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鄉

石市鄉

石市鎮位於衡陽縣東北部,其北部及西北部與衡山縣、雙峰縣相連,南部及東南部與渣江鎮相鄰,東與界牌鎮、西與溪江鄉毗鄰。它是民清時期我國著名書畫家曾熙,革命烈士劉惕莊同志故里。總面積146平方公里,現有53個村,504個村民小組,52689人,總耕地面積38040畝,林地面積450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市鄉
  • 外文名稱:shi shi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衡陽縣
  • 下轄地區:53個村,504個村民小組
  • 電話區號:0734
  • 面積:146平方公里
  • 人口:52689人
  • 方言:衡陽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
  • 著名景點:南嶽衡山
  • 機場:衡陽南嶽機場
  • 火車站:衡陽站,衡陽東站
  • 車牌代碼:湘D
簡介,轄區,特色優勢,區位優勢大,自然環境好,人文影響廣,鄉鎮文化事業,鄉鎮建設,民間藝術,歷史名流,班子成員,

簡介

衡陽縣轄鄉。1952年設石市鄉,1956年併入渣江鄉,1958年改石市公社,1982年復改鄉。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3公里,面積146平方公里,人口5.3萬人。鄉政府駐景公祠。西渡界牌、石市、呆鷹嶺、金屏公路以石頭橋為交會點通往各村。
石市鄉
鄉鎮企業有農機、鞭炮、涼蓆、硬質材料、塑膠、陶瓷、電子、工藝品等廠。農業主產水稻,盛產柑橘、油菜。
境內自然景觀較多,聞名的有宇石、珍珠、岩頭、海螺、鷂子岩等,奇形異狀,各具姿態。大炯山、獅子山、仙人脫靴山是天然美景。
水利資源豐富,便於發展農業生產。岳沙河自北向南橫貫全境,中型水利工程斜破堰水庫座落境內。鄉內70%的農田基本實現自流灌溉、旱澇保收。境內靈川、七里、觀山等地是縣內歷史悠久的產麻區,年產原麻數百噸。山林資源非常豐富.現有林地面積7萬餘畝,竹木資源投資。鄉內交通十分便利,西界公路貫穿其中,鄉村公路縱橫交錯,程控電話全面開通,保證了與外界交通、通訊的暢通。石市鄉正在大力改善基礎設施,積極引進技術人才和資金,狠抓產業結構調整。

轄區

轄石市、石獅、南陽、龍田、太清、鐵流、歐江、興元、高彎、西河堰、珍珠、護龍、太平橋、屈灣、三望沖、靈川、明星、月塘、湘琳、雙河、黃泥山、觀音山、慶余、七里沖、塔山、柏樹、石玉、黃門、馬騎、石沖、梅樹、雙井、上升、醒獅、白鷺、恆心、沙新、東田、張公堂、農科、株園、水口、金屏、中靈、白芍、中白、會沖、梅豐、麻園、豐余、泰祉、龍潭沖、大里53個村委會。

特色優勢

區位優勢大

在古老的長期地域概念上,它是壽岳衡山之後山系列,歷來屬於衡山區位。目前,又趕上時代步伐,潭衡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境內里程10.98公里,且衡陽互通口及大型配套服務區坐落境內,拉近了石市鄉與衡陽市區的距離,拓展了石市鄉與外界交流的平台;西界公路、交通便利。境內有石頭橋、黃門橋、獅子橋、靈川寺、水口街、方大屋六個市場,是衡陽縣北部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

自然環境好

境內珍貴樹木多,茂林修竹,溪水潺潺,珍禽異獸時常出沒,四季鳥語花香。衡陽市最大的中二型水庫坡堰水庫坐落境內,小型水庫、大小河流、溪流星羅棋布,主要河流有岳沙河、李子河。丹霞地貌為主的黃門寨有6平方公里地區仍近似於原始生態,千年古寺宇石禪寺、珍珠岩禪寺和海螺岩庵均屬曲徑通幽之處。2005年被列定為衡陽市重點旅遊資源鄉鎮,命名為衡陽市曾熙故里旅遊區,實為人們觀光旅遊、休閒、健身的絕妙佳處。
竹木資源竹木資源

人文影響廣

石市鄉人民歷來崇文重農尚武,勤勞勇敢,湖湘文化氛圍濃厚。黨的十六大以來,石市鄉黨委、政府勵精圖治,藉助界牌瓷泥資源優勢,打造瓷土工業大本營,實行工業強鄉;以開發曾熙故里旅遊區為契機,做活旅遊經濟文章,實行旅遊旺鄉;以鞏固農業經濟、勞務經濟為基礎,實行科技富鄉。切合實際地運用科學發展觀,帶領石市鄉人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努力進行探索與實踐。

