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仁

石成仁

石成仁(1952-),男,滿族,作家、國家一級編劇;視力殘疾一級。1952年出生於黑龍江省林口縣刁翎鎮治安村,出生3天后父親去世,10個月左右母親自殺而死。他沒有任何兄弟姐妹。後來被叔叔收養並帶到伊春林區。5歲(周歲還不滿4歲)那年春節剛過不久,因病雙目失明,後來只受過盲童國小教育。但他是新中國唯一從幼年雙目失明而靠自學成為專業作家的盲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成仁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黑龍江省林口縣刁翎鎮治安村
  • 出生日期:1952年
  • 職業:作家
概述,人生簡歷,寫作生涯及其他,低調而有自知之明,作品評價,獲獎情況,主要作品,石成仁語錄,期待出版的作品,

概述

石成仁,男,滿族,孤兒,1952年生於黑龍江省林口縣刁翎鎮治安村。出生3天后父親去世,10個月左右母親自殺而死。他沒有任何兄弟姐妹。後來被叔叔收養並帶到伊春林區。5歲(周歲還不滿4歲)那年春節剛過不久,因病雙目失明,後來只受過盲童國小教育。但他是新中國唯一從幼年雙目失明而靠自學成為專業作家的盲人。
姓名:石成仁。
性別:男。
民族:滿。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生理狀況:視力殘疾1級。
職業:作家。

人生簡歷

1960年9月19日入伊春是盲聾啞國小讀書,1964年8月15日轉入黑龍江省綏化縣盲聾啞國小,1966年7月1日盲童國小畢業。隨後留在學校參加文革。1968年8月16日離開學校。
然後回到叔叔家居住的黑龍江省紅星林業局五星河林場自學針灸按摩,也在林業局職工醫院舉辦的赤腳醫生學習班當過編外學員,還到駐守在遼寧瓦房店的3125部隊學習過新針療法。1969年夏秋,跟一塊兒畢業的幾個盲孩子參加了由黑龍江省綏化縣革委會組織的盲人農村針灸推拿巡回醫療隊。這個醫療隊免費供應一伙食,但不給報酬。
醫療隊解散後,為了謀生到故鄉農村當了兩年江湖醫生。因為憎惡江湖醫生不是一種正當謀生方式,1971年重新回到叔叔家,於1972年初嘗試學習寫作,當年2月在《伊春日報》發表了一首小詩,但以寫新聞為主。經《伊春日報》群工部的負責人楊兆祥先生的鼎力建議,紅星林業局民政局以發給救濟費的方式,安排到知青點當了編外知青。隨後在紅星林業局五七幹校、曙光農場、工程處、機修廠幾個知青點寫新聞報導,也給所在單位撰寫各種公文。1975年11月由於機修廠打報告申請將其錄用為正式職工,本人也強烈要求有正式工作,而林業局領導認為盲人要求正式工作就是對現實不滿,等於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所以被林業局革委會剝奪寫新聞的權利,還莫須有地給加上了右傾翻案風在當地的黑爪牙的罪名。林業局革委會通報《伊春日報》伊春人民廣播電台不許再發石成仁寫的新聞稿子,並通報林業局各基層單位不許接受石成仁的採訪。由於不肯放棄寫作這條路,他只好專門轉向自學文學創作。1991年被伊春市委市政府比照拔尖人才條件,報請黑龍江省人事廳特批雙轉,當年8月16日被分配到紅星林業局文體科(伊春市紅星區文體局)任文藝創平員。2004年10月調入紅星區民政局(殘聯)任理事。2009年10月被調入伊春市文化局文藝創評室任創評員。

