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能源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石嘴山市能源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已經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石嘴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4月11日印發,請認真貫徹落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嘴山市能源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4月11日
  • 發布單位:石嘴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戰略性資源,對地區經濟的發展有著促進和約束作用,能源合理開發利用對區域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發揮著重要保障作用。“十四五”時期是石嘴山市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排頭兵的關鍵期,也是石嘴山市能源產業實現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按照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和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自治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重大戰略部署及石嘴山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堅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社會經濟發展全局,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紮實推動氫能技術發展和規模化套用,不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減碳水平,構建全市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根據《石嘴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寧夏回族自治區“十四五”節能降耗和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等編制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
第一章 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和能源需求壓力,石嘴山市委和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加快構建多元清潔能源供應體系,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能源產業發展穩步增長。
第一節 發展成就
一、能源供給能力持續增強
到“十三五”末,全市電力裝機規模達722.6萬千瓦,累計新增裝機容量237.9萬千瓦,全年發電量達257.1億千瓦時,發電裝機規模和年發電量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了73.4%、26.7%,五年平均增長達11.6%、4.8%。全市成品油供應能力達到1500噸/日,正常運營加油站達到114座,天然氣消費達2.3億立方米,比“十二五”末增長66.2%,城鎮氣化率達到90%以上。新能源總裝機規模達到140萬千瓦,新能源年發電量由“十二五”末的4.3億千瓦時達到“十三五”末11.5億千瓦時,增長289%,發電量占比由“十二五”末的0.5%上升為“十三五”末的4.47%。全市能源供給能力、質量實現同步提升。
二、重點能源項目落地投產
一批重點能源項目建成投產,能源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能源基礎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建成國能大唐平羅熱電廠2×66萬千瓦發電機組;企業餘壓餘熱發電裝機容量32萬千瓦;光伏發電56萬千瓦;生物質熱電3萬千瓦。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增強,建成永潤石油5萬立方米成品油庫,完成哈納斯天然氣杭錦旗至銀川天然氣管道聯絡線工程,新建22座加油加氣站,改擴建加油站5座。能源輸送保障能力增強,寧夏富海物流有限公司等5條鐵路專用線建成投入運營,建成大武口區長勝等3個煤炭集中區,煤炭年交易規模達到2000萬噸以上,建成平羅電廠750千伏變電站等外送電通道項目,電力外送能力達到100萬千瓦以上。
三、能源消費呈現多元化趨勢
深入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引導鼓勵煤炭高效利用,嚴格落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推動能源消費多元化發展。到“十三五”末,全市能源消耗1683.7萬噸標準煤,增量消耗實際完成328萬噸標準煤,完成自治區下達能耗增量控制在360萬噸標準煤以內的目標任務,實現全市能耗總量控制。清潔能源消費快速增長,帶動能源消費結構不斷最佳化,到“十三五”末,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由“十二五”末的1.3%增長到“十三五”末的9.9%,增長7倍以上;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3億立方米,比“十二五”末增長66.2%;風光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達到5.1%,比“十二五”末增長10倍以上。
四、綠色節能套用廣泛推進
著力培育綠色經濟,積極推動企業清潔化生產、資源循環化利用、產業綠色化改造,開展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後和節能改造,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模式,從嚴控制高載能、高排放行業新增產能。全面推行建築、交通、城市照明等領域的節能;實施老舊小區和“三供一業”節能改造500萬平方米;實施一批資源循環綜合利用項目。在全區率先開展畝產效益綜合評價,累計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產能600餘萬噸、關停退出煤礦和非煤礦山92家,處置“殭屍企業”近300家,整治“散亂污”企業668家,清理閒置和低效土地萬餘畝。到“十三五”末,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6%,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顯著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94%,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五、區域能源合作成效顯著
加強區域能源合作,與毗鄰省區形成資源互補、產業差異化能源發展格局。重點加強同內蒙、陝西等鄰近省區的能源合作,共同建設省際運煤通道;加強與浙江、山東等經濟強省能源合作,加快推進新能源與上海廟煤電打捆外送。加大能源項目合作。利用區外能源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資金等優勢,落地一批新能源產業項目,實施杉杉能源(寧夏)有限公司5.5萬噸動力型鋰電材料、首朗吉元4.5萬噸燃料乙醇等項目建設;圍繞光伏產業,打造“多晶矽(單晶矽)—拉棒—切片—組件—光伏發電”產業鏈條,部分光伏材料、儲能材料等製造技術和關鍵設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第二節 主要問題和短板
一、產業結構倚重倚能
受限於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全市產業結構整體呈現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重工業多輕工業少的局面,全市單位GDP能耗、水耗和電耗近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4倍、8倍,傳統產業仍是支撐工業發展主體力量,新材料、裝備製造等接續替代產業占工業總量不足30%,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低於全區平均水平9.6個、3.4個百分點。全市工業亟需圍繞現有產品向下游發展,延鏈補鏈,由初級工業產品生產輸出向終端消費產品加工製造轉變,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逐步提高產品附加值,降低和稀釋能耗。