鄉鎮文化事業

衡陽市是一個農業大市,現轄5縣2市5區,總人口710萬,其中農村人口逾500萬。全市現有縣市區屬文化單位47個,從業人員1831人,文化陣地面積12.354萬平方米,設備設施總值5872.3萬元;有鄉鎮(街道)文化站198個,建站率達98%;有村級文化室112個,占0.02%;有文化個體戶2898戶,其中縣城1971戶,鄉鎮927戶;有民間演出隊365個;2004年,縣鄉兩級文化事業經費1092.25萬元,其中縣鄉兩級人員工資支出993.98萬元,占91%,事業經費支出98.31萬元,僅占9%。
廟宇祭祀廟宇祭祀
由於農村的物質基礎、社會環境等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村的文化工作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主要體現在:
農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農民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黨中央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及農村勞務經濟的大力發展,使得農民收入穩步增加。2004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66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強,求知、求美、求樂、求健康、求參與成為廣大農民的共同要求。但農民的文化生活仍然十分單調:一是看電視,二是打牌,三是廟宇祭祀。常寧市柏坊鎮夏柏村一村民對調查組的同志說:“過去我們吃不飽,但可以經常看到電影和戲,還不要出錢。現在我們富裕了,文化生活卻少了,假如沒有電視,真不知道怎樣打發日子。你們幹部是管大事的,什麼是大事?我們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是大事。”一語道出了農民渴求文化的心聲。2004年,祁東縣金橋鎮舉辦農民卡拉OK大賽,報名者竟數以千計,預賽有280人參加,進入決賽的有100多人,甚至出現了父子競技、夫妻同台的現象。
農村文化隊伍人數增多,但整體素質亟待提高。衡陽市的鄉鎮文化站現有從業人員460人,比1995年增加123人。人數雖然增多了,但真正“撐”台的文化人才卻青黃不接。全市鄉鎮文化站人員中,有本科學歷的1人,專科學歷的22人,中專學歷的124人,而高中以下學歷的達313人,占68%;有文藝專長的143人,僅占31%。年齡40—60歲的鄉鎮文化專職人員331人,占71%,30歲以下的129人,僅占29%。
農民民眾自發開展的文化活動日趨活躍,政府組織的文化活動冷冷清清。20004年,全市農民自發開展的文化活動達816場次,是鄉鎮黨委、政府企業文化活動的8倍。衡南縣冠市鎮農民自發集資3萬多元,組建了“歡樂”、“健身”、“紅娘子”三支腰鼓隊,一支籃球隊。腰鼓隊有110人,平時健身,遇有喜慶活動就參與演出。衡南縣有文化庭院147戶,農閒時,每個庭院都聚集起附近的大部分村民。衡山縣白果鎮岳北村每戶村民自願集資300元,在短短几天時間裡,籌資4萬多元,成立了“騰飛”、“岳北”兩支龍獅隊,共有300多人,並制定了管理章程,包括管理機構、管理制度及違紀處理規定等,每逢春節,既在當地玩,又到縣城舞。與此同時,許多農民民眾自願湊錢“買”文化,2004年各類劇團被自發邀請下鄉演出達3600多場次。
民間資金投入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方興未艾,政府對農村文化設施投入力不從心。95%以上的農戶都購置電視機,許多農戶還購有音響設備。2003年至2004年間,祁東、常寧兩縣市絕大多數農戶都自願出資600—800元,積極配合政府實施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衡南縣冠市鎮農民自發集資40萬元,協助政府辦起了電視差轉台,2005年初又有400多農戶爭先恐後開通了有線電視。與此同時,農民還自發籌資興建、改建文化陣地。衡山縣白果鎮農民集資80萬元對三處古文化建築進行了維修。祁東縣金橋鎮、衡東縣榮桓鎮、衡陽縣關市鄉農民自願捐款籌資近20萬元,分別改擴建了3個古戲台,興建了一個籃球場。此外,農民還積極興辦文化產業。2004年,全市有民間劇團、個體電影放映隊、個體圖書室及舞廳、網咖共2898家,全年收入3560萬元,成為滿足農民消費需求的主力軍。

鄉鎮建設

衡陽縣石市鄉靈川村靈川街道於2006年由60餘戶門面住戶集資,硬化了路面。該路是湘衡西高速公路等8契約段項目部進場施工的必經之路,但由於該路抗壓性能承受力不足,當地民眾擔心重型機構過街會壓壞水泥路面,因此不準施工機械通行。
靈川街道靈川街道
剛硬化的路面又面臨壓壞,有點想法、有點捨不得不足為奇。為此,縣、鄉兩級指揮部及時出面協調,第8契約段和當地民眾協商,並簽訂了高速公路通行後及時恢復壓壞路面的協定。
但有個別不法分子想趁機渾水摸魚,置協定於不顧,唆使和發協民眾阻路阻工,致使機械無法進場,不能順利施工。5月23日,縣、鄉兩級高速公路指揮部協助執法部門採取行動,對屢教不改、帶頭鬧事的席某予以治安拘留10天的處罰,有力地震懾了違法人員的囂張氣焰,確保施工機械順利通過了石市鄉靈川村靈川街道。
衡邵、潭衡西線高速公路中是衡陽縣境內的省級重點工程,其它的市級以上重點工程還有衡陽500KV變電工程,衡利豐大型建築陶項目和三安公司關市選廠項目。衡陽縣委、縣政府著力最佳化重點工程建設環境,推動重點工程順利進行,這些項目的建設、竣工投產將成為衡陽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

