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模式是在探索解決“三農”問題新路子的實踐中,由西南大學與石柱縣共同創造的,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技優勢,轉變農村經濟成長方式,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的合作模式。它是高等學校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依託地方優勢資源,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技人才支撐,推動地方經濟成長、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同時促進高等學校教學實踐、成果轉化和學科發展,實現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
2003年10月13日,西南大學與石柱縣人民政府本著坦誠互信、合作共贏的原則正式簽署縣校合作協定,共建“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從此,開啟了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技優勢促進農村經濟成長的新局面,並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寬領域、多方共贏的科技合作。這一合作模式被《光明日報》稱之為科技創新、產業扶貧的“石柱模式”。
以產業發展為核心,走科研與生產直接連通的新路子,催生出了一種用科技促進農民增收,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石柱模式’”。
以資源優勢為支撐建設示範基地,搭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台
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經過幾年建設,已建立的“石柱魔芋豐產栽培及示範基地”、“石柱黃連中獸藥綜合開發及示範基地”、“石柱高效生態蠶業綜合示範基地”、“石柱蓴菜良種選育及示範基地”等4個重點產業項目,實現了“一片地(示範中心基地)、一棟房(專家大院)和一個產業科研團隊(參與教喇灑凶師、學生以及地方農技工作者等)”的格局,極大地帶動了石柱重點產業發展,同時搭建了學校科研成果轉化平台。
於2006年開始,西南大學每年安排30萬資金,設立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科技創新專項基金。幾年來,針對石柱重點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共實施了石柱黃連花保健茶技術開發研究、石柱縣優質蓴踏淚說菜提純復壯及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石柱辣椒毀滅性病蟲害預警與控制研究、石柱縣黃連副產物生物農藥技術開發、石柱縣優質牛羊肉深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龍河流域區域文化與族群關係研究、土家族民族服裝服邀淚辨飾的開發研究、社會性別視野下民族地區女教師專業發展與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等48個專項基金研發項目,申報專利近30項,僅SCI發表論文14篇,開發完成的20多個產品已在石柱的相關企業中套用。
在這些課題研究中,針對生產實際進行技術攻堅,攻克了如長毛兔、黃連、辣椒、蓴菜等領域一些長期制約發展的生產技術難題,同時開展了大量試驗示範和技術培訓工作。如畜牧專家馮昌榮研製的複方中獸藥製劑,解決了石柱縣長毛兔產業中夏季仔兔死亡率高、秋季母兔受孕率低、冬季成年兔剪毛後體弱易死等三大難題,其中夏季仔兔死亡由45%降到3%,秋季母兔受孕率由30%提高到90%。
以“一院一鎮一部門”產學研對接為載體,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全校12個涉農學院,與石柱縣的政府部門和全縣中的12個鄉鎮,開展“一院一鎮一部門”產學研對接。一個學院結合縣方一個部門對口支持一個鄉鎮,各個學院結合學科特點和所對接鄉鎮的資源及產業優勢,發揮各自特色,轉化相關農業科技成果,引進或培植業主,興辦科技產業,“示範幾戶,帶動一懂趨估企村;示範一村,帶動一鎮”,形成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的總體效應。
以優勢產業和特色項目為依託,做好爭資立項與業主引進工作
為促進石柱縣經濟持續健台虹譽康發展,西南大學選派基礎理論紮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各學科專家教授為石柱縣提供決策諮詢,或做好項目規劃編制與包裝策劃,先後完成了《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綠色生態重點產業發展規劃》、《西沱鎮重點產業發展規劃》、《下路鎮豬鬃產業發展規劃》、編制了辣椒、蓴菜、何首烏、山茱萸和佛手等中藥材、食用菌辨遙全境、牛羊肉深加工等重點產業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數十項,為申報國家三峽庫區產業發展基金項目、移民後扶項目等奠定了基礎。同時,利用科技支撐優勢和地方產業優勢,校縣雙方共同引進產業業主。
以示範基地“晚霞”專家組建設為後盾,建立科技常下鄉機制
