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印廟

石印廟

石印廟位於廣東信宜市平塘鎮林垌與平塘村交界處,距市區97公里,距鎮政府1.5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印廟
  • 地理位置:廣東信宜市平塘鎮
  • 始建時間:清朝乾隆五十七年
  • 外形:印璽
石印廟簡介,石印廟發展史,廟門對聯,廟附近景色,石印廟保護,

石印廟簡介

石印廟發展史

在林垌河口有一個大石橫跨河中,形似印璽,大石高約23米,石面長36米,寬21米,面積約765平方米。石上建有一座寺廟,始建於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公元I792年),為林垌村張大成公捐建,內設北帝菩薩,初名“大成祖廟”,到清鹹豐六年(公元1864年)又重新修繕,則以大石名改稱為“石印祖廟”。 至今保存完好。廟高7米,占地面積270平方米。坐西北向東南,土木結構,二進格局,前座為門樓,后座為拜堂,分三廂供奉神像,廟門為三山門,巧設四假柱兩虛門。

廟門對聯

古廟大門聯:石鎮波心,文握靈符歸靜穆;印浮水面,武昭法象寓威嚴。廟兩側虛設兩個小門,左側門對聯:無極已高恩遠照,重門雖設日常關。右側門對聯:神存縹緲雲封徑,德駐穹窿晝掩門。

廟附近景色

上寺廟只有一條唯一的小石徑,徑中有一個小石門,可並排走過兩個人,入了石門,是一疊蜿蜒的石階,拾級而上。小徑中對面有一個50多米高的大石,中段一部分與廟下大石接連,兩石間下面是一個深潭,叫做“響水潭”,水流滾滾,湍急咆哮。河水從石底暗洞中流過,潭中大量水花飛濺,發出“隆隆”響聲。水漲時,響聲更大,有如陣陣沉雷,經久不息。四周是峭壁深澗,野草雜樹叢生,下有長年清澈的清水缸(潭)和長年渾濁的渾水缸(潭),還有隻聞響聲而不見流水的暗潭(地下河),有見流水入而不只把水出的水桶潭。旁邊還有一線天、仙女石、銅鼓石、鯉魚石、筍石、豬斗湖、鍋蓋潭、石屋等奇景。
河水從廟底印石下暗河流過,廟背後石如刀削,數十米下是一個深潭,潭邊石壁陡峭,長滿小草、雜樹、青藤。潭後是一斷斜崖,河水跌崖而下,形成一級級瀑布,飛花噴玉,滿空煙雨。在瀑布落盡處有個叫“祭公潭”,水中有“品”字形大粗石,有“樵公打柴山上,漁翁垂釣岸邊”之說。
石印兩岸是高聳的山峰,左邊是獅子山,龍脈從北南村直奔而來,昂首拔起一座山峰,巍峨挺立,像一隻威風凜凜的雄獅。右邊是象山,身軀圓敦厚實,一條山脈直伸下平塘河,像一把象鼻子喝水,妙趣橫生。

石印廟保護

2000年6月18日,信宜市人民政府公布“石印廟”為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