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政府入口網站

石首政府入口網站,石首地石首地處湘鄂邊沿,位於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結合部,西抵公安,東臨監利,北接江陵,東南、西南與湖南省的華容、南縣、安鄉三縣毗鄰,省際邊界達113公里,素有“湘鄂門戶”、“鄂南明珠”之稱。江北屬江漢平原,江南屬洞庭湖平原,平原面積10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3%。地勢略呈西北高,中略低,向西南傾斜,最高點為東部桃花山的屯岩子山,海拔368.9米,最低為中部上津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首政府入口網站
  • 隸屬:石首人民政府
  • 實質:網站
  • 位置:湖北省南部
背景介紹,

背景介紹

石首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境內完好地保存了走馬嶺遺址等4處古文化遺址和范蠡墓等10多處名勝古蹟。焦山河走馬嶺古城遺址,代表人類早期文明的屈家嶺晚期文化;調關調弦亭,傳頌著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千古佳話;繡林亭、望夫台、劉郎浦,印刻著劉備在錦繡如林的石首迎娶孫夫人的動人故事……還有石首籍歷代名臣楊溥墓、王之浩墓、袁宗皋墓、張碧墓,向人們無聲地訴說著石首先人的氣節與忠貞,更有元稹、杜甫、陸游、黃庭堅等文人墨客在石首留下了流芳百世的詩文。名勝古蹟比比皆是,名人故事代代相傳,石首被列為我國長江文化長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楚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石首人文薈萃,民風淳樸,自古以來人才輩出,僅明代就有“三閣老、二尚書、一太史”彪炳史冊。近現代史上更是群星燦爛,孕育了黃松齡、鄧初民、王尚榮、宋一平、劉精鬆等一批黨政軍領導與知名人士。石首,歷史上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戰略要地,是著名的湘鄂西革命老區,市內留有紅軍樹等革命遺址163處。
石首擁有獨特的旅遊資源。東北部46萬畝的天鵝洲故道是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自然生態濕地,是麇鹿、白鰭豚等國家珍稀一級保護動物的繁衍生息寶地。1992年,國家在此建立了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一糜鹿保護區和白鰭豚保護區。區內擁有238種野生植物及天鵝、白鶴等156種珍稀動物,其中野生繁衍的1000多頭糜鹿成為世人矚目的獨特風景,2006年6月12日石首被國家林業部正式授予“中國麋鹿之鄉”稱號,天鵝洲被中國旅遊行銷年會認定為“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東南部的桃花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內,綿延45里的桃花山,雄倚長江南岸,橫跨湘鄂兩省,是洞庭湖平原與江漢平原交匯處的唯一山脈。其自然風光的清新秀麗、山水相連的天然神韻、蒼松翠柏的古樸虬勁、小橋流水的渾然詩意以及“荊楚第一竹鄉”的風土人情和“紅色革命”歷史的文化底蘊,使石首桃花山的風景區成為鄂南大地一個具有獨特韻昧的休閒旅遊度假勝地。
石首物華天寶,珍饈美味享譽中外。天鵝洲銀魚、六虎山綠茶等特產遠近聞名;筆架魚肚、七姊妹朝天椒、桃花山雞蛋被譽為“石首三寶”,享譽海內外。
石首水運條件得天獨厚,投資環境優越。黃金水道長江橫貫全境, 逆江而上,經荊州、宜昌,可達成渝;順流而下,過岳陽、武漢,可抵滬寧沿海。境內公路路網發達,與京珠高速、宜黃高速、江南高速及107、207、318國道相通,離荊東高速公路20餘公里,十分便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日臻完善,郵電、通信、電力、金融、交通等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增強。
多年來,石首充分發揮全省綜合改革試點市、全省擴權(縣)市、長江流域開放開發市和鄂南湘北邊陲市的優勢,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力推進“工業興市”、農業產業化、城鎮化等發展戰略,全市改革與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迅速崛起,農業穩步發展,商貿日趨活躍,先後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全國勞務輸出先進市、全國綠化模範市、全國綠色小康市,全省外貿出口及利用外資先進市,省級文明城、園林城、衛生城,全省最佳信用縣市和全省平安縣市。尤其是工業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先進市,工業增加值、入庫工商稅收年均增幅均保持在 20% 以上,並已形成了有規模、有效益、有後勁的精細化工、林產品加工、汽車零部件、棉花紡織等四大特色支柱產業,湧現出了楚源、吉象、萬向、裕豐等一批出口創匯企業和國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產品遠銷美、德、日、韓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貿出口連續多年居全省縣市前列。目前,四大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90%以上,其中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已被確定為全省52家重點產業集群。到“十一五”末,精細化工產業可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林產品加工產業可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
石首,一顆鑲嵌在長江之濱的明珠,一座發展中的新興旅遊城市,正在展現眩目的光芒。
石首人民,正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以更優惠的政策、更優質的服務、更飽滿的熱情,笑迎八方賓客前來觀光旅遊,誠邀五洲友人前來投資興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