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魂廣場
- 外文名:STONE SOUL SQUARE
- 別名:綏德黃土文化風情園
- 類型:鄉土景觀/地標建築
景區背景,景區導覽,景區介紹,雌獅,雄獅,石獅博物館,“石魂”照壁,石獅柱圖騰,獅柱磴道,五“鼓”豐登,城牆,獅崖,陝北窯洞,石城樓,摩崖石刻,華彩綻放,劉文西兩次題字 黃土畫派寫生團採風,曾成鋼題字,任法融題字,中國·綏德國際石雕文化藝術節,“祈福綏德 喜迎新春”活動,《魅力中國城第二季 平涼VS榆林》,
景區背景
石魂廣場是榆林市、綏德縣十二五期間的重點文化旅遊項目,2010年,綏德縣將這裡規劃為文化旅遊項目"黃土文化風情園"的主入口,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榆林市振興南部辦公室投助資金6200萬元立項。項目由綏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少生創意並主持實施,西安美院建築環境藝術系吳昊、胡文教授主持規劃設計,鄧耀東同志任項目總工,鮑武文、鮑洪文、王玉舟石雕企業承建。項目建設歷時3年,於2016年年底竣工。
景區導覽
石魂廣場景區共有12處遊覽打卡點。
景區介紹
雌獅
雌獅高19.5米,由1117塊石頭雕刻而成。
雌獅位於廣場之西,口中安放慈悲的觀音菩薩,腳下是兩隻正在嬉戲玩耍的幼獅。石獅仿佛在告訴我們,生命是一場周而復始的循環,唯有愛是永恆的。
雄獅
雄獅高19.95米,由1119塊石頭雕刻而成,是中國迄今最大的石獅。
雄獅位於廣場之東,口中安放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馱負石獅者為贔屓,相傳獅與贔屓皆為龍子,贔屓“力大無窮,可背負三山五嶽”。巨獅腹中陳列有收藏自民間的各類精品石獅,可謂“獅中有獅”。
獅子頭上盤卷著44個像雲朵一樣飛旋的螺髻,好像在記錄時光的紋理。底座四周刻有寓意吉祥的團壽、蝙蝠以及萬字紋等傳統圖案。
石獅博物館
巨獅腹中建有石獅博物館,獅中有獅的博物館國內外為首例。其主展區在巨獅腹內一樓大廳,大廳由三根石柱支撐,石柱共分四層,每層都以不同時期的石獅為主要雕刻內容。
雌雄巨獅腹內建有集自然、人文、民俗、建築與石獅相結合的仿生石獅博物館。A、B兩個展館都分為四個展區,第一、二、三展區展示收藏的365個不同時期的民間石獅,大小不一、姿態各異。牆壁與石柱上雕有不同時期的經典石獅圖案,仿佛穿越歷史,一日看盡千年獅文化。走道的石壁採用陝北傳統的細鏨出面工藝紋飾均勻整齊,地域色彩濃郁。
第四展區位於巨獅口中,是宗教文化展區,兩館分別雕有觀音菩薩和文殊菩薩像。
大廳由三根石柱支撐,石柱上雕有不同時期的經典石獅圖案。
博物館內牆壁四周開窯洞形狀的小龕收藏陳列著各種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的石獅子。
石獅博物館大廳前方額上有創意獨特的“綏德五鄉”石刻圖。
綏德擁有“秧歌、民歌、嗩吶、剪紙、石雕”五項民間文化之鄉的美譽。石刻圖上中間兩名舞者共捧博山爐,腰間一人掛鼓,一人掛嗩吶;左一為女性手執剪刀,正在剪紙;左二為男性腰別鐵錘,手捧石獅;右一為女性張口在唱民歌,腳上亦有小鳥似在鳴唱;右二為一男性舉傘舞起了秧歌。
“石魂”照壁
“石魂”照壁為石魂廣場的主題,長14.93米,高8.11米,融合了陝北窯洞院落隱壁牆的建築元素,為國內最大的純石材雕造照壁。
照壁右側是一幅龍戲火珠圖。一條巨龍盤於雲海之間,龍頭對著一顆火珠。照壁左側是一幅鳳戲牡丹圖。
石獅柱圖騰
