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重點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規劃(2017-2019年)

《石家莊市重點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規劃(2017-2019年)》是石家莊市市政府為進一步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而制定的規劃檔案。

前言,第一章規劃背景,第二章總體思路、退出原則和退出目標,第三章重點行業和目標任務,第四章政策措施,第五章保障措施,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石政函〔2017〕86號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石家莊市重點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規劃(2017-2019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正定新區、循環化工園區和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石家莊市重點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規劃(2017-2019年)》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2017年6月5日
石家莊市重點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規劃(2017-2019年)

前言

2017-2019年,是石家莊市全面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河北省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堅定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和省會新定位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的關鍵時期。全市工業中的鋼鐵、焦化、水泥、建築陶瓷平板玻璃炭素、鈣鎂、石材加工(含蛭石加工、雲母加工)、鑄造、煤化工等8大行業長期以燃煤為能源帶來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嚴重影響了京津冀都市圈生態安全和省會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因此,必須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探索可複製的經驗,在產業結構調整上邁出堅實的步伐。高標準、高起點科學編制和有序實施重點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規劃(2017-2019年),推動省會大氣質量持續好轉,是國家和河北省委、省政府賦予我市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向黨中央看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具體行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體現,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走好發展新路的必然要求,對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規劃根據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國發〔2016〕74號)、《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十六部門關於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產業〔2017〕30號)、《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和河北省政府關於大氣污染治理、加快工業調結構的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訂)》、《石家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關於印發石家莊市產業發展鼓勵和禁限指導意見(2017-2019年)的通知》(石政辦函〔2017〕37號)、《石家莊市工業轉型升級與布局最佳化“十三五”規劃》(石政函〔2016〕108號)、《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石家莊市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石政函〔2017〕19號)等編制,規劃期為2017-2019年。我市將利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不符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不符合省會功能新定位的上述8大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任務。

