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城聚落
- 所處時代:龍山時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考古人員在陝西榆林寨峁梁遺址發現了北方地區保存較好、揭露最為完整的龍山時期小型石城聚落。 基本信息陝西榆林史前早期石城聚落,面積逾三萬平方米。陝西榆林寨峁梁遺址是北方地區保存較好、揭露最為完整的龍山...
寨子塔石城址位於準格爾旗黃河西岸懸崖上,距小沙灣遺址以南10公里處。遺址北部築有兩道石牆,寨門附近有類似瞭望台之類的設施。整個遺址為不規則的長方形,面積將近5萬平方米。房址多為長方形半地穴式,少數房址的內壁以石塊疊砌 。石城聚落臨險而築,顯然是因山就勢而築的防禦色彩十分濃厚的城堡聚落。石城址的...
寨子上石城址 寨子上石城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面積為30000平方米。石城內的房屋建築趨於多樣化,半地穴式建築外,還出現了地面石牆建築和窯洞式建築。石城聚落臨險而築,顯然是因山就勢而築的防禦色彩十分濃厚的城堡聚落。石城址的年代,約在距今5000年至4300年之間。
威俊石城址位於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內的大青山南坡相鄰的三個台地之上,面積40000平方米左右。各台地上分別建有石牆,房屋為圓角方形的石牆建築。在第一、第二台地上有用作祭祀的方形石圈。石城聚落臨險而築,有的直接利用陡峭山崖使石築圍牆並不封閉,顯然是因山就勢而築的防禦色彩十分濃厚的城堡聚落。石城址的年代,...
小沙灣石城址 小沙灣石城址是發現於內蒙古準格爾地區史前時代的城址,面積僅4000平方米。遺址的北側建有兩道石牆,發現的5座房屋均為半地穴式。石城聚落臨險而築,有的直接利用陡峭山崖使石築圍牆並不封閉,顯然是因山就勢而築的防禦色彩十分濃厚的城堡聚落。這個石城址的年代,約在距今5000年至4300年之間。
西白玉石城址 西白玉石城址,內蒙古涼城縣境內遺址。西白玉石城址位於內蒙古涼城縣,北依蠻汗山,而面向岱海及其周圍的開闊平地。平面形狀與老虎山遺址相似,沿北牆內側築有1.5米寬的石台階。石城聚落臨險而築顯然是因山就勢而築的防禦色彩十分濃厚的城堡聚落。石城址的年代,約在龍山時代。
寶山石頭城分內城、外城,城內民居屬典型的納西族木楞房和木瓦房,是研究納西族傳統村落形成發展的典型實例,始建於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是古羌族後裔跨川進滇向南遷移的地點,同時也是束尤氏族入雲南的第一處聚居點。1993年,寶山石頭城被評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6日,寶山石頭城被國務院...
石城村是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梅嶺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位於梅嶺鎮政府駐地北部,直距2公里。東鄰峰歧,西與西山農場交界,北與橋東鎮牙頭相接,南連高坑。轄石城、下崎兩個自然村,村委會駐石城。村地處沿海平原,黃姓為主,莊氏雜居,聚落呈長方形。共276戶,1154人,漢族,講閩南話,組成5個村民小組。耕地...
三座店石城遺址規模大,保存完整、布局清晰,對於研究夏家店下層山城性質、遼西地區早期國家的出現及青銅時代的聚落考古等考古領域來說,提供了豐富的資料。2013年3月5日,三座店石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三座店石城遺址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2005年7月~2006年11月,...
白草塔石城址 介紹了發現於黃河河岸的歷史文化遺址 白草塔石城址是發現於準格爾旗的石城址,遺址位於黃河西岸階地,一條長約240米的石牆將三級階地以上的部分封閉成獨立的聚落單位,多見長方形半地穴式房屋。城址面積過小,所能承載的居民人口和日常活動能力都有限,它們在性質上更可能只起軍事堡壘的作用。
老虎山文化的石城聚落群和式鬲誕生後,積極向南和向東發展,促進了這些地區“方國”的形成和發展。向南,沿汾河谷地南下時,首先占據晉中盆地以北地區,再向南直接影響“陶寺古國”文明的出現。從陶涼城寺文化發現的圜底腹到三袋足捏合成型的鬲的完整序列看,其祖型應是老虎山文化的尖底腹,說明北方式鬲在陶寺遺址...
榆林市榆陽區安崖鎮房崖村,擁有北方地區保存較好、最為完整的龍山時期小型石城聚落——寨峁梁遺址。位於榆林城東80公里安崖鄉。位於開光河下遊河畔。距開光古城遺址(西漢時為圜陰縣古遺址,隋唐時為開光縣城址)不到3公里。 根據當地石寨遺址來看,很明顯與開光古城遺址同屬一個時代。遺址外東北方向不遠處布有大量...
石城聚落均臨險而築,有的直接利用陡峭山崖使石築圍牆並不封閉,顯然是因山就勢而築的防禦色彩十分濃厚的城堡聚落。這批石城址的年代,約在距今5000年至4300年之間。其他信息 另外兩個:中原城址群 分布於河南境內,見於報導和目前已知的有7座。中原城址群基本沿太行山東麓及屬於秦嶺山系的熊耳山、伏牛山東麓一線...
