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柑橘

石門柑橘

柑橘,是石門的“名片”。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石門柑橘以豐碩的成果回饋共和國花甲華誕:四條“百里柑橘走廊”蔚為壯觀, 十大“萬畝橘園”氣勢恢宏,二百二十個專業村星羅棋布,每年五億元以上產值富民強縣,“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 “全國柑橘標準化示範區”、“中華名果”、“全國園藝產品(柑橘)石門的橘子紅了出口示範區”、“全國柑橘優勢農產品區域重點縣” 等榮譽熠熠生輝……六十年風雨兼程,六十年厚積薄發,六十年茁壯成長,石門柑橘愈發“枝繁葉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門柑橘
  • 石門榮譽:中國柑橘出口第一縣
  • 柑橘年產值:五億元以上
  • 註冊商標:國家地理證明商標註冊
歷史,發展,成就,中國柑橘之鄉,國家地理證明,中國柑橘文化節,

歷史

石門縣自古產橘。唐朝弘文館校書郎、著名詩人李群玉(湖南澧縣籍)在《石門韋明府為致東陽潭石鯽鱠》詩作中,有“雋味品流知第一,更勞霜橘助茅鮮”句,對石門柑橘給予了“品味第一”的崇高評價。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年),縣人在縣城朝真觀掘得《三愛銘》石碑,上刻“橙為土所宜,秋殺乘氣候。累累弄圓實……牙咀蜜飴溜。論香友蘭菊,定品奴橘柚”等句。其所謂“三愛”,即“於木愛松,於果愛橙,於花愛梅”。據歷史考證,《三愛銘》為漢魏(公元220年左右)之際作品。早在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年),石門就是江南著名的朱橘產區,西北山區“植橘風盛”,“寨寨產橘,戶戶有柚”,雁池坪的紅橘(朱橘),三聖維新太平子良所街一帶的水柚子,袁公渡的紅心拋子,金家河的黃皮橘(建橘),仙陽河流域的香櫞金香柚等地方品種,久負盛名。由此可見,石門柑橘歷史淵源之悠久。
石門桔子紅了石門桔子紅了
圃於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長期的兵荒馬亂和積弱積貧,石門柑橘一直只能是農家生產的點綴。至1949年,全縣柑橘1000畝左右,總產220噸。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共和國成立慶典的絢麗煙花,預示著千年傳統產業的璀璨未來。1962年秋,時任縣委書記徐明魁拍板成立國營石門縣園藝示範場,縣委副書記覃正彥領軍開發橘園581畝,縣城邊的方頂山從此成為了“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的福地。1963年11月16日,5100株“尾張”和2株“宮川”無核溫州蜜橘進入石門,千年橘鄉從此開啟了“無核”時代。1968年秋,50噸蜜橘首次出口加拿大,從此拉開了石門柑橘連續出口41年並成為“中國柑橘出口第一縣”的帷幕。石門柑橘,從此一路高歌猛進。