二、能源消費一煤獨大
全市能源消費以煤炭、電力為主,煤炭消費比重達到85.9%,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全市一次能源消費量中的占比較低,能源消費結構一煤獨大。受工業結構影響,冶金、焦化、電石、碳基材料等高能耗產業在一定時期內仍將是支撐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行業,能源消耗仍將以煤炭為主。全市能源消費量占全區的比重為21.97%,新能源裝機量和發電量僅占全區的5.44%、2.8%,新能源替代和支撐能力嚴重不足。
三、能源保供問題突出
全市煤炭缺口自2016年逐年增加,由煤炭生產地轉為煤炭輸入地,原煤淨調入量達到2000萬噸以上,占煤炭消費的90%以上,渠道和成本完全不受控;全市天然氣供給氣源單一,供給有限,短期內無法滿足全市居民採暖、工業用氣增長;境內煤炭、清潔能源等綜合能源生產能力僅416萬噸標準煤,能源供應結構與能源消費結構不完全匹配,能源發展的自我掌控能力較弱,對全市居民、工業冬季能源保供帶來巨大挑戰。
第二章 發展形勢
第一節 發展機遇
“十四五”時期,國際國內能源供求格局將深刻調整,新一輪能源技術變革方興未艾,面對國家加快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市能源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從國際國內看,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能源新技術與現代信息化、新材料與先進制造業技術深度融合,能源利用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日益豐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十四五”時期,國家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深入實施,推動我國能源領域更大範圍、更高水平和更深層次開放交融;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最佳化能源生產布局和結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從區內看,“十四五”時期,自治區將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範區;高標準打造西電東送網架樞紐、西氣東輸輸配樞紐和區域煤炭儲運樞紐三大樞紐;著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圍繞光伏、風電、水電、氫能、儲能等重點領域,吸引全產業鏈投資主體,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支撐;形成新能源高效消納綜合技術體系,拓展清潔能源消納空間,提升清潔電力輸送能力;密切與蒙陝疆等省區能源交流合作,加快北煤南運通道和大型煤炭儲備基地建設。
從本市看,“十四五”時期,緊抓“雙碳”目標下新能源發展新機遇,認真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求,依託國家新能源綜合示範區建設,自治區能源轉型發展,以創建光伏全產業鏈基地為契機,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和產業綜合配套一體化發展,壯大清潔能源裝備製造配套能力,發展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清潔能源製造業;吸引全產業鏈投資主體,抓好綠能開發、綠氫生產、綠色發展;因地制宜推進屋頂分散式光伏發電、積極創建自治區“綠電園區”試點;開發利用惠農區採煤區頁岩氣中型氣田資源;加快推進氯鹼、焦化等行業副產氫能綜合利用鼓勵採用清潔能源制氫,推廣工業尾氣制燃料乙醇技術。為石嘴山市“十四五”時期經濟高質量發展築牢能源產業基礎。
第二節 面臨挑戰
“十四五”時期,隨著自治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深入推進,對環境保護、資源利用、能耗雙控、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要求和約束將更加嚴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給能源產業帶來新挑戰。
一、資源的外部依賴性影響能源安全發展
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能源供給的持續穩定直接影響到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從能源供給看,到“十三五”末,全市能源消費85.9%為煤炭,而近90%的煤炭依賴外部供給,天然氣供應則全部依靠外購,能源儲備和供應結構與能源消費結構不完全匹配,能源發展的自我掌控能力較弱;從能源需求看,“十四五”時期,全市能源需求仍將持續增長,特別是對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需求將大幅增加,本地清潔能源生產能力弱、供給質量不高的問題短期難以解決;從整體來看,全市能源生產對經濟發展支撐力存在不足,以煤電為主的能源結構對高質量發展形成制約,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體系仍存在諸多挑戰。
二、能源行業內生性矛盾日益凸顯
“十四五”時期,在“雙碳”目標指導下,能源產業清潔低碳發展是大勢所趨,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替代將快速推進,但也存在一些體制機制方面的矛盾和問題,譬如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面臨的成本偏高、基礎設施建設不匹配、行業部門缺乏協調;清潔能源消納的政策壁壘以及電源與電網之間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煤電機組利用碳捕獲等降碳技術需要政策引導和支持;能源低碳清潔轉型的成本和安全等問題。“十四五”時期,清潔能源將成為能源增量的主體,能源結構調整進一步提速。需要從技術和整體能源系統安全效率出發綜合考慮,綜合施策,建立政府部門協調機制,創新激勵機制,補貼機制。
三、清潔能源綜合利用需要統籌規劃
受賀蘭山、黃河流域保護的地理限制,全市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建設資源要素保障受到制約,影響清潔能源大規模發展和發揮支撐替代能力,對全市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形成較大挑戰。面對不利因素需要加大政策推動和市場引導手段並進,內外統籌拓展清潔能源發展空間,通過採取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光伏、加快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提升大電網支撐保障等多種手段,解決影響清潔能源發展的核心關鍵問題,進一步推動最佳化調整電網結構,提升清潔能源跨區市配置能力,加快提升清潔能源生產和消費占比。
第三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重大戰略部署和石嘴山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打造光伏全產業鏈示範基地為重點,遵循“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戰略,加快構建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綠色發展,最佳化結構。著眼“雙碳”目標,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最佳化能源布局和結構,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等優質能源替代燃煤電力使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消費比重,推進能源循環梯級利用。
——堅持科技引領,創新發展。加強能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科技成果轉化,大力推進清潔能源及其裝備產業鏈延伸套用。深化電力、油氣體制改革,加快智慧能源系統平台的建設,有效激發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促進能源產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堅持提質增效,動態平衡。把提高能源供給質量作為長期主攻方向,增強供給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升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全社會用能效率。加強能源系統統籌協調和集成最佳化,實現供需動態平衡,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堅強有力支撐。