第一章規劃背景

一、發展現狀
全市現有鋼鐵、焦化、水泥、建築陶瓷平板玻璃炭素、鈣鎂、石材加工(含蛭石加工、雲母加工)、鑄造、煤化工等8大行業企業2127家,各類生產線2306條,其中規上企業163家,占總數的7.7%,規下企業1964家,占總數的92.3%。8大行業企業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971億元,實現利稅33億元。燃煤消耗106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1.85萬噸,氮氧化物排放2.42萬噸,顆粒物排放3.06萬噸。總占地面積4.78萬畝,畝利稅貢獻率6.93萬元。從業人員10.3萬人。手續不全的772家。
1.鋼鐵行業。現有3家鋼鐵企業,全部為規上企業,生鐵產能1346萬噸,粗鋼產能827萬噸,鋼材產能1194萬噸。2016年鋼鐵行業完成銷售收入650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9.87億元。2016年消耗燃煤146萬噸,占8大行業的13.7%,二氧化硫排放1.2萬噸,占8大行業的66.2%,氮氧化物排放9529噸,占8大行業的39.4%,顆粒物排放2.4萬噸,占8大行業的77.6%。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2家(其中央企和省屬企業控股各1家),民營企業1家;分布在平山縣、長安區、藁城區3個縣(區)。手續不全的1家。從業人員2.6萬人。畝利稅貢獻率15.5萬元。
2.焦化行業。現有6家焦化生產企業,全部為規上企業,焦炭總產能481.4萬噸。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58.58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01億元。2016年消耗工藝煤403萬噸,占8大行業的37.8%,二氧化硫排放1909噸,占8大行業的10.3%,氮氧化物排放1389噸,占8大行業的5.7%,顆粒物排放1783噸,占8大行業的5.8%。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2家,民營企業4家;分布在藁城區、高邑縣各1家,井陘礦區4家;手續不全的5家。從業人員4844人。畝利稅貢獻率6.65萬元。
3.水泥行業。現有水泥企業40家,規上企業23家,規下企業17家,熟料總產能1724.8萬噸,水泥總產能3835萬噸。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49.43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95億元。2016年燃煤消耗149萬噸,占8大行業的14.1%,二氧化硫排放326噸,占8大行業的1.8%,氮氧化物排放6471噸,占8大行業的26.8%,顆粒物排放3262噸,占8大行業的10.6%。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6家,外資企業1家,民營企業33家;分布在12個縣(市)、區,其中靈壽縣12家、鹿泉區6家、藁城區5家、井陘縣3家、新樂市3家、贊皇縣2家、平山縣2家、行唐縣2家、晉州市2家、井陘礦區1家、趙縣1家、正定縣1家;手續不全的7家。從業人員7472人。畝利稅貢獻率6.1萬元。
4.建築陶瓷平板玻璃炭素行業。現有47家企業,規上企業35家,規下企業12家。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60.59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38億元。2016年燃煤消耗65.71萬噸,占8大行業的6.2%,二氧化硫排放1489噸,占8大行業的8%,氮氧化物排放3561噸,占8大行業的14.7%,顆粒物排放377噸,占8大行業的1.2%。分布在9個縣(市)、區,其中高邑縣25家建築陶瓷企業,贊皇縣8家建築陶瓷企業,行唐縣建築陶瓷、平板玻璃企業各1家,井陘縣5家炭素企業,元氏縣2家炭素企業,井陘礦區2家炭素企業,靈壽縣1家炭素企業,藁城區1家炭素企業,新樂市1家炭素企業。47家民營企業,手續不全的18家。從業人員15132人。建築陶瓷平板玻璃炭素行業畝平均利稅貢獻率3萬元。59%的建築陶瓷企業從事貼牌生產,畝利稅貢獻率1.1萬元。炭素企業畝利稅貢獻率10.7萬元。
5.鈣鎂行業。現有鈣鎂企業72家,規上企業26家,規下企業46家,總產能410萬噸。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16.4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38億元。2016年燃煤消耗34.42萬噸,占8大行業的3.2%,二氧化硫排放530噸,占8大行業的2.9%,氮氧化物排放641噸,占8大行業的2.6%,顆粒物排放435噸,占8大行業的1.4%。民營企業71家,集體企業1家;分布在5個縣區,其中井陘縣52家,平山縣15家,井陘礦區3家,贊皇縣1家,趙縣1家;手續不全的22家。從業人員4185人。畝利稅貢獻率0.73萬元。
