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黃河渡口

石嘴山黃河渡口

石嘴山黃河渡口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地名,公元450年前後設立,作運輸軍需給養只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嘴山黃河渡口
  • 羅馬字母拼寫:Shízuǐshānhuánghé Dùkǒu
  • 設立年份:公元450年
  • 廢止年份:1993年
地名含義,歷史沿革,

地名含義

依據地理實體所在轄區及職能命名。

歷史沿革

早在公元450年前後的北魏時期,水運興,以向沃野鎮(今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運送軍需給養,石嘴山為必經之地。明末清初,有五六戶人家經營渡口。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官方在石嘴子設定“市口”,為河套地區蒙漢貿易,農牧交易的主要市場,本地所產的煤炭、皮毛、陶瓷由此輸出,渡口輸出日益繁忙,作用逐漸發揮。光緒年間,駐天津的英、德商人在石嘴山陸續開設了10家洋行,利用黃河運輸之利,將有甘、寧、青等地收購的皮毛、藥材等在此集中打包,經水路運至天津出口。貿易盛時,每年輸送羊皮100餘萬張,羊毛3000多萬斤。當時,“商賈充塞於途,車馬不絕於路,船伐穿梭於河”。據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編撰成書的《甘肅交通志》記載:“……至寧夏,貨物之登卸者益眾,亦時有小舟往來,而以皮毛、米食、絨氈為出口大宗。銀川北門60里李崗堡,又70里黃渠橋,又50里石嘴子,水陸通衢,甘肅北境貨物登卸總樞也。”民國初期,石嘴山渡口擺渡繁忙“每日河東、西兩岸的馱夫、腳戶、商賈往來如集”。自寧夏修築公路以後,省境內共有載渡車輛的渡口5處,石嘴山渡口是包蘭公路線上載渡車輛的一個主要渡口。1940年,寧夏河運管理局將石嘴山渡口劃為甲等渡口。50年代,黃河航運事業日益發達,石嘴山渡口又現繁榮。1950年4月,成立石嘴山渡口管理所。1958年包蘭鐵路建成通車,石嘴山火車站建在渡口西十數公里處,石嘴山渡口是連線國道一零九線寧夏到內蒙的橋樑,是聯結公路、鐵路交通運輸的樞紐,溝通西北、華北、西南交通的要津。石嘴山渡口繁忙,旺季在碼頭等候擺渡的汽車,拖拉機,畜力車常排隊1公里多長。是年後,火車運輸占領了部分運輸市場,渡口業務受到影響。1987年3月,在渡口處動工興建石嘴山黃河公路大橋,1988年10月竣工通車,以現代橋樑取代了原始的渡口擺渡,石嘴山渡口完成歷史使命。1989年,石嘴山渡口撤銷後,在距黃河大橋8公里的下游西岸設電廠渡口,專為發電廠從河東拉運燃煤和河濱街地區的一些企業過河運輸物資設定。1993年,石嘴山市渡口管理所在電廠渡口架起船體連線式浮橋,取代擺渡,至此,石嘴山境內渡口不復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