——堅持服務大局,民生優先。統籌能源供銷儲體系建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關係,立足能源供需現狀,以保障平衡運行為目標,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降低全社會用能成本,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穩定、價格合理、品質優良的能源動力支撐。
——堅持底線思維,防控風險。增強危機意識,牢牢把握能源安全主動權。加強能源儲備能力建設,強化能源安全風險管控,通過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和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來守住能源安全底線,通過排查隱患、風險防控、完善預案來守住煤電油氣安全運行底線。
第三節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市能源供應水平進一步提高,能源結構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煤炭消費總量持續降低,清潔能源消費水平大幅提高,努力構建清潔能源製造業全產業鏈,主要能源指標達到全區先進水平,創建光伏全產業鏈示範基地,將“雙碳”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能源發展目標相結合,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的高質量協同發展,更好地支撐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能源總量目標。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935萬噸標準煤以內,年均增長2.8%;全社會用電量達到423億千瓦時,年均增長8.6%。
——能源消費結構。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5%左右;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80%以內;天然氣消費量比重達到2%;石油消費量比重保持穩定在2.7%。
——能源生產結構。到2025年,全市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500萬噸標準煤;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60萬千瓦以上,占電力總裝機規模的40%以上;新能源儲能設施容量不低於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的10%。
——節能減排目標。到2025年,全市單位GDP能源消耗、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單位GDP煤耗指標完成自治區考核目標;全面完成能耗雙控任務目標;綠色建築、新能源汽車等綠色消費占比持續提高。
——民生改善目標。到2025年,全市配電網供電可靠率提高至99.95%,綜合電壓合格率99.98%;城鎮居民天然氣覆蓋率達到95%以上;居民和企業用能滿意率顯著提升。
——技術創新目標。到2025年,全市配電網、統調電廠數位化改造達到100%,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達到100%;全面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高性能鋰電池材料等新能源製造關鍵技術研發取得突破;能源數位化治理水平走在全區前列。
以“雙碳”發展目標為引導,持續最佳化調整能源結構,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支持能源領域科技創新,提高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努力形成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多元能源供給體系。
第一節 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布局
堅持安全發展,加快清潔能源生產布局,大力發展分散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儲能、氫能、智慧能源等新技術新模式,推動清潔能源成為能源消費增量主體,全面提升能源供給質量和效率,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多元安全的能源供給體系。
一、多元發展光伏發電
加快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有序推進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加快推進分散式光伏發電,開拓多元化光伏發電市場。發展分散式儲能系統,推進局域微網示範項目建設,探索建立與電力市場化運營相配套的儲能價格機制,通過與“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擴大分散式電源的套用領域。推進工業園區、公共建築、工業廠房建設屋頂分散式光伏發電等項目。推進光伏與設施農業、畜牧養殖、防沙治沙、生態旅遊等一體化發展。到2025年,力爭光伏發電規模達到260萬千瓦以上,建成局域微網試點項目3個。
依託金晶科技、旭櫻新能源、江蘇潤陽、寧夏晶體新能源等重點企業,加大對現有產業鏈環節其他重點企業的引進力度,大力發展光伏各環節產品生產能力。到2025年,多晶矽產能25萬噸/年,單晶矽產能50GW/年,矽片產能50GW/年,電池片產能20GW/年,光伏組件產能30GW/年,提供光伏上下游全類產品,各類光伏產品的智慧型製造水平大幅提升,智慧型運維套用示範項目達到10個;能源系統向綠色化、清潔化、低碳化轉型趨勢顯現,建成一批“光伏+”綜合利用項目。
二、合理開發利用風電
合理開發和利用風能,因地制宜開發小型風電技術,探索開展風光互補示範電站建設,有序推進風電基地建設。加快完善風電產業服務體系,逐步培育構建集風電設備研發—零部件製造—風電整機—風電場建設—配套服務業於一體的風電產業鏈。重點引進葉片、齒輪箱、發電機、控制系統等主要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到“十四五”末,風電裝機規模達到30萬千瓦以上;力爭初步具備風機核心部件的配套生產及檢修能力。
三、提升天然氣供給能力
加快提高天然氣高質量供應保障能力,在滿足“量”的同時,符合清潔、低碳、高效的“質”發展需要,增加高品質天然氣增產增供、管網互聯互通、儲氣設施建設等供應保障能力,為全市能源安全做出基礎保障。依託銀—石線、烏—銀線天然氣儲氣輸配項目,增加沿線地區天然氣供應,保障天然氣供應穩定。形成中石油、中石化等氣源保障體系,加大能源安全保障。推進天然氣幹線聯絡線及縣域支線建設,進一步提高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推進杭錦旗至銀川天然氣管道聯絡線、銀石天然氣長輸線複線、農村天然氣供氣工程、新能源汽貿物流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進工業尾氣利用制天然氣項目,加快推進惠農區煤層氣開發利用。加緊推進老舊管道改造,從源頭上避免後期燃氣管道占壓,推動燃氣管道智慧化改造,套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及時檢測燃氣管網運行狀況,實現燃氣管網安全風險有效防控。到2025年,建設改造城鎮管網300公里左右;城區天然氣管道覆蓋率達到95%左右;形成不低於年用氣量5%的儲氣能力。
四、穩步培育發展氫能
挖掘氯鹼化工副產氫能資源優勢,加快氫能綜合利用技術引進和產業培育,重點發展制氫、儲運、燃料電池汽車等示範套用,加快氫能產業化、規模化、商業化進程。探索通過財政貼息、資金獎補等方式,引導各類市場主體投資、建設、運營燃料電池用氫製備、儲運和加注等基礎設施。鼓勵建設加氫/加油、加氫/充電等綜合能源服務站,鼓勵利用現有加油、加氣站點改擴建加氫設施,創新開展油、氣、氫、電綜合供給服務。到2025年,力爭建成1座以上日加氫能力500公斤及以上加氫站。
五、加強油氣管道保護
健全管道保護制度體系。深入貫徹落實油氣管道保護“一法一條例”,落實屬地監管責任,抓好宣傳培訓,提高管道保護意識和水平。健全管道巡護體系,加強管道保護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依法履行管道保護職責,做好組織排除管道外部重大安全隱患工作。健全管道保護監控體系,加強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依法依規履行管道保護監管職責,督促管道企業履行管道保護主體責任。提高管道保護信息管理水平,加快高后果區管遣保護視頻動態監控建設,途徑人員密集型高后果區管道保護全部實現視頻動態監控。