石獅柱圖騰位於石魂廣場中央,柱高21米,呈方柱體,為石獅園中最高的石雕作品。柱身四面雕刻有48幅神態各異的獅子浮雕,薈萃了歷代石獅的經典造型。48為易經數理之吉數,寓意“德智兼備,威望榮達”。
柱頂獅頭攏聚,怒目蒼穹。柱頂四面下垂包袱角,邊飾青銅紋樣波曲紋,中置雲頭挑石。柱底一層是精衛填海圖,第二層為古代龍紋,底座四個方位四隻獅子雄視四方。
石柱上的48隻石獅的原稿,既有宮廷石獅、陵墓石獅,又有園林石獅、鎮山石獅,是從上千個有著時代烙印的石獅樣式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東漢時代開啟了中華石獅藝術的大門,漢代石獅雄健壯實,凝聚力量(圖中第三行右二即為現存最早的石獅,位於山東省嘉祥縣的武氏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石獅品首挺胸,充滿活力。隋唐時期的石獅體態飽滿,氣勢威猛,宋代的石獅從王者的神氣邁向了平民的世俗,裝飾味濃重。明清時期的石獅則向精緻細膩和裝飾華麗的方向發展。
一根圖騰柱就是一部石獅雕刻藝術的發展史。
獅柱磴道
獅柱磴道是入園必登之道,拾級而上,兩邊是對稱排列的34根石獅柱,獅柱上的每隻石獅都具有中國北獅的鮮明個性。獅桂上的石獅與磴道兩側的兩尊巨獅共36尊。36暗含36天罡之意,天罡是降妖伏魔、守護天宮的神將,這裡的36尊石獅同樣具有鎮守一方、平安萬家的寓意。
每根獅柱通高約16.6米,柱體用塊石錯縫平砌而成,正前方雕有鋪首銜環,其餘三面鑲嵌空白石板留待後人去題詞,柱體下方是綏德出土青銅器的經典圖案。
五“鼓”豐登
居於中心位置的最大的石鼓直徑8.3米,鼓面順時針環繞的五隻走獅,寓意“五獅(世)同堂”。鼓身雕鋪首銜環,八隻蹲獅下刻有龍、麒麟、蝙蝠、牛、鳳凰、鹿、貔貅、馬等傳統吉祥圖案。
城牆
綏德自古為邊塞要地,秦代扶蘇、蒙恬在此駐軍,漢朝李廣戍守時留下射虎的傳說故事。唐代以前綏德城郭建設已無考。北宋熙寧二年(1069)置綏德城,不久,由鄜延宣撫使郭逵主持在疏屬山腰新建城池,即如今的綏德縣城。此後,金代、明代都曾進行過較大的增修。綏德縣城共設城門四座:東“鎮定門”,南“安遠門”,西“銀川門”,北“永樂門”。城外二水繞流,四山作屏,形勢險要。20世紀70年代開始,縣城建設加快,先後拆除了南、西、東城門和大部分城牆,只留下一座永樂門。
為留住記憶,反映源遠流長的人文歷史,石魂廣場建設了古城牆景觀,一道蜿蜒連綿的城牆,將以古綏德四座城門為原型的烽火台連線起來,城台、炮樓、女牆、垛口綿延於廣場四周,加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石城樓,讓人回想起金戈鐵馬時代綏德的津關險塞之軍事地位。
獅崖
獅崖位於廣場石崖的東西兩側。獅崖是景區主體雕塑的延伸,使景區更為壯觀渾樸。
⑴獅崖(東)
崖壁上的造像依據崖壁的天然形狀創作,隨形取象,點綴雕琢,但求神似。28米高的走獅,13米長的雲龍,在崖壁上威風凜凜,神威畢現。旁邊“天佑善者”四字是對崖上雕刻作品的詮釋。
崖壁下三根9米高的龍柱精雕細刻,龍騰雲翔。
⑵獅崖(西)
獅崖(西)利用石魂廣場兩旁百米長的天然崖壁,雕刻出以獅子為主體的50餘幅圖像,畫面古樸斑駁,與崖壁渾然一體。最大的一幅獅面像與崖壁等高,生動傳神,赫然醒目。“龍龜葫蘆”“河圖洛書”等遠古圖像紋飾的鑿刻,使獅崖更添意境。
獅崖(西)崖壁旁一尊6米高的石獅拙樸大氣,威猛雄強。一旁鐫刻的“醒獅”二字讓人想到拿破崙的名言:“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一日覺醒,將會震驚世界!”醒獅也在時刻提醒著我們:生命本身就是奇蹟,每個人都要勇敢地追求夢想,勇敢地創造奇蹟!
