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涼傘,中藥名。為紫金牛科植物凹脈紫金牛Ardisiabrunnescens Walker的根。分布於廣東、廣西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咽喉腫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涼傘
- 別稱:石獅子、山腦根(《新華本草綱要》)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報春花目
- 科:紫金牛科
- 屬:紫金牛屬
- 種:凹脈紫金牛
-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等地
- 採集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含咽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含咽。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形態特性
凹脈紫金牛又名:棕紫金牛。灌木,高0.5-1米;小枝灰褐色,略肉質,具皺紋。葉片堅紙質,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急尖或廣漸尖,基部楔形,長8-14厘米,寬3.5-6厘米,全緣,兩面無毛,葉面脈常下凹,背面中、側脈明顯,隆起,側脈10-15對,常連成斷續的邊緣脈或一圈波狀脈;葉柄長7-12毫米。復傘形花序或圓錐狀聚傘花序,著生於側生特殊花枝頂端,花枝長5-9厘米,無毛,近頂端有1-2片多少退化的葉;花梗長約1厘米,微彎;花長約4毫米,花萼基部連合達1/3,萼片廣卵形,頂端鈍,長約1.5毫米,具腺點和極細的緣毛,有時被疏銹色鱗片;花瓣粉紅色,僅基部連合,卵形,頂端急尖,具多或少的腺點,長約4毫米,外面無毛,裡面近基部具細乳頭狀突起;雄蕊較花瓣略短,達花瓣長的2/3,花葯卵形,頂端點尖,背部具腺點或無;雌蕊與花瓣等長,子房卵珠形,無毛。果球形,直徑6-7毫米,深紅色,多少具不明顯的腺點。花期未詳,果期10至翌年元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下或灌叢中。分布於廣東、廣西等地。
相關論述
《廣西民族藥簡編》:“水煎含咽,治扁桃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