第二節 推動煤電清潔轉型發展
堅持煤炭清潔高效發展,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存量煤電機組節煤降耗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持續推動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加大機組改造和淘汰力度,推廣先進發電技術和污染物控制技術創新。
一、保持合理煤電運行水平
堅持煤炭清潔發展,加大機組改造和淘汰力度,推廣先進發電技術和污染物控制技術創新,實現煤電清潔高效發展。發揮煤電穩定供應、應急調峰、集中供熱等基礎作用。推廣套用清潔高效煤電技術,嚴格執行能效環保標準,強化發電廠污染物排放監測。推動對30萬千瓦級和部分60萬千瓦級燃煤機組靈活性改造。對違規核准、未核先建、批建不符、擅自變更或超出自備機組配套項目轉供電等違法違規問題進行嚴肅查處。禁止以各種名義將公用電廠轉為燃煤自備電廠。健全機制,引導自備電廠與清潔能源開展替代發電。加大自備煤電機組節能減排力度。加強監管,確保自備電廠嚴格執行公用燃煤電廠的最新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污染物排放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要限產或停產改造,推進排放和能耗水平偏高的自備機組要加快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到2025年,煤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控制在300克標準煤/千瓦時以下,主要污染物穩定符合超低排放標準。
二、調整最佳化煤電結構
落實國家煤電資源區域整合試點工作,發揮區域重點企業主體責任,按照分類處置、保障供應的原則有序推動淘汰煤電落後產能,逐步將落後機組轉為應急備用電源。深入貫徹國家、自治區關於進一步淘汰煤電落後產能等工作要求,加快淘汰關停不達標落後煤電機組,適時推進大武口熱電建設2×66萬千瓦項目,加快石嘴山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嚴格控制企業燃煤自備電廠裝機容量,不得新建、擴建未納入國家、自治區規劃的燃煤自備電廠。到2025年,全面完成煤電落後產能淘汰工作,統調煤電裝機容量控制在398萬千瓦,統調煤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維持在年均4800小時左右。
三、統籌協調熱電聯產
統籌協調城市或工業園區的供熱規劃和電力規劃,推動有條件的現役燃煤機組實施熱電聯產和超低排放升級改造。形成以國能大武口熱電、國能平羅發電、國能石嘴山發電、平羅縣濱河碳化矽製品有限公司熱電聯產為主,以企業餘熱綜合利用、生物質供熱、燃煤自備電廠為輔的供熱體系,滿足工業園區、居民集中供熱和企業生產用汽需求。支持電熱消耗大戶通過兼併、聯合、參股等方式組建熱電一體化企業。推進供熱管網與熱源同步建設、協調發展,充分發揮熱電聯產供熱能力。
四、加強煤炭供給能力
最佳化煤炭輸配體系和集疏運系統,持續加強煤炭運輸通道建設。完善大武口區長勝、平羅縣崇崗2個煤炭儲配集中區基礎設施;建成寧夏能源(煤炭)交易儲運中心項目(石嘴山片區),逐步形成保障寧夏、輻射西北、連線口岸、面向全國的煤炭儲運樞紐。發揮寧夏然爾特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國際陸港有限公司已形成的煤炭儲配物流基地方面成熟的條件和優勢,打開境外優質煤炭資源的供給通道,緩解區市內煤炭資源短缺困境,將石嘴山市建成“蒙煤進口”的主要煤炭物流樞紐城市。到2025年,實現年煤炭加工及物流交易3000萬噸、應急儲備800萬噸以上。
第三節 最佳化提升電力運行效能
優先利用清潔能源資源、充分發揮常規電站調節性能、適度配置儲能設施、調動需求側靈活回響積極性,積極實施存量“風光火儲一體化”提升,穩妥推進增量“風光(儲)一體化”,促進能源領域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提升電網輸供電能力
最佳化電力營商環境,持續提升配電網自動化、數位化、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積極推動園區企業雙電源建設。依託沙湖750千伏特高壓交流與內蒙電網的輸電聯絡通道,完善內外互達、多能互補、區域互濟的電網主網架;支持寧夏“西電東送”網架樞紐跨區域電力輸送通道的建設;加強750千伏、220千伏主網架建設,強化石嘴山電網與寧夏電網的聯絡。到2025年,推進烽燧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曙光、高新等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水泉、瀚泉等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到2025年,電網主網架供電可靠性達99.9%以上。
二、實施園區(居民區)級源網荷儲一體化
以現代信息通訊、大數據、人工智慧、儲能等新技術為依託,運用“網際網路+”新模式,調動負荷側調節回響能力。在城市商業區、綜合體、居民區,依託光伏發電、併網型微電網和充電基礎設施等,開展分散式發電與電動汽車(用戶儲能)靈活充放電相結合的園區(居民區)級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在工業負荷大、新能源條件好的地區,支持分散式電源開發建設和就近接入消納,結合增量配電網等工作,積極爭取自治區級“綠電園區”試點,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園區”建設。
三、實施風光火(儲)一體化
對於存量煤電項目,優先通過靈活性改造提升調節能力,結合送端電網區域新能源開發條件和出力特性、受端系統消納空間,努力擴大就近打捆新能源電力規模。對於增量基地化開發外送項目,基於電網輸送能力,合理髮揮新能源區域互補優勢,優先匯集近區新能源電力,最佳化配套儲能規模;在不影響電力(熱力)供應前提下,充分利用已納入國家電力發展規劃煤電項目,優先發展新能源電力,嚴控新增煤電需求。
四、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
積極引導多方聯合開展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構建智慧型高效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台,提升充電服務便利性、智慧型化水平。加快充電樁布局建設,加快推進國網石嘴山供電公司充電站及交直流充電樁工程、加油充電綜合能源服務站、高速服務區充電站、大型停車場充電站等項目建設,逐步完善北武當生態旅遊景區等重點旅遊景區充電基礎設施。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支持居民區多車一樁、臨近車位共享等合作模式發展。落實充電設施保險制度,降低企業運營和用戶使用風險。按照適度超前原則,合理布局社會停車場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於1:7,主城區充電服務半徑小於2公里,縣城充電服務半徑小於5公里。到2025年,全市充電樁數量達到500個以上。
五、推進電網安全運行
加強電力領域安全風險管控。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公用電網、統調電廠、燃煤自備電廠、儲能、光伏電站等重要電力設施日常監管及安全防護,深化電力領域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提升源網荷儲協調互動能力,提高電網系統安全運行水平。完善電力監控安全防護體系,加強網路安全專項技術監督。建立健全應急預警機制,完善大面積停電應急機制,完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和防範措施。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開展大面積停電應急演練,加大應急保障資源投入,完善應急設施、健全應急隊伍、保障應急經費,提高電力系統應對緊急事故能力。
第四節 紮實有序開展能耗雙控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快重點用能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實施能源需求側管理,加快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提升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水平,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消費體系。
