述和解釋的過程中,歷史中的那山、那樹、那人,在我們千年回眸的那一刻,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經驗潛入研究過程呢?又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看待他們,從而看清我們自身的位置呢?人如此,企業亦如此。
一天,有人特別要和我的導師孔慶東見一見面,電話接通後,導師說真的很忙,一則要上課,再則還要去外地講學。當然,我完全理解,但,好在真到那一天,導師又出現在大家的面前。還有我的好朋友戴旭戰友,他們的到來,讓我們興奮不已,大家不約而同站了起來。在嚮導師問好後,戴旭帶來了一些書給大家,還真心誠意向我兒子岳鳴飛推薦其中的一本《美國軍校的中國男孩》,該書是他作的序。他說這本書中國孩子們應該看。在座的人都翻起了這本書,書里相關的內容已成了大家的話題。在給我兒子寄語時戴旭寫道:岳鳴飛學友,“軍人是男人中的極品”。有人稱戴旭是中國第一鷹派人物,而我從他身上看到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和軍人的血性。我們的國民,我們的企業不正需要具備這些精神和靈魂嗎?思慮中,於是就有了“忠誠文化”“軍事文化”“憂患文化”等篇章。
書中的“保密文化”是我在參加國家保密局組織研討長篇電視連續劇《密戰2》創作會上突然想到增加的內容,國家保密局副局長杜永勝與參會的作家柳建偉和麥家都說,這會是提升《破解名企D N A》分量的重要篇章。
在寫作期間,不少企業相關人員都跟我強調,企業文化的落地不僅要有形式上的宣傳,更重要的是在於你、我、他的理解和認同以及踐行,企業文化應入心、入腦到每一名員工,並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是的,《破解名企DNA》只是嘗試著解開企業的一個小謎團,而塑造良好的DNA才是目的。這將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成不變,需要持之以恆,持續完善,與時俱進。我期待中國更多的企業注重積累改革發展實踐中積澱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展與企業的願景目標相適應的優秀時代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豐富,在套用的過程中突破創新,始終保持生命力。
10月26日晨曦,萬國城小區,推窗見到了2012年北京的第一場雪。那真是給我春天的第一縷美,前段時間樹葉盡落,滿目無趣。而今日,春日的斜陽,精緻地罩著花園裡的人工湖——這正是它的好,陽光本來就柔,再經結冰後的湖面在陽光下的反照,湖面上呈現出暖暖樣光滑的黃,像打碎的蛋清與蛋黃混合的顏色。單單注視著金黃色的光斑,親切得像凝脂壘在你的眼瞼上。近在眼前,觸手可及,刺眼?不,完全談不上,這時叫溫柔、可親!輕輕地合上雙眼,腦海中搜尋著,我能悠閒地享受如此般美景,心中翻著一種感恩,該感恩誰呢?人世間,最美的就是愛情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樣,不僅僅需要愛情、需要友情、需要理想、需要支持,更需要在喜歡的空間裡工作生活暇想……是誰這樣仁慈而體貼地眷顧我來著,成了最幸運的女子?
記得2009年前入學修哲學博士時,我還在成都軍區戰旗報社工作,如今已到了總參謀部,能順利畢業,特別感謝單位領導和同事們在入學和學習時間上給予我的種種寬限,這讓我的學習時間顯得充裕。可能很多年後,我們不在一起工作學習,但每每想起來,這都會成為我懷念大家的理由。
感謝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你們是這個春天隨風而來的雪花,輕輕地飄落窗前,讓我驚眸,久久難以釋懷,這也許就是相愛的使命。有首歌《征程》在唱:那些在旅行途中出現過的無數面孔,努力記住他們如何出現我真的不能,感謝你沒有忘記我。但願我的征程,永遠有你們的陪伴。
感謝我的先生岳峰、兒子岳鳴飛,是親人最無私的支持讓我保持幸福感!
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哥哥王翔,我能做到的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讓你們開心!
