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6年藝術系正式劃分為音樂系和美術系。2008年成立廣播電視新聞系和漢語教學部。
學院現狀
學院現有教職工136人,教授5名,副教授25人,教師中有碩士、在讀博士、在讀碩士共79人。學院設定了漢語言文學(重點招生專業)、廣播電視新聞學、音樂學、美術學、藝術設計學、漢語言六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31個省區招生,全日制在校學生1421人,來自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美國、韓國等國留學生100餘人。學院有20個教研室,3個專業資料室,有電腦音樂教學實驗室、藝術設計實驗室、廣播電視新聞實驗室等5個實驗室。學院重視科研對教學的促進與提升,學院教師主持和完成國家哲社基金規劃項目課題6項、國家教育規劃項目課題1項、省級課題20餘項、校級課題40項。學院為新疆、兵團以及區內外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大部分畢業生已成為業務骨幹。
培養目標
漢語言文學專業設有語言、文學兩個方向,學生主要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教育及教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教師職業素養,具有從事專業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從事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能力。
美術學專業設有國畫、油畫、 綜合繪畫三個方向,培養學生掌握美術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套用實踐能力,能夠在中國小從事美術教學和教育研究的一專多能的複合型美術教師,培養能夠從事繪畫創作,能夠在文化傳媒、文化管理等部門從事與美術相關工作的綜合型人才。
音樂學專業設有器樂、聲樂、舞蹈三個方向,培養掌握音樂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夠在從事音樂教學及研究的教師、音樂研究人員、音樂表演人才、音樂創作人員和其他音樂工作者。
藝術設計專業設有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兩個方向,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現代設計觀念,具有藝術設計和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較高藝術修養的套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
漢語言專業以漢語言基礎知識學習及語言技能的訓練為主,同時加強學生的文學文化素養,培養具有系統的漢語言知識、紮實的漢外筆譯、口譯能力、了解漢民族的文化禮儀,並具備一定雙語教育理論、知識和技能的複合型雙語人才。在2011年該系又增設了一個行政班級——漢語言專業(維語方向),旨在培養雙語互通的漢族同學。2013年該專業將與漢語言專業脫離,獨立成系——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維吾爾文學專業(簡稱:中語系)。
發展規劃
根據學院“十一五”發展規劃,至2010年,學院全日制在校生2220人,其中本科生2000人,留學生180人,碩士研究生40人。教師規模、結構、層次進一步最佳化,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教師總數60%,培養1-2名區內外知名、國內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形成與辦學特色和學院定位相適應的人才隊伍。爭取建成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碩士點6個。力爭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美術學成為校級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成為省級重點學科;突出屯墾文化研究特色,力爭省級重點實驗室有所突破。哲學社會科學科研能力和水平穩步提高,達到校內先進水平,屯墾文化研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下屬系部
廣播電視新聞系
歷史沿革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2002年建立,2003年招生。2008年從中文系中脫離出來獨立成系,2010招收第一批重點本科專業的學生。
『師資隊伍』
經過九年的發展,廣播電視新聞系擁有一支年輕、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14名,其中高級職稱3人,博士研究生2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研究生8人。教師的科研能力較強,現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一項、兵團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在《中國文學研究》、《社會科學家》、《當代傳播》、《新聞愛好者》、《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前沿》等核心期刊和其它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該專業擁有攝影、攝像編輯、節目主持等實驗室。
『人才培養』
現設有電視、播音與主持專業兩個方向,為廣播電台、電視台和其他新聞傳播媒體培養能夠從事新聞採訪、寫作、報導、編輯、製作、策劃、主持、評論以及廣播電視新聞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在校期間有半年的實習機會,同時本系有傳媒新聲雜誌社、一滴水影社等專業特色突出的社團為鍛鍊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為新聞媒體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培養專門人才近300人。部分畢業生進入香港有線電視台、中新社、香港大公報、自治區電視台、兵團電視台、兵團日報、等媒體工作。
中文系
『歷史沿革』
中文系始創於1981年,前身為兵團教育學院、兵團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自2001年以來共招收本科生745名,畢業生324名。
『師資隊伍』
