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由來歷史,碑林傳古,
由來歷史
石堂山海拔460米,因山腰有洞狀如石堂而得名。普濟官座落在山東麓之坳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周圍秀竹環繞,林木蔥鬱,泉水四季長流,風景宜人。普濟宮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始終
香火繚繞,遊客不斷。根據明嘉靖《南陽府志》,明、清、民國《內鄉縣誌》以及存於石堂山元、明、清三代石碑碑文等文獻考證,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著名道人麻衣子(357—457年),姓李名和,字順甫,世居秦中。因其披麻為衣,俗稱麻衣子。
晉穆帝昇平元年(357年)3月15日生,紺發美質,膂力絕等,性明慧,契悟玄要。東晉孝武太元九年(384年),時年二十有八,以學道之志,告親請去。常獨行終南山,逢一道者,謂真人日:“吾久侯汝。”授以秘訣,戒日:“終南非汝宅也,南陽之間,湍水之陽,有山靈堂,汝往之,當有異人率眾拜附,可以翕神功於蒼茫。”真人隨後到靈堂居山洞修真19年。得道後在鄉鄰傳道解惑,行善濟人,記述有《麻衣相書》。南朝劉宋大明元年(457年),農曆八月初八日,白鶴翔集,祥雲蔚燁,麻衣子儼坐而逝,行年一百零一歲,其徒及鄉鄰即築地為觀,名日“白鶴觀”(又曰“白仙觀”)。
唐貞觀十三年(639年),天子制表,賜封麻衣子為“慈惠普濟真人”,敕建石門靈堂,封日“顯聖洞”,賜宮名為“普濟宮”。
普濟宮後經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及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增建、重修,到清代已發展到40餘間房舍,占地3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三清殿、麻衣子殿、邱祖殿、卷棚、文昌閣等,飛檐斗拱,雕樑畫棟,青磚綠瓦,氣勢磅礴。普濟宮歷經戰亂,現殘留道房數間。
普濟宮後有大小山洞5個,其中有麻衣子修行的顯聖洞、邱處機修真洞;特別是十二龍潭洞,洞口高闊約3米,深約100米,洞內有12個水潭,據傳是上天派下來輔助麻衣真人除惡降魔、濟世救人的12條龍所居住的地方,洞內常年有泉水湧出,山頂有大小天池2個,傳說是十二龍子沐浴遊玩之處。普濟宮周圍原先松柏密布,現僅存一株巨柏,根圍6米,高20餘米,高大粗直,生長旺盛,樹齡推算具有1200多年,號稱內鄉第一柏。位於普濟宮原址前的竹園百里內享有盛名,大者碗口粗、數丈長,竹林鬱鬱蔥蔥,重重疊疊,神霧瀰漫,蔭涼送爽。櫟樹滿山遍野,遮天蔽日。石堂山普濟宮環境幽靜,風景迷人,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很多,因此歷代眾多文人騷客,善男信女到此雲遊。歷代名人許鑒、張粹、李袞、李蔭等均在此留下詩詞佳作。
碑林傳古
石堂山普濟宮現存古碑林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鑑賞價值。現殘留的主要碑刻有元代《普濟宮重建麻衣子祠碑銘》、《麻衣子道場重建十方普濟宮碑》、《成吉思汗手詔碑》、《紫清白真人無極圖碑》、明代《李蔭詩詞碑》等,這些碑刻內容較為詳細地記載了晉代麻衣子的修真經歷和“普濟宮”的歷史沿革,還有“鄧窯”在唐、宋、元三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演變、瓷器燒制情況,宋末元初道教全真道龍門派鼻祖邱處機奉詔晉見成吉思汗重大歷史事件,而且還留下了許多文人墨客的佳作。這不僅是研究豫西南道教歷史發展不
可多得的珍貴實物資料,而且還具有考古和藝術欣賞價值,已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