民間藝術

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東方雕刻藝術珍品拍賣會上,一件由湖南省衡陽縣石市鄉農民梁元祚雕刻的根雕“松鷹”,引起了32位“有心人”的“你爭我奪”,經過3輪71次舉牌後,一家美國汽車公司的總裁以6400美元的價格成交。石市鄉地處大山深處,山高林密。早在漢代,這裡的木雕工藝便已具規模;晉代後,藝人的足跡更遍及大江南北;明清時期進入鼎盛階段,竹木工藝品不僅進入尋常百姓家,還“飛”進名剎古樓、富戶侯府。
木雕工藝品木雕工藝品
1994年春,石市鄉金屏村農民梁元祚在南嶽衡山旅遊時,發現竹木工藝品在遊客中非常搶手,便萌生了利用祖傳雕刻技藝來加工竹木工藝品的念頭。後來,他花了12天時間精心雕出“十八羅漢”,通過深圳市一家外貿公司轉銷到香港,竟賣了2800美元。
看到梁元祚雕刻致富,曾以雕刻“牧童放牛”被周恩來總理作為禮品贈送給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老藝人劉喜玉也按捺不住了。這位十多年前就已封刀的78歲老人,帶領兒女們辦起了雕刻廠。2003年,他不僅有5件作品入選全國藝術之鄉精品大展,還有13件竹木雕被德國、加拿大、古巴等國家博物館珍藏,全年純收入28萬元。
石市鄉政府從中看到山區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便下大力氣進行扶植和引導。5年多時間裡先後培訓出新雕匠130餘人,同時選派40多位頭腦精明的農民往返於全國各大城市,在38個旅遊景點設立銷售視窗,年銷售雕刻工藝品上千萬元。
2003年8月,石市鄉政府從歸國華僑口中獲知國外一些收藏家嗜好收藏竹木雕藝術品的信息後,當即安排13人漂洋過海到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東京、倫敦、香港等地開店辦廠。在日本大阪,藝人梁元祚的根雕一面世,立即被搶購一空。
如今,竹木雕刻已成為石市鄉農民奔小康的“龍頭”產業。2003年來,先後有360多位“打工仔”回鄉重操雕刀。2004年6月至2005年4月中旬止,石市鄉已外銷竹木雕工藝品1280餘件,創匯248萬美元。石市鄉人均增收847元。石市鄉有240多戶農民告別了世代祖居的茅舍,住進了舒適的“小洋樓”,踏上了由小小雕刀刻就的小康之路。

歷史名流

曾熙,字季子,又字嗣元,子緝,號俊圓,晚號農髯。1861年,農曆11月19日出生於湖南衡陽縣石市鄉。1930年農曆7月4日逝世上海。次年歸葬衡陽縣峴塘村,享年七十歲。
曾熙作品曾熙作品
曾熙出生貧寒,二歲喪父,靠母親為人縫補漿洗,艱難度日,外舅時常接濟,並啟蒙識字,曾自幼聰慧,刻苦勤奮,故里至今流傳“囊螢照讀”的故事。八歲能吟詩賦對,為人代寫春聯,在鄰里周邊有“神童”之譽。二十歲中秀才,三十一歲中舉,四十三歲殿試中進士,官至兵部主事,兼任提學使,弼德院顧問。
甲午戰爭,曾“投筆從戎”,抗擊日寇。 《馬關條約》簽訂前夕,積極參與康有為發起的“公車上書”,遭到清政府的排斥,於是,轉為“教育救國”,先後兩次應湖南當局聘請回湘主講石鼓書院兼漢壽龍池書院,並擔任湖南教育學會會長、湖南南路優級師範學堂監督,被譽為“南學津梁”。
晚年絕意仕途,五十六歲,應李瑞清之邀,居上海以鬻字畫,授門徒為生。六十歲學畫,在書畫界名聲顯赫,與李瑞清有“南曾北李”之譽,與吳昌碩、李瑞清、黃賓虹並稱“海上四妖”。

班子成員

周忠良,黨委書記,主持鄉全面工作。聯繫石市工作組。
屈漢榮,黨委副書記、鄉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抓經濟工作,聯繫醒獅工作組。
王志買,人大主席,主持鄉人大主席團、工會工作,分管城建、國土、鄉鎮企業、招商引資,任城建企業組組長,聯繫甲滿工作組。
汪建新,政協聯工委主任,主持政協工作,分管財政、財貿、內務,任財政內務組組長,聯繫金屏工作組。
劉正多,黨政副書記、紀委書記,主管紀檢監察工作,分管政法、綜治穩定、農業、水利工作,任農業中心組組長。
龍顯蓉,組織委員,主管黨群、組織、人事、老乾工作,任甲滿農村工作組副組長。
王遠和,宣統委員,主管宣傳、教育、文化、衛生、廣播、統戰工作,任甲滿農村工作組組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