一、嚴格控制能源消耗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嚴格落實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產能控制政策,從嚴控制新建、擴建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格控制鋼鐵、電石、水泥、碳化矽、焦化等高耗能行業新增產能,開展能耗雙控三年行動,新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消費量減量等量替代;對重點領域能效低於基準水平的企業實施清單化管理,分步推進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嚴格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制度,對全市“兩高”項目清單化管控;加強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引進事前評估,嚴防新增過剩產能,嚴控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投入產出低的行業新增產能,推進低端低效產能退出,加快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典型案例問題整改,從源頭杜絕遏制“兩高”項目低水平、重複、盲目建設。
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加快最佳化存量,緊盯各縣區、園區重點耗能、耗煤企業,最佳化區域產業結構,按照“一園一策、一企一策”要求,進一步挖掘能耗、煤耗控制潛力,將騰出的能耗、煤耗指標用於保障符合產業發展、能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好項目、大項目。加強煤炭經營和使用監管,鼓勵使用潔淨煤和高熱值煤。大力削減非電力用煤,新建耗煤項目實行減量替代,改建、擴建項目審批、核准、備案嚴格執行煤炭減量替代原則。到2025年,非煤行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保持在90%以上,六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耗占規上企業能源消費總量比由93.2%降低至88%左右。
科學推動油氣合理布局。穩定城市汽油消費和公路物流柴油消費,推動傳統流通企業創新轉型升級和降低經營進入門檻,規範油品銷售市場,加快市場化進程,油品零售向多元化和微利化轉變。穩步推進燃料替代。逐步調整現有布局不合理加油(氣)站,在規劃新城區、新增和改建的道路以及網點不足的區域新建加油(氣)站,滿足本地加油(氣)需求。鼓勵發展加油、加氣、充電合建站,支持建設集洗車、修理、購物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服務站,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及充電設施一體化等項目建設。推進惠農區親水大道天然氣CNG/LNG加氣站、平羅縣福源湖LNG/CNG加油加氣站等項目建設。綜合考慮土地利用情況,不再單獨建設加氣站,鼓勵現有加油站增加加氣功能,統一建設為油氣混合站點。全市“十四五”期間加油站新增加氣站規劃名單見附屬檔案2。
二、構建綠色生產體系
加快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鼓勵發展生態種養殖,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和管理。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加強廢舊地膜污染治理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集中利用。強化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推進退化耕地綜合治理。發展林業循環經濟,實施森林生態標誌產品建設工程。大力推進農業節水,推廣高效節水技術。推行綠色水產健康養殖。實施農藥、化肥、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淨化行動。依法加強養殖水域灘涂統一規劃。完善相關水域禁漁管理制度。加快推進漁業養殖尾水治理。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形成綠色製造體系。緊緊抓住轉型發展“牛鼻子”,推動傳統產業綠色發展和新興產業集聚擴能。加快推動多元合金、電石等傳統支柱產業綠色化、高端化發展;培育引導新材料、電子信息、清潔能源、綠色食品等戰略新興產業向高品質、高層次發展;推進化工產業與現代紡織、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清潔能源等重點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產業相互耦合、產品共生配套、上下游一體化發展的立體產業生態。推動綠色製造體系示範創建,開展綠色工廠創建。到2025年,輕重工業比由3.6:96.4調整為5:95,規上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0%。
積極推動循環化發展。加大工業園循環化改造力度,實施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廢綜合利用、平羅縣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濱河碳化矽特殊合金產業循環經濟改造等一批循環經濟項目。開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評價,有效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加快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組織開展節水型企業建設,實施一批節水改造重點項目。推廣餘熱余壓回收技術,實現工業廢氣發電、制熱、制化工產品等資源化利用。深化工業污染源治理,強化從源頭上消除和控制污染源,抓好大氣污染治理,加強工業廢水治理,嚴控土壤污染。
三、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排
深化工業領域節能。組織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餘熱余壓利用、清潔生產示範等節能技改工程,倒逼鐵合金、電石、水泥、焦炭等高耗能行業建成一批節能環保改造升級示範項目,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加大對煤電、鋼鐵、焦化等企業的管控,嚴格控制燃煤機組新增裝機規模,提升燃煤發電企業優質煤使用比例。實施焦化裝置乾熄焦改造及焦爐上升管能量回收、尾氣回收利用、電石裝置尾氣回收利用及工藝過程智慧型化改造。推動焦炭、電石、合成氨等相關產品的企業開展內部挖潛,產品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達到國家先進值。
積極倡導能源綠色消費。穩步推進電能替代。構建層次更高、範圍更廣的新型電力消費市場。進一步擴大電力消費範圍,提升生產生活電氣化水平。大力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在居民採暖、工業、農業、交通運輸等領域推廣套用熱泵、電鍋爐、電窯爐、電驅動、電烘乾、電動汽車等成熟電氣化技術和設備,不斷拓寬城鄉電力使用領域,提升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到2025年,力爭實現電能替代電量20億千瓦時。科學安排、精準施策,構建以熱電聯產為主的城市集中供熱體系,適度有序發展燃氣取暖,加快推進城鎮“煤改氣”工程,積極爭取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到2025年,城市城區全部實現清潔取暖,縣城和城鄉結合部清潔取暖率達到80%以上,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60%以上。
強化建築領域節能。全面做好新建建築節能,提升既有建築能效水平。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綠色社區建設,開展既有建築節能及綠色化改造。推動綠色能源和技術套用。提高新建建築可再生能源推廣力度,大力推進太陽能光伏系統、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等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推動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工程率先採用綠色建材,加快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裝配式建築發展。加大城市道路照明、亮化工程節能改造力度。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100%執行綠色建築標準。