6.石材加工行業(含蛭石加工、雲母加工)。現有石材加工(含蛭石加工、雲母加工)企業1580家,規上企業9家,總產能2874萬噸、746萬平方米。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38.99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29億元。2016年燃煤消耗3962噸,顆粒物排放355噸,占8大行業的1.1%。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家,民營企業1579家;分布在8個縣(市)、區,其中靈壽縣1168家,平山縣139家,長安區138家,新樂市33家,井陘縣35家,藁城區14家,贊皇縣30家,元氏縣23家。無工商登記手續的557家。從業人員1.6萬人。畝利稅貢獻率2.71萬元。
7.煤化工行業。現有煤化工企業12家,規上企業10家,總產能198.5萬噸。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41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8億元。2016年燃煤消耗266萬噸,占8大行業的25%,二氧化硫排放1336噸,占8大行業的7.2%,氮氧化物排放1984噸,占8大行業的8.2%,顆粒物排放341噸,占8大行業的1.1%。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4家,民營企業8家;分布在11個縣(市)、區,其中晉州、無極、元氏、靈壽、藁城、鹿泉、正定、井陘、平山、循環化工園區各1家,新樂2家;手續不全的6家。從業人員9323人。畝利稅貢獻率-7.79萬元。
8.鑄造行業。現有鑄造企業367家,規上企業51家,規下企業316家,總產能117.32萬噸。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56.54億元,實現利稅總額4.97億元。2016年燃煤消耗7264.5噸,二氧化硫排放664.86噸,氮氧化物排放617.41噸,顆粒物排放308.35噸,廢砂、廢渣排放量10645.67噸。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家,集體企業4家,民營企業362家;分布在15個縣(市)、區,其中,藁城區13家、欒城區46家、鹿泉區48家、長安區17家、礦區2家、晉州市87家、新樂市17家、平山縣2家、靈壽縣21家、行唐縣17家、正定縣4家、深澤縣11家、元氏縣36家、贊皇縣2家、趙縣44家。手續不全的156家。從業人員2.03萬人。畝利稅貢獻率11.02萬元。
二、存在問題
1.污染排放嚴重。鋼鐵、焦化、水泥、建築陶瓷平板玻璃炭素、鈣鎂、石材加工(含蛭石加工、雲母加工)、鑄造、煤化工等8大行業年消費燃煤1065萬噸,年排放顆粒物3.06萬噸,二氧化硫1.85萬噸,氮氧化物2.42萬噸。
2.企業布局分散。全市除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外,其他19個縣(市)、區均存在8大行業企業,污染排放管理難度大。
三、面臨形勢
1.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要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是中央著眼全國發展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我市加快轉型升級、綠色崛起,建設大省省會,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市必須加快調整退出不符合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污染排放大的重點工業行業,最佳化區域發展空間布局,為我市鼓勵發展的各類產業“騰籠換鳥”。
2.省會功能定位的新期待。省委九次黨代會賦予了石家莊“增強輻射帶動功能,加快建設現代化省會城市”的新定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我市產業轉型、城市建設、縣域發展、生態治理四大重點戰略任務。因此,我市必須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加大重點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的工作力度。
3.客觀自然條件的新選擇。我市處於太行山前的特殊地理環境,逆溫層、靜風天氣多發,聚集的污染物不易擴散,全市人民賴以生存的生產、生活環境,再不能承載8大行業以煤為能源的消耗總量和污染排放總量,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破釜沉舟的勇氣,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有序調整退出8大行業。

