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傷科療法是上海市的中醫正骨療法。
石氏傷科療法是上海市的中醫正骨療法。
中醫正骨療法(石氏傷科療法),上海市黃浦區傳統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中醫正骨療法又名“傷科”或“骨傷科”。在古代農業社會,骨傷的發病率很高,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而當時醫療條件很差,農村邊寨交通閉塞,...
石氏傷科療法 石氏傷科療法是上海市的中醫正骨療法。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黃浦分院獲得石氏傷科療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上海石氏傷科療法 上海石氏傷科療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獲得上海石氏傷科療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上篇經典,以流派標誌性人物石筱山、石幼山的原著要點,闡述石氏傷科的理論,臨證述略和經效驗方,並附二位先生的醫案。中篇傳承,介紹第四代傳人石純農、石仰山、石印玉、諸方受、施杞等人,以石氏傷科學術思想為基點,各有建樹的學術...
240. 石氏傷科與魏氏傷科常用的外治藥概況如何 / 186 作者簡介 諸福度,1956—1962年就讀於上海中醫學院,畢業後在龍華醫院、瑞金醫院傷骨科研究所等臨床實踐,先後拜石筱山、魏指薪兩位大家為師。繼承了石氏、魏氏傷科的理法方藥,具...
石仰山(1931.3.17—2015.12.27),名錫煜,男,漢族,生於上海,祖籍江蘇無錫,中共黨員。石氏傷科第四代傳人、國醫大師。2015年12月27日14時33分,於上海市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東院因病逝世,享年82歲。人物經歷 其父為...
2019參與舉辦石氏傷科海派中醫特色診療技術及特色療法學習班、參與由黃浦區中心醫院舉辦的“國醫大師石仰山學術思想及經驗傳承”論壇等。擔任上海市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2019年大會名譽主任。大會討論了近年來滬上骨傷科領域中醫中藥、現代醫...
源盛堂石氏骨傷科 源盛堂石氏骨傷科始於清光緒六年,是中國骨傷科一大流派,具有百年傳承歷史,有“江南傷科第一家”的美譽。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源盛堂引進石氏傷科以王敖民、吳軍豪、陳巍、聞國偉等第五代、第六代弟子為代表...
石筱山(1904—1964年),原名瑞昌,字熙侯。江蘇無錫人 。中國醫學界著名的骨科專家,江蘇無錫人。早年學醫於上海神州中醫專門學校 ,後隨父從醫,在繼承家傳治傷經驗基礎上,努力鑽研,醫術日精,以善治骨折傷痛遠近聞名,創石氏傷科...
俞秋緯,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副主任醫師 。個人簡介 俞秋緯,男,上海石氏傷科第五代學術繼承人。師從國醫大師石仰山教授。現為“石仰山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成員。“上海石筱山傷科學術研究中心”研究...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黃浦分院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傳統醫藥“中醫正骨療法(石氏傷科療法)”項目的保護單位。醫院科室 預防保健科 /內科 | 呼吸內科...
解放軍總醫院營養專家石法武博士,蘭州軍區總醫院全軍骨科中心張功林教授等國內知名專家,系統學習掌握平樂郭氏正骨及上海石氏傷科理論,現致力於骨傷科疾病,慢性病的研究,療法獨特高效,尤其擅長運用中醫正骨整脊手法、小針刀療法、脊柱...
早年師從名家研習石氏傷科,然後轉攻西醫骨科,繼而赴日本、丹麥等國研修康復技能,主要在腰椎疾患,尤其是椎間盤突出方面有較深入的基礎研究和豐富的診療技術、經驗。曾受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集團閔行醫院骨科主任、教授,現任上海建陽...
光明社區附近有靜安寺、馬勒別墅、同樂坊、大寧靈石公園、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四行倉庫抗戰舊址等旅遊景點,有城隍廟五香豆、紅燒油麵筋、上海絲綢、上海木雕、上海麵塑、蟹黃灌湯包等特產,有石氏傷科療法、評彈、朱氏一指禪推拿療法、...
第二講 多方位理筋整脊療法 第三講 古籍文獻的整理及古文化技術的套用 第四講 脊柱疾病及脊柱相關疾病 第五講 石氏傷科理傷續斷學術思想及特色 第六講 石氏傷科學思想及臨證經驗 第七講 脊柱病治療手法和經驗方 第八講 ...
師承石氏傷科傳人石仰山教授、薄氏腹針創始人薄智雲教授、平衡針創始人王文遠教授。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骨關節炎等的發病機制、中醫證候特點及現代醫學的診療方法有深入的研究。仰臥屈曲位大角度牽引治療中老年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