著者
2013年1月3日於北京萬國城
序言
非文化無以致遠
21世紀的競爭,必將是文化的競爭。順之者,則生存,則昌盛,則繁榮;反之,終將是曇花一現。
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文化是政治最直接、最深刻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因而,文化被廣泛地認同為一種軟實力。
在當今國際較量中,一個國家或企業的硬實力不行,可能一打就敗;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不行,可能不打自敗。文化是貫穿軟實力的經緯,是維繫軟實力的靈魂,缺少文化高度的軟實力是短視的。從根本上看,軟實力之所以關乎民族興衰、國家強弱、人民貧富,主要是由其中的文化因素所決定。
文化是千古流傳不斷的傳統,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它以凝重、深厚的歷史積澱承載、傳承著中華文明,孕育、鑄就了雄踞天下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偉大精神。近數十年來,中國能夠和平崛起,走向復興,這不是一個普通國家的崛起,而是一個上下五千年連綿不斷的中華文化的復興。這就是我們最強大的軟實力。
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可以增強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凝聚力,是可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力的有效途徑,能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引領世界潮流的先進文化,能增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無科技無以強國,這是發展先進生產力的要求;無強大的文化足以滅種,這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企業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子系統,是社會大文化的一個子系統,由此見其在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方面所呈現著不一樣的高度。
我們講文化很重要,那么文化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
文化不僅是吹拉彈唱、蹦蹦跳跳。這些都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是文化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他們都體現一定的價值觀,而價值觀始終是文化的靈魂,文化都是圍繞解決價值觀來開展,其核心問題就是價值觀問題,這也是文化的靈魂。價值觀可決定著文化質的規定和方向的最深層的要素,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文化立場、文化取向、文化選擇。講軟實力、文化力,從根本上取決於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
歷史和現實反覆表明,如果沒有價值觀這個最核心的東西,文化就立不起來,強不起來,一個民族就沒有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一個國家就沒有統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為,一個企業就沒有共同的目標和動力。所以,一個企業家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把塑造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根本任務抓好,堅持不懈地用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凝聚力量,鼓舞鬥志,引領風尚。
企業文化是個系統工程,怎么著手去建設呢?我認為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是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就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文化發展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歷史和現實表明,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覺醒;一個國家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化自覺的程度。可以說,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不僅關係到文化自身的振興和繁榮,而且決定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
一項經濟制度的變革需要1年,一項政治制度的變革需要5年,而一種文化的形成可能需要50年。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時日,年復一年,遠非提出幾句口號,掛幾條標語那樣簡單和容易,建設企業文化是要經過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花費很多心血,經過較長的時期才能逐漸鞏固下來。一家企業能否讓優秀的品質沉積下來,形成自身獨特的基因遺傳下去,關鍵的關鍵還是文化自覺。它標誌著企業家和管理者的自覺,從而引導帶動每個員工自覺。如果說企業文化是一面旗,企業家和管理者就是製作和高舉這面旗幟的旗手。只要企業家和管理者意識到文化的規律,意識到文化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知道應該怎么辦,就是希望。
在當前世界大變革、大轉型時期,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國企業家,應當認清形勢,保持清醒,居安思危,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更加自覺地立於文化潮頭,擔當文化先鋒,加快形成自己的文化優勢,用先進文化引領社會思潮,構築精神文化高地,在激烈的競爭中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推動國家和社會進步。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給中國企業家的使命和責任。
中國一切問題都指向制度,而一切制度的問題都指向文化。王毅同志《破解名企DNA》一書,圍繞中國企業發展難題,為我們尋找到了問題背後的根源:文化是企業生命體中的血液,是血液中獨具特色的遺傳基因——DNA。同時,它也為我們揭示了根源深處的規律:順者生存,逆者淘汰。
我相信,對任何關注企業發展的人士,無論企業家、高管、經理、創業者,還是想成為這些人的人,讀這本書都會受益匪淺。
二○一二年十二月於國防大學