第二章總體思路、退出原則和退出目標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河北省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堅定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和省會新定位的決策部署,以石家莊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我市禁限發展產業指導意見為遵循,以鋼鐵、焦化、水泥、建築陶瓷平板玻璃炭素、鈣鎂、石材加工(含蛭石加工、雲母加工)、鑄造、煤化工等8大行業為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的重點,重拳出擊有序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為構建產業新體系、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做貢獻。
二、退出總原則
按照《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石家莊市產業發展鼓勵和禁限指導意見(2017-2019年)》、《石家莊市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省會新定位建設需要,以及我市區域環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緊迫需要,強化節能減排,深入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積極推進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等約束性資源交易,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嚴格落實《國家水十條》、《省水五十條》及《市八十條》,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國家“土十條”行動計畫,強化工業污染場地治理,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兼顧我市環境承載能力和市場需求,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原則,通過兼併重組、改造轉產等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動企業加速退出8大行業。
1.依法依規強制退出。對8大行業企業中經營手續不全、違法違規經營的企業要依法關停。鋼鐵行業2017年9月30日前達不到環保排放特別限值要求的依法關停。各級行政職能部門在各縣(市)、區政府上報8大行業摸底情況後為企業補辦的相關手續一律無效。堅持政府推動,強化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和綜合標準的門檻作用,依法依規推動污染行業產能退出。
2.燃煤替代強制退出。推動8大行業中以燃煤為能源方式的企業退出。其中處於省會中心城區、四組團區域、各縣城建成區的8大行業企業,不能按市政府要求完成“煤改氣”“煤改電”的企業首先退出。
3.布局規劃強制退出。8大行業中位於我市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的企業(上風上水位置)全部退出。煤化工企業沒有在化工園區的全部退出。
4.價格政策倒逼退出。對8大行業實施對用煤大戶實施差別電價、差別水價,對超定額、超計畫用水、電、燃氣實行累進加價。加大8大行業排污費徵收力度,依法依規足額徵收。
5.強化監管倒逼退出。對8大行業中暫不在強制退出範圍的企業,具備條件的要實行24小時環保實時線上監測、執行最新環保排放標準並進行多頻次、標準嚴格的節能專項監察。
6.市場機制倒逼退出。健全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強化市場競爭機制和倒逼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最佳化供給結構,促進優勝劣汰。
三、退出目標
1.污染行業去產能2017年目標任務。2017年12月30日前,全市鋼鐵行業壓減煉鐵產能52萬噸,水泥行業壓減水泥產能350萬噸並啟動金隅鼎鑫、曲寨水泥搬遷工作,8大行業除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外,其他行業退出總數的20%以上。共退出企業899家,實現壓減燃煤190萬噸,減少污染物排放2061噸,為我市鼓勵發展的產業騰退土地5241畝。2017年退出899家企業,按照2016年數據測算,共減少銷售收入45.92億元,減少利稅2.71億元。
2.污染行業去產能三年總目標。2019年12月30日前,全市有序調整退出鋼鐵、焦化、水泥、建築陶瓷平板玻璃炭素、鈣鎂、石材加工(含蛭石加工、雲母加工)、鑄造、煤化工等8大行業工業企業1578家,實現壓減燃煤644萬噸,減少污染物排放1.63萬噸,為鼓勵發展產業騰退土地18010畝。三年退出1578家企業,按照2016年數據測算,共減少銷售收入165.2億元,減少利稅4.79億元。
3.整治提升目標。對8大行業中暫不在強制退出範圍的企業549家,一律執行各行業最新環保排放標準和水資源利用限額標準,具備條件的,必須與環保部門、水利部門實現線上監測,接受多頻次發改部門的節能專項監察。全市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健全完善市、縣、鄉三級環保執法監管體系和防控工業污染的格線化管理長效工作機制。
四、調整退出的標準
原則上,調整退出企業必須拆除相應主體設備。經見證拆除企業主體設備並清理場地,完成營業執照、生產許可、排污許可等手續變更、收回、撤銷,可認定為完成調整退出任務,達到污染行業去產能的目的。如確有原因導致無法按期拆除的,必須報市政府批准並承諾不再恢復生產、由企業所在縣(市)、區政府封存,並安排有關部門斷電、斷水,確保不具備恢復生產條件後,可視為完成壓減任務。採用封停方式壓減產能不得享受壓減獎補政策。

