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印文獻

石印文獻

石印文獻是指用特種石材製版印刷而成的文獻,是平版印刷的一種方法,主要根據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創製的,主要用於19世紀初印刷書刊文籍,20世紀30年代以後,石印的地位逐步被更為完善的鉛印所取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印文獻
  • 特點:特種石材製版印刷而成的文獻
  • 年代:19世紀
  • 原理:根據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
技術原理,套用,

技術原理

石印文獻基本程式是:先將文稿平鋪在石版上,上面塗上脂肪性的藥墨,使原稿在石版上顯印出來,然後塗上含酸性的膠液,使字畫以外的石質略為酸化再開始印刷。因酸化的石材受水拒墨而無色,未酸化的部分拒水著墨而顯色,這樣便將字畫按原樣印在空白紙頁上。石印的文獻、文字和圖畫與原作不差毫釐,文字多為蠅頭小字,筆畫清晰,彩色石印的文獻,畫面的色彩明暗濃淡一同原作,幾乎可以亂真。照相石印和彩色照相石印,既精美又迅速,更勝一籌。中國近代的石印文獻,內容以古籍為多,遍及經史子集四部以及叢書、通俗小說、唱本等,其中較有影響的有商務印書館石印的《四部叢刊》、《百衲本二十四史》,中華書局石印的《古今圖書集成》等。此外,地圖、畫刊、報刊和時人新作等也大量地以石印的方式出版。

套用

19世紀初,石印技術已在歐洲普及。1834年 (清道光十四年), 中國 廣州出現了外國人張貼的用石版印刷的布告。1874年(同治十三年),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附設的土山灣印書館始設石印印刷部,印製教會宣傳品。1876年,創設申報館的英國人E.美查在上海開設了點石齋石印局,開始石印圖書和期刊,出版了《考正字彙》、《康熙字典》、《佩文韻府》、《點石齋畫報》、《飛影閣畫報》等。隨後中國人徐裕子、徐潤等於1881年先後開設了同文書局和拜石山房,專印古書,如《二十四史》、《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齋書畫譜》等。李盛鐸創辦的蜚英館、凌陛卿開設的鴻文書局等許多石印書局也相繼出現。
用石印方法印刷彩色圖畫以外國人在中國開辦的鴻文堂五彩書局為最早,該局專印彩色錢票,經理是鄔金亭。此後中國人魏允文、魏天生於1882年創設中西五彩書局,專印彩色圖畫。富文閣、藻文書局及後來的彩文書局、崇文書局等,也經營彩印。俞復、廉泉等創辦的文明書局,於1904年開設彩色石印部,印刷彩色課本、圖畫和地圖,色彩鮮艷。中國圖書公司也出版了彩色石印地圖、教學掛圖等。192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開始採用直接照相石印法,次年又採用彩色照相石印法 (又稱影印)。
從清末到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出現的大小石印書局多達百餘家,以上海為中心遍布全國。石印與鉛印曾一度取代中國古老的雕版印刷而占居主導地位。20世紀30年代以後,石印的地位逐步被更為完善的鉛印所取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