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革命烈士)

石俊(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俊(1907—1930),江蘇如皋搬經鎮人,1923年考入如皋師範,1927年入黨,常駐南京曉莊師範(今南京曉莊學院)任地下黨支部書記,南京市行動委員會宣傳部長。1930年參加支援下關工人罷工鬥爭的大遊行,任副指揮。組織反對軍閥示威時,任總指揮。在示威活動中被捕,9月21日在雨花台就義。

基本介紹

  • 本名:石俊
  • 別名:石俊光、石冠千、張惠如
  • 出生地:如皋搬經
  • 出生日期:1907年7月7日
  • 逝世日期:1930年9月21日
人物生平,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1907年7月7日,石俊生於江蘇如皋西鄉盧港群岸的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他又名石俊光、石冠千等。1923年,年僅16歲的石俊,考入位於如皋城的江蘇省第二代用師範學校(今為如皋師範)。在校期間,他一邊刻苦讀書,一邊追隨堂兄石勛光(中共黨員)參加“五卅慘案後援會”,支持革命鬥爭。在石勛光等人的影響下,石俊思想覺悟提高很快,並於1927年初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年秋天,國民黨少校軍官蔣建白出任第二代用師範學校訓育主任,嚴禁學生外出,參加革命活動。劉季平、石俊等愛國師生強烈反對,最終他們遭到開除。時任縣教育局長吳樹谷,表示同情,立即介紹他們前往陶行知先生創辦的南京曉莊師範繼續學習。
來到曉莊師範,石俊他積極回響陶先生的號召,不僅事事自己帶頭,而且待人誠懇,幫助同學。他還熱衷於與大家一起討論時事,句句有理,字字珠璣,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來自如皋的“石哥哥”,又推選他為學生會主席。初心不忘,石俊、劉季平等人,延續在第二代用師範學校的“革命傳統”,繼續在南京的校園內秘密開展建黨工作。1928年夏,曉莊師範黨支部成立,石俊曾任支部書記。入秋後,幸有馮玉祥將軍支持,陶行知在曉莊師範建立曉莊聯村自衛團,石俊又被委以重任,成為曉莊獨立大隊隊長。他充分利用“職務之便”,做好革命工作。白天,他帶領隊員訓練打靶,讀紅色書刊,唱紅色歌曲,談紅色思想。夜間,他與隊員一起外出巡邏,維護全校師生的安全。他的行為,很快引起了敵人的注意。國民黨江寧縣黨部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便派特務監視他。石俊察覺後,急中生智,“反客為主”,以搜查土匪為名,率部突然搜查特務,嚇得敵人狼狽不堪。1929年底,陳雲來寧視察黨的工作,給中共江蘇省委去信:“現在有7個學校有了黨組織,以曉莊師範最好”——讚許了石俊等人的革命成績。曉莊師範支部成為插入敵人核心部位的一座紅色堡壘。
1930年4月3日,南京資本家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四·三”流血事件。劉季平、石俊在中共南京市委的領導下,成功地組織萬人大罷工。事後,敵人查封曉莊師範,陶行知先生被迫流亡日本。5月中旬,石俊任南京市行動委員會委員兼宣傳部長。他在夫子廟行動時,不幸被國民黨軍警逮捕。入獄後,他又機智,又勇敢,面對敵人的威逼誘惑,乃至嚴刑拷打,始終堅持自己是“張惠如”(石俊化名)。叛徒、曉莊師範學生余仲篪,來到公堂,當場指認石俊為共產黨員。石俊面對叛徒的指證,及敵人一輪又一輪的審訊,他始終如一,堅貞不屈。
1930年9月21日,敵人將石俊運往雨花台,秘密殺害。臨刑前,他泰然自若,又對難友說:“革命不可能沒有犧牲,死是為了人民更好地生,共產黨人為革命而死是光榮的。”在刑車前往雨花台的途中,他臨危不亂,視死如歸,一路高喊著革命口號。

後世紀念

為了紀念石俊,如皋鞠莊烈士陵園為他修建了陵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