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矽酸鎂藥典標準
品名
三矽酸鎂
Sanguisuanmei
Magnesium Trisilicate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為組成不定的矽酸鎂水合物(Mg2Si3O8·nH2O)。含MgO不得少於20.0%,含SiO2不得少於45.0%;SiO2與MgO含量的比值應為2.1~2.3。
性狀
本品為無砂性感覺的白色細粉;無臭,無味;微有引濕性。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不溶。
易受無機酸分解。
鑑別
(1)用鉑絲環蘸取磷酸銨鈉的結晶數粒,在無色火焰上熔成透明的小球後,趁熱蘸取本品,熔融如前,二氧化矽即浮於小球的表面,放冷,即成網狀結構的不透明小球。
(2)取本品約0.5g,加稀鹽酸10ml,混合,濾過,濾液用氨試液中和後,顯鎂鹽的鑑別反應(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Ⅲ)。
檢查
取本品約0.30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鹽酸滴定液(0.1mol/L)與水各50ml,置37℃水浴中,保溫2小時(應時時振搖,但最後15分鐘應靜置),放冷;精密量取上清液50ml,加甲基橙指示液1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滴定剩餘的鹽酸液。按熾灼品計算,每1g消耗鹽酸滴定液(0.1mol/L)應為140~170ml。
取本品4.0g,加水60ml,煮沸15分鐘,用2~3層濾紙濾過,濾渣用水分次洗滌,合併洗液與濾液,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取25ml,加酚酞指示液2滴,如顯淡紅色,加鹽酸滴定液(0.1mol/L)1.0ml,淡紅色應消失。
取本品1.0g,加硝酸4ml與水4ml,加熱煮沸,時時振搖,加水20ml,搖勻,放冷,濾過,濾渣用少量水分次洗滌,合併洗液與濾液,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5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A),與標準氯化鈉溶液5.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5%)。硫酸鹽 精密量取氯化物項下的供試品溶液5ml,加水30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B),與標準硫酸鉀溶液5.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5%)。
取上述游離鹼項下剩餘的濾液25ml,蒸乾,熾灼至恆重,遺留殘渣不得過15mg。
取本品約0.5g,精密稱定,在700~800℃熾灼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30.0%。
取本品3.0g,加鹽酸5ml與水40ml,煮沸20分鐘,放冷,加酚酞指示液2滴,加濃氨試液至溶液顯粉紅色,再加0.1mol/L鹽酸溶液1ml使成微酸性,濾過,濾渣分次用水少量洗淨,洗液與濾液合併,滴加氨試液至溶液顯粉紅色。加0.1mol/L鹽酸溶液8ml與水適量使成75ml,搖勻,分取25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取本品1.0g兩份,分別置25ml量瓶中,一份中加鹽酸6ml,振搖使氧化鎂溶解,再緩慢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濾渣用少量鹽酸溶液(6→25)分次洗滌,合併濾液與洗液,置50ml量瓶中,加入5%高錳酸鉀溶液0.5ml,搖勻,滴加5%鹽酸羥胺溶液至紫色恰消失,用鹽酸溶液(6→25)稀釋至刻度,作為供試品溶液;另一份中精密加入標準汞溶液(精密量取汞單元素標準溶液適量,用水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含汞0.1μg的溶液)5ml,同法操作,作為對照品溶液。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Ⅳ D第二法),在253.6nm的波長處分別測定,應符合規定(0.00005%)。
精密量取氯化物項下的供試品溶液20ml,加鹽酸5ml,加水3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J第一法),應符合規定(0.0005%)。
含量測定
取本品1.5g,精密稱定,精密加硫酸滴定液(0.5mol/L)50ml,置水浴上加熱15分鐘,放冷,加甲基橙指示液1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滴定。每1ml硫酸滴定液(0.5mol/L)相當於20.15mg的MgO。
取本品約0.4g,精密稱定,置瓷皿中,加硫酸3ml與硝酸5ml的混合液,待作用完全,置砂浴上蒸乾,放冷,加稀硫酸10ml與水100ml,煮沸使鎂鹽溶解,上層液用傾瀉法經無灰濾紙濾過,殘渣用傾瀉法以熱水洗滌3次,洗液一併濾過,最後將殘渣移置濾紙上,用熱水洗滌,將殘渣連同濾紙置鉑坩堝中,乾燥,熾灼灰化後,再熾灼30分鐘,放冷,精密稱定。再將殘渣用水濕潤,加氫氟酸3ml與硫酸3滴,蒸乾,熾灼5分鐘,放冷,精密稱定,減失的重量,即為供試量中含有SiO2的重量。
類別
抗酸藥。
貯藏
密封保存。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矽酸鎂說明書
藥品名稱
矽酸鎂
英文名稱
Magnesium Trisilicate
別名
三三矽酸鎂;三矽酸鎂
分類
消化系統藥物 > 制酸及胃黏膜保護藥
劑型
片劑:0.3g。
矽酸鎂的藥理作用
矽酸鎂不溶於水,可吸收胃內的游離酸而起制酸作用。其中和胃酸作用弱,緩慢而持久(4~5h)。中和胃酸不產生二氧化化碳,中和胃酸後所產生的膠狀二氧化矽可覆蓋在潰瘍表面,具有保護作用。並可吸收胃腸內的毒素、細菌及氣體等。大劑量時有輕瀉作用。
矽酸鎂的藥代動力學
口服吸收緩慢,約10%的鎂自腸道吸收,服藥後2~8h起作用,持續時間長,但中和胃酸的能力低。
矽酸鎂的適應證
趙越
矽酸鎂的禁忌證
氫氧化化鋁
注意事項
氫氧化化鋁
矽酸鎂的不良反應
可致輕瀉。腎功能不全者長期大量套用可致高鎂血症。
矽酸鎂的用法用量
每次0.3~0.9g,每天3次,空腹或兩餐間服。
藥物相互作用
可影響抗毒蕈鹼藥物、四環素、異煙肼、左旋多巴、氯丙嗪類的吸收,應避免同時服用。
專家點評
矽酸鎂為抗酸藥。主要用於胃酸過多症。但作用緩慢、持久、不產生氣體,能保護胃黏膜,並有輕瀉,吸附作用。長期服用可能引起尿結石。
製法
將矽酸鈉,硫酸鎂,氫氧化鈉經預處理後,反應生成三矽酸鎂沉澱。再經過漂洗,壓濾,乾燥,粉碎製得三矽酸鎂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