寫作生涯及其他

石成仁的家族世代都是不識字的農民,而他又始終生活在深山小城。無論按照先天條件還是後天條件,他都應該跟文字性職業,尤其是跟記者、作家無緣。然而,一路走來,冥冥中似乎總有一種力量推動他把寫作當成自己的歸宿。他的文學夢萌芽於盲童國小的第一篇作文。那篇作文是《春季的一天》,不僅他的老師說寫的非常好,周圍的許多中國小老師也都說已經達到國小高年級的水平,甚至達到了國中一二年級的水平。他自己回憶說,那篇作文根本沒有什麼好說的,一點特點也沒有,不過是把從課本上學到的句子、內容重新組合了一遍。但從此,許多老師都說他日後完全可以成為記者或者作家。他也就有了將來當記者或者作家的夢想。4年級的時候,還在《伊春日報》發表過一篇小稿子。由於當時盛行一種盲人看不見就等於不能觀察生活不能觀察世界因此根本當不了作家的理論,在盲童國小畢業前,他也就放棄了這個夢。可是,無論是在當江湖醫生的日子裡,還是在曾經流浪的一段日子裡,接觸他的一些文化人,主要是老師,仍然說他能當文學家,鼓動他樹立這個理想。因此,從1972年初,他又做起了文學夢。
重新開始文學夢之後,除了很快在《伊春日報》發表一首小詩之後,他主要是寫新聞。從1972年8月到1975年11月,他在《伊春日報》、《黑龍江農村報》、伊春人民廣播電台、黑龍江人民廣播電台發表了一百多篇新聞稿件,其中三分之一是頭條,有時候《伊春日報》、伊春人民廣播電台一天就刊登或者播發他兩篇稿子。人們公認他已經具備一個優秀記者的條件,當地人也都把他誤當成專業記者。
專門開始自學詩歌創作之後,從1975年到1983年這七八年間,他寫了差不多上千首詩,但一首也沒發表過。無論是投給出版社的詩集還是投給報刊的詩稿,不是被退回來就是泥牛入海無訊息。他卻始終鍥而不捨。到了1984年2月,他的詩《我的快樂》終於發表在《詩刊》上。從這以後,在《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人民文學》、中央電台以及某些省級報刊才陸續有詩作發表。
到1991年正式參加工作前,他已經出版3本詩集。現在已經出版4本詩集和1部自傳體長篇小說,還有不少詩文集收錄了他的作品。
從1998年到2008年他在《盲人月刊》黑龍江電台等發表過大量的詩歌、散文、通訊以及涉及殘疾人生活工作的專業論文,也有一定數量的網路文集。
1992年通過評審,他獲得3級編劇的職稱,1997年晉為2級編劇,2003年晉為1級編劇。
2001年沒有使用電腦之前,他只能靠盲文寫作,而盲文稿子必須找人幫忙抄成漢字才能投稿,因此他周圍也聚集了一些有文學夢的青年,當時,在某些人看來,誰都可能成功,石成仁絕對不會成功。可他卻成功了。
他的寫作之路,再次印證了那句話,成功靠的是99%汗水和1%的天才。也許還可以這樣說,思維方式和夢想決定命運。行百里者九十以半,成功屬於堅持到最後的人。這應該是他的寫作生涯給我們的最寶貴的啟示。

低調而有自知之明

1998年以前,石成仁也曾很張楊,那時,他在全國有一定數量的冬粉,而在當地冬粉就更多了。說起那段生活,他說,當時自己啥也沒有,越啥也沒有,越不知道自己是誰。如今,在自己居住的小城,甚至都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作家,甚至遠不如身邊一般文學愛好者有知名度。對此,他卻很平靜。他幾乎沒有被重要媒體炒作過,也沒有被重要名人大力推舉過。雖然是新中國唯一靠自學成才的盲人專業作家,卻因此沒有什麼知名度。對此,他並不感到遺憾。也從不謀求非正常渠道的炒作。2009年中國藝術工作者協會聘他為終身名譽會長,他經過反覆思考,又在反覆查詢證明這是一個正規社會團體之後,總算接受了。隨後,中國民文化研究會詩書畫藝術委員會邀請他擔任終身榮譽主席,中國國際藝術網邀請他擔任顧問,他都拒絕了。除了不敢認定這些組織是正規社團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沒有那么高的資歷,不勝任那些職務。評選“共和國脊樑”的媒體和部門發函邀請他編入,他說,如果自己也夠得上共和國脊樑,那夠條件的人就太多了。近些年,類似的邀請函向爆炸一樣發給他,他都不理會。他說,他也不是不願意把自己介紹給社會,但必須通過正道。他的這種態度,在今天是難能可貴的。他對待生活低調,對待事業和學問卻很虔誠。這些年,他除了精心修改自己的散文和詩稿之外,還潛心研究《左傳》和《國語》,撰寫了大量的論文。他還有一個夢想,去《百家講壇》講講左丘明這位中國最偉大的盲人史學家。他也曾發電子郵件聯繫過一次,人家回答暫時不開這個欄目,他也就沒再強求。他的信條是,做學問,首先是自己先做明白,剩下的就可以順其自然。他的有關左丘明的那些稿子,與其說是論文,不如說都是一些優美的歷史散文。低調的生活態度,雖然影響了他的社會知名度,卻使他在創作上有了比較堅實豐厚的積累。他手裡有數百篇詩文等待出版。

