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馬鎮位於
大足區城東南部,距縣城12公里,幅員面積5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萬畝,轄9個村(居)委員會,88個社,總人口3.4萬餘人,有黨支部20個,黨員784名。2006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41億元,實現財政稅收213.43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200萬元。2009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61億元,實現財政稅收453.9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49萬元。
基本情況
石馬鎮位於大足東南部,距大足城區12公里,幅員面積5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萬畝,轄9個村(居)委員會、86個社,總人口3.5萬人,城鎮建成區面積1.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24.85%,城鎮常住人口6187人。政府現有機關幹部75人,設有5大綜合辦事機構、5箇中心站所。
全鎮農業基礎較好,水利資源豐富,電力、通訊發達,道路交通便利,商貿市場繁榮,投資環境寬鬆。全鎮鄉鎮企業起步較早,形成了機械加工、建材、五金鑄造為主體的地方工業體系。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石門山摩崖造像、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跑天主教堂和風光秀麗的躍進湖水庫,旅遊開發價值較高。近年來我鎮先後被國家、市、縣評為“全國體育先進鎮”、“重慶市小集鎮建設試點鎮”和縣級“小康鎮”、“文化先進鎮鄉”。
石馬鎮歷史
石馬鎮因
乾隆皇帝乘御馬到此訪賢而得名。相傳,乾隆皇帝騎著御馬路過此地,隨從
太監將御馬拴在一砣石頭上,馬渴急了,用前蹄在地上狠刨,便刨成一個土坑,坑內冒出一小股清泉,清徹透涼。御馬喝足了水,乾隆皇帝才乘御馬離開。後來人們路過這裡,發現拴馬的石頭形如馬頭,馬蹄刨成的土坑成了一口水井,因此,人們把拴馬石頭叫做“馬腦殼石”,馬蹄刨的坑叫做“馬腦殼井”,此地就取名為“馬刨場”。後來又逐漸成為成渝交通要道,故又稱“馬跑場”。1956年,石門鄉併入馬跑鄉,定名時用石門鄉的“石”, 馬跑鄉的“馬”組建成為了今天的“石馬”。
特色旅遊資源
(一)山水田園夢想地——石馬躍進湖
躍進湖建於1958年,緊臨石門山石刻,水面1179畝,蓄水量680萬立方米,湖泊周邊屬淺丘地貌,植被茂盛,湖泊依偎青山、起伏蜿蜒、逶迤曲折、溝叉縱橫。春時嫩芽點綠、春陽慵懶、湖水氤氳;夏來綠蔭圍湖、蒼翠欲滴、鶯飛燕舞;秋至碩果纍纍、湖光流韻,層林盡染;冬來雲蒸霧繞、雪裹山林、如臨仙境。湖中白鷺和野鴨棲息,扁舟似蝶,為躍進湖平添無限雅趣。湖邊小島形態各異、清幽靜謐、空氣清新。
(二)異域風情體驗地——石馬真原堂
石馬
天主教堂——真原堂,是重慶市最大的一座百年教堂。該教堂是清代光緒年間震驚中外的余棟臣起義反洋教後,由法國羅蘭神父利用清王朝賠款主持修建的大型教堂,該教堂占地8880㎡,建築面積4400㎡。教區內有上天之門、鐘鼓樓、聖母殿、永經堂、傳教堂及神父、教友居住房屋等場所,以及修道院遺址。教堂內異域風情特色彰顯,建築風格獨特,古樹林立、壁畫眾多、故事豐富,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令遊客驚異和讚嘆。2009年石馬教堂重新修繕,修繕過程中,在鐘樓基石下挖出1米方正刻有“真原堂”金粉大字的三塊石板,以及聖女小德蘭埋藏在石馬地下的一封神秘來信、宋慶齡女士捐贈修道院救助抗戰孤兒等典故給這座教堂增添更加神秘的色彩。