發展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品佳質優的石門柑橘。石門縣北部橫亘著海拔2098.7米的壺瓶山,東南則是海拔僅100米左右的洞庭湖平原,受此影響,北方冷氣流難進易出;冬天嚴寒:南方暖氣流易進難出,雨量豐沛。加上丘崗山地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這種特殊地理氣候環境下生產的果品,不僅糖分高,而且比同緯度同類品種早熟10天以上,極富競爭力。2003年秋,國家農業部柑橘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經嚴格化驗,這樣評價石門柑橘:“果形端莊整齊,色澤靚麗,果皮細薄光潔,肉質紅嫩化渣,汁多,酸甜可口,風味濃郁,品質極優”,可謂推崇備至。
果品供不應求,出口一噸柑橘換回七噸半小麥的比較效益,或是賺回大批外匯的榮耀,催生柑橘生產風生水起,帶動了一批社隊園藝場發展。1975年2月,為解決新建蒙泉鎮水庫的移民出路問題,縣委再出大手筆,組織集體勞力4000人,在三板公社孫家崗、四新崗、肖家崗地區開挖梯地2470畝,栽植無核蜜橘,新建起秀坪園藝場。至1979年底,全國縣柑橘達到2.06萬畝,雖經1977年1月下旬特大冰凍(極端低溫-13℃)嚴重襲擊(1.04萬畝橘樹地上部枝幹大多凍死),當年產果量仍達577噸。
1982年春,全縣農村推行“土地到戶”改革,柑橘生產突破國營、集體辦場體制向個體農戶轉移,激發出旺盛的生產力。時任縣長韓金松同志,積極推動以柑橘為主的農業結構調整,而享有“柑橘縣長”美譽。“村組建場,大戶開發,突出早熟,以點帶面”的擴張戰略,助推石門柑橘進入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期。至1983年底,全縣柑橘面積達2.41萬畝,共植樹315萬株,當年產量6900噸,共建起集體園藝場213個,其中國營場2個,鄉鎮場25個,村辦場186個,個體專業2000多個。
石門柑橘
1984年9月,縣委制定“南橘北茶中部桐”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決定將柑橘作為全縣主要經濟作物重點發展。1986年1月,縣柑橘生產辦公室成立。1986年至1987年,石門縣利用世界銀行專項貸款及省地縣三級配套資金共1800萬人民幣,在全縣17個鄉鎮的87個村,建成國際標準早熟溫州蜜橘園1.69萬畝。1987年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石門為早熟柑橘出口基地縣。1987年9月,國家外貿部、農業部明確石門縣為全國柑橘出口基地縣。至1989年底,全縣柑橘發展到10.39萬畝,當年產量3.1萬噸。
激情燃燒,如火如荼,石門柑橘產業有如“動車組”飛速前進。
1995年,石門柑橘產量達5.3萬噸,產值首次過億元,上繳特產稅收過千萬元,貢獻卓著。
1998年10月,湖南省統計局命名石門縣為“湖南省水果產量第一縣”。
1999年11月25日,是石門柑橘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日子。這天,時任縣委書記陳文浩(現任常德市長)主持召開中共石門縣委八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討論通過《關於加強農業支柱產業建設的決定》,開展柑橘產業“第二次創業”,縣政府決定每年預算100萬元專項資金投入柑橘事業,重點解決困擾產業升級換代的深層次問題,以實現“柑橘大縣”向“柑橘強縣”、“量的擴張”向“質的飛躍”的跨越,石門柑橘產業從此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2000年10月,石門縣承辦了中國柑橘學會2000年學術年會。
至2009年,石門柑橘面積達到了44.1萬畝,當年產量有望突破40萬噸,綜合產值將超過6億元。
每逢金秋十月,石門山山流金,園園淌銀,漫山遍野的紅橘令人賞心悅目,30萬橘農就幸福生活在“吃柑橘飯,住柑橘樓,讀柑橘書,娶柑橘媳,享柑橘福”的醉人橘林中。2005年秋,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文聯主席譚談踏訪石門,有感於柑橘帶給山鄉人民的美樂生活,激情書就散文《甜味的石門》,“石門於是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很有甜味的地方,讓人一想到那裡,就覺得那裡的空氣中有著甜絲絲的柑橘味道”,令人百般神往。
“有好基礎,加進取心,鍥而不捨,持之以恆,追求創新,造就了石門柑橘產業的‘樹大根深’”。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伍林支詮釋了創業的睿智與秘訣。

成就

中國柑橘之鄉

領先,領先,領先,是石門柑橘產業的座右銘。
1963年11月,梅伯銀技術員倡導引種無核蜜橘,在有核品種一統天下的時代是領先。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縣農業科技部門先後聘請華中農學院教授章文才、湖南省園藝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民、常德地區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孫定國等權威擔任技術顧問,制定“特早熟蜜橘優先發展”路線,長期一以貫之。1984年9月,承辦了“全國柑橘速生豐產栽培技術現場評價會”。 1988年12月,“石門柑橘特早熟系列技術開發”被國家科委評為國家首屆“星火獎”一等獎,劉慶民、熊繼和、邢修民喜獲金質獎章。1999年9月8日,石門縣人民政府與日本國日中技術交流會簽訂五年期的友好合作協定,確定秀坪園藝場為“中日友好柑橘場”,重點建設其二分場“中日友誼橘園”。2000年6月,組成石門縣柑橘技術考察團,考察訪問了日本柑橘主產區。通過與美國、澳大利亞、挪威、西班牙、以色列、韓國等國際社會交流,石門柑橘實現了與世界緊密接軌。2000年10月,中國柑橘學會授予石門“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稱號。2001年10月,石門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柑橘之鄉”。2004年底,“國家級優質特早熟蜜橘無病毒種苗繁育基地“落戶石門,進一步夯實了石門柑橘創先爭優的雄厚基礎。
縣農業局副局長兼柑橘辦主任方元久深有感知,科技領先,過去、現在、將來都是柑橘產業建設的法寶,絲毫懈怠不得。
多年來,石門縣依託早熟蜜橘的特色,做大規模,以早搶市,以優占市,以多持市,贏得了主動,贏得了商機,贏得了知名度,贏得了效益。
在貿易全球化和農產品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的背景下,石門柑橘一直保持著“品種、品質、品牌”的主動權。
2009年3月,縣農業局、柑橘辦籌資400萬元人民幣,為易家渡、楚江、新鋪3個鄉鎮免費供應5500畝無病毒橘苗,配套產前產中產後相關設施設備,建成全國最大的無病毒柑橘出口基地。
為避免“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縣農業部門相繼制定了《柑橘規範化培管技術》、《柑橘高品質化管理技術》、《無公害食品·石門柑橘》等一系列標準,全縣4.4萬口沼氣池托起了龐大的“豬—沼—橘”生產農業產業鏈,全縣建起了5萬畝綠色食品和20萬畝無公害柑橘基地。“金湘源”柑橘獲美國農業部NOP(有機產品)和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湘冠”柑橘獲國家“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認證,三聖鄉株木崗園藝場2300畝橘園和新關鎮五桂橋村2000畝橘園均取得歐盟GAP(良好農業規範)認證。2001年11月,石門縣被國家農業部、對外經貿部命名為“全國園藝產品(柑橘)出口示範區”。2005年3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授予石門縣“全國柑橘標準化示範區”稱號。2007年1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確定秀坪園藝場為“全國柑橘標準化示範區”。金湘源食品有限公司2004年耗巨資引進歐盟產柑橘光電分選加工處理系統,美國FMC、西班牙佛美薩等國際水果保鮮處理企業在石門設點服務,將石門柑橘標準化產供銷水平抬升到了世界前沿水平。縣農業局長李良軍說,多年來,石門縣柑橘狠抓標準化生產,嘗足了甜頭。
“大念品牌經,稻草變黃金”。緊扣時代的脈搏,石門柑橘逐漸實現從“產品”到“名品”的“變臉”。
1998年8月,石門縣向國家商標局申報註冊“湘冠”、“金果”商標,結束了石門柑橘沒有品牌的歷史。後來,又相繼註冊了“皂市”、“秀坪”、“石門紅”、“金湘源”、“橘友”、“霧禾”等商標,品牌隊伍不斷壯大。

