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佐卿

石佐卿

石佐卿於1887年出生在凌海市(原錦縣)謝屯鄉石王村,早年讀過私塾,在家開粉房生意,為人豪爽仗義,樂善好施。

1932年9月15日,石佐卿與杜界雨、鄭經十在遼陽帶著隊伍伏擊敵人,石佐卿衝出陣地搶人,不幸中彈犧牲。大家把石佐卿和小宮的遺體分別裝殮在兩口白茬棺材裡,安葬在當地關老爺廟前的陣地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佐卿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凌海市(原錦縣)謝屯鄉石王村
  • 出生日期:1887年
  • 逝世日期:1932年9月15日
  • 職業:軍人
個人經歷,魂歸故里,

個人經歷

2014年10月15日,恰逢錦州解放66周年紀念日,9時18分,在凌海烈士陵園的烈士紀念碑下,伴隨著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錦州籍抗日義勇軍團長石佐卿的遺骸安葬儀式隆重而莊嚴地舉行。石佐卿的後人歷經60餘年艱難尋找,終於完成夙願。
石佐卿於1887年出生在凌海市(原錦縣)謝屯鄉石王村,早年讀過私塾,在家開粉房生意,為人豪爽仗義,樂善好施。石佐卿平時最愛看的就是《岳飛傳》,做生意從來不用過秤,他賣的粉條,每捆10斤都能多上1斤。
凌海市文化旅遊局相關資料中也有記載:“……對缺柴無米者常慷慨相助,每適臘月,乞丐、僧人、船工、漁者雲集門庭,石佐卿都能以誠相待,據情施捨,遠近村民無不敬仰、欽佩……”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石佐卿毅然要離家抗日。 “你別去!打日本鬼子是你一個人的事?你要是去了,日本人真來了,我們還能活命嗎? ”父親抱著爺爺的大腿哭,母親一手抱著剛出生的哥哥,一手摟著才3歲的姐姐泣不成聲,小腳的奶奶聲嘶力竭地對爺爺呼喊。
這幅畫面,雖然石紹先沒有親身經歷,但這些年來父母多次回憶起的爺爺石佐卿當年抗日離家的場景,已經清晰地印在石紹先腦海里。
1931年,石佐卿44歲,發了瘋似的要去抗日。家族裡爭論不休,大多數人反對,只有一兩位長輩同意。一天早晨,家裡人發現石佐卿不聲不響地走了。不想,這一別竟與家人成永訣。
石佐卿連夜出走,投奔了活動在義縣張家堡鄉一帶的抗日義勇軍旅長謝利亭(又名謝朝品)的隊伍。其間,石佐卿參加了義勇軍攻打大凌河火車站的戰役。 1932年2月,在東北抗日救國會的支持下,遼南組織抗日救國光復軍,石佐卿與杜界雨、鄭經十同赴遼南抗日。一時間,鄉勇民團、綠林好漢、教師學生紛紛投身抗日救國,很快就在遼陽組建了一隻5000餘人的抗日隊伍。石佐卿任抗日救國光復軍三團團長,率部400人在遼南地區與日軍作戰。
據錦州市委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錦州市民政局等記載,石佐卿享有崇高威信,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老石頭”。 1932年6月18日,抗日救國光復軍攻打遼陽安平,石佐卿擔任後備,當時大雨如注,有人拿來雨衣給石團長用,他嚴厲拒絕並斥責說:“你能每人都搞到雨衣嗎? ”他挺立雨中,眾士兵都肅然起敬。
石佐卿走後不久,日本鬼子進村,挨家挨戶查戶口,家裡有人外出的人家查得更嚴,目的是要找出抗日義勇軍的家屬。萬不得已,全家商議去逃難。一部分家人去了內蒙古通遼市,石賈氏和姐姐則在親戚家東躲西藏。
錦州解放後,石紹先全家回到石王村。有一天,家裡來了兩個人,自稱杜界雨、鄭經十,是和爺爺一起打鬼子的義勇軍。
石紹先回憶說:“我緊張得手心都出了汗,那兩個人說是爺爺戰友時,我奶奶眼裡放出兩道光,手發顫。 ”可全家盼來的卻是最壞的訊息。杜界雨、鄭經十忍住悲痛把話說得儘量輕鬆:“佐卿打鬼子犧牲了,是抗日烈士,可以辦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證。 ”
那是1932年9月15日,石佐卿與杜界雨、鄭經十在遼陽帶著隊伍伏擊敵人,為了救沖在前面扔手榴彈而不幸中彈的戰士小宮 (沒有記下名字),石佐卿衝出陣地搶人,不幸中彈犧牲。大家把石佐卿和小宮的遺體分別裝殮在兩口白茬棺材裡,安葬在當地關老爺廟前的陣地上。
石賈氏拉住石紹先的手叮囑:“二孫子,你爺爺的屍骨我都沒盼回來,一定要找到他的遺骨,讓你爺爺回家! ”讓石佐卿回家,成了60餘年來石家人最大的心愿。 1956年9月28日,石紹先代表石佐卿的家屬領取了 “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1958年,石賈氏去世,至死都在盼望丈夫的遺骨回歸故里。

魂歸故里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石紹先兄弟姐妹分別去遼陽數次,都沒找到烈士墓。 2014年,石紹先的兒子石磊在遼陽市弓長嶺區的烈士陵墓里找到了石佐卿的名字。原來,遼陽民政部門找到了抗日義勇軍烈士石佐卿的遺骸,與其他烈士一起安葬了。雖然沒有確定的遺骸,但這已是找到烈士的最小範圍。石紹先說,就是抓把土,做個衣冠冢,也要讓爺爺回家!石家人把石佐卿的遺骸從遼陽接回凌海烈士陵園。
2014年,我國首次設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石紹先和東北抗日義勇軍研究會、凌海市民政局、錦州烈士陵園管理所等相關部門舉行安葬儀式,讓烈士石佐卿以衣冠冢方式魂歸故里,讓烈士後代得以祭奠先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