經過十年的發展,中文系逐漸加強和完善學科、課程建設,最佳化師資力量。共分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文藝學與外國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大學語文、預科漢語、新聞傳播、廣播電視、語文教學論10個教研室。擁有各專業教師60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23名,在讀碩士14名,45歲以下教員54人。基本形成力量較強、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師梯隊。
『人才培養』
中文系現開設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廣播電視新聞、民族漢語4個專業,開出專業基礎課程32門。中文系在教學過程中強化了理論建設、區域文學建設和課程信息量建設。
『學術交流』
中文系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聯合石河子大學有關學院,抓住北京大學、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和天津師範大學等高校對口支援的機遇,正在進行西部文化學科群建設,並積極籌備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點的申報工作。同時,加強學術交流,先後邀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同濟大學和美國杜克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者到我系開展學術交流,舉辦學術講座,培養我系骨幹教師,有力地促進了我系各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科研建設』
中文系在狠抓理論教學的同時,注意科研能力的提高。在國家各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並有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參編、主編各類教材5套;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10項。其中,李賦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疆兵團文學史》2004年底獲得立項,目前正在研究當中;王立昌教授致力於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文學教育和多民族地區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獲準立項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全部結項,出版專著1部;周呈武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元文化語境中新疆現代文學的民族精神與地域風格研究》2007年獲得立項,目前正在研究當中,並參編、主編教材5部。
音樂系
『歷史沿革』
音樂系始創於1984年,前身隸屬於兵團教育學院、兵團師範專科學校音樂專業。
『師資隊伍』
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創業,音樂系逐漸加強和完善學科與課程建設,最佳化師資力量。共分為理論、器樂、聲樂、教學論4個教研室。擁有各專業教師31名,其中副教授4人,碩士(含在讀)17名,基本形成了力量較強、年齡分布和職稱梯隊合理的專業教師隊伍。
『人才培養』
音樂系現開設音樂學專業,下設四個方向:舞蹈、音樂表演(器樂)、音樂表演(聲樂)、電腦音樂。2008年9月將新增少數民族舞蹈、電腦音樂編輯與製作、音樂文學、音樂教育4個方向。專業基礎課程30餘門。音樂系在教學過程中強化了理論建設、區域文學建設和課程信息量建設,極大提高了教學質量,適應了邊疆人才需求現狀。優秀畢業生率達到25%,學生就業率連年達到90%以上。畢業生到工作單位後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學術交流』
音樂系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聯合石河子大學有關學院,抓住北京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等高校對口支援的機遇,正在進行西部音樂文化學科群建設,並積極籌備音樂學碩士點的申報工作。同時,加強學術交流,先後邀請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以及德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內外知名學者、演奏(唱)家到我系開展學術交流,舉辦學術講座,舉行獨奏(唱)專場音樂會,有力地促進了我系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長期以來,音樂系堅持立足兵團,服務新疆,面向全國的辦學指導思想,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與創新,為地區經濟、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努力和貢獻,已為社會輸送了近300名畢業生;同時,作為新疆兵團音樂人才培養基地,音樂系還肩負著各地區音樂教育師資再教育,音樂教學研究等多類培訓輔導工作。
美術系
美術系始建於1984年,前身為兵團教育學院、兵團師範專科學校美術學專業。建系二十多年來,美術系走過了艱苦創業、不懈進取的辦學歷程,取得了事業的不斷發展。美術系現設美術學、藝術設計學(非師範類)2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現有美術學4年制本科專業4個年級,藝術設計本科專業2個年級,美術教育專業專升本班級3個年級,在讀學生總計420餘人,來自國內17個省區。美術系教師隊伍年齡分布和職稱梯隊合理,現有專任教師19人,其中碩士11人(含在讀)。此外,同國內部分著名高校的美術院系建立了長期的聯繫,並特聘有一定聲望的教授兼任我系教授(10餘人),包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著名設計家陳漢民教授、《裝飾》雜誌主編、博導張夫也教授、北京大學博導彭吉象教授,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美術史系張禾教授等。
長期以來,美術系堅持立足兵團,已為社會輸送了500餘名畢業生;同時,作為新疆兵團美術人才培養基地,美術系還肩負著地區美術教育師資再教育,美術教學研究等多類培訓輔導工作。
美術系不僅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良好的教學科研和美術創作展覽中心,更有著團結進取、朝氣蓬勃的教學和科研團隊。隨著石河子大學這一兵團唯一的新型綜合性高校的快速發展,美術系必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從而更好地服務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