第三章重點行業和目標任務

一、鋼鐵行業
1.退出原則。強制違法違規鋼鐵企業退出市場,對達不到排放標準及特別排放限值等要求,達不到強制性國家能耗標準要求,達不到取水定額規定標準,無證生產和主要產品質量達不到強制性標準,未達到安全生產標準三級及以上等級、安全條件達不到安全規程標準要求的鋼鐵企業,依法關停退出;2017年9月30日前,所有鋼鐵企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大氣污染物達不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的,不與環保部門聯網接受實時監控污染物排放的,當地政府強制關停退出。
2.主要任務。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6號),做好新常態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堅定不移完成化解過剩產能任務,2017年壓減煉鐵產能52萬噸,2018-2020年按時完成省下達我市壓減鋼鐵產能任務。2017年9月1日起,所有鋼鐵企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大氣污染物執行特別排放限值。推動石鋼公司儘早完成退城搬遷,力爭石鋼環保搬遷項目2017年全面開工建設,2018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設並推動市區主廠區停產。依法查處超標排放行為。
二、焦化行業
1.退出原則。三年內平原縣(區)不再布局獨立焦化企業,只保留1家鋼焦一體焦化企業;加快實施差別電價、差別水價,對超定額、超計畫用水、電、燃氣實行累進加價,政策倒逼企業關停退出;不與環保部門聯網接受實時監控污染物排放的關停退出。
2.主要任務。2017年10月30日前,井陘礦區關停1家手續不全的焦化企業,壓減焦炭產能65萬噸。
2017-2019年藁城區、高邑縣、井陘礦區共關停5家手續不全的焦化企業,壓減焦炭產能412萬噸,減少燃煤消耗32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519噸,氮氧化物排放1157噸,顆粒物排放923噸。
三、水泥行業
1.退出原則。三年內全市除少數規模大、能承擔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和危險固體廢棄物的、與環保部門聯網接受實時監控污染物排放的水泥企業外,其它水泥企業有序關停退出;產水泥縣(市)、區只布局1家企業(含熟料、水泥);水泥企業用煤大戶實行差別電價、差別水價,對超定額、超計畫用水、電、燃氣實行累進加價,政策倒逼企業關停退出。2017年首先壓減單獨粉磨站企業超過3家的縣(區)水泥產能、地處我市上風上水縣(區)的水泥產能、違規水泥產能。
2.主要任務。2017年,關停退出鹿泉區4家水泥企業、藁城區4家水泥企業、平山縣1家水泥企業、靈壽縣8家水泥企業,四個縣區共壓減水泥熟料產能149萬噸、水泥產能528萬噸,同時啟動鼎鑫水泥、曲寨水泥的搬遷工作,力爭2019年完成搬遷。
2017-2019年退出30家水泥企業(含鼎鑫水泥、曲寨水泥搬遷),壓減熟料產能約875.8萬噸、水泥產能約2639萬噸,減少燃煤消耗91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56噸,氮氧化物排放3535噸,顆粒物排放2680噸。
四、建築陶瓷平板玻璃炭素行業
1.退出原則。三年內手續不全的、違規建設的、停產的、不能按期完成煤改氣能源改造的、建築陶瓷產能在1000萬平方米以下的關停退出;實施差別電價、差別水價,對超定額、超計畫用水、電、燃氣實行累進加價,政策倒逼企業關停退出。2017年違規建設項目、年生產規模300萬平方米(含)以下的企業實施退出,2017年9月底前,建築陶瓷平板玻璃炭素企業完不成煤改氣的、手續不全的、長期停產的企業首先退出。
2.主要任務。2017年,關停總數的20%,即退出高邑縣6家建築陶瓷企業、贊皇縣1家建築陶瓷企業、關停退出元氏縣2家炭素企業。共減少燃煤消耗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96噸,氮氧化物排放325噸,顆粒物排放10噸。
2017-2019年退出28家企業,占總數的60%,共減少燃煤消耗31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08噸,氮氧化物排放1232噸,顆粒物排放138噸。
五、鈣鎂行業
1.退出原則。三年內除為我市產業配套的氧化鈣企業,與環保部門聯網接受實時監控污染物排放的鈣鎂企業外,其餘手續不全的、不能完成潔淨能源改造的有序關停退出;實施差別電價、差別水價,對超定額、超計畫用水、電、燃氣實行累進加價,政策倒逼企業關停退出。2017年,退出手續不全、規模較小的鈣鎂企業。
2.主要任務。2017年,關停總數的20%,即退出16家鈣鎂企業,其中井陘縣11家、平山縣3家、贊皇縣1家、趙縣1家,減少燃煤消耗2.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3噸,氮氧化物排放49噸,顆粒物排放43噸。
2017-2019年關停38家企業,占總數的53%,共減少燃煤消耗13.1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77噸,氮氧化物排放226噸,顆粒物排放150噸。
六、石材加工(含蛭石加工、雲母加工)行業
1.退出原則。三年內手續不全、不在石材產業園區的石材加工企業全部關停退出;保留企業要與環保部門聯網,接受實時監控污染物排放。2017年,全面清理市區內石材加工企業(加工戶),全面取締手續不全的非法及違規企業(加工戶)。
2.主要任務。2017年,關停總數的44%,即關停退出695家企業,其中長安區138家、藁城區8家、靈壽縣526家、平山縣9家、元氏縣14家,減少顆粒物排放100噸。
2017-2019年,關停退出1300家左右,占總數的82%。減少顆粒物排放260噸。
七、煤化工行業
1.退出原則。煤化工企業不在化工園區的關停退出;對煤化工企業用煤大戶實施差別電價、差別水價,對超定額、超計畫用水、電、燃氣實行累進加價,政策倒逼企業關停退出。2017年首先關停退出下列企業:搬遷多年未建投產的、已停產的、產能相對較小的。
2.主要任務。2017年,關停退出總數的40%,即鹿泉區石家莊雙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藁城區藁城化肥廠、元氏縣元隆化工有限公司、井陘縣河北鑫源順發化工化肥有限公司、晉州市鑫海化工有限公司5家企業。共減少用煤80萬噸,減少排放800萬噸。
2017-2019年,不在化工園區的企業關停退出。總計減少燃煤消耗18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253噸,氮氧化物排放1658噸,顆粒物排放182噸。
八、鑄造行業
1.退出原則。2017年底前,手續不全的企業全部關停;2017年底前,全面取締沖天爐;2018年底前,三環以內企業全部退出。
2.主要任務。2017年,關停退出鑄造企業總數的42%,即關停退出156家,其中藁城區2家,欒城區37家,鹿泉區14家,長安區7家,晉州市34家,新樂市8家,靈壽縣4家,行唐縣2家,正定縣2家,深澤縣8家,元氏縣32家,贊皇縣1家,趙縣5家;取締沖天爐61台,涉及欒城區2台,鹿泉區4台,晉州市50台,新樂市1台,深澤縣2台,元氏縣2台。
2017-2019年,關停166家企業,占總數的45%,取締沖天爐61台。總計減少燃煤消耗1464.5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43.79噸,氮氧化物排放249.31噸,顆粒物排放127.89噸,廢砂、廢渣排放235.2噸。