推進交通領域節能。最佳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高鐵路貨運量。最佳化多式聯運總體布局,完善多式聯運運輸服務網路,加快公鐵協同聯運發展。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煤炭、焦炭等貨類集疏運主要採用鐵路、新能源車輛等綠色運輸方式。全面實施公共運輸優先發展戰略,推動交通燃油替代工程,促進節能減排,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進一步最佳化中心城區公共充電網路布局,加快計程車、網約車新能源化進程。加大外圍城區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力度,提升公共充電服務保障能力。積極布局換電站建設,充分考慮公交、出租、物流等專用車充電需求,結合交通樞紐、停車場站等建設充換電站。持續推進石嘴山富海物流國家多式聯運示範項目建設;推進智慧雲大數據中心、雲控平台、人工智慧等新基建與綠色交通相融合。
推動商業服務業節能。推動限上批零住餐、物流等企業開展能源管理體系,加快淘汰落後用能設備,推廣套用高效節能設備,推動照明、製冷和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完善綠色產品消費激勵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大型商貿零售企業和連鎖經營公司開設綠色產品銷售專區,引導消費者購買使用綠色產品。繼續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創建活動。加快公共機構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開展公共機構節能改造。鼓勵公共機構購買契約能源管理服務,推行公共機構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定額管理,到2025年,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和單位建築面積能耗完成自治區下達目標任務。
四、強化節能審查和節能監察
深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嚴格執行重點高耗能行業禁止、限制和淘汰標準,把能耗雙控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約束性指標,建立指標分解落實機制,印發《石嘴山市工業行業暨重點用能工業企業能耗指標分解暫行辦法》,切實推進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對標國內行業能效先進水平,全面梳理摸排鋼鐵、水泥、焦化、石化、化工、有色等“兩高”行業節能改造空間,“一企一策”開展節能診斷,通過差別電價、能源審計、清潔生產審核等手段,倒逼企業退出落後產能、改造落後工藝、提高能效水平,為新上優質項目騰出用能空間。
抓好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管。加強重點用能企業能效檢測,計量體系的完善,推進重點行業、重點用能企業能效水平提升,推進能耗線上監測系統全覆蓋,強化企業節能管理及合理用能,依法查處違法用能行為,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倒逼落後、過剩產能加速退出,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綜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健全完善產能退出倒逼機制和激勵機制。嚴格執行國家、自治區產能和能耗置換政策,深入推進“散亂污”工業企業整治,建立“散亂污”企業整治長效機制,實現動態清零。
第五節 打造能源技術創新體系
發揮能源科技對能源體系的支撐和塑造作用,加快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能源產業嘗試融合,積極開展關鍵技術研發、裝備製造和創新能力建設,不斷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延伸,構建創新驅動的現代能源科技體系。
一、提升電網智慧型化管理水平
以智慧型感測、信息通信、自動控制技術為支撐,加快提升電網信息採集傳輸、處理套用、安全防護等系統智慧型化水平。加強信息採集終端建設,在發、輸、變、配、用各環節部署智慧型裝置,實現信息全面採集、狀態全息感知。加強信息傳輸網路建設,重點實施35kV及以上電網光纖網架完善和通信頻寬提升工程。加快電力信息處理平台改造升級,打造新一代調度自動化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和智慧化客戶服務系統,提升數據處理、資源調配、服務支撐能力。加強網路安全防護能力建設,重點實施調控雲、電力現貨市場系統安全防護升級工程,保障電網安全可靠運行。到2025年,全市自愈式電網全面建成,實現配電網設備狀態全面感知,10kV配電網線路實現“故障區段自動隔離,非故障區段自動轉供”非故障區域平均恢復供電時間由原來的60分鐘縮短至1分鐘左右,配電網“自愈”能力大幅提升;用戶、分支裝設的分界智慧型斷路器和快速熔斷器有效阻斷故障越級,故障停電範圍大幅縮小。
二、開展關鍵技術節能創新
加強最佳化調度和智慧型控制,推動清潔能源由輔助角色向主體角色轉變。加強對節能產品研發、設計和製造的投入。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領域,加大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套用力度,協同配置產業節能創新鏈。支持企業開展節能技術研發。組織對共性、關鍵和前沿節能技術的科研開發,形成一批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節能技術。鼓勵煤化工等重點碳排放行業開展碳捕獲、利用和儲存(CCUS)技術套用,從一次能源源頭控排。強化對煤炭深加工過程進行煙氣污染物脫除、有機廢水淨化等處理能力和水平,滿足環境和政策要求。
三、推動能源裝備產業融合創新
依託各開發區,以延鏈為重點加快清潔能源製造業發展,加快形成以光伏矽材料為核心,耗材、輔材和配套設備企業集聚發展的全產業鏈體系。深化5G、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融合滲透,推動智慧電網平台建設,形成智慧型電廠、智慧型工廠、智慧型電網等協同創新,實現分散式能源規模化發展趨勢。促進獨立分散的火電、可再生能源電源和儲能儲氫進行有機整合,統一協調,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推動能源品種跨界融合,實現風光互補、配套儲能儲氫以及煤電調峰系統集成最佳化,實現能源基地整體平穩輸出。推進日盛高新氫氣收集存儲項目;規模化發展工業尾氣制燃料乙醇,打造西北地區重要的燃料乙醇生產基地。
四、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科技項目形成機制,實施“定向研發、定向轉化、定向服務”的訂單式開發,推廣“企業出題,高校、科研院所牽頭解題,政府支持解題”的新型政產學研用融合模式。搭建科技成果綜合服務平台,匯聚全國高校、專家、成果、機構等各類創新資源,完善科技成果展示、引進、推廣、交易、轉化等全鏈條、一站式服務功能,為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資源配置、活動組織、評估交易等多維度服務,打通技術和市場的“最後一公里”。發揮石嘴山科技大市場、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石嘴山分中心等科技中介機構作用,支持東部地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業機構在石嘴山設立分支機構,培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團隊和專業技術經紀人,開展技術挖掘、科技諮詢、交流談判、智慧財產權、投融資等服務。依託中色東方、天地奔牛、維爾鑄造、濱河碳化矽、恆力生物、吉元冶金、寶馬興慶、貝利特生物等龍頭企業,轉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到2025年,力爭建成5家高水平的自治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基地和中試熟化平台,至2025年,轉化科技成果100項,技術契約成交額累計達到8億元。
第六節 深化能源領域開放合作
圍繞建立現代能源治理體系,持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能源要素向優勢行業、優勢項目傾斜,提升能源要素集約利用水平。
