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屯鄉

石屯鄉位於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西部,距縣城10公里。東鄰熊山鎮,東南與星溪鄉接壤,西接東平鎮,北與松谿縣毗鄰,南同建甌縣交界,總面積143.6平方公里。地處七星溪下游的沖積平原,地勢低平,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00米以下;河流成樹枝狀分布,主要河流七星溪自東向西與松溪匯合於西南部的西津後,注入建溪。極端最高氣溫40.1℃,極端最低氣溫-7.2℃,年平均氣溫18.5℃,屬雙季稻區;夏季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84.7毫米。境內礦產有龜山的大理石、王母山的硫磺、高山銅崗的銅、桐坑和潘坑頭及灰窖頭的石灰石、黃山的蛇紋石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屯鄉
  • 所屬地區: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
  • 地理位置: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西部
  • 面積:143.6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鄉鎮概況,行政、人口成分,經濟略覽,交通及文化教育,石屯鄉行政村,石屯村,工農村,長城村,西津村,洋後村,王山口村,石門村,際下村,松源村,

地理環境

石屯鄉位於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西部,距縣城10公里。東鄰熊山鎮,東南與星溪鄉接壤,西接東平鎮,北與松谿縣毗鄰,南同建甌縣交界,總面積143.6平方公里。地處七星溪下游的沖積平原,地勢低平,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00米以下;河流成樹枝狀分布,主要河流七星溪自東向西與松溪匯合於西南部的西津後,注入建溪。極端最高氣溫40.1℃,極端最低氣溫-7.2℃,年平均氣溫18.5℃,屬雙季稻區;夏季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84.7毫米。境內礦產有龜山的大理石、王母山的硫磺、高山銅崗的銅、桐坑和潘坑頭及灰窖頭的石灰石、黃山的蛇紋石等。
福建南平市政和縣石屯鄉

鄉鎮概況

行政、人口成分

1988年全鄉轄9個行政村、79個村民小組,3459戶17136人,其中農業人口16586人。全鄉畲族236人,其他均為漢族。

經濟略覽

境內土地肥沃,是政和縣的主要產糧區。全鄉耕地面積20058畝,其中水田19617畝。經濟總收入1800萬元,人均純收入562元。工農業總產值1104萬元,其中農業產值887萬元,工業產值217萬元。鄉村企業有木器廠、車木廠、活性炭廠等87家。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大豆等,總產量13631.8噸,其中稻穀產量13520.7噸。經濟作物以茉莉花、茶葉為主,還有甘蔗、芝麻、花生等。茉莉花種植面積1925畝,產量634噸;茶園面積8150畝,產量288噸。水果主要有柑桔、梨、李子等,種植面積4069畝,產量207噸。農業機械總動力4146.4千瓦;防洪堤18公里;水庫4座,總容量52.6萬立方米;中小型水電站2個,總裝機2680千瓦,其中西津電站裝機2000千瓦。

交通及文化教育

(建)甌政(和)公路橫貫境內,交通發達,全鄉村村通公路,在未通車前,西津碼頭為全縣的主要進出口岸。鄉內有中學1所,國小35所,幼稚園1所,在校學生3843人;有鄉文化站、影劇院等娛樂場所;有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2個。
境內風景秀麗。有落差150米的白水滄瀑布以及潑水澗、回坑洞等。古蹟有扼守松溪、七星溪兩河的西津門、西津碼頭、清朝期間停泊俄羅斯運茶船隊的沈屯灣及沈屯茶行和黃巢起義軍誘殲御史李彥堅的東際營等。

石屯鄉行政村

石屯村

原名邵屯,相傳為明朝期間姓所建,取名邵屯,後因“邵”與“石”在當地方言同音,漸改為石屯。該村歷史悠久,村內有宋代建築的庭院,有清道光五年(1825)建成的集義書院。民國時期,基本保持清末原樣,變化不大。民國末期,全村有住宅180餘幢,住230餘戶1210多人。村中有祠堂4座、廟宇5座、水碓4處,沿街設有雜果、百貨、藥材、飲食等店鋪30餘家。新中國建立初期,石屯村基本建設極少,僅少數農民建造土木結構的平房數幢。鄉政府機關和部門均借用祠堂或租用民房辦公。1958年甌政公路建成通車,沿村旁而過,村莊建設有所發展。1965年開築幸福渠道,解決村民飲水及農業灌溉。1970年後,因村莊地處田洋中間,水位低,河床高,易受洪水災害,實施“移舊村建新村”規劃,選上合仔村北面的低矮荒山為新村地址。此後,逐步按規劃移村。到1988年新村建設用地14.9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37萬平方米,全村有公用建築24幢,農民住宅303幢,其中混合結構42幢,四層住宅營業兩用樓3幢,有住戶410餘戶2060多人。村鎮形成東、西、南、北各12米寬的4條大街,主街全長900米,兩旁植樹。現為鄉人民政府所駐地。行政村下轄石屯、屯尾等4個自然村,共有人口2274人,耕地面積2470畝,糧食總產量1872.3噸;茉莉花面積261畝,產量74噸;茶園900畝;經濟總收入222.09萬元,人均純收入568.73元。

