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石馬寺石窟開始鑿群像於三沙岩巨石周圍。
宋熙寧元年(1068年),《壽聖寺記》碑載,石馬寺由岳海捐創,共修蓋佛殿、房廊、屋宇等30餘間。同年三月二十六日“特賜‘孝聖寺’為額”。
金大定年間(1161年~1189年),據石馬寺內七區《重修石馬觀音閣記》碑文記載,石馬寺重修。
元至正年間(1341年~1368年),石馬寺兩次修繕。
明天啟四年(1624年),石馬寺再次修繕。
文化革命十年間,“破四舊、立四新”,紅衛兵在別有用心的政治人物的煽動下,將石馬寺石窟珍貴歷史文物砸毀。
2004年,昔陽縣政府鼓勵社會各界積極修繕石馬寺石窟。
2013年11月,制定了《石馬寺石窟保護利用規劃》,劃定了保護區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區域。
建築格局
石馬寺石窟開始鑿群像於三沙岩巨石周圍,巨石排列呈“品”字形。北側巨石最大,四面皆鐫龕像。南側巨石背靠石馬山,西、北二崖鐫造龕像。西側巨石位置偏低,僅東崖鐫造龕像。
主要建築
一號窟
一號窟為石馬寺三個石窟中規模最大者。一號窟門圓拱形,高130厘米,尖拱龕楣飾捲雲紋,兩側方形立柱。窟平面方形,深廣各280、高270厘米。平頂正中刻出邊長65厘米方形凹式藻井。周壁設三壁三龕低壇。一號窟東壁:即窟內正璧;北壁:龕形大小同東壁;南壁:與北壁同;西壁:窟門右側有一淺浮雕屋形龕。
三號窟
三號窟石馬寺三個石窟中保存最為完整者。三號窟門長方形,高150、寬140厘米。窟平面近方形,寬190、探170、高200厘米,平頂,三壁三龕式。三號窟東壁:即窟內正壁;北壁:方形抹角龕,高、寬各130厘米;南壁:方形抹角龕,高寬各130厘米。
文物遺存
造像
石馬寺石窟窟內造像的組合,三壁三佛為主流,唯3號窟南壁以菩薩為主像。單鋪組合以一佛二弟子居多,一佛二菩薩次之,一菩薩二弟子和一佛二菩薩二弟子的組合形式,僅見於3號窟南壁和1號窟屋形龕。窟內造像的特點:佛為磨光高肉髻,面相清瘞,身著褒衣博帶或雙領下垂袈裝,內著僧祗支,衣內引出雙帶,裙裾覆座前,呈八字展開,衣褶較密,略顯厚重,作平直階梯式,佛座除2號窟外均為長方形台座,2號窟為長方形束腰須彌座。菩薩面相清痘,頭戴蓮瓣高寶冠,寶繒向兩側上翹飛揚,帔帛橫肩下垂交叉於腹前打結,繞臂後揚至體側,下著羊腸裙,裙裾外擺呈銳角。
龕
76號龕:石馬寺摩崖造像中最大的兩龕之一。圓拱龕,尖拱楣上鑿出人字形凹槽,下懸一寶珠。龕高520、寬300厘米。造像為一佛二菩薩二力士,力士分立龕外。佛立姿,高460厘米,面相方圓,螺發,額中有白毫相,著雙領下垂袈。手皆殘,似施無畏與願印。淺浮雕二菩薩高210厘米,面相扁圓,頭戴三葉寶冠,帔帛在肩部呈三角形。龕外左右兩側鑿出方形淺龕,高180、寬90厘米,內淺浮雕二力士。
84號龕:尖拱龕高540、寬310厘米。造像為一佛二菩薩,主像釋迦牟尼高510厘米,此龕像為石馬寺遺存中最高大者。像通體經後世泥塑重妝,現胸部以下泥塑已完全脫落。從仍存的泥塑痕跡觀察,顯見重妝時大體是依據原刻的。面相方圓,螺發高髻。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裙裾外擺,衣褶稠密,線條流暢。手施無畏、與願印。跣足立於龕內。二菩薩通高170厘米。面相扁圓,頭戴蓮瓣寶冠,冠上飾花,寶繒上翹,又搭至肩。長頸飾項圈,帔帛在肩部呈三角形,又下垂腹前穿環打結至膝,復繞臂垂於體側。裙裾外擺成銳角,舟形背光。右菩薩右手提鎖狀物,左手持蓮花置腹前。左菩薩右臂上屈,手持寶盒,左手提淨瓶。皆跣足立於長方形佛台上。
歷史文化
北宋熙寧年間因像造寺,環巨石券圍廊,興建殿宇,並在大佛殿前鑿石馬一對,故山、水、寺,村皆名石馬。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3日,石馬寺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石馬寺石窟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洪水鄉石馬村北。
交通路線
上海市——京滬高速——青銀高速——天黎高速——石馬寺石窟
鄭州市——天黎高速——二廣高速——晉新高速——石馬寺石窟
北京市——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天黎高速——石馬寺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