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石河子墾區原是古老的遊牧區。
早在清乾隆年間即有小量兵屯開墾,以後召集民眾墾種,逐漸形成村落,後因戰亂,民眾大部分逃往它處,至解放前只有少量少數民族散居在此從事農牧業生產。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22兵團(後改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6師(後改為農八師)及25師(後改為農七師)一部,到此開荒生產。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管轄墾區全部農牧團場和石河子的大部分工礦企業,師部駐石河子市。
1985年6月,正式成立市人民政府,農八師和石河子市實行一個黨委領導的體制。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河子墾區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即東經84°58′-86°24′,北緯43°26′-45°20′。全墾區面積7529平方公里,自治區直轄市-石河子市位於墾區中部,南倚天山,東以瑪納斯河為界與瑪納斯縣為鄰,南、西、北三面與沙灣縣環接,行政區域460平方公里。東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150公里,西距霍爾果斯口岸500公里。
地形地貌
由南向北由南向北依次為天山山區、山前丘陵區、山前傾斜平原、洪水沖積平原、風成沙漠區,平均海拔高度450.8米。土壤多系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質多系礫質土、沙質土、粘質土等。經過軍墾幾代人的努力,山區、丘陵區已成為水草豐美、盛產“軍墾型”美利奴細毛羊的優美牧場;其他各區也由昔日的荒原、葦湖、鹼灘開墾成肥沃的良田。益母草、仙鶴草、薄菏、荊芥、防風、甘草、枸杞、柴胡等140種。常見喬木有楊、柳、榆、白臘;灌木有梭梭柴、紅柳、沙棗。北部沙漠區蘊藏有石油,南山有煤礦可開採。
墾區氣候
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年平均氣溫7.5℃-8.2℃,日照2318-2732小時,無霜期147-191天,年降雨量180-270毫米,年蒸發量1000-1500毫米。
水資源
較為豐富,地表有河水、泉水,境內有瑪納斯河、寧家河、金溝河、大南溝河、巴音溝河等五條河流,河水年徑流量15.3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3億立方米。建有大中小型水庫11座,蓄水總量4.33億。
墾區農業
農業是八師石河子市的基礎產業。現有耕地面積278萬畝,正播面積230萬畝,機械化程度達85%以上。精準種子、精準播種、精準管理、精準灌溉、精準收穫和精準田間生態監測“六大精準技術”的套用逐步推廣,農業現代化、集約化水平較高。作物以棉花、小麥、玉米為主,同時蕃茄、蔬菜、瓜果、釀酒葡萄、花卉等特色作物種植蓬勃興起。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已經開始走上快車道。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加快,市場化水平穩步提高。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以“固定、自主、服務、分配”為主要內容的團場、農業改革進一步深化,適應市場和入世要求的農業新體制、新機制正在形成。
墾區工業
工業依託農業發展,經過“九五”期間的結構調整,產業結構、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日趨合理,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在師市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凸顯,己形成塑化、電力、造紙、紡織四大支柱產業,培育了天業、天宏、天富三家上市公司。一批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龍頭企業逐步壯大,為進—步最佳化師市經濟結構,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形成了國資委、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和國有資本投資企業三個層次的國有資產營運監管體系。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正成為師市新的經濟支柱。交通方便快捷,郵電通信發達,商貿市場星羅棋布,旅遊、信息、諮詢、物業管理等一批新興產業興起。
科教文衛事業
科教文衛事業健康發展。墾區有科研機構18所,科技人員3.36萬人。現有各類院校175所,在校學生9.5萬人。擁有軍墾博物館、周總理紀念館、艾青詩歌館、遊憩廣場、音樂廣場等一批具有軍墾文化特色的場館景點。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1022所,病床4073張,衛生技術人員5633人。
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加強。石河子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1%,先後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和自治區文明城市稱號,並被聯合國授予人居環境改善良好範例城市杜拜獎,被建設部授予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