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碧村(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碧村)

石碧村(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碧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壁客家祖地“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石壁,是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原禾口鄉,1993年更名設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寧化西隅,與江西省石城縣毗鄰,距縣城22公里,在省道東石線公路旁。以石壁村為中心的這一地域,史稱“石壁峒”、“石壁村”、“石壁寮”、“石壁城”,總面積近200平方公里,包括現石壁鎮、淮土鄉的全部以及方田、濟村鄉的一部分,在歷史上,石壁是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碧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
  • 面積:200平方公里
  • 人口:8000人
村情概況,客家民系,客家人,石壁,

村情概況

在福建省寧化縣城西23公里處,為石壁鎮的一個行政村,是古時由江西至福建、廣東的交通要道。唐初稱玉屏,唐中葉改為石璧,五代改“璧”為“壁”,其後又諧音成石碧。

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是漢族的一支,屬中原漢人。據史學家考證,從西晉開始,受中國歷史上戰亂、饑荒、兵災、政府的獎掖安排、外地經濟的引滲等,使大批中原漢人舉家南遷。他們從四面八方集中到寧化(石壁),主要原因有2條:一是自然條件。石壁是一個擁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優越的生息條件。客家人主流是經江西而來,閩贛交界有武夷山相隔,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閩贛交界的隘口更為低矮,交通方便,且寧化是閩江、贛江、韓江的源頭,水路交通便利。二是人為條件。寧化,特別是石壁,開發較早,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無戰亂,社會安定。唐末黃巢起義軍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進入福建、廣東,而又北上江西,轉了一大圈,並未進入寧化,寧化便成為“世外桃源”。正如台灣陳運棟在《客家人》一書中說:“福建寧化,地接贛南,西北有高山環繞,宛如世外桃源,尤為當時避難最安全的地方,所以這一批逃難的人民,也就以遷居寧化為最多。”遷居以石壁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環境裡,生息繁衍數百年,他們把中原漢人的文化、語言同當地的文化、語言相結合,產生了一種既保留中原古風又有新變化的一種文化、語言,它區別於漢民族其它民系,被稱為客家文化、客家話,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據考證,客家民系形成於宋代。寧化是客家地區,她不僅有著典型的客家文化、語言,而且許多是在寧化形成,且流傳到其它客家地區。寧化境內明顯地反映出客家文化、語言的承前啟後的現象。寧化(或石壁)不僅被稱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稱為“客家文化、語言的搖籃”。

客家人

客家民系形成之後,由於戰亂、政府鼓勵開拓發展之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客家人開始以石壁為中心的閩贛地區向國內外遷徙,而今遍布五大洲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1.2億人口。客家人不僅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客家文化、客家語言,同時也湧現了眾多顯赫人物,如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理學家朱熹、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辛亥革命領袖孫中山、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鄧小平、朱德、葉劍英,現代偉大文學家郭沫若,馬來西亞首任國王葉萊、蓋亞那前總理張西瑟、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及台灣李登輝等。

石壁

石壁正是由於其在客家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受到客家人及史學界的重視、仰慕,以致視為“聖地”、“圖騰”。近年來海內外客家人、學者、新聞界人士紛紛前來尋根謁祖、考察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