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崮寨景區
- 外文名:Jinan Shiguzhai Scenic Spot
- 開放時間:5月1日-10月31日:周一至周日 08:00-18:00;11月1日-4月30日:周一至周日 08:00-17:00
- 別名:大石崮森林公園、大寨山、小寨山、好漢山東
- 位置: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街道石崮溝村
景區傳說,石崮寨,
景區傳說
出城往南四十里(仲宮党家十六里河三鎮交會處),有一神奇美麗的地方——“石崮寨”又名“大寨山”。這裡山川連綿、群峰競秀、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其中最高峰是 “石崮寨”。崮頭危峰兀立,巍然挺拔,周邊群山遙相呼應,有鶴立雞群之勢。
“石崮寨”主峰地勢險要,南北兩面是刀削一樣的懸崖峭壁,數十丈高,惟西側一徑可攀岩而上。崮頂寬闊平整,草木幽深,適宜屯兵據守,可謂“一人把關,萬夫莫開”,因此在歷史上成為兵家紮營屯兵據守之地。山頂上的石臼、旗桿窩、石桌、石缸、灶台清晰完好。
史記,南燕獻武帝“慕容德”進取青州,成就霸業前,“石崮寨”乃其故壘,為諸寨之首,方圓百里數十寨,皆聽從其調遣,舊有德廟今廢,黃巢義軍、瓦崗將士都曾在此安營紮寨。
晴天時,站在崮頂向北眺望,可見黃河之水滾滾向東;向南眺望,泰頂的廟宇依稀可見;近望,“瓢峰”又名“葫蘆寨”直衝雲端;俯視臥虎山水庫猶如一枚剔透的藍寶石鑲嵌在群山之中。山下的“玉符河”像一條玉帶飄向遠方,趵突泉的主要水源就來自“玉符河”。此河段滲透力強,水流至此形成地下伏流,遇火成岩阻隔,流向濟南,形成眾多名泉競相噴涌的奇觀。
次高峰人稱“石崮二寨”,又名“小寨山”。此寨更是四面懸崖峭壁,唯有攀岩可上,現仍存有營盤遺址,南面峭壁上有一“藏寶洞”,神秘莫測,是當年山大王的藏寶之處。
主峰崮頭下有一清泉,人稱“鹿泉”,自岩洞流出,常年不涸,清洌甘美,據《濟南府志》載:鹿泉在“石崮寨”後。因泉水流淌之聲清似“鹿呦呦”,故名“鹿泉”。古詩讚曰:“泉聲清似鹿呦呦,逝者如斯日夜流;靈囿料應非宿昔,蘼蕪杜若滿滄州。” 鄉民們奉泉水若聖水,稱“飲之可祛病除疾”。其因山中不乏有奇花異草,本草種類舉不勝舉,山中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浸在水中,可謂:山石岩下白水泉,不是聖水勝聖水。洞前還有“碧霞祠”,供奉碧霞元君,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大寨山”下有”石匣”、”石崮”兩村,勤勞的先民在這裡世代耕耘、繁衍,民風淳樸,村裡的老人向後輩代代相傳發生在這裡的傳說和故事。
“石崮三寨”又名“佛爺峰”。傳說東漢末年,洪水泛濫,有一天,大雨狂泄一晝夜,山洪暴發,洶湧而下,石崮山下一片汪洋,鄉民們大多跑到山坡上,無奈地望水興嘆,禱告上天神明保佑,停雨降妖,河道通暢。可是洪水越來越大,田地衝垮了,房屋在水中浸泡倒塌,鄉民們饑寒交迫,無家可歸,今後的日子可怎么過啊,在這發愁絕望之時,一位仙人悄然飄至“石崮二寨”,查看水勢,原來是山谷中亂石擋道,河谷高低不暢,洪水受阻,水位不斷上漲。仙人二話不說,施展神力,移走大石疏浚河道。河道通暢了,仙人卻不見了。飄至處,矗立起一座山峰,酷似仙人,眾鄉民才恍然大悟,仙人已化作一座山峰,與“大寨”“二寨”成三足鼎立之勢,就是現在的“三寨子”,又稱“佛爺峰”鄉民們為了紀念這位仙人,捐錢鑄造了一個金香爐供奉他,人們還能看到金香爐的遺址。
半山腰,有一條古棧道。道邊豎一石碑,碑文曰:濟垣南之一望,皆山也,連峰接岫,層巒相依,鳥道迂迴,鮮見平疇,而路徑崎嶇,盤疊難行。則以朱家西北石崮董莊之間為尤,二村相距才六里許,然左旋右轉、曲凡八盤、一起一伏、勢有九疊,且陡壁懸崖三川合流蜿蜒於下,怪石嶙峋兩寨屹崪倚障與側,其蜀道棧碥之肖形乎。此乃濟泰、濟萊之康莊孔道,適當南北往來之要衝,行旅經此,每嘆赼趄,或傴僂前行,或蹭蹬而上,危險萬分焉,附近眾鄉民捐資修路立碑。石碑兩邊鐫刻著一幅對聯:上聯:步穩可登雲、盤道迂迴旋過兩寨;下聯:勢威如旁漢、虹橋臥波浮渡三川。可見當年路之難行,古驛道之重要。
