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寺位於華亭市南11公里的上關鄉半川村,窟群坐北向南,開鑿於北魏延昌元年(公元512),依崖開窟,窟釋分布於東西約120米長的沙質石崖上,現存窟龕14個。 1981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有一座高四米,長三十六米的水泥棧道,供遊人登極參觀。開鑿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時期的華亭石拱寺石窟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精美的佛教造像藝術飲譽隴上乃至大西北,堪稱歷史考古和文化旅遊的一朵奇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拱寺
- 地理位置:華亭市南上關鄉半川村
- 氣候類型:氣候乾燥,氣溫日較差大,光照充足,
介紹,歷史,建築景觀,消失的原因,相關介紹,
介紹
石拱寺石窟位於華亭市上關鄉半川村,隔汧水支流上關河,與中國道教名山龍門洞遙遙相望。據有關史料記載:北魏普泰二年置華亭鎮,這是華亭市建制的開始,北魏建國於公元386年,公元534年敗亡,北魏亡國前二年才設立華亭鎮,依此分析,“先有石拱寺、後有華亭城”的說法便不是空穴來風。
石拱寺石窟位於市區以南11公里處的上關鄉半川村,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遺址之一。1965年被列為省級文化保護單位。窟群坐北向南,開鑿於北魏延昌元年(公元512),依崖開窟,雕鑿在距地面高約5-10米的石崖上,窟崖高約20米,東西長l20米,有大小窟洞14個,雕像百尊,多為圓雕和浮雕,佛像、菩薩、比丘、護法力士等高度均在1米以上,窟龕內所有浮雕繁密,多而不亂,圖紋精養,圓雕頭像神態逼真、動態鮮明、栩栩如生、優美動人,龕內造像大小如同真人,身短首長、衣紋流暢、慈祥溫和、清俊秀美、面部及眉目極為傳神,寫實中兼有誇張,似佛祖又象菩薩,既超凡脫俗又默默含情。特別是菩薩和供養人形象,發髯高聳,蛾眉鳳眼,口唇微啟,笑中含情,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石拱寺開鑿於北魏延昌元年(公元512),窟形、結構、布局、雕刻手法及造像姿態表情,均有獨到之處。這些窟 龕中保存的造像及壁畫浮雕,比例適中,身段窈窕,衣紋流暢,面部表情生動端莊。1981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佛教文化自東漢時期傳入中國以來,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逐漸發揚光大,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學藝術、民間風俗及社會意識形態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當時,從帝王將相到庶民百姓都把雕鑿石窟、石造像作為公德事業發揚光大,民眾也通過雕鑿石窟、石佛、石造像、製造像磚等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門和順、子孫興旺。
石拱寺石窟正是在佛教興盛的北魏晚期創鑿的,雖歷經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劫難,但呈現今人面前的圓雕和浮雕造像圖案精美,寫實中有誇張,靜態中有靈動,雕像面目和善,眉目清秀,極為傳神。以現存的14個窟龕的形制、數百尊圓雕和浮雕造像藝術風格及藝術特點來看,石拱寺是我國西北地區北魏晚期最具代表性的窟群之一,對研究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石拱寺石窟坐落在沃野田疇間一座背北向南的半山崖上,這裡群山環抱,氣候溫和,山水相間,林草豐茂,交通區位條件優越。它北距平涼市83公里,南接寶雞市隴縣30公里,西鄰海龍洞20公里,北距華亭縣城33公里,距融宗教與森林公園為一體的名山龍門洞2公里,距安口古瓷窯遺址35公里,距風景秀麗的景福山不足5公里,巍峨壯美的關山縱貫西南,通鄉油路從石窟寺門前穿過。
歷史
