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寨遺址

石勒寨遺址

石勒寨遺址,又名石勒寨、石趙故城,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故縣鄉故縣村北原山上。

石勒寨遺址依地勢所建,存有古城城牆和建築遺址、山門遺址、兵營遺址等,夯築特色明顯,文物遺存比較豐富,採集有板瓦筒瓦等建築構件,存城門、城牆以及大型夯土建築基址等,周邊現狀保存較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2016年6月6日,石勒寨遺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勒寨遺址
  • 地理位置: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故縣鄉故縣村北原山上
  • 保護級別: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山西省人民政府
  • 編號:Ⅴ—10
  • 分類號:Ⅰ—10 
  • 所處時代:後趙(東晉)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歷史文化,參觀信息,

歷史沿革

西晉永嘉六年(312年),石勒寨(石勒寨遺址)始建。
石勒寨遺址
遠眺石勒寨遺址
十六國(304年—439年)後,趙王石勒曾屯兵於石勒寨。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春,日軍飛機轟炸原武鄉縣縣城,武鄉縣師生上百人鑽進石勒寨遺址兵寨暗道避難;原武鄉縣縣城(石勒寨)遭侵華日軍焚燒。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武鄉縣由故縣村遷往段村。
2012年3月,國家文物局對石勒寨遺址的古建遺址、東城舊基、地下暗道進行了考察,採集了古磚、舊瓦、陳灰等遺蹟標本,並作出勘測規劃方案。

遺址特點

石勒寨遺址依地勢所建,呈梯田狀分布,存城門、城牆以及夯土建築基址等,其中城門(龍門)開口向南,可見明顯的夯土遺蹟,夯土多夾雜陶片等其他雜質,夯層厚7厘米—10厘米,城牆分為多段,多為條石包砌夯土所築,部分城牆保存完好,最高處距地表約6米,斷面磚石結構清晰可見。
石勒寨遺址
夯土建築基址

文物遺存

石勒寨遺址採集有板瓦、筒瓦等大型建築構件。石勒寨遺址存有兵寨暗道,盤旋數層於北原山之內、綿延數里的迷陣、翻板、機關、隱居、供水系統等,採集有銹箭頭、舊砍刀、盔甲片等。
石勒寨遺址
考古人員進入兵寨暗道

研究價值

石勒寨遺址依山勢所建,夯築特色明顯,文物遺存比較豐富,採集大量建築構件,存城門、城牆以及大型夯土建築基址等,周邊現狀保存較好,史載為十六國後趙皇帝石勒屯兵之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石勒寨遺址
便道

保護措施

2016年6月6日,石勒寨遺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月21日,長治市外事僑務和文物旅遊局《關於報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勒寨遺址東段城牆搶險工程報告的請示》(長外僑文旅發〔2016〕156號)得到山西省文物局批覆同意,加固工程以解決石勒寨遺址東段城牆滑塌。
2018年11月2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石勒寨遺址保護範圍:東以東城牆為界向外延伸40米(坡根),南以寨門遺址為界向外延伸25米,西以西遺址地坎為界向外延伸4 米,北以石勒寨遺址石勒墓為界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範圍為界,東、北各向外延伸 15米,南向外延伸至370米處南沁線路邊,西向外延伸至故縣糧站西路邊處。

歷史文化

石勒寨(石勒寨遺址)因石勒皇帝曾在此安營設寨、屯兵休整而得名。石勒寨的設計,被喻為武鄉縣的“萬里長城”。石勒寨遺址即原武鄉縣縣城,所在的北原山,古稱鞞山,有“鞞山聳翠”之稱,亦稱鼙山。“鼙”字上邊是“鼓”,下邊是“卑”即小的意思,意為軍中的小鼓。鞞山時有聲響的地理現象。光緒版《武鄉縣誌》載:“同治五年(1866年)夏,鞞山鳴。前《志》載,鞞山之名始於石勒,以其嘗聞鞞鐸聲故也,有聲甚囂,攪人沈睡,年余後不復作”。《晉書》記載石勒“每聞鼓鐸之音,歸以告其母,母曰:作勞耳鳴,非不詳也”。
石勒寨遺址
兵寨暗道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石勒寨遺址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故縣鄉故縣村北原山上。
故縣鄉
交通
長治市——府後西街——西環路——迎賓大道——G55二廣高速——城東街——石勒寨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