參考目前的考古資料研究,專家們認為寨峁梁遺址應為距今4500年至4300年的河套地區龍山時期遺存。孫周勇說:“結合發掘情況綜合分析,寨峁梁遺址為迄今北方地區保存較好、揭露最為完整的史前早期石城聚落,各類遺蹟間層位關係明確、內在關係密切,為探討龍山早期的聚落布局、家庭規模、社會結構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
2022年9月16日,國家文物局發布山西興縣碧村遺址最新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最新考古成果稱,發現山西碧村遺址外城門具有明顯防禦性質,認為這處龍山時代大型石城聚落應為黃河畔一座關口城市。遺址特點 綜述 碧村遺址占地面積約75萬平方米,東以一道橫亘南北的石牆為界,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單元,...
寨山遺址是一座石城遺址,位於府谷縣田家寨鎮王沙峁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這處遺址位於陝、晉、蒙三省區交界處,距石峁遺址東北約60公里。據了解,寨山石城發現並初步確認於2015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隨即對寨山遺址進行了全面考古調查,初步認定寨山遺址包含一處重要的龍山時代石城聚落,城...
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聚落群中最大的一座城址。位於池家營子附近,面積近10萬平方米。池家營子城址正處於尹家店至三座店的中心位置。城址有大、中、小的三級結構,在某種程度上與‘國、郊、野’的劃分是能夠吻合的,也就是說已經出現了一般意義上的城鄉分化。城內的房址,大都是高出地表的圓形和圓角方形石砌...
根據清理出年代特徵明顯的陶器和玉器,並結合地層關係及出土遺物,專家初步認定最早一處是“皇城台”修於龍山中期或略晚(距今4300年左右),興盛於龍山晚期,夏(距今4000年)時期毀棄,屬於中國北方地區一個超大型中心聚落。這個“石城”的壽命超過300年。發掘成果 文物部門曾於1976~1981年對該遺址進行過初步發掘,...
第二節 聚落環壕 第三節 湖南澧縣城頭山古城址 第四節 鄭州西山古城址 第五節 湖北荊門馬家院古城址 第六節 湖北荊州陰湘古城址 第七節 湖北天門石家河古城址 第八節 內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區石城聚落群 第九節 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群及江蘇武進寺墩古城 第十節 河南準陽平糧台古城址 第十一節 河南登封王城崗...
石峁所代表的北方地區石城聚落和將要啟動的北方諸省聯動大課題,正是探索中國北方文化帶與東西方文化交流歷程的重要科研載體。楊官寨仰韶時代大型中心聚落代表了早期中國的文化整合和“文化意義上的中國”的崛起。只有通過這樣的大型課題,才能更好、更快地挖掘出中國文明的本質內涵,及其在東、西方文化交流歷程中扮演的...
該隊還發現了一處遼金時期的聚落。聚落的主體在A區及其附近,發掘出來的部分包括數道石結構牆垣基址,8座房址(其中有4座在B1區),一些灰坑等。在A發掘區西南部10餘米的地方,尚有一座未發掘的十分規整的長方形石城基址,其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2個發掘區的房址(每區4座)均呈弧線形排列,這些房址應當都是...
第二節 聚落環壕 第三節 湖南澧縣城頭山古城址 第四節 鄭州西山古城址 第五節 湖北荊門馬家院古城址 第六節 湖北荊州陰湘古城址 第七節 湖北天門石家河古城址 第八節 內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區石城聚落群 第九節 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群及江蘇武進寺墩古城 第十節 河南準陽平糧台古城址 第十一節 河南登封王城崗...
另外,考古人員還對陝北大理河流域調查和試掘7處遺址,發現了20餘處用於防禦的史前石城址,大部分集中在距今5000-4500年。專家認為,這些石城密度大、時代早、築城技術較成熟,表明陝北可能是北方石城址重要發祥地,對初步了解陝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聚落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建立陝北地區史前文化譜系均有重要的意義。
寨子圪旦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發現時代較早的具有“石城”性質的遺址之一,也是集防禦與宗教為一體的原始社會晚期古人類聚落遺址,它的發現,為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聚落形態、組織結構以及社會發展進程的研究工作等,提供了全新的珍貴資料。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寨子圪旦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
位於陝西北部延安境內大理河流域的一處北方史前文化遺址。該遺址可能是北方石城址重要發祥地,對初步了解陝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聚落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建立陝北地區史前文化譜系均有重要的意義。經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調查,多處史前文化遺址日前在陝北展露全貌。調查發現的大量石城址顯示出陝北可能是北方史前石城址重要發祥地,...
另外,考古人員還對陝北大理河流域調查和試掘7處遺址,發現了20餘處用於防禦的史前石城址,大部分集中在距今5000-4500年。專家認為,這些石城密度大、時代早、築城技術較成熟,表明陝北可能是北方石城址重要發祥地,對初步了解陝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聚落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建立陝北地區史前文化譜系均有重要的意義。
原名與毗鄰村松水同稱盛水,後因村落小,故稱小松水,簡稱小松。聚落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沙土磚木結構平房,部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有耕地200畝,主種水稻;山地4284畝,種植松、黃竹、茶、雜果。村辦小水電站.裝機容量40千瓦。僑胞黃培雄先生於1984年捐資建成1座2層樓學校(國小),有簡易公路通潮松公路。
另外,考古人員還對陝北大理河流域調查和試掘7處遺址,發現了20餘處用於防禦的史前石城址,大部分集中在距今5000-4500年。專家認為,這些石城密度大、時代早、築城技術較成熟,表明陝北可能是北方石城址重要發祥地,對初步了解陝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聚落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建立陝北地區史前文化譜系均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