國家地理證明

2008年9月28日,“石門柑橘”獲得國家地理證明商標註冊,身價倍增。2009年3月,縣人民政府作出決定,全縣柑橘主推“石門柑橘”品牌,力爭五年後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在“石門柑橘廣告語”有獎徵集中,吸引了全國4萬多人踴躍投稿,“橘香石門,甜蜜世界”、“橘鄉石門,石門橘香”、“千年石門,一品柑橘”等口號正為全國人民所熟知。

中國柑橘文化節

2001年10月15日,首屆中國柑橘文化節在橘鄉石門盛妝啟幕,在陳文浩、朱曉平、熊大順三任縣委書記的“接力賽”中,此後每年一屆,頌橘、唱橘、演橘、畫橘、寫橘、賞橘、品橘、賽橘等系列活動,連續八屆柑橘節總策劃人、著名作家張天夫創作的《橘頌》和《石門紅》,黃士元《青山綠水橘飄香》,佘致迪、周雄和孟勇《金橘漫天紅》,石煌遠和孟勇《橘子紅了石門紅》,張深奧和張福雄《土家漢子》,陳文河《石門的橘子》,楊昌偉《秋日》,陳文曙《橘頌》,張友亮《橘香滿石門》,以及《神奇石門_____中國名家畫橘鄉石門》畫冊等上千件文學藝術作品、精彩紛呈。縣城“橘香路”澧水柑橘文化觀光帶綿延2公里,龍鳳“賞橘亭”、秀坪“柑橘文化展覽館”、“中日友誼橘園”、“柑橘文化長廊”等柑橘文化景點,精典雅致。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走進石門橘鄉》、湖南衛視《玫瑰之約·石門橘子紅了》、《全國柑橘產業化建設論壇》、“柑橘狂歡節”等重大專題,精美絕倫,極大地提高了石門柑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001年9月,石門縣委縣政府籌資1800萬元,建成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的皂市柑橘大市場,市場年交易柑橘近30萬噸,成交額約4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柑橘產地交易中心,被命名為“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目前,全縣共有16個柑橘主產鄉鎮,柑橘專業村220個,建成了以蒙泉、夾山、秀坪、新關、皂市、白雲等鄉鎮為主的30萬畝早熟特早熟蜜橘基地,以維新鎮、三聖鄉為主的6萬畝紐荷爾臍橙基地,以磨市鎮為主的2萬畝椪柑基地,以雁池鄉為主的5萬畝中遲熟蜜橘基地,以所街鄉為主的1萬畝冰糖橙基地,專業大戶4.7萬戶。在縣柑橘協會和14家柑橘專業合作社的聯合下,金湘源食品、秀坪園藝場、恆園果業3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57家果品分選打蠟廠及3200個柑橘行銷大戶精誠合作,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模式,譜寫著柑橘產業新的輝煌。
2008年度,全縣共有出口註冊橘園29個面積10萬畝,柑橘出口加工註冊企業22家,當年出口9.44萬噸,占到39.1萬噸總產量的24.1%,實現了自1968年以來的連續四十一年對外出口,果品遠銷加拿大、俄羅斯、英國、義大利、荷蘭、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等16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柑橘出口第一縣”的影響力更加顯著。
2009年1月18日,總投資7500萬元,年計畫加工橘瓣罐頭2萬噸的節節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產,掀開了石門柑橘向精深加工領域突破的新的一頁。
“品種、品質和品牌建設,成就了石門柑橘,今後要更上一層樓”,縣委書記熊大順,一直在橘鄉“摸爬滾打”,是柑橘產業發展壯大的見證和決策者,對進一步做大做強柑橘產業,他信心十足。
每年一度的中國石門柑橘節名揚全國。
石門柑橘
石門柑橘
石門柑橘
石門柑橘
石門柑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