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斧,原收藏於四川省昭覺縣文物管理所,於2007年04月05日被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斧
- 所屬年代: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 尺寸 (長*寬*高):19.0cm *9.5cm *無cm
- 工藝技法:打制
- 完殘狀況:完整
石斧,原收藏於四川省昭覺縣文物管理所,於2007年04月05日被盜。
石斧是遠古時代用於砍伐等多種用途的石質工具。斧體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長方形,兩面刃,磨製而成。多斜刃或斜弧刃,亦有正弧刃或平刃。古史傳說中的美術活動中國遠古人類的生活,可以從三皇五帝的古史傳說中見到一部分。古史傳說多...
石斧 石斧是原始農業開闢耕地時的重要工具。斧體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長方形,兩面刃,磨製而成。多斜刃或斜弧刃,亦有正弧刃或平刃。2009年6-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宜賓市博物館對其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鑽探面積4000平方米,共清理各類遺蹟42處。其中新石器時代房址7座,灰坑10個。
石斧 石斧,原收藏於四川省昭覺縣文物管理所,於2007年04月05日被盜。文物歷史 2007年04月05日,石斧在四川省昭覺縣文物管理所被盜。2018年10月23日,昭覺縣公安局對石斧被盜立案。文物特徵 戰國-西漢石斧呈長方形,磨製而成,多斜刃。
商帶柄石斧 此展品為商代文物。長6.5厘米,寬3.8厘米,厚4.4厘米。石斧器身有打鑿痕,刃部磨製精細,帶柄(殘斷)同時出土,柄有榫形安裝,一側斷缺。現收藏於湖州博物館。
1983年12月,在新津縣鐵溪鄉順南河邊發現了一些繩紋夾砂粗灰陶碎片,繩紋夾砂粗紅陶碎片以及一件穿孔石斧。(圖)石斧通體長9.8厘米,上端寬3.8厘米,刃口部分寬5.8厘米,刃口已使用殘缺,孔大1.2厘米。這次發現有孔石斧,是新津繼修覺山發現新石器時代石石斧(見《文物》1982年第4期82頁)之後的又一新發現。
石斧 石斧是遊戲《明日之後》中的工具類物品,一種伐木工具,能夠提高採集木材的效率。製作配方 100木頭+25石頭,製作耗時:00:10 作用屬性 伐木工具,能夠提高採集木材的效率。
青銅時期石斧 青銅時期石斧是五女山博物館館藏文物 此展品為青銅時期文物,出土於桓仁鎮台西溝遺址。長21.5厘米,寬3厘米。圓柱狀,斧身琢制,琢窩密集,刃磨製。現收藏於五女山博物館。
這件出土於恰帕斯州北部錫莫霍韋爾地區的石斧上雕刻著一個側面人像,可能代表著玉米神。綠石是與“珍貴”、“生命”、“繁衍”這些概念聯繫在一起的,綠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禱玉米豐收的寓義,玉米神像的方正構圖以及眼部和嘴部造型明顯帶有奧梅克文化的特點。簡介 時代:前古典期中期(公元前1300年—前300年)質地與...
興起於墨西哥灣的奧爾美加文化,以翡翠雕刻和黏土玩偶工藝見長,經常將宗教的觀念採用具體的形象表現出來,它的傳統長久地承傳下來,並被其後的諸文化所繼承發展。文物名稱 儀式用石斧 基本資料 時 期:公元前1000-前400年 文化背景 中美洲地區包括多樣化的文明,而各地區的文明又始終是相互影響和交融的,其不斷興衰...
新石器時代石斧,文物。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上繳石斧 陝西男子挖出新石器時代石斧 官方收繳後...
