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冊

石鼓文冊

石鼓又稱"獵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字刻石,因由10塊堅硬的花崗岩鑿刻成鼓形而得名。在這些鼓狀的石頭上鐫刻著篆書文字,人稱石鼓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鼓文冊
  • 館藏地點:故宮博物院
  • 拓本年代:明代
  • 雕鑿年代:先秦時期
年代,文獻資料,

年代

關於石鼓的雕鑿年代歷來說法不一。王國維、郭沫若、馬衡、唐蘭等考證為先秦刻,但對於確切時間看法不同。唐蘭先生考證為秦獻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原石現藏故宮博物院。

文獻資料

石鼓名稱取所刻詩篇的前兩個字,即《吾車》、《田車》、《鑾車》、雨》、《作原》、《而師》、《馬薦》、《吾水》、《吳人》。其內容系君王臣公們的征旅漁獵,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每首詩十八、九句不等,為四言詩。
唐時即有《石鼓文》拓本,但未見流傳。目前可見最早拓本是明代安國"十鼓齋"藏的3本宋拓,即"先鋒本"、"中權本"、"後勁本",現都已流傳日本。故宮博物院所藏為明代拓本,孫克弘舊藏,後歸朱翼 ,朱氏去世後,家屬遵其遺囑捐獻故宮博物院。 此《石鼓文》冊拓本濃墨精拓,麻紙挖鑲裱。每半開縱28.4cm,橫15.5cm,共18開半,每開6行,行5字。缺第八鼓,第五、七、十鼓每行只存一、二字。拓本有翁方綱、吳雲、蔡文陛等跋16段。鈐"翁方綱嘗觀"、"吳雲平齋曾讀過"、"王廣之印"、"黃菏汀四十七歲後所得"等收藏印130方。拓本每鼓前有紅色標號字型,據翁方綱跋為孫克弘書。拓本有附本二:一為《石鼓文音訓》拓本,共20開,額半開,2行5字,音訓19開半,每開10行,行13字,至元年間潘迪書,茅亮刻石,鈐印2方;二為《周伯琦臨石鼓文》墨跡,共13開,每開6行,行5字,前附頁有無款小楷題簽一,鈐 "周郎"、"安元忠印"等印26方。 是本《 飯鬧 鯉"、"黃帛"、"氐鮮"等字未損,"以"字大半尚存,《鑾車》鼓"遒車載道"之"載"字尚存。經唐蘭、馬子云先生審定,為明初拓。
《石鼓文》文字為大篆,形體特徵獨特,書法古茂遒朴。唐張懷 《書斷》云:"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 拓本翻刻眾多,以阮元、張燕昌等所刻"天一閣本"為最優。 此刻在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董 《廣川書跋》、陳思《寶刻叢編》,明楊慎《金石古文》,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張彥生《善本碑帖錄》、楊震方《碑帖敘錄》等書中均有著錄。郭沫若有《石鼓文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