現在,每年4月的復活節、5月的降臨節、8月的聖母升天節、11月的追思節,特別是12月的聖誕節,都有中外遊客前來參加和觀光遊覽,在愉悅中感受西方文化的悠深情趣。
(三)世界文化遺產地——石門山石刻
石門山石刻,刻於北宋
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至南宋
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完成,距今已有千年歷史。該石刻位於石門山之巔,因其山兩巨石夾峙如門故名。其沿岩造像,共13
龕窟,或仙或釋、或諸鬼神,皆玲瓏萬狀,鬼斧神工,精妙絕倫。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2月入選《
世界遺產名錄》。
石門山石刻鑿刻有造像的崖面全長約72米,崖高3~5米,共16窟,題材主要為佛教和道教的人物故事。此外還包括有造像記、碑碣、題刻等。石門山石刻是
大足石刻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佛、道教結合石刻群,其中尤以道教題材諸窟的造像最具藝術特色。作品造型豐滿,神態逼真,將神的威嚴氣質與人的生動神態巧妙結合,在中國石刻藝術中獨樹一幟。
(四)紅色主題教育地——唐赤英故居
唐赤英(1903—1933),石馬鎮原實幹村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紅三軍參謀長),曾是
劉伯承元帥留學蘇聯的同學,也是
賀龍元帥在洪湖的戰友。1933年初,在湖北省鶴峯縣太平鄉毛壩被迫害,含冤離世。1945年,中共“七大”追認唐赤英同志為烈士,列入中共中央組織部、軍委總政治部編印的《軍隊烈士英名錄》。
唐赤英烈士故居為清代民居,占地近200平方米。2012年,石馬鎮按“少年救國,足踏革命路”、“受命赴湘鄂,組織反圍剿”、“
夏曦再‘肅反’,赤英遭迫害”、“後輩承意志,萬代仰赤英”四部分,圖文並茂地展示了唐赤英愛黨愛國、救國救民的人生軌跡,並製作了《
血色傷痕》電視專題片進行展播。目前,該基地已成為大足區共產黨員
紅色教育基地,對外開放。
鄉村旅遊
(一)以躍進湖為主線,突出山水田園特色,打造特色休閒旅遊項目
體育休閒產業
沿躍進湖20公里環湖路打造一條集垂釣、騎行、長跑、競走等體育健身項目為一體的騎行綠道,讓城市居民在原生態的環境裡呼吸新鮮空氣,欣賞美麗景色,放鬆自我、舒緩壓力,減輕焦慮,實現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養生養老產業
力爭打造集文化資源與自然資源於一體,將運動、醫療、宗教、文化等養生方式相結合的立體式養生養老產業園區,為養生養老人群提供高品質、多方位、個性化服務。
安全體驗產業
規劃建設安全教育體驗中心,涵蓋居家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兒童校園安全、危化品安全、公共安全等教育體驗板塊。在各個板塊內結合安全生產實際,通過實物展示,互動問答,模擬體驗等方式,給體驗者普及相關知識,帶給大家真實的體驗。
特色農耕文化產業
農耕生產體驗系列。瓜果採摘、栽樹種花、挖竹筍、采野菌、插田種菜等;
農耕生活體驗系列。鄉村飲食品嘗、鄉村食品製作(如豆腐、年糕、米麵、腐乳等的製作)、鄉村生活用具體驗、傳統工藝製作(如繡花軋花、手工編織、石刻雕塑、家具製作等)、特色民宿打造(按照“一宿一特”原則,打造一批內容多元、主題鮮明、富有創意的農耕文化民宿集群);
.鄉村娛樂系列。鄉村歌舞、鄉村篝火晚會、鄉村體育競技、鄉村聯誼等;
鄉村節事活動。依託建福寺架香廟會,根據本地現存的農耕文化習俗和歷史,以二十四節氣為順序進行農耕文化節事活動設計,做到季季有節,消除旅遊淡旺季,保持遊客新鮮感,提高遊客重返率。