經考證,古驛道前身歷史悠久,南燕“慕容德”轉戰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就經由此道。秦始皇泰山封禪,李世民東征,李白、杜甫、蘇東坡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有足跡。
時逢中華盛世,“石崮寨”和全國一樣:太平盛世、物華天寶、和諧社會、人傑地靈。“石崮生態園”應時而建,“佛爺峰”下六十畝荒山變成植物園,常年有花,四季常綠,春天,桃紅柳綠,百花吐艷,山明水秀,氣象更新。夏天,榴花盛開,稻花鳴蟬,荷香四溢,蜂蝶流連。秋天,金菊綻放,瓜果飄香,紅葉似火,漫山遍野。冬天,雪花飛舞,臘梅怒放。青松翠柏,傲立風雪。走進石崮生態園,觀:鹿園、駱駝園、牡丹園、林果園;賞:龍亭、魚塘、藕荷田;游泳健身來休閒;吃:農家風味、山野果蔬、河谷鮮活魚蝦蟹;品:鹿肉、兔肉、鹿血酒;游:古道、長城、瀑布泉;住:客房單人間、雙人間,典雅衛生。還有很多景點如:秦瓊登山遇險處,擎天石柱一線天,古碑石刻名千古,金香爐前冒青煙,……
如今的“石崮寨”,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綠色農田觀光園,四十畝坡田建成“綠色果蔬園”,其中還有“山韭園“;塑膠大棚搞成”採摘園”,古老的驛道建成“養生飲食園”(驛站),退化的數百畝荒山變桑田,處處都是“百鳥園”。出驛站,到山前,景觀牆前看景觀,神奇化石牆中嵌,一幅對聯刻兩邊:“滄海桑田孕神奇,斗轉星移顯盛世”。再細看,史前奇石(海藻化石)不一般;往下看,休閒觀光好去處:梅花谷、觀景台快步登上瞭望台,一天門、忘憂谷然後到達中天門,快步來到柏樹峪;野兔歡,山雞叫,斑鳩、山雀林中躍;新修的護林消防道,一路引到後山坳(石崮二寨),抬頭尋找藏寶洞,滿山的美景盡收到。踏上山樑找奇石,心曠神怡好休閒,喀斯特地質地貌真奇妙,科普碑刻來指導:數億年前是大海島,海中生滿褐藻、藍藻、還有紅綠藻,海帶、紫菜、裙帶菜,海草、石菜、羊棲菜,撿塊奇石懷中抱,越過山樑向東繞。猛抬頭,啊!神奇美麗的大石崮主峰在眼前…………
石崮生態農業園是以農業開發為主,重點是綠色果蔬、林業建設、林業開發、植被的恢復、塑膠大棚、特種養殖結合地質地貌、文化古蹟為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觀光園,為人們提供良好的休閒、度假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增磚添彩,為帶動當地農業長遠發展、創收做出貢獻。
神奇美麗的石崮寨,豐富多彩的生態園。當你漫步在園中,就像走進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之中,使人流連忘返。
石崮寨
石崮寨景區位於市中區十六里河街道石崮溝村116號,由山東石崮寨都市農業生態園股份有限公司自1997年開始投資建設,園區總面積5000畝,截止2020年底總投資規模2億元,行政上歸濟南市市中區管轄。園區被列為市級重點都市農業示範園區和市級森林公園、市級環保教育基地。
園區建設十幾年來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好評和認可,獲得了眾多榮譽稱號:早在1998年園區負責人於祿海就被區組織部評選為鄉鎮“優秀科技人才”,2009年園區被濟南市農業局定為15家“重點都市農業示範園區”之一,2010年在第二屆濟南農業百花獎評比中,被評為“十大都市農業園區”,被市林業局批准為“大石崮森林公園”,被市科協評為“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被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評為“市級農業龍頭企業”,被濟南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定為“濟南市都市農業決策諮詢重點聯繫單位”,2012年於祿海獲得“濟南市勞動模範”稱號,被市老科協評為“濟南市老科協農業科技示範基地”,2013年在濟南市第四屆現代農業百花獎評比中,榮獲“十大現代農業發展創意”園區,被評為市中區科普示範基地,2013年被省環保廳授予省級生態村稱號,2013年負責人於祿海又獲得“省級勞動模範”稱號。