為了充分發揮退休專家的作用,進一步推進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建設,西南大學組織了一批學有專長的退休科研人舟芝員,成立了“晚霞專家組”。“晚霞”專家實踐經驗豐富,有時間、沉得下,彌補了在職專家的某些不足。他們與石柱縣相關業務部門合作開展工作,其主要任務是:第一,對石柱縣重點農業產業的生產進行科技諮詢、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第二,參加與本人所在學院相對應的“一院一鎮一部門”產、學、研工作和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工作;第三,參加我校在示範基地的科研項目和科技開發工作。他們長期蹲在石柱,常年跑田坎,入農家,幫助一家一戶解決農業科技問題,發揮“一個專家帶動一個產業”的作用,增強了學校對基地建設的科技支撐力度。專家與產業對接,開展技術諮詢、技術開發、技術培訓工作,促進了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建設的深入推進。
6幫困助學
以“1+1幫困助學”智力扶貧為起點,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西南大學除了向石柱縣部分鄉鎮村莊捐贈錢物和科技刊物外,西南大學還啟動了“智力扶貧”,在全校範圍內發動教職工開展“1+1”幫困助學。全校有幾百名教師已連續四年結對支助1200人次,每年超過了20萬元結對資助農村貧困子弟上學。
在幫助石柱縣青少年智力“脫貧”的同時,西南大學經常性地派出具有不同專業不同年齡的專家、教授深入農村鄉鎮、村社,舉辦各科骨幹教師培訓和各種農業技術培訓班,培訓鄉鎮、村社幹部和農民。到2011年,學校已派出300多名優秀師範本科生到石柱鄉村中國小“頂崗支教”實習,派出農科生200多人“頂崗實習支農”,分別到石柱縣各部門、鎮鄉開展助農實習。
7建設保障
以“縣校合作工作組織”建設為保障,構建縣校合作長效機制
與單純依靠少數幾個科研人員、少數幾個項目“單打獨鬥”的合作模式不同,為便於全面調動科技資源,持續推進縣校合作。縣、校雙方共同成立由雙方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縣校合作領導小組,抽調人員組建縣校合作辦公室。西南大學動員全校的力量參與到“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的建設中來,並組建了常設機構——校地合作處,校地合作處在石柱縣設立辦事處,派員長期駐紮。加強了對合作的統籌協調和管理,加強了學校、政府、企業、專家、農戶的溝通,形成了多方聯動、協同作戰的長效運作機制。這在全國高等學校中,這樣緊密的合作或許是絕無僅有的。
8績效考評
以科學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建立為依據,保障縣校合作順利推進
為保障縣校合作順利推進,使“石柱模式”更立體、更全面,西南大學不僅將各學院產學研工作納入年度考核,還在職稱評聘指標等方面進行了適當的修改,出台了“西南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的意見”等檔案,以引導和鼓勵青年教師多到基層解決實際問題,並設立西南大學石柱基地科技創新專項基金,為石柱縣產業發展儲備科技力量,提供持續有力支撐。
縣校合作,不僅有效推動了石柱縣經濟成長、農民增收、企業增效,促進了地方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和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帶動了石柱縣社會文化事業、文化旅遊產業、教育衛生事業、社會公共事業的全面發展,而且,學校在與石柱縣的合作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發展:一是以石柱特色農業產業為支撐建設示範基地,搭建了學校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二是整合學校科研力量圍繞石柱縣重點產業開展聯合攻關,拓展了學校研發渠道和領域,促進了學科發展;三是多層次、多領域的縣校合作,搭建了學校人才培養的廣闊平台,有利於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這些成果,是學校實施的其他任何單一項目、單一平台所不能具有的。
石柱縣與西南大學開展的縣校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效,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和有關學者、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光明日報》稱之為“石柱模式”,其內參《情況反映》做了相關調研;新華社內參《國內動態清樣》以“多贏是實現地方扶貧關鍵——西南大學與石柱縣校合作科技扶貧啟示”為題作了調研報導;教育部簡報以“西南大學充分發揮科技優勢,積極為地方經濟發展作貢獻”為題作了報導;學者蔣和平著《建設中國現代農業的思路與實踐》一書,將“石柱模式”作為“校地合作帶動型”案例來研究。
以優勢產業和特色項目為依託,做好爭資立項與業主引進工作
為促進石柱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西南大學選派基礎理論紮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各學科專家教授為石柱縣提供決策諮詢,或做好項目規劃編制與包裝策劃,先後完成了《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綠色生態重點產業發展規劃》、《西沱鎮重點產業發展規劃》、《下路鎮豬鬃產業發展規劃》、編制了辣椒、蓴菜、何首烏、山茱萸和佛手等中藥材、食用菌、牛羊肉深加工等重點產業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數十項,為申報國家三峽庫區產業發展基金項目、移民後扶項目等奠定了基礎。同時,利用科技支撐優勢和地方產業優勢,校縣雙方共同引進產業業主。
