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餜,徽州風味小吃名品。徽州傳統麵食,早在清代即負盛名,是有口皆碑的美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頭餜
- 屬於:徽州風味小吃名品
- 性質:徽州傳統麵食
- 時間:清代
古城歙縣的街頭食攤,可以見到一種平底鍋里放著一種扁平的面餜,上面壓著一塊油光滑亮的黑石頭,面餜發出“嗤嗤嗤”冒油響聲,噴發出襲人的異香,行人見了此種餜子,往往駐足攤頭,等候品嘗其味。
這種餜子是用石頭壓扁的,所以俗稱“石頭餜”。過去,徽商外出,都要攜帶這種餜子,是徽州人最愛吃的點心。從原料上分,這種餜子有米粉餜、油麵粉餜和玉米粉餜三種。餜心一般是春上採摘的香椿嫩芽,去汁晾乾,切碎後拌上豬肉丁和炒熟的黃豆粉。將這種餡卷在麵皮中,然後壓或扁圓形即成石頭餜子。在平鍋中焙熟即可食用。
這種餜子是用石頭壓扁的,所以俗稱“石頭餜”。過去,徽商外出,都要攜帶這種餜子,是徽州人最愛吃的點心。從原料上分,這種餜子有米粉餜、油麵粉餜和玉米粉餜三種。餜心一般是春上採摘的香椿嫩芽,去汁晾乾,切碎後拌上豬肉丁和炒熟的黃豆粉。將這種餡卷在麵皮中,然後壓或扁圓形即成石頭餜子。在平鍋中焙熟即可食用。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從漁梁壩上岸來到涼亭歇息,只見亭中有個賣餜攤子,便令隨從買了一個吃著,覺得又香又脆,很有味道,連聲稱讚:“好吃,好吃!”他付了加倍的錢以後,又贈送賣餜人一枚“福”字小印,叫他在餜上印上志號,以便下次來吃。並告訴攤主以後遇到什麼難事,可憑這顆小印去找官府。
自從餜上蓋了“福”字印志以後,頓然門店若市,生意興隆,獨占食攤。這樣一來,引起了同行的妒嫉。當地有一惡少,受人指使,尋釁滋事,一腳踢翻了攤主的平底烤鍋。由於用力過猛,鍋片飛起,砸瞎了自己的左眼。同夥見此情形,便把攤主抓到官府評理。攤主急中生智,連忙將那枚福字小印呈給知府。知府接過小印一看,只見邊款刻著“乾隆御製”四字,馬上喝令退堂,向攤主賠禮道歉。從此,再也沒有惡棍敢來欺負那個攤主了。這件事很快傳遍了徽州府城,“福”字香椿餜也就隨之身份倍增了。
自從餜上蓋了“福”字印志以後,頓然門店若市,生意興隆,獨占食攤。這樣一來,引起了同行的妒嫉。當地有一惡少,受人指使,尋釁滋事,一腳踢翻了攤主的平底烤鍋。由於用力過猛,鍋片飛起,砸瞎了自己的左眼。同夥見此情形,便把攤主抓到官府評理。攤主急中生智,連忙將那枚福字小印呈給知府。知府接過小印一看,只見邊款刻著“乾隆御製”四字,馬上喝令退堂,向攤主賠禮道歉。從此,再也沒有惡棍敢來欺負那個攤主了。這件事很快傳遍了徽州府城,“福”字香椿餜也就隨之身份倍增了。
石頭餜用豬五花肉丁和炒黃豆粉拌成餡心,用麵皮包上,收口捏緊,用木碾推擀成圓餅形狀,然後放在平鍋中炕烙,每個餅子上放置一塊石頭(現在仍放一塊特製的磚頭)壓著,放石頭的目的是為了均勻地傳熱,以使餡心熟透,邊炕邊按動石頭(餅子不用翻身),促使內部油脂滲出,一直炕至熟透取出即成。咬開後香氣撲鼻,滋潤味美,如配湯食用,其味更佳。餜是當地人的俗稱,製作中用石頭壓,故稱石頭餜,亦稱黃豆肉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