依據岩壁形狀與紋理雕刻岩畫是石魂廣場的一大亮點,又在天然台階上放置了一些石獅雕刻,形成一個立體的空間,構成一個群獅喧鬧的世界。
陝北窯洞
石魂廣場遊客中心建有5孔體量宏大的窯洞,整體建築風格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內部為四層全框架結構,地上兩層為服務區,地下兩層為停車場和石刻博物館。外部建築展現了陝北窯洞的建築藝術,青石板鋪地,梅花牆砌頂;窯前石獅守院,窯上龍首托檐
窗台下方立面是10幅反映四季景物變化的石刻畫面,窗戶上是“萬字格”“壽字格”“蛇抱九顆蛋”“富貴不斷頭”等吉祥喜慶圖案:窯面上最有神鑫,窗台下留有“貓洞”,盡顯陝北民俗生活細節。
門窗是窯洞的臉面,其中的圖案大多數為幾何紋樣、漢字紋樣以及花卉紋樣,表現福祿富貴、子嗣興旺、平安長壽的主題,是獨特的地域民俗文化產物。
遊客中心的五孔大石窯門窗是傳統木建的典型代表。五個窯洞是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觀念設計的,門窗最高處的天眼雕飾的正是木、火、土、金、水五個字,又暗合東、南、中、西、北五位。門窗的大框架採用傳統樣式“雙平戧”,形成了“天、地、人”三才的結構格局,全部使用傳統工藝榫卯結構組裝而成,按照“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傳統陰陽觀念,所有的窗欞子是單數,所有的窗格子是雙數。其中,天窗部分的主體窗欞格子是為“圓天旋轉”的斜格子;下部門的部分為“地不動而四時分”的正方形格子。五架門窗東邊第一是為春,窗格子以春天福字式的“十字嵌海棠”“冉字雙燈”為主;東邊第二為夏,窗格子以夏天祿字式的“雙交望月嵌牡丹”和“萬字不斷頭”為主;中間為長夏,窗格子以大地母體符號“貫錢”和“五行土為中”之五行符號為主;西邊第一為秋,窗格子以秋天禧字式的“冉字”和“盤腸”為主:西邊第二為冬,窗格子以冬天壽字式的“雙壽字”和“龜背”為主。
窯腿上建有天地神樓,斗拱飛檐,頂為五脊六獸,底座為須彌座,上有壽字錦鋪,立柱刻“天高懸日月,地厚載山河”字樣對聯。萬物生長都離不開天與地,陝北人對土神特別敬重,認為土神是守護宅院的大神。
緊連窯洞的長25米的景區照壁是窯洞的“院牆”,5組精美的“獅子滾繡球”浮雕與窯洞的建築藝術相映生輝。
石城樓
石城樓居於通往黃土風情園後山景區的兩山夾道口。山門城樓高23.7米,大到橫樑立柱,小到吻獸瓦當,均由天然石材雕建。飛檐斗拱,巍然雄峙,與兩邊山崖上的古城牆、烽火台連為一體。雉堞逶迤,燧台高聳,呈現出古上郡“軍事重鎮”的意境。
城門上的“乾元得路”四字取意“自然萬物,生生不息”。
城樓為重檐歇山頂,飛檐翹角,構造精巧美觀,屋頂檐角安裝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等蹲獸,完全用石頭打造的城樓無論是技術還是藝術都開了城樓建築的先河。
城樓內供有道教神仙塑像,牆辟上刻有反映邊塞遊牧、狩獵、耕耘生活的畫面。城樓內有五福殿,立有“福、祿、財、壽、喜”五尊26米高的銅鑄神像,這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銅像,千百年來老百姓的心目中最喜愛這些神仙,希望五星照耀,人間祥瑞。
摩崖石刻
