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鐮”經專家考證,是世界上最早的手術刀,距今3400多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砭鐮
- 出土時間:1973年
- 形制:石質
- 類型:醫療工具
砭鐮 - 介紹,砭鐮 - 特點,砭鐮 - 砭鐮的力學原理,砭鐮操作手法,其他定義,
砭鐮 - 介紹
形質:石質;長20cm,最寬處5.4cm
出土時間:1973年
出土地點: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第14號墓
收藏單位:河北省博物館藏
砭鐮 - 特點
省力是新砭鐮的重要特點,也是砭鐮保健術與徒手按摩相比的一個主要優勢。
砭鐮 - 砭鐮的力學原理
新砭鐮的石體部分使用了經過嚴格檢測的泗濱浮石材料,這種材料具有微晶結構、超遠紅外波和豐富的超音波脈衝,因此,除了力學作用,物理能量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是新砭鐮不同於一般按摩器械的一個重要方面,即它兼備了按摩和理療的雙重作用。
總之,新砭鐮的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省力、省石料(經濟)、手法多、具備按摩理療雙重作用四大特點。
砭鐮操作手法
新砭鐮的操作手法包括拍法、叩法、剁法、刮法、刺法、劃法、擦法和點揉八種主要手法,以及滾、旋、振等多種輔助手法。進行保健時應根據身體部位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手法。
1. 拍法:握住手柄,揮動砭鐮,用砭鐮側部拍擊身體部位。拍法是新砭鐮的主要手法,它利用{泗濱浮石}獨特的超音波特性,在拍擊時,通過震動產生超音波作用於人體穴位深部,可產生類似針刺得氣的痛、
麻、脹感,是一種無損傷的家庭針刺替代方法。
2. 叩法:握住手柄,揮動砭鐮,用砭鐮彎曲的弧形頭部叩擊穴位。
3. 剁法:握住手柄,揮動砭鐮,用砭鐮的薄刃部或厚刃部擊打身體部位。薄刃的力度較大,可用於肌肉豐厚及不敏感的部位;厚刃部力度較小,可用於皮膚較薄、骨頭凸起、弧度較大的身體部位。
4. 刮法:握住手柄,用砭鐮的薄刃或厚刃接觸皮膚,沿砭鐮的垂直方向推動砭鐮,用薄刃刮力度較大,刺激較強,用厚刃刮力度較小,但厚刃的馬鞍型曲面接觸皮膚時感覺比較柔和,適合於皮肉較厚的地方。
5. 刺法:握住手柄,用砭鐮的尾錐壓迫穴位,並維持一段時間的靜力壓迫。
6. 劃法:握住手柄,用砭鐮的薄刃或頭部頂住皮膚,然後沿平行於砭鐮的方向划動
7. 擦法:握住手柄,用砭鐮的整個側部基本平行地接觸皮膚,然後快速地往返運動。
8. 點揉:用砭鐮頭部抵住身體,然後作前後左右的擺動或往返旋轉,與用手按揉的動方式相似。
其他定義
藁城台西遺址中出土的“砭鐮”,經專家考證後,是世界上最早的手術刀,距今3400多年。這件石質手術器械是隨葬品盛放於精製的漆盒中,考古人員認為主人生前對其相當重視和喜愛,估計是墓主人生平嗜好醫學,或曾以此砭鐮治癒過墓主人所患疾病等原因而將其作為殉葬品。這件珍貴的實物,反映了早在殷商時期,我國的醫藥科學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本期“石家莊之最”,我們將談談這件砭鐮,還有台西出土的另外幾樣“世界之最”,它們是世界上最早的平紋縐絲紡織品、最早的脫膠麻織品以及中國最早的醫藥實物。
砭鐮屬於一位行醫的奴隸主
砭鐮出自台西的“十四號墓”,外緣彎曲鈍圓,內緣銳利,長20厘米,最寬處5.4厘米。整個砭鐮完整,僅柄端稍有磨損。這座墓的墓底四周有二層台,砭鐮放置在二層台上,隨葬的還有另外多件銅器和陶器。隨墓主人下葬的,還有一位年輕女性和兩條狗,考古人員從隨葬品分析,年輕女性可能是從事紡織的女工,是一位捆綁後活殉的奴隸。
墓主人的年齡約45歲,砭鐮放置於一個精製的漆盒中,這件器物,主人顯然生前十分喜愛,估計他生平嗜好醫學,或者以此治癒過別人或自己的病。從殉葬的卜骨看,他可能還是一位卜人。在商代,卜和醫往往是連在一起的。巫卜的地位一般很高,是奴隸主階級中的精神貴族。
《山海經》中有關於砭鐮的記載:“高氏之山,其上多玉,有石可以為砭針,堪以破癰腫者也。”《素問·異法方宜論》中也提到:“東方之城……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這表明了砭石是古代用來治病的一種工具。砭石包括石針、石砮、石鐮,它們的大小沒有一定的標準,是依據病的具體情況和要求而定;體積不宜過大,以單手使用為原則。比如這件砭鐮,一側磨製成鋒利的邊緣,樣子和2014年使用的鐮刀相似。