21世紀的競爭,必將是文化的競爭。順之者,則生存,則昌盛,則繁榮;反之,終將是曇花一現。
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文化是政治最直接、最深刻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因而,文化被廣泛地認同為一種軟實力。
在當今國際較量中,一個國家或企業的硬實力不行,可能一打就敗;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不行,可能不打自敗。文化是貫穿軟實力的經緯,是維繫軟實力的靈魂,缺少文化高度的軟實力是短視的。從根本上看,軟實力之所以關乎民族興衰、國家強弱、人民貧富,主要是由其中的文化因素所決定。
文化是千古流傳不斷的傳統,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它以凝重、深厚的歷史積澱承載、傳承著中華文明,孕育、鑄就了雄踞天下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偉大精神。近數十年來,中國能夠和平崛起,走向復興,這不是一個普通國家的崛起,而是一個上下五千年連綿不斷的中華文化的復興。這就是我們最強大的軟實力。
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可以增強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凝聚力,是可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力的有效途徑,能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引領世界潮流的先進文化,能增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無科技無以強國,這是發展先進生產力的要求;無強大的文化足以滅種,這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企業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子系統,是社會大文化的一個子系統,由此見其在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方面所呈現著不一樣的高度。
我們講文化很重要,那么文化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
文化不僅是吹拉彈唱、蹦蹦跳跳。這些都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是文化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他們都體現一定的價值觀,而價值觀始終是文化的靈魂,文化都是圍繞解決價值觀來開展,其核心問題就是價值觀問題,這也是文化的靈魂。價值觀可決定著文化質的規定和方向的最深層的要素,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文化立場、文化取向、文化選擇。講軟實力、文化力,從根本上取決於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
歷史和現實反覆表明,如果沒有價值觀這個最核心的東西,文化就立不起來,強不起來,一個民族就沒有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一個國家就沒有統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為,一個企業就沒有共同的目標和動力。所以,一個企業家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把塑造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根本任務抓好,堅持不懈地用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凝聚力量,鼓舞鬥志,引領風尚。
企業文化是個系統工程,怎么著手去建設呢?我認為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是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就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文化發展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歷史和現實表明,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覺醒;一個國家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化自覺的程度。可以說,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不僅關係到文化自身的振興和繁榮,而且決定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
一項經濟制度的變革需要1年,一項政治制度的變革需要5年,而一種文化的形成可能需要50年。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時日,年復一年,遠非提出幾句口號,掛幾條標語那樣簡單和容易,建設企業文化是要經過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花費很多心血,經過較長的時期才能逐漸鞏固下來。一家企業能否讓優秀的品質沉積下來,形成自身獨特的基因遺傳下去,關鍵的關鍵還是文化自覺。它標誌著企業家和管理者的自覺,從而引導帶動每個員工自覺。如果說企業文化是一面旗,企業家和管理者就是製作和高舉這面旗幟的旗手。只要企業家和管理者意識到文化的規律,意識到文化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知道應該怎么辦,就是希望。
在當前世界大變革、大轉型時期,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國企業家,應當認清形勢,保持清醒,居安思危,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更加自覺地立於文化潮頭,擔當文化先鋒,加快形成自己的文化優勢,用先進文化引領社會思潮,構築精神文化高地,在激烈的競爭中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推動國家和社會進步。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給中國企業家的使命和責任。
中國一切問題都指向制度,而一切制度的問題都指向文化。王毅同志《破解名企DNA》一書,圍繞中國企業發展難題,為我們尋找到了問題背後的根源:文化是企業生命體中的血液,是血液中獨具特色的遺傳基因——DNA。同時,它也為我們揭示了根源深處的規律:順者生存,逆者淘汰。
我相信,對任何關注企業發展的人士,無論企業家、高管、經理、創業者,還是想成為這些人的人,讀這本書都會受益匪淺。
二○一二年十二月於國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