雙肩石斧 雙肩石斧是新石器時代。長7.1厘米,肩寬4.6厘米,腰寬5.3厘米。寬斜肩,直邊弧刃,打磨相間,肩際有明顯錘琢痕跡,刃部通磨,薄而鋒利。1986年12月出土於南海西樵山南蛇崗。 要以礫石石片打制而成的有肩石斧(或稱為雙肩石斧、雙肩石鏟、石鉞、帶榫石器等)為特徵。
新石器時代單孔石斧 新石器時代的一種石質工具。文物介紹 斧身呈扁平的梯形狀,雙面弧刃,刃部和斧身有缺口,上部正中有一個(直徑為5.5厘米)的兩面對鑽而成的圓孔,形與鉞相似,故名稱為“穿孔石斧”,是良渚文化中常見的斧式。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石斧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器形較大,基本對稱的雙面刃,但刃面一面磨製較精,另一面殘留有打制痕跡,刃口有破損。石斧是河姆渡文化出土石器中最主要的器形,主要用於木材的砍伐和加工,那些被加工成榫卯結構的木材用於建築乾欄式房屋。
仰韶文化雙孔石斧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的石器,斧柄部較窄,柄端略平,刃部較寬,呈弧狀,較鋒利。現收藏於新鄭市博物館。文物介紹 斧柄部較窄,柄端略平。器中部較厚,兩側平直。中間有一大圓孔,孔的上端有一小圓孔,均為兩面鑽孔,孔面呈喇叭狀,內有弦紋。刃部較寬,呈弧狀,較鋒利。有使用痕跡。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殘長15.3厘米。出土於霞浦黃瓜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殘長15.3厘米。肩部呈長方形,其下基本呈正方形,整體較薄,單面刃,器身一面略平,另面弧起,橫刻面呈不規則橢圓形。出土於霞浦黃瓜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穿孔石斧是馬家浜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長15,寬9.2,厚0.85 青灰色頁岩,通體磨光。頂部呈斜向平頂,中間近上部對鑽一孔,孔口圓正,對鑽吻合度好,中有台痕,雙面斜弧刃,正鋒。斧身中間略厚,兩邊斜直,弧刃寬於斧背。穿孔石斧出現於馬家浜文化...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穿孔石斧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穿孔石斧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縱21.7 橫15 高1.5 整器製作較規整,中間厚,四緣收薄,平視呈舌形。平頂。弧刃,雙面刃。上部中間有一對鑽孔,孔徑4.1cm,孔壁殘留有對脊痕。器表磨製較精細。刃口不甚鋒利。
新石器時代雙肩石斧是一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1]中文名 新石器時代雙肩石斧 館藏地點 海南省博物館 所屬年代 新石器時代 類別 石器、石刻、磚瓦 文物特徵 質地 單一質地 無機質 石 外型尺寸(cm) 長8 寬7 厚2 具體尺寸 長8 寬7 厚2 具體質量 0.401kg ...
新石器時代扁平穿空石斧 新石器時代扁平穿空石斧新石器時代扁平穿空石斧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長16.1,刃13.8,頂寬11.5,厚1.5,孔徑3.4-4厘米
單孔磨光石斧 單孔磨光石斧,桐城縣博物館收藏石斧4件,其中單孔磨光石斧於1980年白楊橋區花山公社(今劃歸安慶郊區)出土。該斧為青灰色礫石,斧通長16.5厘米,厚1.6厘米,肩部正中有一孔,直徑2厘米,作系柄之用。刃部為微弧形中鋒。刃寬10厘米。通體光潤,為新石器晚期砍鑿工具。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斧 新石器時代邱城遺址石斧是邱城遺址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縱9.1,橫2.8,高3 器身厚重,截面略呈圓角方形。雙面平刃,整器磨製不精,留有許多打琢痕,刃口也不鋒利,較平鈍。
崧澤文化穿孔石斧 崧澤文化穿孔石斧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文物介紹 器形規整,平視略呈舌形,中間厚,四周收薄。上部中間有個對鑽孔,直徑2.7厘米,孔壁打磨光滑,未留對脊痕。頂線平直。弧線刃,雙面刃。
有段石斧 有段石斧,長9厘米, 寬4.6厘米,厚3.5厘米。中部有段,寬2.5厘米、厚2厘米。 有段石斧是由無段石斧進化而來的, 是原始生產工具演變的實物見證。1973年出土於涼台遺址,屬岳石文化。
新石器時代穿孔石斧 新石器時代穿孔石斧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縱20.6,橫16.3,高1 器形較規整,中部厚於四緣,磨製光滑,中孔對鑽而成,殘留明顯的旋轉痕,孔口較圓正。雙面弧刃,但未開鋒。
新石器時代三角形石斧 新石器時代三角形石斧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石器。
新石器時代單孔黃玉斧,西周,淮安市博物館藏 石斧為鏟形,土黃色,磨光,穿一孔,上窄下寬,刃部圓弧,石質堅硬。此件石斧石質精良,磨製精美,拋光度高,表面有一條裂紋,器型保持完整,為典型青蓮崗文化遺物。文物特徵 規 格: 長20厘米,上寬9.4厘米,下寬12.5厘米,厚0.9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