最早的手術刀能做何種手術
在古代醫術中,關於砭鐮的記載屢見不鮮。宋代官修的《聖濟總錄》中對砭鐮的套用做了說明:“血實蓄結腫熱者,治以砭石。”又說:“治法用鐮割,明不可緩故也。”同時記載了用砭鐮能治八種眼科疾病。類似用砭鐮治療瘡癰方面的記載,從元、明一些醫書中也可以找到。
考古人員說,從地下考古資料看,1962年易縣燕下都戰國墓中曾發現過陶砭,1972年河南新鄭鄭國古城發現過石針狀砭石,1974年雲南南宋塔基下發現了鑿狀砭石和一部分藥材。但就年代而言,台西遺址中出土的砭鐮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古老的的醫療器械,它相當於2014年醫學上使用的外科手術刀,當然,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手術刀。
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的馬繼興為台西的這件砭鐮做了這樣的描述:在奴隸制等級懸殊的階級社會,這種砭鐮不可能是普通人的勞動工具,它被放在一個精製的漆盒中,說明墓主人生前對它相當重視和喜愛。
中國最早的醫藥實物出自台西
1973年,台西考古隊在台西的文化層中發現了三十餘枚植物種子,次年又在“十四號房子”中發現了數量較大的存放於陶罐中的多種植物果實和種子,這些種子除可以用來釀酒外,專家的解釋為,它們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醫藥實物。
為什麼這樣說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中醫研究院的劉亮和耿鑒庭兩位專家,曾專門就這些植物種子提出了他們的看法。
台西出土的多種薔薇科植物,果實可食用,種子則可作藥用。先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發現了不能食和不能多食而有醫療作用的東西,他們對果實和種子區別使用,採用了將大量核果的堅硬外殼剝去,取其種仁存放在罐中備用。“台西出土的桃仁、郁李仁、大麻子都具有緩瀉作用,不能隨便食用,解釋為藥用方宜”。在古代飲食質量差的情況下,人們多患有便秘,因而需要常備緩瀉的藥品,而這幾味藥也是古籍中記載的常用藥。
世界上最早的兩種紡織品
殷商時期紡織技術有多發達?《帝已世紀》中曾有對殷紂王“多發美女,以充傾宮之室,婦女衣綾紈者三百餘人”的記載。這么多美女都穿著綾紈織物,這說明當時蠶絲紡織技術已經相當成熟。
台西遺址的第三十八號墓為上面的這段描述提供了實物證據。這座墓是一座很小的奴隸主殉葬墓,但觚上所粘附的絲織品竟如此繁多,可以想見當時的紡織水平。
這個銅觚上的紡織品,有平紋的“紈”、平紋的紗類、平紋縐絲的縠、絞紗類的紗羅等,其中平紋縐絲的縠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紡織實物標本。生產縐絲的工藝比較複雜,商代人已經能從事這種織物的生產,可見我國古代蠶桑技術之先進。
在第十號探方出土的麻布,也有必要重點提一提。因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脫膠麻紡織品。
這塊麻布屬於平紋組織,原料是大麻纖維,殘留膠質較少。麻必須脫膠加拈後合股,麻的脫膠是能否獲得高質量紗的關鍵,說明早在商代,我們的先人已經具有一定的韌皮纖維脫膠技術。
大麻脫膠方法可以從《詩經·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得到印證,台西出土的麻布,經紗是兩根紗合股加拈而成,紗線加拈均勻,為S拈向。專家據此推斷,紡紗的人是用左手轉動轉盤,右手加添麻纖維進行勻拈的。合股加拈也是這樣進行。這種手工紡麻方法世代相傳,一直到了近代。
秀美麗家鄉,讀者“點讚石家莊”
網友留言摘錄
綾羅綢緞商代就有了,以前一直以為電視中描述的,比如紂王的宮女穿的那么漂亮,是假的,是我錯了。為祖先掌握這么先進的紡織技術自豪,為石家莊先民們自豪。
——網友“驚鴻一瞥在昨日”
聽說台西遺址中還出土了紡錠的機件,據此推斷當時已經有了紡車。其實這也可以重點寫一寫的。
——網友“已經多年不看足球”
2014年惡補了台西遺址中的多個世界第一資料,祖先確實很了不起的,點讚,必須點讚。
——網友“飲酒不必杜康”
一聽說手術刀,感覺冷冰凍的,其實古代的手術刀不是鋼的,是石頭磨製的,可能也非常鋒利吧。我的問題是,做手術時應該也不麻醉吧,會不會感染?哈,問多了,這個不容易回答的。
——網友“小熊維尼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