園區已建設完成了蔬菜園、雜糧種植園、鹿園、特色養殖園、林果採摘園、日光溫室等特色農耕區;
民俗科普文化展覽館能文化區;
山寨酒坊、山寨石磨坊、山寨大門、山寨景觀、瀑布群、山頂月牙灣等自然體驗區;
古驛道、古驛站、古驛亭、古石碑、古化石、百年老石屋等古文化與地理區;
景觀牆、荷花池、魚塘、健身泳池、高空索道、玻璃棧道、玻璃吊橋、玻璃滑道、好漢山東大型山水實景劇等娛樂區;
市民菜園和農家院、石屋民宿、休閒木屋等度假區。
景區修建了多處蓄水池、沼氣池、農林田地噴滴灌、光伏發電、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低碳設施;護林防火通道、景觀式護林房、瞭望台、水電路園區監控設施等自然保護和智慧型監控基礎設施;濟南市農業科技培訓中心也正在建設中。園已建設成為集農、林、牧、休閒觀光、度假康養、自然生態體驗、科技示範培訓、環保教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
園區內的綠色生產示範區,創意文化體驗區、生態景觀涵養區,特別是古山寨景區,懸崖玻璃棧道的建設完成,使古老的山寨文化與優美的森林景觀、深度自然生態教育、農耕文化體驗等相結合,將極大的提升遊客的尋古問幽、探險獵奇興趣,通過拓展休閒觀光農業,讓遊客欣賞田園美景,品味農家情調,體驗收穫樂趣,感知農耕文化,極大豐富了園區休閒觀光農業內涵。
石崮環境教育基地結合歷史古文化,輔以自然科普教育及民間文化,將古文化滲透於生態園中。風景秀麗的大石崮三座山峰高聳入雲,其中一座山峰酷似彌勒佛坐像,山腰有盤山古驛道一條,並有碑文記載。園區還修復了古驛道、古驛站,建設了傳統農家院,結合園區內發現的海洋化石,讓公眾接觸歷史古文化,知道傳統農耕和現代農業的區別,在回歸自然中獲得新的生活空間,在園區內了解自然,認識自然。同時提高當地民眾保護歷史文物、文化、古生物、古化石的意識。
石崮寨景區環境由保潔園林部統一負責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制度,配備了充足的設備設施,對景觀、生態採取了有效、合理的保護措施,全面保持了景區的完整與美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石崮寨景區每年春季和雨季組織所有員工植樹、綠化荒山,多年來種植白皮松300多株、黑松3萬多株、油松300多株、赤松300多株、側柏5萬多株、五角楓3仟多株、黃櫨、紅櫨3仟多株、合歡、欒樹、玉蘭、櫻花、紅豆杉、紅楓、杜仲、山萸、青桐近千餘株。發展綠色種植,嫁接脆棗萬餘株。柿子樹、山楂樹、桃樹、杏樹、核桃樹、梨樹、桑椹以及地方樹種各種槐樹、榆樹、楊樹、柳樹萬餘株,還有連翹、百日紅、紫荊、海棠、紅葉李、紫葉李、大葉小葉女貞、各種梅花、花卉等萬餘株,苗木數千種,是一處名副其實的科普植物園。園區綠化面積近3000畝,綠化率90%以上,為環境保護作出了貢獻。採取高大松柏、小喬木、大灌木、小灌木和地被植物穿插種植的方式,形成層次豐富、色彩鮮艷、季相顯著的混交林,將園林建築、設備、道路隱藏在高密度的綠地內,不僅體現各個分區的文化及地域特點,更加強調了四季、色彩、季相變化等特點,做到了三季有景、四季有綠。植物品種多達100種。在景區部分建築、山體以及擋土牆的立面上種植了攀爬植物,形成良好的垂直綠化景觀。
2020年8月27日,從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執行專班辦公室獲悉,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執行專班辦公室認定石崮寨景區等14家單位作為本屆博覽會分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