(二)以真原堂為主線,突出西方文化特色,打造異域風情旅遊項目
打造西南地區最大的教堂婚慶基地。
依託石馬鎮百年教堂,把西式婚禮做成特色產業,在教堂舉行婚慶、婚宴、婚禮儀式等;教堂周邊發展婚紗、婚戒等鏈條產業;教堂門口設計廣場商圈和歐式花園,打造一條歐洲小鎮風格的步行街。
打造具有西方特色的宗教文化廣場。
以天主教堂及宗教文化廣場吸引遊客遊覽觀光,讓遊客了解西方宗教文化。
(三)以石門山石刻為主線,突出宗教文化特色,打造世界遺產旅遊項目
開放石門山石刻
適當提檔升級石門山石刻景區環境。修建龍銅公路至景區大門300米旅遊公路及停車場,與原步行道形成環線,完善接待設施等,向遊客開放石門山石刻,並對外推出“20元看重慶最便宜的世界文化遺產”行銷宣傳口號。
培育文創產業
依託石門山石刻,在石門山和躍進湖布置雕塑名師作坊和雕塑文化創意產業園,形成大足雕塑藝術產業研究、創製、展示、品賞、銷售聚集地。與川美等文創藝術學院合作,培育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與區內職教中心合作提供免費培養和實習,從而帶動大足數千名民間雕刻藝人重振大足千年雕刻藝術輝煌。
(四)以唐赤英故居為主線,突出紅色信仰特色,打造紅色文化旅遊項目
改善故居基礎條件
對石馬赤英街到唐赤英故居的公路進行翻修,使車輛能夠直接進入教育基地,並拓寬故居廣場,設定停車場、宣傳展箱等。
製作英雄雕像
在保留唐赤英故居清代民居原有面貌的同時,修建唐赤英烈士紀念館,在唐赤英故居前樹立一座英雄雕像,在廣場地面設計紅色故事浮雕。
建設魅力石馬
(一)廣泛開展宣傳推介
編輯出版《神奇石馬》等專門介紹石馬的書籍,精心製作《信仰如石以夢為馬》為主題的宣傳畫冊,製作石馬宣傳碟片,2015年主動參加“重慶市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的申報評選工作,規範對旅遊文化資源的文字說明,統一解說詞,並培訓專業解說人員。成功承辦“2014武漢天元·快樂垂釣擂台公開賽”。石馬真原堂每年舉辦近50場教堂婚禮,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吸引3萬餘人前來參觀祈求平安。
(二)不斷完善發展思路
2016年,石馬鎮提出打造“田園都市生活,幸福良緣小鎮”的基本思路,主要是提煉出石馬資源中“山水田園,愛情文化”兩個核心元素,著力從愛情文化、民宿文化、休閒體驗文化、養生養老文化、文化創意文化等方面,打造獨具特色的,具有更強吸引力的,充滿文化內涵的新旅遊目的地。
(三)全力開展招商引資
先後邀請國內、市內外近10家旅遊策劃、包裝企業、旅遊文化發展企業到石馬考察交流、宣傳和推介。目前,已有瀚華集團、中國月季協會等三家企業對在我鎮投資有濃厚興趣,並開始做前期方案。這些企業涉及的領域包含民宿、消防安全體驗、月季展、籃球訓練基地等。
(四)不斷推進基礎建設
完成了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保規劃和風貌改造設計工作;完成了石門山石刻,石馬真原堂,躍進湖旅遊資源調查,新建了紅色教育基地——唐赤英烈士故居,新修環湖公路8公里,高標準打造自然水域垂釣基地,投入1200萬元完成石馬真原堂修繕工程並對外開放,城鎮道路全部“白改黑”,新安裝路燈,設定垃圾箱,在躍進湖周邊三個村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項目。
(五)有效實施資源管控
全面調查摸底躍進湖周邊土地權屬,對有爭議的採取法律、協商等手段釐清權屬關係。嚴格控制躍進湖周邊的產業引進和布置,嚴格控制農房建設,採取措施保護水資源水質,保障湖周邊及山體、林木、生態不受破壞。
所獲榮譽
石馬鎮先後被國家、市、縣評為“全國體育先進鎮”、“重慶市小集鎮建設試點鎮”和縣級“小康鎮”、“文化先進鎮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