石魂廣場北側石崖上,墓刻有不同年代中華名人及綏德知名人士讚美綏德的題書30餘塊。城牆下散放著一群白色石羊,寓意“綏德漢”神采飛“羊”(揚)、名“羊”(揚)天下。崖基是190米長的浮雕畫卷,展示了綏德從古到今作為“旱碼頭”的繁華商貿景象和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滄桑巨變。
摩崖石刻北邊有怪石臨空突兀而起,下面形成的天然洞窟里安放了神態各異的“三佛”“四菩薩”“二羅漢”九尊石雕像。雕刻與崖壁渾然一體,自然與人文相得益彰。
華彩綻放
劉文西兩次題字 黃土畫派寫生團採風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劉文西先生一次次踏上陝北這片黃土地,他愛陝北,一生的創作都是圍繞陝北這片黃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黃土高原深厚的歷史文化,是黃土畫派創作的源泉和基地。劉文西先生曾兩次為石魂廣場題字。
2015年,黃土畫派劉文西(左三) 關東畫派趙華勝(左二) 嶺南畫派陳永鏘(右一)三位大師齊聚石魂廣場,他們共同推選劉文西為這裡留幾個字。劉老欣然應允,說“雖現不提倡說天下第一之類的話,但今我還是只能書寫'天下第一獅’”。
2011年9月,人民藝術家劉文西率黃土畫派人員第二十二次來陝北寫生時,觀摩了正在建設的石魂廣場,並親筆題寫了“綏德黃土文化風情園”。
劉文西對石魂廣場的建設非常關心。2014年他率團第二十四次踏上陝北高原,在石魂廣場採風。
曾成鋼題字
2017年,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曾成鋼在參加“中國綏德國際石雕藝術節”時,對石魂廣場的建築讚不絕口,並題寫了“黃土雄風”。
任法融題字
2018年,第七屆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世界宗教和平會議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任法融參觀石魂廣場後為石城樓“五福殿”題寫了匾額。五福是中國古代關於幸福觀的五條標準,賜五福、降好運,只有五福臨門才是十(獅)全十(石)美。
中國·綏德國際石雕文化藝術節
2017年9月29日,中國·綏德國際石雕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在石魂廣場降重舉行,120餘名中外藝術家攜手打造石雕藝術新高地。藝術節全面展現陝北綏德濃郁的黃土文化、石雕文化、城市魅力和國際石雕文化,揭開綏德石雕藝術嶄新的一頁,開啟綏德國際石雕文化產業品牌建設的新探索。
“祈福綏德 喜迎新春”活動
2018年2月22日,“祈福綏德喜迎新春”活動在石魂廣場舉行,中國道教協會前會長任法融主持了祈福納祥儀式,開設公益祈福粥廠,免費供遊客食用。“祈福綏德喜迎新春”活動以陝北綏德民俗文化為主要載體,注入節慶、旅遊、商業、餐飲等文化元素。
《魅力中國城第二季 平涼VS榆林》
2018年7月29日,來自陝北綏德、米脂、橫山等地的共1500名優秀民俗表演藝術家集聚石魂廣場獻藝,嗩吶聲震天動地,氣概豪邁的腰鼓表演令人眼花繚亂,表演視頻在《魅力中國城第二季平涼vs榆林》中播出。綏德是榆林市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美食美景、產業優勢最具特色的縣城,石魂廣場集中體現了“文化+旅遊+城市品牌”的深度融合,視頻的播放為“魅力榆林”增光添彩,讓綏德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