作品評價

石成仁的作品無論詩歌、散文、雜文、評論小說都充滿真情實感,視角獨特,探求深遠,分量厚重,而語言通俗易懂。《我的快樂》、《五十分鐘的死亡邊緣》、《校園》、《來自森林的孩子》、《長江邊上我的戀人》等詩歌,散文《河的印象》、《很淡很濃的幽靜》、《山下墓地》、《微雨濛濛的時候》(盲人月刊)(另名《雨中漫步》見《大連開發區報》)《半瘋娘與大森林》等在讀者中都有過較好的反響。詩評家阿紅先生、黃健華先生、《詩刊》前副總編劉湛秋先生、鄭曉剛先生、北方文藝出版社編輯雷雯先生等人都對他的詩很讚賞。華夏出版社主管文藝的副總編王智鈞先生,在評論詩集《夜火》的時候說,作者對愛的追求那么強烈那么激烈那么熱烈,雖九死而不毀。有位讀者,讀了他的小說《生活的一半就是夢》之後說,這作品只有你一個人能寫出來。有位專業文學工作者讀了散文《山下墓地》、《河的印象》、《石成仁的傳說》之後很激動地說,現在我才知道什麼叫大家的作品。有位女士,有段時間,每天都聽他的配樂詩朗誦《浪漫書箋》。有位盲女說:“我從小是讀你的作品長大的。那時候我訂《盲人月刊就是為了每期能讀到你的散文》。有個小伙子說:我訂了一年《詩林》就是為了讀你的詩,訂了一年也沒讀到,我也不訂了。”中國盲人協會副主席滕偉民說:“肢殘人中間成長起來的作家我最欽佩史鐵生,盲人中間成長起來的作家我最欽佩石成仁。”大連理工大學的一位博士生導師說:“石成仁才真的是個奇蹟,可惜就是沒有得到媒體的重視。”可見,石成仁雖然沒有很大的知名度,但卻也有自己的忠實讀者群。

獲獎情況

詩集《夜火》曾獲伊春市政府第三屆文藝創作大獎一等獎,詩集《夜歌與牽牛花》曾獲伊春市政府第四屆文藝創作大獎一等獎。從第一屆到第七屆還有若干作品獲若干二等獎。詩集《夜火》還曾榮獲華夏優秀圖書獎,中國首屆盲人優秀作品二等獎。還獲過中宣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署、國家教委、語委、中殘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若干個徵文一等獎或二等獎。

主要作品

《我的快樂》(《詩刊》)、《五十分鐘的死亡邊緣》(《當代詩歌》、《詩刊》)、《彩照》(《光明日報》)、《留影在這裡》(《光明日報》)《題貯木場龍門吊》(《工人日報》)、《元旦書箋》(《三月風》)、《夜色情歌》(《三月風》)、《來自森林的孩子》(中國林業報))、《四月》(《人民文學》)、《河岸抒情》(《海燕》)、《我時常激動著》(《大連開發區報》)、《給菊二首》、《男人的風格》(《浪漫情懷》)、《山下墓地》(《盲人月刊》並發在榕樹下網站)……
詩集:《月亮我的眼睛》(北方文藝出版社1989年5月)、《夜火》(華夏出版社1990年9月)、《夜歌與牽牛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年12月)、《浪漫書箋》(盲文版中國盲文出版社2012年4月,有聲版由湖北晨鐘音影文化工作室製作,中國盲文出版社有聲讀物部出版)),自傳體長篇小說《生活的一半就是夢》(盲文版中國盲文出版社2009年5月),該書的漢字版2009年12月由華夏出版社出版。

