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砌碉房
- 牆基部分在 :0.80~1米左右
- 歷史文獻:《後漢書》
- 地區:岷江
底層圈養生畜,中層住人,上層儲藏糧食,屋頂為平台,既可以攤曬糧食,又可以作為老人歇息、婦女針織、孩子遊戲的場所。
碉房建造時就地取材,以土石為原料,不用繪圖、吊線,全憑高超的技藝和經驗。碉房形式多樣,層次不一,結構嚴密,稜角整齊,不僅堅固、耐久、實用,而且冬暖夏涼,充分體現了羌族人獨特精湛的建築藝術。
羌族村寨碉房建築概況
岷江上游地區是我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岷江上游的碉房建築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至少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碉房建築的形式,在《後漢書》中記載為:“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為邛籠,高者至十餘丈”。村落依山而建、壘石為室作為羌族村寨碉房建築的基本布局和建築形式,一直保持到當代。儘管受到漢文化的強烈影響,出現了大量漢式木結構穿斗梁架建築及其與羌族石牆體建築的融合建築形式、漢式夯土牆與羌族碉房融合的夯土碉房建築,但石牆體碉房建築始終是羌族建築的主體和羌族最具文化特色的傳統建築形式。根據調查,歷史上羌族村寨主要分布於高半山地區,河谷地帶村寨極少。由於現代公路交通主要沿河谷修建,高半山地帶交通不便,加上部分高半山地帶存在滑坡等地質災害,不少高半山村寨已經逐步遷移到河谷地帶。由於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歷史上的碉房建築多為一層半建築(建於屋頂後半部的照樓俗稱半層),二層半及其以上的建築很少。隨著經濟的發展,現當代羌族碉房建築已發展成以二層半至三層半建築為主。房頂結構傳統上以平頂為主,汶川北部和中部因雨量較大而多坡屋頂(包括傳統的薄石板蓋頂或長條木板瓦的單面坡屋頂和人字形坡屋頂、漢式小青瓦人字形坡屋頂),現代出現了少量在傳統夯土房頂頂層用混凝土塗面乃至直接澆築混凝土房頂的建築。建築牆體結構除傳統的石木結構、土木結構建築外,出現了在傳統石木結構建築外牆上用混凝土貼瓷磚或文化石形成外牆裝飾牆面,以及用混凝土框架土石牆體甚至用混凝土做粘合劑修砌石牆的碉房建築,在部分村寨還出現了西式磚混結構甚至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築。傳統上羌族村寨在選址布局上包括在高半山平緩地及河谷平緩台地上修建、在高半山緩坡地帶依山勢修建、據守山脊險要修建、背水據山修建等多種形式。村寨碉房建築布局或集中修建或分散獨立修建,集中修建者往往多家牆體聯建(平緩地帶碉房牆體多橫向及背靠背聯建,坡地和山脊碉房多沿地勢上下方聯建或在同一水平位置橫向聯建)或通過木廊道、過街樓等連線。碉房建築在平面布局上多呈長方形或近方的長方形布局,少數碉房因受地勢影響呈不規則的異形布局。在立面上則呈前低後高的台級式造型,依山而建的村寨建築群也因之形成層疊而上的壯美景觀。建築平面占地面積多在150~200平方米,建築高度通常在4~15米。在碉房建築的功能結構上,一層半建築一層作為廚房、住房及庫房,二層半建築底層圈養牛羊等家畜、二層住人,三層半建築底層圈養家畜、二層為廚房和庫房以及老人住房、三層為主人正房及客房,頂部為樓梯間及堆放雜物的照樓、平頂部分為糧食曬壩及屋頂活動空間。樓層之間多用0.20~0.30米左右的圓木間距0.20~0.40米橫置兩側端牆上形成密集的橫樑,其上縱鋪用圓木劈成的木塊,再上縱橫鋪設油竹或小樹枝墊層、頂鋪木板做為地面,房頂則在油竹或小樹枝上部加鋪山草後再夯築0.15~0.20米厚的黃粘土防水屋面形成平頂,或修建坡屋頂屋面。為了防禦及禦寒的需要,傳統上碉房建築皆為內大外小的斗式窗,現當代為了採光通風皆建為豎長方形雙開木窗或板窗。同樣是為了軍事防禦的需要,部分村寨的部分碉房與石砌碉樓聯建,形成碉與房合體的房碉聯建型碉房民居。個別地方還有較常見碉樓低矮的古老碉式民居,此種造型的碉房建築在宋代文獻記載中稱為“碉巢”,為防禦與居住一體化的建築。由於羌族地區屬於高寒山區,為了保暖的需要,碉房建築牆體較厚,通常牆基部分在0.80~1米左右,厚實的牆體使得房屋內冬暖夏涼,同時也具有了較好的軍事防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