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農086

石農086

石農086是石家莊大地種業有限公司以魯麥14為母本、邯6172為父本進行組配選育的小麥品種。

石農086幼苗半匍匐,分櫱力一般;平均株高84.9厘米,莖稈彈性好;後期蠟質重,旗葉寬長,穗層較整齊,熟相好;穗長方形,平均穗長7.7厘米,長芒;白殼、白粒、硬質、飽滿度好;平均畝穗數41.7萬穗,穗粒數32.8粒,千粒重44.7克。中感小麥條鏽病,高感小麥葉鏽病,近免疫小麥白粉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農086
  • 審定編號:冀審麥20198017、晉審麥20170001、冀審麥2014001號
  • 選育單位石家莊大地種業有限公司
  • 品種來源:魯麥14/邯6172
  • 作物名稱:小麥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

選育過程

2004年以魯麥14為母本、邯6172為父本進行組配,組合序號為04-2。
2004年在辛集種植F1代,田間表現分櫱力強,成穗多,中稈,抗寒,穗大粒多,籽粒光澤及飽滿度好,成熟後混合收穫。
2005年種植F2代500株,入選21個單株表現多穗,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抗病性好。其中,第8株株高70厘米,單株穗數13個,穗長10.5厘米,白粒、硬質,光澤及飽滿度好,為重點單株。
2006年種植F3代10個株系,其中,06-9系表現抗寒、抗病、抗倒,落黃好,穗大粒多,為重點單株。
2007年種植F4代9個株系,其中,07-9系表現中稈、中熟,穗大粒多,落黃好,抗病好,作為重點株系混收,升入下年度進行試驗。
2008年種植F5代7個株系,其中,08-6系表現最好,落黃好,抗病強,混收,升入下年度產比試驗。
2008-2009年參加新品系試驗,08-6表現多穗、中稈、穗整齊結構好;抗病、抗倒、穗粒重高,綜合性狀好;產量9361.65千克/公頃,較對照石4185增產6.05%。
2009-2013年參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組預備試驗、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綜合表現為高產、穩產、抗逆、廣適。
2014年1月該品種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申請權(申請公告號:CNA010881E);同年5月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冀審麥2014001號)。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據山西省審定公告信息,該品種半冬性,生育期237天,較對照品種良星99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櫱力一般。平均株高84.9厘米,莖稈彈性好。後期蠟質重,旗葉寬長,穗層較整齊,熟相好。穗長方形,平均穗長7.7厘米,長芒。白殼、白粒、硬質、飽滿度好。平均畝穗數41.7萬穗,穗粒數32.8粒,千粒重44.7克。據山西省審定公告信息,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平均生育期243天。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分櫱力中等。成株株型緊湊,株高73.2厘米。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畝穗數41.4萬,穗粒數32.5個,千粒重46.4克,容重816.6克/升。
  • 抗性鑑定:據河北省審定公告信息,抗倒性較強,抗寒性2010-2011年度與石4185相當,2011-2012年度優於石4185。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鑑定,2010-2011年度免疫小麥白粉病、小麥條鏽病,高抗小麥葉鏽病;2011-2012年度免疫小麥白粉病、小麥葉鏽病,高抗小麥條鏽病。據山西省審定公告信息,2015-2016年度、2016-2017年度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菌鑑定,中感小麥條鏽病,高感小麥葉鏽病,近免疫小麥白粉病。
  • 品質鑑定:據河北省審定公告信息,2013年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粗蛋白質(乾基)14.64%,濕麵筋31.1%,沉降值30.6毫升,吸水量57.6毫升/100克,形成時間3.0分鐘,穩定時間4.2分鐘。據山西省審定公告信息,2016年、2017年經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哈爾濱)檢測,平均籽粒容重811克/升,籽粒粗蛋白(乾基)13.79%,麵粉濕麵筋(以14%水分計)29.1%,麵團穩定時間2.9分鐘。