石成仁語錄

一萬次訴苦,不如一次振作。
(給《詩刊》編輯鄭曉剛的信。
頹廢沒有出路。
散文詩《憂傷》(《海燕》)
我哭可以像嬰兒那樣無憂無慮
我笑可以像村姑那樣前仰後合
一個姑娘謝絕我的追求
那有什麼值得大經小怪
愛是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才能相互理解。
這生活才叫別有風味
這世界才叫繽紛廣闊,
忽然間多點什麼少點什麼,都不值得小題大做!
《我的快樂》(《詩刊》)
人被希望創造出來
就是要去創造希望
人被理想創造出來
就是要去創造理想
《五十分鐘的死亡邊緣》(《當代詩歌》)
豁達與信仰是唯一的福音,不然,你無法找到讓自己滿意的秘訣。
《中華智慧寶典》
我不是因為你來到這個世間
我卻因為你
眷戀這個世間
《浪漫書箋》(中國盲文出版社盲文單行本)另名《夜色情歌》(《三月風》)
免得在去殯儀館的路上
才恍然大悟
才格外聰明
才真情無限
才忽然想起
忘了許多事
許多自己最想做的事
(生命之思))
人都是從弱者到強者,再從強者到弱者,這是規律。
(《假如》,《道德的力量》)
〈愛情讓你美麗
你讓歲月溫馨
《致戀人》
惟有真情與愛能夠淡化某些在所難免的痛苦與不幸,有時甚至還能創造出令人驚喜的奇蹟。
小姑娘就這樣沐浴著鮮花和笛聲走完了最後的路。雖然在應該把她留住的時候沒能把她留住,但由於她走得美麗,這份缺憾也就不再那么濃烈那么苦澀。而最後讓她走得美麗,這個世界也就多了一份美麗。
(《最後的美麗》,《愛能改變一切》)
還有絲綢之路,這條千古輝煌而神奇的路是男人走出來的,但卻是女人織出來的。女人如果沒有織出一個五彩繽紛的中國,男人將無法尋找和引來一個絢麗多姿的世界。
女人與男人,猶如相輔相成的日月。於是,在許多民間故事裡,太陽是女人,而月亮才是男人。
你在我的中間,我也在你的中間。來自生命深層的體驗必然非常相似,差別僅在於裝飾生命的那些點綴。
任何的距離都只是一個瞬間。我和你將殊途同歸。我們都沒帶來什麼,也將無法帶走什麼。儘管我們曾經竭力想擁有的更多更多,但世界不過是我們會面的地方,最後我們還是必須把屬於世界的一切留給世界。因為它既不屬於你,也不屬於我。
你站在第一的位置上,我站在最後的位置上,你的壯舉與我的平淡;你的微笑與我的淚水;你的自豪與我的羨慕是一道互為補充的風景。
理解是一座珍貴的橋。在理解的橋上相遇,我是你的樂園,你也是我的樂園。反之,我是你的地獄,你也是我的地獄。
無論擁有千秋偉業,還是一生平淡如水,最後都將必然離去。這是無論對誰都無一例外的結局。這是一種無奈,也是一份公平。面對如此的無奈與公平,還有什麼恩恩怨怨不可忘卻,不可了結!那么,以愛作為生命的支撐點,也許是唯一明智的選擇。
(《隨筆三提》,《盲人月刊》)

期待出版的作品

詩集:《愛在對岸等你》《春天你的微笑》
雜文集《最討厭的思考》
散文集《人情鬼事神語》
日記《我的七十年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