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風車子葉,中藥名。為使君子科植物石風車子Combretum wallichii DC.的葉。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具有祛風除濕,解毒,驅蟲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瘡癤,蛔蟲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風車子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桃金孃目
- 科:使君子科
- 屬:風車子屬
- 種:石風車子
- 分布區域: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 採集時間:春、夏季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功效
祛風除濕,解毒,驅蟲。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瘡癤,蛔蟲病。
相關配伍
1、治風濕痹痛:石風車子葉、見血飛、大風藤各10g,水煎服。
2、治瘡癤:鮮石風車子葉適量,搗爛外敷。(1-2方出自《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 第1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8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性
石風車子又名瓦氏風車子、紫風車子、凌雲風車子、牛板金。藤本,稀為灌木或小喬木狀;幼枝壓扁,有槽,淡灰褐色,密被鱗片和微柔毛,以後鱗片與柔毛漸脫落,縱裂成纖維狀剝落,疏生,黑色皮孔。葉對生或互生,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稀卵形,長5-13厘米,寬3-6厘米,堅紙質,先端短尖或漸尖,稀鈍圓,基部漸狹,幼葉乾時變褐色,老時兩面無毛,乾時通常綠色,但均密被微小的圓形乳突,中脈及側脈表面下陷至微突出,僅中脈較明顯,側脈(5-)7-9對,在背面凸起,脈腋內有銹色至白色長硬毛;葉柄長5-10毫米,被褐色鱗片及微柔毛。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單生,不分枝,在枝頂排成圓錐花序狀,花序軸被褐色鱗片及微柔毛;苞片線形或披針形,長3-4毫米;花小,長約9毫米,4數;萼管較短,漏斗狀或近鐘形,長不及4.5毫米,外面上部被褐色鱗片,萼齒三角形,直立,長約1.5毫米;花盤環狀,邊緣及內外密被黃白色長硬毛,毛突出萼齒之外;花瓣小,長約1.5毫米,與萼齒等高,倒披針形,漸狹成爪;雄蕊8枚,超出萼齒約3.5-4毫米,長於花柱;子房四棱形,密被鱗片;花柱粗,無毛;胚珠4。果具4翅,近圓形或扁橢圓形,稀近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1-3.2厘米,寬2-3厘米,先端鈍圓、平截或微凹,基部楔尖至平截或鈍圓,翅紅色,有絹絲光澤,被白色或金黃色鱗片;果柄短,長約2毫米。花期5-8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1800m的山坡、路旁、溝邊的雜木林或灌叢中,多見於石灰岩地區灌叢中。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