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1956年,組建石橋鄉,屬邵東縣。
1958年,與城東鄉合為城東公社。
1961年,城東公社析置石橋公社。
1977年,屬郊區。
1984年,改社設鄉。
1997年,屬雙清區。
2016年6月,調整為石橋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石橋街道下轄陶家沖居民委員會和石橋、株木、白馬、金星、屏豐、馬鞍、五一、大坡、立新、農科、茶場等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7個居民小組,20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石橋街道下轄5個社區、6個行政村:陶家沖社區、秀峰社區、新鑫社區、和諧路社區、立新社區、白馬村、金星村、屏豐村、馬鞍村、五十亭村、石橋村;石橋街道辦事處駐五一村邵石南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橋街道介於東經111°28′23″—11130′45″,北緯27°11′59″—27°14′23″之間,地處雙清區西南,東鄰雲水鄉,南、西臨邵水,與大祥區
檀江鄉和城南街道相望,石橋街道辦事處距區政府駐地0.5千米,區域總面積14.54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石橋街道有耕地面積1392畝,人均0.15畝;可利用草地面積3855畝,林地面積3105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石橋街道轄區總人口1837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737人,城鎮化率20.3%,另有流動人口2340人,總人口中,男性8888人,占48.3%;女性9490人,占51.7%;14歲以下4295人,占23.3%;15至64歲11843人,占64.4%;65歲以上2240人,占12.1%,人口以
漢族為主,達16586人,占90.25%;另有回族1個,少數民族1792人,占9.75%。
經濟
綜述
2011年,石橋街道財政總收入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45.56萬元,比上年增長12%;完成財政支出290.35萬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76萬元,增值稅352萬元,企業所得稅253萬元,個人所得稅207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3.5%、5%,農民人均收入10154.7元,比上年增長16%。
農業
2011年,石橋街道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6517萬元,比上年增長3.5%,占全鎮生產總值的12.7%。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生產糧食745.3噸,人均54.98千克,其中水稻698噸,玉米47.3噸,主要經濟作有蔬菜、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96畝,產量32噸;蔬菜種植面積525畝,產量1825噸。畜牧業以生豬、家禽養殖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66萬頭,年末存欄9158頭;家禽飼養量217萬羽,上市家禽185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880噸,禽蛋14噸。畜牧業總產值448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8%。
工業
2011年,石橋街道實現工業增加值2.1億元,比上年增長4.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職工1653人,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
商貿
2011年,石橋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5億元,比上年增長16.8%。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石橋街道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農家書屋2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藏書1850冊;戶外健身場所1個,占地面積50平方米。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石橋街道有衛生院1所,病床7張,固定資產1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完成診療4000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7091人,參保率100%,鄉衛生院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城鄉居民規範化電子健康檔案6485份,建檔率55%。
社會保障
2011年末,石橋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21戶,人數939人,支出181.97萬元,比上年增長5%,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6%;城市醫療救助72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56戶188人,支出15.88萬元,比上年增長60%,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2人,支出1.9萬元;農村臨時救助286人次,共支出5.99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6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72萬元,社區服務設施9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4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4個,新增就業4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8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人。
交通
石橋街道境內有寶慶東路等道路過境。
歷史文化
石橋街道因境內石橋鋪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