第四章政策措施

一、財政支持政策
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市本級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安排污染行業去產能專項獎補資金,制定專門的資金獎補政策,對8個行業合規產能關停退出並拆除主要生產設施的企業給予獎補。省、市專項獎補資金由市財政按各縣(市)、區政府完成污染行業去產能任務情況直接撥付到縣級財政。污染企業去產能轉型發展涉及行政事業性收費時,落實中央和省制定的有關優惠政策,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一律按下限執行。
二、土地利用政策
企業關閉退出後的劃撥用地,可依法轉讓或由地方政府收回,地方政府收回原劃撥土地使用權後的出讓收入,可按規定通過預算安排用於支付產能退出企業職工安置費用;在符合規劃和轉讓條件的前提下,允許土地使用權人依法轉讓土地使用權。對我市確定的優先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的工業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價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標準價》的70%執行。
企業關閉退出後的工業用地,在符合城鄉規劃的前提下,可用於轉產發展第三產業,地方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讓收入,可按規定通過預算安排用於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其中轉產為生產性服務業等我市鼓勵發展行業的,可在5年內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不涉及改變用途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建設容積率可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三、職工安置政策
各縣(市)、區政府負責關閉退出企業的職工安置,做細職工安置方案和風險處置預案,做到職工去向明確、資金來源落實,切實保障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落實社會救助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範圍,保障其基本生活。

第五章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市)、區要成立以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常務副縣(市)、區長和主管副縣(市)、區長為副組長的重點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發改、工商、環保、質監、安監、水務等職能部門嚴格執法,形成工作合力。市政府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大氣污染防治責任書,逐年下達關停退出污染行業企業數、完成時限,確保任務目標落實。各縣(市)、區政府負責將目標任務分解到鄉鎮、企業、生產線上。
二、落實專項資金
在市本級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中落實污染行業去產能獎補資金並列入財政預算。對各縣(市)、區政府完成污染行業去產能年度任務並驗收的,經市政府同意給予獎勵,鼓勵污染行業企業早退出、多受益。具體獎勵辦法由市財政局研究制定。
三、強化督導考核
實行定期督導調度制度,每季度通報一次各縣(市)、區政府污染行業去產能完成情況。對進展遲緩和推動不力的縣(市)、區政府及管委會主要領導通報批評,必要時在媒體曝光。對年度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績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市委考核辦對有關縣(市)、區政府(管委會)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四、加強輿論引導
通過網路媒體、電視廣播、新聞報刊等平台宣傳造勢,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引導相關企業積極主動退出,鼓勵企業轉型轉產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