一、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逐步擴大市場範圍,促進市場主體多元化。進一步加強和規範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逐步推進自備電廠與公用電廠同等管理。深入落實降低優勢產業用電成本相關政策,在完善對高耗能行業市場外環保、節能等獎懲機制前提下,探索推動高耗能企業與其他電力用戶平等參與市場交易。依託集中用能區域配電網、配氣網、熱力網等能源網路開展綜合能源服務試點,套用新能源、儲能、柔性網路和微網等能源技術和先進網際網路通信技術,推動實現分散式能源的高效、靈活接入以及生產、消費一體化。鼓勵企業構建以“雲大物移智”鏈為技術支撐的能源管理平台,創新開展能源規劃和節能改造服務、能源管理和運維服務、能效診斷和提升服務、需求管理和需求回響服務、投資運營等多形式綜合能源服務。
二、深化油氣體制改革
穩妥推進上下游直接交易、管網獨立、管輸和銷售分離改革,逐步完善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推動城鎮燃氣扁平化和規模化改革。完善油氣管網運營機制,強化油氣管網監管,嚴格信息公開,維護市場秩序,推動油氣基礎設施向各種所有制企業公平開放,提高管網設施利用效率。加大天然氣儲氣能力建設,明確政府、供氣企業、管道企業、城市燃氣公司和大用戶的儲備調峰責任與義務。進一步加強城鎮管道燃氣配氣價格管理,規範定價成本監審行為,合理制定和調整天然氣配氣價格。鼓勵民營企業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儲運及配套管道輸送等基礎設施,支持民營企業進入煉化和銷售領域。
三、深化能源區域合作
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構築新平台,打造新格局,在更廣範圍、更深領域加強能源合作建設。加強與浙江、山東等中東部資源、技術發達省區的能源合作,引進先進能源項目落地,積極推進電力有效外送;加強同內蒙、陝西、新疆等毗鄰省區能源交流,積極推進能源領域務實合作,共同建設對外通道,形成資源互補、產業差異化發展格局。爭取將國能大唐平羅電廠2×66萬千瓦煤電機組調整為新增直流外送配套電源,有效提升煤電機組利用效率。拓展與內蒙、陝西、甘肅等毗鄰地區協同合作,推進基礎設施聯通、資源能源利用、產業協同發展等領域的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到2025年,圍繞寧夏能源(煤炭)物流交易中心(石嘴山片區)建設,蒙煤、陝煤運送通道能力全面提升。
四、強化大型能源企業合作
持續加強與大型能源企業的戰略合作,爭取更多中央大型能源企業實施的國家能源戰略項目落戶本市。建立對接會商、產業銜接、園區共建機制,接續引進一批高質量的大項目、好項目。積極引進國際大型企業集團合作建設能源化工項目,促進能源國際合作向更高更廣泛領域拓展。加快推進燃料乙醇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到2025年,力爭引進2—3家大型戰略新興產業和能源高科技企業,加快能源領域轉型發展。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石嘴山市能源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是石嘴山市“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專項規劃,是未來五年全市能源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必須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動員和引導全社會力量共同推進規劃的實施,確保完成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
第一節 強化規劃引導約束
市發改委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督促《石嘴山市能源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實施的具體工作。各市、縣(區)職能部門,要制定配套實施方案,做好本地規劃銜接工作,不斷細化規劃中的發展目標和任務,確保本規劃全面實施落實。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督查工作,健全能耗雙控考核體系,加大對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監察和執法處罰力度,推動能效提升和目標任務完成。完善規划動態調整和評估機制,必要時按程式進行中期調整,以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約束力。
第二節 實施財稅政策引導
深化能源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充分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以及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落實差別電價、峰谷電價、懲罰性電價和階梯電價,全面推行與最佳化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嚴格落實環保電價,完善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政策。統籌安排財政資金,重點支持節能技術創新和技改項目、節能數位化治理項目、節能審查及事中事後監管等。積極爭取並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相關財政、稅收、投資、金融等政策,支持清潔能源項目建設等。切實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第三節 強化安全生產管控
著重加強電網運行、油氣長輸管道、發電企業安全管理,開展高層建築和大型商業綜合體供電線路消防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整治,做好發電機組燃料供應儲備和設備維護檢修,加強油氣管道完整性管理和管道高后果區管控,提高能源安全運輸的能力和水平,配合做好煤礦安全監管。加強極端天氣情況下能源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對重點區域環節採取重點措施。加快能源領域應急保供制度建設,明確和落實政府部門、煤電油氣供應鏈相關企業在應急預警、應急儲備、應急決策、應急回響等環節中承擔的責任和功能,保障能源供應穩定。全面防範化解安全風險,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提高能源行業安全生產水平,加快構建牢固健全的能源安全管控體系。
第四節 持續改善用電環境
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加大民生用能保障力度,為企業減負增效,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切實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落實《關於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持續最佳化用電營商環境的意見》,推廣“三零”“三省”服務。全面推廣居民用戶和低壓小微企業用電報裝“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高壓用戶用電報裝“省力、省時、省錢”服務,進一步壓減辦電時間、提高辦電便利度、降低辦電成本、提升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持續改善用電營商環境,提升市場主體和人民民眾“獲得電力”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第五節 注重綠色低碳宣傳
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開展形式多樣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廣宣傳,把“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理念融入社會。強化節能宣傳,定期舉辦節能宣傳周活動和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推介會,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節能氛圍。加強節能基礎教育,將環保、節能減排相關內容滲透到國小教學中,培養兒童從小樹立節能環保意識。講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故事,大力宣傳取得的顯著成就,積極宣揚先進典型,適時曝光嚴重浪費資源、違規上馬高污染、高耗能項目等方面的負面典型,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解讀

