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村(贊皇縣院頭鎮下轄村)

石路村(贊皇縣院頭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路村(含石路、上石路、楸樹桐、鳳凰台、董家溝、黃莊、北溝7個自然村)位於贊皇縣城西南30公里,屬院頭鎮轄,地處山區。10個居民小組,人口數量:906人,人口戶數:328戶,常住人口數量:423人。耕地40.53公頃、其中水澆地19.07公頃,與1990年同,盛產柿子,有養牛業。2005年糧食總產279噸,人均240公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路村
  • 行政區劃代碼:130129101212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贊皇縣院頭鎮
  • 地理位置:贊皇縣城西南30公里
  • 面積:1.7 km
  • 電話區號:0311
  • 郵政編碼:051230
  • 人口數量:906 人
  • 車牌代碼:冀A
基本概況,建制沿革,姓氏結構,行政區劃,水利工程,經濟,社會事業,著名人物,地理位置,

基本概況

石路村有7 個自然村:石路、上石路、楸樹桐、鳳凰台、董家溝、黃莊、北溝。
石路村
石路村委會 安國平拍於2024
據《贊皇縣地名資料彙編》介紹:
上石路,位於石路西0.5公里山區。人口130人,漢族。以農為主。
鳳凰台,位於石路西1公里山區。人口25人,漢族。以農為主。傳說村民曾見有大鳥如鳳棲於村南土台上。遂稱之鳳凰台。
董家溝,位於石路西北1.5公里山區,人口105人,漢族。以農為主。村以董氏較多而稱之。
黃莊,位於石路村西北2.5公里山區,人口19人,技族。
北溝,位於石路村西北2.8公里山區,人口21人,漢族以,農為主。
楸樹桐位於胡家庵公社駐地西稍偏南3.5公里的山區。西、北、南三面倚山。人口100人,均系漢族。耕地140畝,以農為主,特產以柿子較多。屬石路大隊。計據查:該村建於初,村西有一條溝,桐樹,楸樹遍及溝內,因稱該村為楸樹桐。

建制沿革

石路村原屬胡家庵公社、鄉管轄,1996年合鄉並鎮歸屬院頭鎮管轄。
該村鳳凰橋頭立有一修路碑云:“石路因自胡家庵一路灘途,且皆攔路石,故名。千百年來,村民歷盡修路、路毀、最終仍無路之苦…”。石路村建於唐代初,原名石樓。因有石頭壘起的樓樣寺廟得名。明末消初,改為石路。村內原來有一口大鐵鐘,上有記載。抗戰時期,此鐘被碎煉鐵鑄了手榴彈。另:據尼姑庵鐵鐘載:該村建於唐代,當時稱石樓村,因村內有一石樓房而得名。後誤為石路,沿用至今。

姓氏結構

清朝中葉,在此住山莊的高氏從山東某官員手中購得該地,然後分給了武、劉、張等幾家,後又遷來了董、李等姓氏。現在下石路武姓最多,上石路張姓最多,其餘還有董李高、王、申、劉、陳等姓。張姓於乾隆年間從高邑城照遷來,武姓從南平旺村遷來,郝姓從西會村遷來,陳姓從叩家庵村遷來,高姓從南羊角遷來,王姓從胡家庵村遷來,李姓從杜家溝遷來,申姓從內丘縣遷來。

行政區劃

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院頭鎮>石路村

水利工程

在楸樹桐自然村西邊修建小Ⅱ型水庫一座,即:石路杏樹窪水庫,1978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積:1.4平方公里,總庫容:17萬立方米,可灌溉200畝土地。

經濟

農業生產以小麥、玉米為主。該村地處太行山深處,山高林密,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山上蘊有豐富的鐵礦石;土特產以柿子、黑棗、紅棗等為主。近年來,投資開發荒山1200畝,栽植棗樹3萬餘株,成為贊皇縣重要的紅棗基地之一.工副業以礦業和紅棗加工為主。

社會事業

村里投資興建了教學樓、商店、診所、露天劇場等文教商衛設施。全村85%的戶有電視。人民生活水平居全鎮中上等。

著名人物

武煥振,男,中共黨員,中專文化。贊皇縣石路村人,第一、二屆政協委員、常委;第五屆政協委員。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授予“愛國擁軍模範”,被國家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全國擁軍優屬先進個人”稱號。

地理位置

石路(Shílù)地處北緯 37°32'22"-37°33'27",東經114°12'17"-114°15'00"。位於贊皇縣城西南30公里,東距院頭鎮11公里。
石路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