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瓢提梁壺

石瓢提梁壺

石瓢提梁壺為提梁壺中的一種,石瓢壺身渾厚拙樸,壺底有三足支撐,給人有一種懸空而穩重之感。提梁較粗,造型很別致,作半圓形,不是取其輕巧,而是取其純拙,以與壺身相稱,整體構思細密。蓋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銘文:“煮白石,泛綠雲,一瓢細酌邀桐君。曼銘。”內容也很有意思,如此切茶切壺佳題妙句,與茶的溫馨氤氳成濃郁的陶然境地,不僅反映出文人雅士的行為指向,而且給人以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感受。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文物介紹,收藏者介紹,

基本信息

【名稱】:石瓢提梁壺
【類別】:紫砂壺【年代】:清代
【文物原屬】:民間收藏
【文物現狀】:此壺由上海畫家唐雲先生收藏

文物介紹

高11厘米 口徑5.7厘米 楊彭年、陳曼生
一些著名文人墨客參與到紫砂藝術當中,是這種藝術形式更加具有深厚的底蘊

收藏者介紹

唐雲(1910—1993)生於杭州市一條名叫忠肅古里(現珠寶巷)的街旁一座普通院落里。因他生於農曆七月初六,即俗稱“七巧節”的前一天,所取奶名叫“阿巧”。他的學名為唐俠塵,號東原、老藥、大石藥等,唐雲是他成為畫家後用的名字。唐雲以收藏曼生壺著稱,故先生晚年有“八壺精舍”之齋號。曾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以及上海中國畫院代院長、名譽院長等。
楊彭年,字二泉,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他善制茗壺,渾樸雅致,首創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藝,雖隨意製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銘刻、工隸書,追求金石味。他還與當時名人雅士陳鴻壽(曼生)、瞿應紹(子冶)、朱堅(石梅)、鄧奎(符生)、郭麟(祥伯、頻伽)等合作鐫刻書畫,技藝成熟,至善盡美。世稱“彭年壺”、“彭年曼生壺”、“彭年石瓢壺”、聲名極盛,對後世影響頗大。陳曼生(1768-1830),字子恭,號曼壽、曼公等。清乾隆三十三年生於浙江錢唐,道光十年卒。
石瓢提梁壺石瓢提梁壺
陳曼生集書畫、金石、繪畫於一身,又精通文辭。結識了楊彭年、寶年、鳳年兄妹,與紫砂結下不解之緣。他以文人的審美標準,把繪畫的空靈、書法的飄灑、金石的質樸,有機地融入了紫砂壺藝,設計出一大批另闢蹊徑的壺型:或肖狀造化、或師承萬物。造型簡潔,古樸風雅,力掃繁瑣和落俗,使紫砂藝術柳暗花明,出現了歷史上的又一昌盛期。這種設計、製造、刻款、鐫銘多人合作,與圈內作者獨立研製生產出來的紫砂壺,即後人津津樂道的“曼生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