佛教發源於古代的印度,當時的地理條件,不可能翻越喜馬拉雅山直接到達東土,而是陸路從絲綢之路由阿拉伯商人帶入,水路從南海傳來,當時水路部勝發達,倒是漢朝張騫初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這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徑,可見佛教由西向東傳播的可能性最大。我市莊浪縣的雲崖寺石窟,陳家洞石窟,涇川縣的南石窟,羅漢洞石窟,王母宮石窟雖然開鑿時間不近一樣,但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的佛教文化遺蹟。
石拱寺石窟最大的石窟里雖然開鑿了一佛二菩薩造型,蓮花造頂,但靠南面的洞窟進去又是一窟,靠南進去又是一窟,這個窟搭一木梯上去,又有一小窟,有小窗與外面相連,在外面看,只有窗戶,沒有門戶,非常隱秘,是僧人靜修的好地方,難怪百信把這裡叫石櫃山寺,原來奧秘就在這裡,慶陽北石窟寺僅是一進,涇川的王母宮石窟卻是中心大佛式,與石拱寺石窟又有不同。
石拱寺石窟最大的一次悲劇發生在清代同治五年左右,即公元1867年前後,當時西北回族因不堪忍受清政權的殘暴統治,紛紛起義,給當地人民民眾生活帶來的極大的痛苦,為了避免戰亂傷亡,當地人民拖家帶口,雲集石拱寺避難,被義軍一把火燒了個片甲不留,據當地老年人講,災後僅大火著了一月有餘,寺院都城廢墟,避難民眾全被燒死,從此這裡十村九無煙,生產生活很久都沒有大的發展。石拱寺最近的一次悲劇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陝西省隴縣新集川鄉鐵馬河村國小一個青年老師被金錢所迷,為了發財,夥同幾個毛賊用刀斧偷盜了五個最珍貴的佛像頭,雖然罪犯後來被抓,判刑伏法,但佛頭在也長不上去了。
建築景觀
洞窟在華亭市上吳鎮南3公里。現存窟龕14個,造像皆為石雕。最大的洞窟是第2窟和第6窟,規模相當宏偉,窟內均造 三佛及脅侍菩薩,前壁門兩側雕天王。第6窟高8米,佛高6米。兩窟的造像在清同治年間(1862—1874)被破壞,唯有第6窟壁門側浮雕供養人尚存數排,均著袍服,是北魏改胡服以後供養人的形象。
石拱寺石窟群雕鑿在距地表5-10米的黃砂岩石崖上,現存14個窟龕,其中2號、6號兩個大窟空間約10米,存留有造像殘跡、石窟南壁門窗兩側數十尊供養人和金剛、力士造像等;1號大窟造像於早年山崖崩塌被毀,其餘11個均為0.5米-2.5米的中、小型窟龕。從雕鑿藝術方面看,11號窟雕像最為精美,保存最為完整,它位於整個窟雕的中心部位,頂部有四組八樽飛天,形象飄逸生動,似仙女從天而降,南壁供養人造像精美,栩栩如生。特別是7、8兩窟雕有釋迦、多寶二佛對坐說法雕像與佛傳故事,造型更為優美動人,其藝術造詣可與南北朝時期雕鑿的我國最大的雕鑿藝術瑰寶山西雲岡石窟相媲美。
石拱寺石窟是在北魏時期開鑿的葡萄式聯體窟,這種體例在全國石窟藝術中也比較罕見,是研究佛教在我國傳播、發展、興盛、壯大的珍貴實物資料。石拱寺石窟在最大的石窟里開鑿了一佛二菩薩造型,蓮花罩頂,在這個石窟側面又鑿進一窟,接著又鑿進一窟,在這個窟的頂部搭一木梯上去又見一小窟,有小窗與外面相連,在外面看只有窗戶沒有門戶,非常隱秘,是僧人靜修的好地方,難怪當地民眾把這裡叫做石櫃山寺。
拱寺石窟最大的洞窟是第2窟和第6窟,規模相當宏偉,窟內均造三佛及脅侍菩薩,前壁門兩側雕天王。第6窟高8米,佛高6米。兩窟的造像在清同治年間(1862-1874)被破壞,該窟開鑿造像的時代大體相當於北魏中、晚期到西魏,是研究我國古文化藝術的寶貴實物資料。
石拱寺石窟由石洞、石扶梯相互串通,最為奇特的是二號窟相連的六號、八號窟和一個小巧的九號“櫃窟”,上有石洞相互連通,是一組葡萄串式的石窟群落,窟連窟、窟摞窟。儘管斗轉星移,時代更替,石拱寺石窟基本上保留了她的原始風貌,成為輝煌歷史和成就千古奇功的基石和見證。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石窟規模之宏大,造型之獨特,在中國石窟中較為罕見。石拱寺石窟有如一顆顆色彩斑斕的寶石鑲嵌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把秀絕人寰的石拱寺裝扮得如詩如畫,不失為西部綠色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明珠,散發出誘人的魅力。石拱寺石窟1965年經省文物專家初步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9月10日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有一座高四米,長三十六米的水泥棧道,供遊人登極參觀。