產量表現

2010-2011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46.1千克。2011-2012年度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5.9千克。2012-2013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0.7千克。
2014-2015年度參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麥區水地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0.3千克,比對照良星99增產4.7%;2015-2016年度續試,平均畝產554.7千克,比良星99增產5.6%;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37.5千克,比良星99增產5.2%。2016-2017年度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2.8千克,比良星99增產6.0%。

適種區域

石農086適宜在中國山西南部中熟冬麥區水地種植;河北省中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栽培要點

  • 合理施肥,精細整地
底肥施用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整地前每畝施用腐熟的有機肥2000-3000千克、純氮(N)14-15千克,磷(P2O5)9-10千克,鉀(K2O)5-7千克。連續2-3年進行旋耕的地塊必須進行深耕或深松,深耕25-30厘米或深松30-35厘米,深耕後耙耱2-3遍,或深松後旋耕1-2遍。整地要鎮壓耙實配合,精細,平整、無懸虛、無暗疙瘩,上虛下實。
  • 科學播種
精選種子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精選、加工,挑選乾淨、飽滿、色澤鮮艷的種子。
曬種播種前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曬種2-3天。曬種一是可以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的後熟,提高種子的生活力;二是可以利用太陽光殺滅種子表面攜帶的蟲害與病菌,減少病蟲危害。
種子處理針對地塊的實際情況,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拌種或包衣。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加40%辛硫磷乳油,按使用說明進行種子處理,防治土傳病害和地下害蟲,發揮“一拌多效”。
適期播種在本地一般適宜播期10月5-15日。適宜播期內每畝播量13-14千克,整地粗放的地塊可靈活掌握在15千克,播期推遲酌情增加播量,但最多不超過20千克。每畝適宜基本苗12萬-15萬。播種深度3-5厘米。播後及時鎮壓。
  • 冬季田間管理
冬前化學除草播種25-30天,田間麥苗4-5葉期,氣溫10℃,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化學除草。冬前化除草比較小、耐藥性差有利於提高除草效果。薺菜、播娘蒿等闊葉雜草每畝宜用10%的苯磺隆可濕性粉劑15-20克,對水30-45千克噴霧防除。節節麥、雀麥草等禾本科雜草每畝宜用3%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25-30毫升,對水30-45千克噴霧防除。
冬水前移改變傳統的冬澆時間,將澆冬水由12月上旬提前到11月中下旬。冬水前移,一是踏實土壤、促根增櫱,促進了冬前分櫱和次生根生長,構建壯苗群體;二是解決播種時土壤懸虛,尤其是對於秸稈還田的地塊,是解決根系下扎困難,櫱少、根短、苗弱的最有限途徑。
  • 春季田間管理
春季除草冬前麥田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地塊,拔節前進行化學除草。拔節後一般進行人工除草,不宜進行化學除草。
病蟲害的防治田間蟲害主要以麥蚜、麥蜘蛛、吸漿蟲為主,病害以小麥白粉病、小麥鏽病、小麥赤霉病為主。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利用植保機械或無人機進行綠色防控,提高防治效率,減少農業污染。蚜蟲防治可用抗蚜威可濕性粉劑或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啶蟲脒乳油;吸漿蟲防治可用辛硫磷乳油或毒死蜱乳油。小麥白粉病、小麥鏽病等每畝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禾果利)20克或20%三唑酮乳油50-75毫升對水30千克均勻噴霧,防治效果很好。小麥赤霉病在田間齊穗至始花期,連續陰雨3天以上時發生。應在連陰雨發生之前防治,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隔5-7天防治一次即可。
肥水管理正常年份春澆第一水在拔節期進行,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15千克,孕穗期澆第二水,若後期乾旱,灌漿期可補澆一水。
  • 一噴三防
生長發育後期,進行葉面施肥,延長葉片功能,增加粒重。每畝用尿素1千克和磷酸二氫鉀100克對水35-50千克,加10%吡蟲啉乳油10-15毫升和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50-70毫升,進行葉面噴施,可以起到防乾熱風、早衰、病蟲害的作用。最終達到增加粒重,提高產量。
  • 收穫晾曬
完熟末期,整個植株變黃,籽粒變硬,含水量17-20%,進行收割。收穫期間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晾曬,確保全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