以示範基地“晚霞”專家組建設為後盾,建立科技常下鄉機制
為了充分發揮退休專家的作用,進一步推進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建設,西南大學組織了一批學有專長的退休科研人員,成立了“晚霞專家組”。“晚霞”專家實踐經驗豐富,有時間、沉得下,彌補了在職專家的某些不足。他們與石柱縣相關業務部門合作開展工作,其主要任務是:第一,對石柱縣重點農業產業的生產進行科技諮詢、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第二,參加與本人所在學院相對應的“一院一鎮一部門”產、學、研工作和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工作;第三,參加我校在示範基地的科研項目和科技開發工作。他們長期蹲在石柱,常年跑田坎,入農家,幫助一家一戶解決農業科技問題,發揮“一個專家帶動一個產業”的作用,增強了學校對基地建設的科技支撐力度。專家與產業對接,開展技術諮詢、技術開發、技術培訓工作,促進了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建設的深入推進。
6幫困助學
以“1+1幫困助學”智力扶貧為起點,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西南大學除了向石柱縣部分鄉鎮村莊捐贈錢物和科技刊物外,西南大學還啟動了“智力扶貧”,在全校範圍內發動教職工開展“1+1”幫困助學。全校有幾百名教師已連續四年結對支助1200人次,每年超過了20萬元結對資助農村貧困子弟上學。
在幫助石柱縣青少年智力“脫貧”的同時,西南大學經常性地派出具有不同專業不同年齡的專家、教授深入農村鄉鎮、村社,舉辦各科骨幹教師培訓和各種農業技術培訓班,培訓鄉鎮、村社幹部和農民。到2011年,學校已派出300多名優秀師範本科生到石柱鄉村中國小“頂崗支教”實習,派出農科生200多人“頂崗實習支農”,分別到石柱縣各部門、鎮鄉開展助農實習。
7建設保障
以“縣校合作工作組織”建設為保障,構建縣校合作長效機制
與單純依靠少數幾個科研人員、少數幾個項目“單打獨鬥”的合作模式不同,為便於全面調動科技資源,持續推進縣校合作。縣、校雙方共同成立由雙方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縣校合作領導小組,抽調人員組建縣校合作辦公室。西南大學動員全校的力量參與到“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的建設中來,並組建了常設機構——校地合作處,校地合作處在石柱縣設立辦事處,派員長期駐紮。加強了對合作的統籌協調和管理,加強了學校、政府、企業、專家、農戶的溝通,形成了多方聯動、協同作戰的長效運作機制。這在全國高等學校中,這樣緊密的合作或許是絕無僅有的。
8績效考評
以科學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建立為依據,保障縣校合作順利推進
為保障縣校合作順利推進,使“石柱模式”更立體、更全面,西南大學不僅將各學院產學研工作納入年度考核,還在職稱評聘指標等方面進行了適當的修改,出台了“西南大學關於進一步加強石柱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基地的意見”等檔案,以引導和鼓勵青年教師多到基層解決實際問題,並設立西南大學石柱基地科技創新專項基金,為石柱縣產業發展儲備科技力量,提供持續有力支撐。
縣校合作,不僅有效推動了石柱縣經濟成長、農民增收、企業增效,促進了地方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和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帶動了石柱縣社會文化事業、文化旅遊產業、教育衛生事業、社會公共事業的全面發展,而且,學校在與石柱縣的合作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發展:一是以石柱特色農業產業為支撐建設示範基地,搭建了學校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二是整合學校科研力量圍繞石柱縣重點產業開展聯合攻關,拓展了學校研發渠道和領域,促進了學科發展;三是多層次、多領域的縣校合作,搭建了學校人才培養的廣闊平台,有利於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這些成果,是學校實施的其他任何單一項目、單一平台所不能具有的。
石柱縣與西南大學開展的縣校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效,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和有關學者、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光明日報》稱之為“石柱模式”,其內參《情況反映》做了相關調研;新華社內參《國內動態清樣》以“多贏是實現地方扶貧關鍵——西南大學與石柱縣校合作科技扶貧啟示”為題作了調研報導;教育部簡報以“西南大學充分發揮科技優勢,積極為地方經濟發展作貢獻”為題作了報導;學者蔣和平著《建設中國現代農業的思路與實踐》一書,將“石柱模式”作為“校地合作帶動型”案例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