九窟:平面為馬蹄形,穹窿頂,窟內分正中龕,西龕,東龕三組造像。正中龕雕釋迦,多寶對坐說法相,兩側侍立二菩薩二比丘。二佛高肉髻,面部清秀,著袈裟,半結跏跌座。二菩薩均著衣蔓冠,上身袒露,下著衣裙曳地,披巾自雙肩搭下於胸前交叉。旋上卷攏於臂,拖垂至地。二比丘均著袈裟。
十一窟: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窟三壁各開一園形淺龕。保存比較好。正龕雕一佛二菩薩,龕外兩側各浮雕一立佛,龕外下方兩則各浮雕三供養人。佛高肉髻,內著僧祗於胸前打結垂下,外著褒衣博帶袈裟,半結跏跌座。二菩薩高髻寶冠,帶項圈,上皮袈裟,下著裙,裙裾曳地外揚。龕外二佛高肉髻著袈裟,通身背光為蓮瓣形。
窟頂正中浮雕一園蓮,蓮瓣形尖瘦,蓮四周分四格,每格內浮雕對稱雙手捧衣飛天各二身,似一男一女。飛天均高髮髻,長裙裹足,披巾搭於雙肩向後飄揚,體態生動。
此窟是保存最好的一窟,造像布局,雕刻手法,姿態表情均有獨到之處。造像、浮雕,比例適中,衣紋流暢,面部表情生動端莊,笑中含情,栩栩如生。此窟開鑿於北魏晚期(公元512年),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現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消失的原因
1.風吹雨淋
藏在深山無人識我省東部中小石窟寺分布在古絲綢之路南、北兩線的咽喉要道和必經之路上,很多石窟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在古代出於禪修和觀像的需要,大部分中小石窟均依山傍水而建,多處在深山老林或交通不便的懸崖峭壁上。隨著時代變遷,原來繁華的絲綢古道大多演沒在歷史的塵埃中,這直接導致了一部分小石窟寺被廢棄或處於無人管理狀態。長時間的風吹雨淋、動植物侵蝕、野火焚燒、人為破壞等使窟龕遭到嚴重損壞。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莊浪縣境內的雲崖寺石窟群,由於大多數窟龕開鑿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之中,往往是一場山洪過後,碎石遍地,雜木橫陳,幾乎無路可尋,由於大部分石窟寺完全處於無人管理狀態,窟龕坍塌、塑像殘毀、壁畫脫落、泥砂掩埋、雜草叢生、鳥獸出沒等現象比比皆是。
2.人為破壞
石窟遭滅頂之災記者了解到,人為破壞對中小石窟來說是災難性的。甘肅省的石窟有兩個歷史時期破壞較為突出:一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二是20世紀九十年代以後。
後者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各類歷史、藝術價值較高的文物成為犯罪分子獵取的目標,相對於館藏文物而言,處於荒郊野外的石窟寺等文物更易得手,如2006年7月,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在張家溝門石窟做調查時,發現3號龕又被犯罪分子整體切割,意欲盜走,後可能因岩石過於鬆散而作罷。近年來,犯罪分子常常將罪惡之手伸向石窟寺盜取珍貴文物。
3.經費緊張
野外管理工作滯後文物管理工作嚴重滯後,也是造成石窟消亡的重要原因。我省中小石窟保護的日常經費難以保證,無法採取有效手段保證偏遠地區石窟寺的安全。
同時,我省也沒有建立起有效的野外文物監控和管理機制,直接影響了包括中小石窟在內的野外文物安全。由於甘肅東部地區人口眾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後。石窟所在的縣區絕大多數為國家級或省級扶貧縣區,財政狀況非常困難,地方博物館獨立開展工作的很少,基本上與文化、體育、旅遊、圖書館等部門合辦公,除日常人頭工資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費用。
相關介紹
氣候:氣候乾燥,氣溫日較差大,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年平均氣溫在0~14℃之間,由東南向西北降低。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自東南向西北減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勻,主要集中在6~9月。甘肅省光照充足,光能資源豐富,年日照時數為1700~3300h。
最佳旅遊時間:5-10月
景觀:開鑿於北魏定宣武年間,現有窟龕十四個,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