石嘴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石嘴山市能源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將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規劃》出台背景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重大戰略部署及石嘴山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遵循“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戰略,加快構建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和《寧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及《石嘴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了本規劃。
二、《規劃》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和能源需求壓力,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加快構建多元清潔能源供應體系,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能源產業發展穩步增長。主要表現在:一是能源供給能力持續增強。二是重點能源項目落地投產。三是能源消費呈現多元化趨勢。四是綠色節能套用廣泛推進。五是區域能源合作成效顯著。
(二)機遇挑戰
機遇:國家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深入實施,推動我國能源領域更大範圍、更高水平和更深層次開放交融;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最佳化能源生產布局和結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挑戰:石嘴山市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主要表現在資源的外部依賴性影響能源安全發展,能源行業內生性矛盾日益凸顯,清潔能源綜合利用需要統籌規劃。
(三)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重大戰略部署及石嘴山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打造光伏全產業鏈示範基地為重點,遵循“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戰略,加快構建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2.基本原則。
——堅持綠色發展,最佳化結構。
——堅持科技引領,創新發展。
——堅持提質增效,動態平衡。
——堅持服務大局,民生優先。
——堅持底線思維,防控風險。
3.發展目標。
——能源總量目標。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935萬噸標準煤以內,年均增長2.8%,完成自治區下達的能耗總量控制目標;全社會用電量達到423億千瓦時,年均增長8.6%。
——能源消費結構。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5%左右;煤炭消費量比重控制在80%以內;天然氣消費量比重達到2%;石油消費量比重保持穩定在2.7%。
——能源生產結構。到2025年,全市一次能源生產量達到500萬噸標準煤;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60萬千瓦以上,占電力總裝機規模的40%以上;新能源儲能設施容量不低於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的10%。
——節能減排目標。到2025年,全市單位GDP能源消耗、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單位GDP煤耗指標完成自治區考核目標;全面完成能耗雙控任務目標;綠色建築、新能源汽車等綠色消費占比持續提高。
——民生改善目標。到2025年,全市配電網供電可靠率提高至99.95%,綜合電壓合格率99.98%;城鎮居民天然氣覆蓋率達到95%以上;居民和企業用能滿意率顯著提升。
——技術創新目標。到2025年,全市配電網、統調電廠數位化改造達到100%,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達到100%;全面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高性能鋰電池材料等新能源製造關鍵技術研發取得突破;能源數位化治理水平走在全區前列。
(四)重點任務
以“雙碳”發展目標為引導,持續最佳化調整能源結構,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支持能源領域科技創新,提高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努力形成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多元化能源供給體系。
一是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布局。堅持安全發展,加快清潔能源生產布局,大力發展分散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儲能、氫能、智慧能源等新技術新模式,推動清潔能源成為能源消費增量主體,全面提升能源供給質量和效率,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多元安全的能源供給體系。重點推進光伏全產業鏈、分散式光伏、風電裝備、天然氣管網等工程。
二是推動煤電清潔轉型發展。堅持煤炭清潔高效發展,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存量煤電機組節煤降耗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持續推動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重點實施煤炭儲運基地、東烏鐵路至包蘭鐵路惠農連線線等能源通道建設工程。
三是最佳化提升電力運行效能。優先利用清潔能源資源、充分發揮常規電站調節性能、適度配置儲能設施、調動需求側靈活回響積極性,積極實施存量“風光火儲一體化”提升,穩妥推進增量“風光(儲)一體化”,促進能源領域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重點推進沙湖750KV主變擴建、高新220KV、充電樁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園區”建設等工程。
四是紮實有序開展能耗雙控。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快重點用能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實施能源需求側管理,加快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提升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水平,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消費體系。重點實施能耗雙控三年行動、綠色循環發展行動。
五是打造能源技術創新體系。發揮能源科技對能源體系的支撐和塑造作用,加快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能源產業融合,積極開展關鍵技術研發、裝備製造和創新能力建設,不斷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延伸,構建創新驅動的現代能源科技體系。重點推進智慧型電網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程。
六是深化能源領域開放合作。圍繞建立現代能源治理體系,持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能源要素向優勢行業、優勢項目傾斜,提升能源要素集約利用水平。
(五)保障措施
《石嘴山市能源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是石嘴山市“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專項規劃,是未來五年全市能源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必須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動員和引導全社會力量共同推進規劃的實施,從強化規劃引導約束、實施財稅政策引導、強化安全生產管控、持續改善用電環境、注重綠色低碳宣傳五個方面確保完成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