工農村

原名倪屯村,“文化大革命”時改名至今。民國時期,村裡有住宅80餘棟;住120戶390餘人。在七十年代末至80年代中後期,建房造屋大幅度增加,僅下山一帶新建住宅76棟,其中磚木結構15棟。1975年,在公路邊新建磚木結構校舍2座,建築面積984平方米。到1988年有住宅168棟,住212戶1029人,現為工農行政村駐地。行政村下轄坤口等3個自然村,耕地面積2297畝,糧食總產量1578噸;茉莉花面積324畝,產量80噸;茶園1195畝。經濟總收入173萬元,人均純收入560.93元。

長城村

甌政公路穿村而過,地勢平坦。民國初期,有住宅100餘棟,民國20年遭兵匪王岐山部燒殺後,僅餘十餘棟,幾十戶人。在土改時期,有住宅70餘棟,住200戶700餘人。到1988年全村有住宅216棟,其中兩層以上磚木水泥結構住宅58棟,住313戶1406人。現為長城行政村駐地,行政村下轄長城、堀仔、下坑3個自然村,共有人口1881人,耕地面積2147畝,糧食總產量1530噸;茉莉花面積289畝,產量132噸;茶園800畝。經濟總收入188.19萬元,人均純收入570.82元。

西津村

處於松溪與七星溪的匯合處,是建(甌)、松(溪)、政(和)三縣之門戶,為甌政公路開通以前重要的運輸碼頭,全縣茶葉、筍乾、竹木等土特產品的集散地。村內商店林立,河道舟楫密布。西津村受兩山(節山、筆架山)兩水(松溪、七星溪)環抱,地勢較低,海拔159米。民國時期,有住宅35棟,住70戶200餘人。在1952年洪災後,村莊漸向高處遷移,蓋新房24棟;1980年起在後山公路邊擴建住宅53棟,其中磚木結構住宅7棟。到1988年全村有住宅83棟,住97戶514人。現為西津行政村駐地;行政村下轄西津、沈屯村等5個自然村,共有人口1296人,耕地面積1084畝,糧食總產量679.8噸;茉莉花面積222畝,產量40噸;茶園426畝。經濟總收入116.2萬元,人均純收入553.55元。

洋後村

因村莊建在大洋田後,故稱洋後。民國時期,全村有土木結構低矮住宅30餘棟,住50餘戶200多人,至今仍保留有5棟高不足6米,陳舊不堪的明朝房屋。1988年全村有住宅63棟,住129戶620人。現為洋後行政村駐地;行政村下轄洋後、翻身壟等5個自然村,共有人口1545人,耕地面積2157畝,糧食總產量1443噸;茶園面積980畝。經濟總收入152.36萬元,人均純收入570.03元。

王山口村

民國時期有住宅60棟,住80戶380多人,吳、邵、蘇等姓居多。新中國建立後,新建民房漸增,到1988年,全村有住宅95棟,住108戶531人。現為王山口行政村駐地;行政村下轄王山口、外坂等4個自然村,共有人口1735人,耕地面積2024畝,糧食總產量1501噸;茉莉花面積237畝,產量98噸。經濟總收入154.96萬元,人均純收入565.53元。

石門村

境內有金華隘口,是古代設兵把守的重關。民國10年,石門村有住宅210餘棟,住360戶1400多人;民國28年遭火災燒毀民房數十棟,時值鼠疫盛行,人口銳減。到民國末期,全村有住宅130棟,住290餘戶800多人。1988年全村有住宅181棟,其中磚木結構住宅11棟,住312戶1608人;街道巷裡全部鋪設水泥路,村內有國營石門伐木場、供銷站、電影院、學校等。現為石門行政村駐地,行政村下轄石門、下樓等4個自然村,共有人口1954人,耕地面積2728畝,糧食總產量1718噸;茉莉花面積147畝,產量59噸。經濟總收入174.69萬元,人均純收入561.82元。

際下村

建於白水滄瀑布下方,是石屯鄉最偏遠的村莊,境內群山交錯,山高林密。民國時期,有住宅9棟,住22戶118人。新中國建立後,新建住宅大增,到1988年全村有住宅66棟,住112戶541人。現為際下行政村駐地,行政村下轄際下、東際等6個自然村,共有人口1215人,耕地面積1805畝,糧食總產量1002噸;茶園778畝,產量30噸。經濟總收入121.24萬元,人均純收入535元。

松源村

又稱松林仔、松南仔。民國時期,有住宅30餘棟,住60餘戶250人。新中國建立後,特別在甌政公路通車後,住宅建設大發展,到1988年全村有住宅121棟,住153戶751人。村內有國營松源林業采育場、機磚廠、道班站等。現為松源行政村駐地,行政村下轄松源、桐嶺等8個自然村,共有人口2697人,耕地面積3071畝,糧食總產量2200噸;茉莉花面積294畝,產量85噸;茶園800畝。經濟總收入245.34萬元,人均純收入569.48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